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二十年的时间充满了我
  • 1.出处不可考

    • 1.1俄语里有一个关于年龄的表达: Мне исполнилось 20 лет. (我今年二十岁。) 直接翻译过来是: 二十年的时间充满了我。 人是光阴的载体呀。

    • 1.2才不会和人解释为什么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盛放爱意的容器。风吹过去,在那头激起万物,荷尔蒙芳泽了大地。风没有原因,只有动心。就像我没有初心,我初心就是随时随地一时兴起见色起意。我们年轻人,永远年轻,永远色眯眯。

    • 1.3人类的性、婚姻和亲密关系千奇百怪,只要平等知情自愿的基本都没问题;但总的来说,人类有短暂的一夜情,长期的配偶关系,一定程度的不忠,少量的一夫多妻,罕见的一妻多夫,偶尔的群婚,一些离婚,以及经常的序列婚姻,这些特点很多能在生理上找到对应。统计趋势和个体多元并没有冲突。

    • 1.4这当然是个没有梦想的时代,我的同龄人工作动机都是赚钱发财,没有人认为自己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个普通人,养家糊口,挣扎度日,养育跟自己一样不知满足的后代,再过几年吧,再过几年就绝望了。在这种时代,或者说在任何时代,能做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坚定地反抗,一生不识趣地愤怒,反倒是一种幸运。 ——鹿萌萌 

    • 1.5这短短七八年,常给我一生已经过完的错觉。往前的都是底色,往后的都是重复。凭借我贫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翻不出什么新鲜花样。珍视或者浪费,这一天天的,都会平淡成一粒浮尘。但仍然有种残酷的清醒:并不想生个孩子来挽救我成就感渐趋于零的生活。  ——梁京 

    • 1.6历史上只有一些快乐的时刻,却没有快乐的时期。—阿诺德·豪泽 

    • 1.7在自我意识减少的同时,你也就掉进了互联网最具诱惑力的幻象之中:在特别营造的小天地之中得到虚假的保证,仿佛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这就是网络的“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

    • 1.8网络杂志《沙龙》的专栏作家安德鲁·列奥纳德在回顾自己被“回声室效应”误导时说:“让我不安的,不是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容易性,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心态的方便性。”在这样的“回声室”中,人们只需链接到他们喜欢或意见相同的人,只会阅读他们热爱读或完全同意的东西,那么,又哪里还会有公共领域存在?

    • 1.9国进民退,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国家方向,这几年来被强化,混合制改革的设计,本质上就是不愿意让民营经济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这将直接导致权力的更迭

    • 1.10焦虑是情绪的通用货币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一个焦虑水平很低的人了。 有人说,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我们害怕停留在原地,也害怕前往不一样的地方

      • 焦虑正是滋生于这“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 正如前文所说,焦虑是一种只要存在,就一定会被人们所察觉的情绪。也许是因为它曾经为人类生存和繁衍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所以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这种情绪的高度敏感和警觉。

      • 它被人的机体当做预警的信号,催促我们第一时间针对引起焦虑的事物做出行动,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所以,当焦虑产生时,它总是能够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使得“清除引起焦虑的威胁”成为人们当时头脑中最主要的任务。

      • 也正因为如此,焦虑也常常不自觉地被人们当做一种防御的手段,来逃避那些对人们而言,更为深层的、痛苦的情绪。焦虑也因此被称为“一种通用的钱币”,它可以是一切情感的兑换品。比如:

      • 一个人在潜意识中对父母充满了愤怒,但由于这种愤怒太具有破坏性,它便有可能以焦虑的形式展现出来,即这个人总是在需要面对原生家庭时感到焦虑,逢年过节也不想回家,这样Ta便“只需要”面对是否要回家的焦虑和抉择,从而能够避免面对自己对父母的愤怒;

      • 一个人并不信任自己的伴侣,但这种不信任无法在关系中被直接地表达,就有可能以焦虑——总担心对方在外发生危险的形式表现,Ta也会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发信息,希望对方报平安(做出让自己信任的举动)。对“对方安全的担心”就会比“不信任对方”更能让自己和对方承认和接受;

      • 然而,当人们的欲望与其他情绪都笼统地被概括为“焦虑”之后,便有可能使人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感受到的是什么,从而阻碍人们去获得那些想要的、去解决那些令人痛苦的。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寻遍缓解焦虑的方法,却始终都无法解决痛苦的原因。

  • 2.知乎

    • 2.1如何看待我爸每天说中国年轻人不行中国正在倒退?

