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你说再见青春,我说从头再来,他说我们不过都是假行僧
歌者盟 2018-03-26


天堂腾格尔 - 梦

(活泼可爱的腾大叔镇楼)                                                              


昨天《歌手》的歌单,歌名可以串成一个琼瑶式的伪文艺爱情故事,适合发表在最小说之类的杂志上:


这是一个飞鸟与鱼的故事。一只飞鸟爱上了栖身高山湖泊里的一条鱼。

迁徙的本能让他离开,等季节刚轮转就迫不及待地振翅北归,可回来后却迷失在群山里再找不到那片湖泊。

飞鸟用自己的方式(《My Way》)寻找着湖泊,在高空中盘旋鸟瞰,试图发现满目灰色中的一点蓝,直到力竭而落,日复一日。

一季寻觅无果,他黯然南去,次年又还,年复一年。

这一晚它梦见了鱼儿,鱼儿说:“忘了我吧,桑田沧海,春去冬来,如果注定找不回,不如痛快地和青春说再见(《再见青春》)。”

飞鸟说:“都未相见,又谈何再见。我会从头再来哪怕山高水远(《Ain‘t no Moutain High Enough》),都要再见你一面(《See You Again》)。”

鱼儿说:“那我就在此等候吧,等你乘着这一季余下的春光而来。”

飞鸟说:“可能我已神衰目浊,羽色苍然。”

鱼儿说:“见面我还是会问候你,你好吗,少年?”

终于飞鸟找到了一片美丽的湖泊,经年历久,记忆模糊,他已不能确定这片湖泊是否是当年那一泊。

于是他在湖边筑巢长栖,日日遥望水面。

在世间诸般痴缠无尽的爱恨中,我们行遍山水,力求洒脱,终逃不过与飞鸟一般的动物本能,终免不了念念难舍、为情所困,终不过是一群又一群的假行僧


带着这个故事去听全场的演唱,也许会更有感触。


关于各位歌手演唱的优缺点,前9期的乐评专栏已经叙述地极尽详细,新关注的小伙伴有兴趣的可以翻阅往期。


所以我们今天尽量长话短说。



1. Jessie J -《Ain‘t no Moutain High Enough》



结石姐还有什么好多说的呢?


完美。


现代流行唱法技术上的顶配版,如果大家比较模糊的话,请参照她。(做歌手技术是职业门槛,先练好再说。当然唱歌除了技术之外还有更高层面的东西,所以我爱结石姐,更爱Beyonce。)


而我们的使命,是为我们国家的流行乐坛培养出一个Jessie J。



2. 霍尊-《你好吗,少年》



这是霍尊献给自己少年时代的一首歌,质朴而深沉。


经历了父母离异南北分居的悲伤童年,从今天的视角重新解读当年的困惑,是隔空安慰当年的自己,也是安慰听到歌曲的正经历同样不幸的少年人们。动情之处,催人泪下。


演唱上该有的标配基本都有,剩下的无非是女性化的假声音色和喉结抖滑音的岛国唱腔有人喜欢而有人接受无能。


值得特殊夸奖的是霍尊的力量和语感都做得不错。


首先,拥有相似声音条件的男声很容易唱成张信哲,从而柔情有余力量不足,在最体现歌曲张力的高音部分只能越来越纤细,越来越单薄。霍尊的发声点和闭合都做得不错,副歌能通过喉下气团的膨胀形成音色的宽度,从而让演唱有了和情绪浓度相符的力量感。


其次,走类型化唱腔路线的歌手(比如美声、民歌、戏曲等等)很容易唱歌不接地气,演唱的咬字、口吻都变得戏剧化,和生活中反差很大。这在演唱一些贴近生活的抒情歌曲时很打动人。而霍尊的语感就处理得很不错,能听出仿佛日常对话的语气,虽然音色特别,但并不会觉得和日常生活割裂。



3. 华晨宇-《假行僧》



这一段算是全场最惊艳的表演了。甚至放在整季中论最惊艳也不为过。


花花的个人风格塑造地非常鲜明,在新生代歌手里独一无二。并且他除了在唱功上的强势之外,对于艺术层面也有超然的悟性。以他的年龄能在舞台上带来这样涵盖声乐和表演的角色扮演式的演出,并且达到演、唱俱佳的水准,同龄华语歌手里几乎没有第二个。


回到本场表演里。编曲上只有一把电钢琴从头配到了尾,但设计取巧、结构分明、情绪浓烈,所以单一缺不单薄,反而非常恰当地营造出了迷幻夜曲的氛围。


第一段键盘用一组和弦贯穿,这样的手法花花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从实用角度看降低了弹唱的难度,而从艺术角度看没有变化的重复和弦压抑、颓废、克制,和撕裂乖张的人声形成反差,仿佛就是牢笼的铁索铜壁,禁锢了疯魔的主人公。设计十分取巧。


