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徽州—传承# 渔亭糕
方托马斯 2017-10-12

      

      渔亭糕,因产自古徽州黟县渔亭镇而得名。

      在徽州百味里,渔亭糕应该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因为脱胎于精致的木雕糕模,形状酷似徽派建筑上的砖雕,所以又被称为“能吃的徽雕”。据《黟县志》记载,渔亭为新安江水系最西的码头,自古为湖广江西与江浙皖的货运中转站之一,历史上是官路和商家必经之道,有“七省通衢”之称。往来的客商多了,人们对便携易存食物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所以在徽商鼎盛时期,渔亭糕更多充当的是干粮的角色。曾几何时,远走他乡的徽州人行囊里,总会有几块渔亭糕以备充饥。


       过去的渔亭镇几乎家家都有制作渔亭糕的习俗。尤其岁末,当木质的糕模在案板上敲敲打打,一块块形状各异的渔亭糕应声脱模时,徽州人家的年味也随着四溢的糕香油然而生。打制渔亭糕的模具,多是用上等的桃木、榆木雕刻而成,结实耐用。糕模雕刻的图案以徽派建筑木雕中的吉祥图案为主,有玉如意、聚宝盆、暗八仙、十二生肖、福禄寿三星等,具有浓郁的徽州民俗特色。这副刻有制作匠人胡永康名字的暗八仙糕模,是明万历年间的古董,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现在,它只是在一些隆重的节庆仪式上,才会被小心翼翼的请出来,用来制作几版特别的糕点。   

      

      

      今天,“渔亭糕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的传承人苏顺安是土生土长的渔亭镇人,老街上益民食品厂的招牌是外公早年亲自刻写的,外公也是当年的厂长,这里有他儿时的所有记忆。说起传承渔亭糕制作技艺,苏师傅认为这多少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意外,2009年,母亲在坚守渔亭糕制作技艺五十年之后,由于年岁已高力不从心,唤回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宁波工作的苏师傅,开始时苏师傅并不情愿回乡传承这份祖业,然而面对母亲的坚持,他却无法选择拒绝。

  




  

      


       近年来,在苏师傅的传承和发扬下,当年的小作坊再一次发展成为家族合作化生产的食品厂。每天清晨,苏妈妈仍然会早早来到店里亲自炒制原料,更多时候,她将自己的坚持视为对儿子的鼓励和期许。当苏师傅从母亲手里接过竹筐,将炒熟的芝麻倾倒在案板上,一幅写意的徽州山水如泼墨般晕染而开,苏家人一天的劳作也就此开始。白驹过隙,这样的坚守已历经百年,一块小小的渔亭糕,承载的是苏家人对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代代徽州人对乡情的物化。这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