      • 人类不是为了吃苦而生存着,而是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生存。有时候条件艰苦,很多人不畏艰难,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有条件以后,拿困难时期人们的高尚情操来道德绑架现在的人,那就是很不道德的事情了,时代不同了,观点也要随之改变。就像毛时代,邓稼先空手捡核弹碎片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但是现在呢?你难道要让导弹系统的专家们学学邓稼先空手捡核弹?

    • 2.2城市里的流动穷人有什么价值

      • 如果问城市里的流动穷人有什么价值,这就是穷人的价值——他们通过自身的勤奋拼搏、对生活条件极度的容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极低的公共资源占用,解决了自身庞大群体的生存与转型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2.3如何评价奇葩说第四季第一集

      • 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在重复自己的历史,只不过换了主角和场景。

      • 完整的爱是一种迷思

  • 3.译林·夜话

    • 3.1给我们带来最大麻烦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两样东西:一是我们对传闻的盲从,以为广泛认同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二是由于我们有那么多可跟随的好东西,所以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不是理性原则,而是模仿原则。——塞涅卡《论幸福生活》

    • 3.2正如内心充沛的情感有时无法用极其空泛的隐喻表达出来,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找到一种很准确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需要、他的观念以及他的痛苦,人类的话语就像一只裂了缝的蹩脚乐器,我们鼓捣出一些旋律想感动天上的星星,却落得只能逗狗熊跳跳舞。——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 3.3 不管去哪里,你都不得不做一些错事。这是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求你违背自己认同的身份。在某些时候,每个活着的生命都必须这么做。这就是终极的阴影,造物的缺陷。这是终极诅咒,那个吞噬所有生命的诅咒。整个宇宙都是这样。——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 4.微博

    • 4.1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 4.2吃饭时间无意看了今天的今日说法,居然看到热泪盈眶,一个不懂森林保护法,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农民,为了开荒种芭蕉树补贴家用,雇辆拖拉机推倒了五十五棵香樟树,造成的森林破坏以现在的专业和技术,需要至少十五六年的时间来恢复,然后被定了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按照刑法至少要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且检察院觉得这种情况在当地不是个例,又是数量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必须以此案杀一儆百……以为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喝了杯水回来才发现节目才是刚开始,检察机关详细调查了当地的情况,发现当地农民确实不知道香樟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更不知道门外大片的土地是属于国家不能自己随意种东西,犯罪人家里经济条件窘迫,上有八十岁高堂,下有两个小儿子,恰逢老父亲生病住院,大儿子考上大学交学费……记者采还访了犯罪人一家,老奶奶面容慈祥,听不懂普通话,记者问她知不知道儿子犯了罪要坐牢,还一个劲儿对着镜头笑,小儿子知道爸爸犯了错,但以为七八个月就会回来,懂事的帮妈妈去卖草莓……这么猜不透的剧情突然吸引到我,不知不觉就搬起小板凳坐电视机前了,果然接下来的剧情比电影还精彩,检察院通过调查觉得惩治固然重要,但已经破坏的森林土地并不能得到弥补,且犯罪人是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做出的犯罪行为,于是出面协调,达成了犯罪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刑事和解,农民赔森林公园1.6万元,而这1.6万元用来买一些小树苗,种植到被破坏的森林土地,农民还要负责这些树木的养护和培育,一年后森林公园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来检查,发现小树苗已经茁壮成长,甚至覆盖了之前大片裸露的土地,现场还有专家教农民以此着手发展经济,比如有些植物可以把枝头剪下,一方面有利于树苗更快成长,一方面可以做药材,还有另一种植物的嫩枝头可以采下用炒茶的方式加工,拿到市场去卖,因为市场上比较少见,做的好的话,很快就会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节目的最后是农民的小儿子陪着爸爸在山林间穿梭忙碌,法院判了犯罪人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犯罪人不用坐牢,还可以通过种植培育新树来赎罪……第一次看到法律可以这么解读,鼓掌鼓到手心发热,所以聊城的“辱母杀人案”呢……

    • 4.3微博评论

      • 钱不是全部?钱就是你们向凶徒报一箭之仇,让他们见识你们骨气的方法,是夺回孩子被剥夺的东西和被践踏的尊严最合适的代价,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是。将这个城市从改革开放前的落后建设到如此繁荣期的你们大家,一定在心中的某个地方留着这样的灵魂。如此期待过的我真是非常愚蠢,听好了,希望不要再把我卷入你们忍气吞声的事中,怯懦软弱的可怜虫们,互相舔舐着伤口,安稳平和地走向人生的尽头吧