第二段开始随着歌手疯魔状态的加剧,人声中多了暴躁的怒音,键盘也逐渐变得激烈,仿佛铁索被摇动,发出铿铿作响的金属声。

尾款随着人声的5句乖张至极的嘶喊怪叫,键盘也弹到了最右端,尖锐的高音仿佛铁索最剧烈的抖动着直到歌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切又归于静谧。


中段的冷笑、末段的嘶喊和最后的叹息结尾,都是帮助角色立起来的神来之笔。因为这些反声乐的设计,才让花花从一个歌唱者真正变成了歌曲里的角色。对于观众视觉、听觉和心理多重冲击的力量,不言而喻。


这一段表演无需过多声乐上的点评,对于已经基本功过关甚至优秀的花花而言,他的表演才华和个人风格才是行走下去的利器。



4. 汪峰-《忘了我》




选曲很汪峰、编曲很汪峰、唱得也很汪峰。


唱得就不多说了,只要是靠谱的声乐老师应该都会忍不住上去教他一下。做他的声带实在是太可怜了。


本场只想探讨一个问题,既然把放水标榜为做好歌推荐官,歌曲好不好见仁见智,但我们来看看汪夫子推荐的歌:


《忘了我》、《再也没有》、《🐶的青春》、《下坠》......


这些歌啊,听起来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明明是国内少有的自带沧桑气质和金属特性的摇滚嗓,为什么反复唱些烂俗的市井情爱,还要唱得声嘶力咧,仿佛是什么拷问灵魂的深刻主题。



5. 腾格尔-《从头再来》



腾格尔老师真是一个可爱的老爷子。


并且我们不少老师都认为,腾格尔才是大陆唱摇滚唱得最好的歌手。


他的身上有两个牛逼闪闪的亮点,足够值得我们后辈仰慕、效仿。


第一是他的声乐技术要远远领先同时代的大部分歌手。从年龄段上来划分,年近六旬的腾大爷应该算是第二代男歌手。即出道于1980年代中早期,活跃于1990年代的那一批前辈歌手。当时大陆流行歌手的典型特征是脱胎于传统声乐训练,音色有明显的美声化倾向,优点是气息支撑位置低、推动积极,共鸣通透饱满。缺点是整声裂发声,声带负荷太大容易劳损,所以普遍演唱生命都不长。

而腾大爷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有了控制发声消耗的意识,让自己唱得轻巧一点、省力一点,让共鸣腔体在放大声音力量上充分发挥作用。这已经非常接近两代之后第四代男歌手的理念了。并且他还把喉下音变成自己演唱的独特标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


第二是他的声音状态要远远领先同时代的大部分歌手。这一来归功于更科学的唱腔,二来和腾大爷自己坚持练声、保持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已经被冠以歌唱家的头衔,完全可以选择功成身退的他来说,这样的坚持难能可贵,既是对唱歌的热爱,也是对自己职业身份的尊重。

本场腾大爷就展现出了十分松弛的声音状态,在快节奏地演唱中变现地既轻松又有感染力,最后的高音甚至飙到了接近high c。


这人我不禁想到了第四季决赛前来帮帮唱结果抢尽风头的70岁的林子祥。


两位都是值得尊敬的艺术家。



6. 张韶涵-《再见青春》



继《追梦赤子心》之后,Angela再次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摇滚风格,怕是和自己杠上了。


相比于《追梦赤子心》的年轻热血、简单粗暴,《再见青春》这样的命题显然需要更多深层的情绪和沧桑气质的表达。此外,摇滚的强节奏的律动特征和叛逆的精神内涵也要求歌手搭配相吻合的演唱处理。


而这些正是张韶涵所欠缺的。


前几篇中提到过,张韶涵的音色非常有辨识度,明亮的咽腔音色带着讨喜的少女感,用力的咬字习惯带着不屈与倔强的口吻。这些特征构成了大众对张韶涵的记忆点,也成为了张韶涵在歌坛的立足之本。


但这也形成了她长久以来依赖的唱腔,其中的缺点很难再调整修正。所以选歌变得很关键,应该扬长避短而非盲目突破。

比如因为音色的少女感,所以带有深刻内涵和沧桑气质的歌曲就并不适合她。(这并非说她本人没有内涵,而是最为一个歌唱演员她的声音特质不适合表现这类歌曲,光走心是没用的。)

