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日本刀入门知识6:历史变迁2
雪洞vivian 2018-05-03

前文:历史变迁1


3,南北朝时代(1335~1392,元)

南北朝时代仅仅持续了大约五十年,日本刀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些特征性的作风变化。在日本美术或工艺的范围内,将南北朝时代单独划分出来的只有日本刀这个领域。

这个时代刀剑的特色,总而言之就是非常大。无论太刀短刀都身幅宽阔,切先延展。刃长超过一米的大太刀十分流行。从描述南北朝如何动荡的军纪物语《太平记》中看的话,且不说三尺、四尺的大太刀,刃长超过五尺(约150cm)的太刀都有登场。如此巨大的太刀佩戴在腰间是不可能拔出来的,所以现在推测是背在背上或由侍从携带。不过多数大太刀都在战国时代之后经历了大磨上,现在仅有一些神社还供奉着一些保留着原本样子的大太刀。

这个时代代表的刀剑产地和镰仓时代一样以西日本为中心:备前最大,加之山城、大和以及相模,美浓也出现了名工。刃文上正宗流的互目文和湾文成为全国的流行,只有备中国少数地方为逆丁子文。另外,被称为“皆烧”的,一种遍布整个刀身的华丽刃文也在此时诞生。从活跃在这个年代的刀工的现存作品中来看,即使是同一位刀工,也能看到两种风格:一种是拥有其流派特色姿态和刃文的作品,另一种则是身幅宽阔的湾文作(全国流行)。

山城(京都)中的流派以镰仓时代兴起的来派刀工在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大多是当时流行的湾文。而更接近正宗作风的山城刀工有信国长谷部国重、国信等。这几位的作品中短刀的名作占多数。其中信国的作风和相州贞宗相似,而长谷部则和相州广光一样擅长皆烧。

相州(镰仓)中由正宗确立的作风被据传为其子的贞宗继承。贞宗的刃文是相较于正宗更加平稳的湾文。贞宗的弟子广光、秋广所处的镰仓时代最末期,可能是已然沦为战乱之地的镰仓很难入手优质的钢铁的原因,相州刀所用的铁在这时发生了变化。但是广光创造出皆烧刃文,在身幅宽阔但厚度较薄的带反短刀上烧出火焰一般的刃文,为相州刀增添了新的魅力。现存南北朝时期的相州刀几乎都是寸延短刀(刃长稍微超一尺、前端带反的短刀)。

备前在镰仓时代派生出了一文字和长船两个大的系统,但到了南北朝时代长船成为主流。代表的刀工有长船头领的兼光以及弟子的伦光、基光、政光、重光,一门的善光、善景,还有其他系统的元重、长义等。

筑前中左一派从镰仓时代后期活跃至南北朝。清澈的地铁加上湾文,以制作正宗风的刀的左文字开始,其子安吉、行弘、吉贞、国弘、弘安、定吉等继承了他的风格。


4,室町时代(1393~1573,元~明中后期)

有足利将军家统治的室町幕府持续了大约180年,但日本刀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主要还是在十六世纪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战场上的主要武器发生了巨大变革:从弓箭变成了铁炮。武士间不论上下阶级枪都十分流行;比起马上作战使用的太刀,面向步兵的打刀被大量制作出来。另外,越来越多人在茎上记载制作年月以及定制者的名字。

应仁之乱(1467年)之前的室町时代前期,在足利将军家的统治下政权稳定,几乎没有战乱。这段时间的平衡感良好的太刀姿仿佛回镰仓时代。另外在这段时间,日本刀的鉴定研究得到发展。现存最古的刀剑书是正和五年(1316年)的《铭尽》,现为重要文化财产,藏于国立国会图书馆。另外在奥书中有记载此书于应永三十年(1423)由东大寺的僧人复写。

应仁之乱之后,室町幕府式微,全国的守护大名开始活跃,进入了战乱的年代。与之相应,名刀的需求开始增加,有名刀工也随之出现。这个时代作风变得多样化,流派的特征开始减弱,但从刃文上可以看到明确的个性。备前长船开始对日本刀进行有分工的组织性大量生产,刀工铭则是“备前长船〇〇”这样的商号;而个人作品或订做刀剑则会加上类似“源兵卫尉”、“与三左卫门尉”的字样用于区分。

应仁之乱发生于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时的一次内乱。主要是幕府三管领中的细川胜元与四职中的山名持丰等守护大名的争斗。其范围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战火遍及其他日本国土,由于此一动乱使日本进入将近一个世纪长的战国时代(介绍来自wiki)。

除了备前长船之外,室町时代后期(战国时代)的代表刀工有美浓、伊势、骏河等,产地向靠近合战舞台的东海岸靠近。其中新兴的美浓成为了产量仅次于备前的刀剑产地。而在以关为中心的地区里,众多名工中最为著名的是兼定兼元。两个名号都传承了至少三代,其中二代“之定”“孙六兼元”最为出名。另外伊势的村正也是美浓有名的刀工。不过相较其作风,村正和德川家的种种因缘要更有名一些。


5,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1573~1867,明后期~清中期)

持续了250年以上的江户时代是一个太平的年代,日本刀的存在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将这段时期分为三段进行叙述:安土桃山时代到江户初期(1573~1644左右)、江户中期(~1764)和江户后期到幕末(~1867)。