  • 5.梅丽尔斯特里普

    • 一个演员的唯一职责,就是进入另外一种人的生活,并让观众感同身受。

  • 6.老舍

    • 断魂枪

      • 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 7.我们都有病 朱德庸

    • 我看到的这个世界却不是如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城市面貌变得越来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了

  • 8.离春分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李娟

    • 真是无法想象。当我们围着温暖的饭桌吃饭,当我们结束一天,开始进入梦乡,当我们面对其他的新奇而重新欢乐时。那只兔子,如何孤独地在黑暗冰冷的地底下,忍着饥饿和寒冷,一点一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整整一个月,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不知道在这一个月里,它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过多少的最后时刻。那时,它已经明白生还是不可能的事了,但还是继续在绝境中,在时间的安静和灵魂的安静中,深深感觉着春天一点一滴地来临,整整一个月。有时它也会慢慢爬回笼子里,在那方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吃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有,一滴水也没有(唯有墙根蒙着的一层冰霜)。它只好攀着栅栏,啃咬放在铁笼子上的纸箱子(后来我们才发现,那个纸箱底部能被够着的地方全都被吃没了),嚼食滚落进笼子里的煤渣(被发现时,它的嘴脸和牙齿都黑乎乎的),可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当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好几天后,我们才慢慢发现它的存在。 

  • 9.低层男人的爱情 阎红

    • 就是那个《蚕马》的故事:有个人被掠走了,只剩下妻女和一匹马,万般无奈之下,那母亲做了过于轻率的承诺。她声称,只要有人把她的丈夫救出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一言既出,马“绝绊而去,数日,父乘马归”。母亲将原委细细道来,“父不肯,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已经够惊心动魄的了,接下来,超现实的力量更将故事推到峰顶,曝之于庭的马皮忽然卷女而去,一直飞啊飞,飞到了桑树上,两者合为一体,女孩成了蚕,马皮就是外面的茧。

  • 10.鱼王

    • 不过有几次我去叶尼塞河,倒并不是被寥寥数字的讣电召去的,听到的也不是一味的哀号。在河边篝火旁,我也度过了一些幸福的时刻和夜晚。河面上浮标的灯光闪闪烁烁,河底像缀上了点点金色的繁星;一面听着细浪拍岸的声音、瑟瑟的风响、林海的低吼,一面听那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围坐在篝火旁而变得异常坦率的人们不紧不慢地谈天,他们直抒胸臆,追叙往事,直到深更半夜,甚至凌晨,这时,远处山口吐出鱼白,湿润的雾气骤然升起,弥漫舒卷,话语变得含混而重浊,舌头也已经不听使唤。火光黯淡下去了。自然界的一切获得了盼望已久的静谧,此时此刻似乎能听得见大自然那颗赤子般纯洁心灵的搏动。在这样的时刻,好像只剩下你和大自然两两相对。而且你还会感觉到一种怯生生的神秘的喜悦,觉得这周围世界毕竟还是可以信赖和应该信赖的。于是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慵懒困倦起来,像一片沾满露水的树叶或草茎,松快、酣畅地睡去,直到东方之既白,直到鸟儿宛转试啼在经宿犹温的夏日的河边;你将会因体验到一种早已忘怀的感情而微笑:一种空灵自在的心境,不为任何俗念所累,几乎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对周围的世界只有皮相的感觉,视而不见,在这种罕有的内心宁静的时刻,你会感到自己是大千一叶,和生命之树却有一茎相连……  

  • 11.新闻

    • 湖南一商人雇人偷拍被控侵犯隐私

      • 吴正戈的辩护人、中国政法大学疑难证据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丹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吴正戈等人是否有罪,应当看其行为的目的、手段和尺度。如果是为了窥探他人隐私,采取窃听、跟踪、偷录手法,侵入私人生活,无疑是侵权的。但在本案中,吴正戈为了举报违纪和贪腐,在公开场所或半公开的场所远距离偷拍,再把上述材料提供给纪委或媒体,而且所获得的材料,基本上都证明了被举报者违纪违法,导致上述人员被停职、撤职甚至判刑。这应当属于响应国家号召的公民反腐。中央纪委和最高检都有相关的规定,鼓励实名举报,奖励提供线索和证据支持反腐的公民。

      • 吴丹红称,对于取证的手段,法律并没有明确限制。它的界限在于,如果因此造成侵权或因举报不实诬告陷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现实情况是,公民举报犯罪或违法,有关部门往往要求举报者提供确凿的证据,这就使得有些举报者以个人能力去搜集证据,或者委托民间调查机构去取证,而后者合法和非法的界限难以把握。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