再比如因为音色纤细明亮,需要宽广有力的音色驾驭的激烈曲风就不适合她,否则很容易在器乐轰鸣的衬托下显得人声单薄而聒噪。所以摇滚的风格也并不适合她。


总得来说,这首具有沧桑气质的摇滚歌曲《再见青春》真的不适合她。



7. 郁可唯-《飞鸟与鱼》



昨天我们的唇颤君有提到,嗓音条件更适合在录音室煲ost的郁可唯,到了《歌手》需要强大现场动态的场合,可能会很吃亏。


事实也的确如此。


大剧场环境里一次成型的演唱录制,哪怕录音设备再完善在高级,对于歌手都是十分严苛的挑战。所以我们会听到歌手演唱会live版录音里歌手表现往往与CD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也会普遍地认为现场唱得越接近CD的歌手是唱功越棒的歌手。

相比于录音室狭小的空间,在大剧场环境下声场小动态弱的歌手更容易显得声音单薄,听感撑不起整个空间。

更何况这档节目力求出品的音乐都接近CD的质量,这就对歌手演唱的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过头来看看郁可唯的演唱。总体来说郁可唯属于音色>乐感>唱功的歌手。


音色是郁可唯的第一杀手锏。她的音色十分符合传统声乐中对通俗女歌手的审美期待,柔美、抒情、圆润,并且她的音色在明亮中带一些沙哑细节,形成了自己的辨识度。从喉腔颤音的习惯中也可以听出她的传统声乐功底。


传统声乐的训练锻造了她的音色,也限制了她的乐感。她在歌曲处理方面变现出明显的乐感单一化,无论是字句间的语感还是段落间的起伏都表现地十分工整、端正,少了流行歌曲贴近日常的口吻(优秀范例如张惠妹)和自由、多变的精神内涵,而这些才是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


而最大的短板实在唱功上。哪怕是工整地表达既定的段落起伏,在副歌渐高渐强的过程中,气息浅、发声点大的问题让她音色的宽度和力量都无法表现出歌曲要求的强度,高音时声带紧张,气息不敢推动,腔体不敢打开,导致音色纤细、虚弱。且不提同场结石姐,哪怕相较于后出场的KZ,现场感染力都弱了不止一点。


对比之下,才能看出传统声乐训练和现代声乐训练的差距。


最后要吐槽一下编曲,段落割裂地未免太碎,一会儿强一会儿弱,明明是一首情绪浓烈、旋律动人的歌,明明情绪已经累积到了爆发的点需要配乐持续地煽动,突然就转弱了。编曲的逻辑是在摸不着。



8. KZ 谭定安-《再见你一面》



《See You Again》原曲就是一首十分不好唱的歌,大段地假声演唱加上难以把握的转音音阶,控制难度很大,断眉小哥也多次在live时表现失准。更何况KZ一人拿下了原本是两人合作的主歌和rap部分。


这是一个成熟歌手绝对能力(有或没有)强有力的体现。


从改编上来说,这一版比原版改得更庞大,更适合现场演唱。a、b段对比鲜明,情绪起伏强烈,中段行进感增强,人声有力,配乐澎湃,十分有煽动性。结构上强弱切割聪明而合理,既保证了高潮部分的张力,也给抒情和回味留下了空间,并且没有打破歌曲的整体连贯。


KZ的演唱与前几场一样,优点是弱唱部分音色带有气感和磁感的丰富细节,是个流行的音色。同时气息的支撑感和发力时的闭合都做得不错,演唱平衡、稳定、有力。但这些仅仅代表了基本功的合格。(相较于同场许多基本功都不合格的歌手,已经算优点了)


对于发展空间远大的KZ而言,要向diva级别迈进,进阶声乐技术上的突破和音色(包括语感、处理习惯)辨识度的养成是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具体的前几篇已经提过,这里不再多说。


最后,真的真的真的,管理好唱歌的表情。歌手的表演也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9.  李泉-《My Way》



这一版的改编很成功,前奏响起华彩的管弦乐就营造出迪士尼动画电影般的画面感,一瞬间脑海里飞过《灰姑娘》、《睡美人》、《美女与野兽》......在形态和质感上较原曲要丰富不少,可听性很强。

此外中文词段落的加入无论从韵律上还是主题上都十分贴合原曲,没有像之前张韶涵《在人间》那样的生硬填充和强行升华。


李泉贡献了自己在本季节目中最好的一次演唱,歌曲处理相较于前几场更轻巧,音色中华丽饱满的金属性得以充分地舒展、呈现。演唱过程中少了刻意的表演成分,情绪更投入,更贴合歌曲本身。


这首歌本身很适合李泉。一来现代爵士的风格本身就是李老师的专长,二来歌曲音域较低,能够充分发挥他低音胸声浑厚饱满的特点,也规避了高音换声困难的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李泉在演唱低音部分时有比较老派的压迫喉位的习惯,这是一个假美声的标志性动作,目的是压缩声带产生低频振动,辅助低音的发声。早期的张学友也有这样的习惯。但这种方式会带来一个听感堵塞有如吞咽的喉腔音色,在当下的流行唱法中已经被舍弃。


对于低音本就良好的李泉,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