  • 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初期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霸权的安土桃山时代是刀剑史中古刀与新刀青黄不接的时候。现在将庆长年间作为古刀和新刀的分界点是因为以现存的刀剑来推断,当时刀剑的制法应该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从作风上能看出非常明显的变化。具体来说,交通的发达使得不同产地之间地铁的区别变小,以前可以用地域大致区别,到了这个时期开始偏向刀工个人。另外,之前日本最大的刀剑产地——备前长船因为宇喜多直家建造冈山城以及室町时代末期吉井川的数次大洪水而被破坏,这件大事同时也促使刀剑进入新的时代。

  • 时代由太刀移向打刀,以信长和秀吉为首的大名对古名刀进行磨上。另外,本阿弥光德作为鉴定家被秀吉聘用,这位被秀吉称为天下第一鉴定家的光德在庆长年间(1596~1615)得到了发行折纸(鉴定书)的许可,之后本阿弥家也继续得到家康发行折纸的认定。本阿弥家的折纸作为官方鉴定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另外,秀吉在天正十六年(1588)发布的狩刀令限制了武士之外的人持有日本刀。由此也开启了日本刀作为武士的象征、作为宝物的时代。

庆长年间及前后的刀被称作“庆长新刀“。依照从战国时代生存下来的武士们的喜好,仿佛南北朝时期的大太刀磨上一般,豪壮又带有强沸且刃文华丽的刀十分流行。作为金工师仕于足利幕府的埋忠明寿,以及仕于秀吉的堀川国广两位是新刀最初期的代表刀工。之后还有受聘于江户幕府并被允许制作葵纹的越前康继,大和出身在骏河、纪州锻刀的重国等人。到了三代将军家光的时代(宽永:1624~1645)就已经几乎没有实战的机会,并且打刀和胁指的尺寸也被规定,逐渐小型化。


  • 中期

到了江户时代中期的宽文年间(1644~1680)年,武士携带大小二本指的规定得到普及。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制作短刀,而面向豪商打造的胁指十分流行。当时的日本刀几乎不会用于实战,所以以面向剑术的、几乎无反的、双手持握的打刀为主流。作为锋利程度(切味)的保证,在茎上留下试斩记录(截断铭)的刀有很多。刃文在技巧上更上一层楼,像是帘刃、涛乱刃、数珠刃等一眼就可以判断刀工的特定刃文也增加了。当时刀剑的两大生产地为江户和大坂,江户物以实用为本意所以比较朴素;而大坂物则看上去非常华丽。清澈的地铁上烧出数珠刃的江户的长曾祢虎彻,大坂的涛乱刃创始人的津田越前守助广以及被称为大坂正宗的井上真改(二代和泉守国贞)是当时的代表刀工。这段时间的刀被称为宽文新刀。另外在宽文之前的明历三年发生了一件在刀剑史上也十分惨烈的大事:明历三年振袖火事(1657)。大量藏于江户城的古名刀在大火中被烧毁。

明历大火在短短两天之内将江户的三分之二化为灰烬,等大火被扑灭的时候,500多家大名宅邸、700多家旗本宅邸、不计其数的武士宅邸、300多座寺庙、400多个市镇已经被烧掉。江户城的西之丸、天守阁、本丸御殿全部都被烧毁,死亡人数高达10万7千人以上,延烧面积达2574公顷(介绍来自wiki)。

之后的元禄年间(1688~1704)文化发展欣欣向荣,同时对于刀的需求也渐渐减少,刀工的数量开始衰退。进入享保年间(1716~1735),八代将军吉宗奖励武艺,为刀工的地位回复作出了努力。他命令本阿弥家调查各大名家中收藏的古名刀并出版《名物帐》、将鬼丸国纲等历史性名刀召至江户进行鉴赏、还将当时的代表刀工正清等人唤至浜离宫进行御前锻刀,以尽武士之本分对刀剑的价值进行了再评估。即使如此,也无法逆转这个刀工不遇的时代。

另一方面,整个江户时代大名之间都将古名刀当作最高级的赠品,作为祝贺世子出生或给新娘聘礼的回礼。这个时候,由本阿弥家发行的、标明价格的折纸就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些古刀也经由本阿弥家被附上了明确的价格。另外因为古名刀鉴定书《古今铭尽》、给刀的切味排名的《古今锻冶备考》等刀剑相关书籍的出版,使得给刀评估价格这一观念在将军家或大名家之外的民间也得到普及。


  • 后期

江户时代后期,出身于出羽国的刀工水心子正秀(1750~1825)怀着远大的志向开始研究镰仓时代的古名刀作法,刊行其作刀以及技术,主张复古新刀论。在当时这个主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让水心子拥有了众多门客。再加上当时尊王攘夷论呼声增高,对于刀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模仿镰仓、南北朝时期豪壮太刀:大锋带反的刀开始流行起来。在前几个时代几乎销声匿迹的太刀短刀又一次被制作出来。代表刀工有据称为水心子最优秀弟子的大庆直胤、擅长备前传的固山宗次以及幕末最出色的天才刀工源清磨。水心子正秀之后时代的刀剑明显有别于之前之前的时代,所以就用“新新刀”来加以区别。



推荐文章
评论(4)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