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分析】告白篇:“自在”与“他在”的归一
一块三文鱼 2019-03-26

        告白篇是漫画本体的结局。作品开篇学生会副会长德川光质问影山茂夫到底有没有真正想做的事,在铺天盖地的虚无感和自我怀疑中,向高岭蕾告白的点子灵光一现,从此影山茂夫就认定了这个目标;可以说,告白是影山茂夫做出一系列改变的初衷,也为他的种种努力划上阶段性的句号,作品在此首尾呼应,完成了成长的主题。

        简单回顾一下告白篇的这部分剧情:高岭蕾要搬家转学,影山茂夫打电话约她到公园告白,在赴约的路上因救人发生了车祸,结果???%状态的影山茂夫(简称三问哥)借此死死压住一般状态下的影山茂夫(简称白茂),接管了他的身体。三问哥一路走向公园,一路毁天灭地,并把前来阻止的花泽辉气、樱威、夸山、铃木父子、肉改部众人等乃至影山律全部痛殴了一遍,还因为弟弟搞坏花束暴走成龙卷风,最后灵幻新隆在芹泽和小酒窝的帮助下赶到漩涡中心和他说了一番话,终于让他冷静下来,被拒后影山茂夫泪流满面,这事就算揭过了。

        整个告白篇的核心问题在于自我接纳,三问哥不是精神分裂后的独立人格,而是茂总长期自我压抑的一部分。超能力源于强烈的感情,三问哥如此之强直接反应了茂总负面感情之强。如果说小蕾看厌了超能力使茂总产生自卑感,那么误伤律就使茂总产生自厌感。为了赢得世俗的认可,茂总竭力在超能力以外的方面有所进步,为了不伤害他人,茂总把情感波动压制到最低幅度,追求非暴力。茂总本身的“自在”(茂总自我的实质性存在)和“他在”(他人认知中茂总的存在)完全割裂开来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我失调——作为自我一个组成部分的三问哥不断遭到其他部分的排斥,在自我的场域内和白茂形成尖锐的二元对立。由于刻意冷落三问哥,茂总的自我改造到了一个瓶颈——三问哥和白茂脱节了,白茂成长了,三问哥还在原地踏步。

        茂总的“他在”不断挤压着自我的生长空间,比方说茂总虽然地表最强,但在肉改部部员眼里总是一个无害的、温和的老好人,他不得不扮演这个他人认可的角色,否则就不能获得他人的友谊。下图友人提醒他,压抑状态下的他才是受到认可和“尊敬”的,劝他赶紧“恢复原状”,停止与“他在”不相协调的这部分“自在”的展示:

        茂总非常珍惜与他人的情谊,因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把三问哥藏得严严实实,但告白这一契机让这些压力都爆发出来了。弟弟比友人更近一步,他承认三问哥是茂总自我的一部分,并宣称自己不再畏惧他。但他讨厌三问哥,愿望仍是茂总的这部分自我随年龄增长而消失,让“自在”等同于“他在”:

        在亲友的多方反对下,茂总又一次拒绝了对这部分自我的接纳,他试图把自我中善的部分和恶的部分分开,像以前那样否定其中具有攻击性的恶:

        结果在被压抑到极致的状况下,这招不管用了,三问哥反诘,指出为赢取他人认同而营造出来的“他在”才是虚假的,被普世价值束缚住的“他在”根本没有权力否定自我的本质:

        茂总一味迁就他人,在心灵深处也会感到疲倦和煎熬,告白篇就是这种疲倦和煎熬的完全具象。三问哥指出白茂搁置了最大的难题——自我的本相,逼白茂承认他信任师匠是在自我逃避,逼白茂承认他真正的“自在”不可能被爱,逼白茂承认白茂是“他在”的一个幻影,由此导出自我解放等于三问哥这部分本性的解放。

        那么高岭蕾有什么特殊性呢?是她特别漂亮让人“哦呼”?还是他们青梅竹马玩得好?都不是,三问哥道出了实情——她没有区别对待“龙套”和“我”,她没有怕过会超能力的“我”。这部分被很多人吐槽了,因为小蕾充其量见过他让小狗飞天,哪里见过这样日天日地的三问哥,这样的理由实在牵强。

        其实这点在后面得到解释了,请看下图,在之后灵幻说完那一番话以后,茂总试图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最重要的一幕幻想是“回到像当时一样”,“当时”是怎么样呢?——律、茂、蕾三人牵手遨游的纯真时代。如果是单纯的浪漫感情,作为第三者的律应该被过滤掉才对,但律和蕾左右各占一格,其实两人是同等分量。也就是说,茂总对小蕾的情感并不是男女私情,而是希望通过小蕾的接纳重获自我的整一性,回到“自在”与“他在”统一的自我相适的自然状态下。这也是为什么茂总准备了这么久肌肉,最后却还是以超能力爆发的恐怖情状向小蕾迈进的原因,即使没有车祸,即使灵幻没有建议他呈现最真实的自我,茂总也会这么做——他的终极目标不是赢取小蕾的芳心,而是“幸福”,是让自我得到完整的肯定,所以三问哥说喜欢小蕾的不是白茂而是自己,因为向蕾告白的终极目的是让三问哥也被某个人接受。

        总言之,茂总只是把喜欢小蕾作为精神的支撑,而不是真心喜欢小蕾。这里三问哥对白茂的措辞说得一清二楚了:“你要去见小蕾的意志非常坚定,对我来说那非常重要”,喜欢小蕾指向的不是小蕾,而是指向茂总自身。因此茂总向小蕾告白不是本篇的主要事件——小蕾婉拒茂总只用了一格,还是回忆里的一格,实际发生了什么读者根本不得而知,因为它根本不重要。

        那么小蕾对茂总有没有浪漫感情呢?在第二季动画中小蕾在相谈所佯装有心仪对象时,很多弹幕刷这就是真爱。但她是这样吗?不是的。喜欢一个人会这样磋磨、操控他的内心吗?显然不会。从捉迷藏自己回家这点来看,高岭蕾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米里一说得很对,她根本不在意周围的人;小蕾对一切心知肚明而装作无事,其实表明她是一个喜欢以上帝视角俯瞰人生百态的人,她非常享受对他人心理了如指掌的状态,所以时常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在马拉松赛时茂总虽然是为了小蕾死命地跑,却根本没去注意小蕾为他加油,小蕾的感觉也特别敏锐,所以她怔了一下。小蕾不喜欢茂总,也同样清楚茂总并不是真正喜欢他,所以茂蕾没得可能了......

        回到灵幻这里。从茂总的自我对话来看,灵幻真是有着极大的重量,三问哥一直指责灵幻一直在欺骗他、利用他,除此之外他们什么关系也不是,这些念头也渐渐压垮了白茂。三问哥说他喜欢小蕾是因为小蕾平等地对待会超能力的他,且她是一个纯真的、不说谎话的人,然后白茂就问他灵幻如何,三问哥说他不算数。为什么灵幻和小蕾能够相提并论呢?因为灵幻同样平等地对待会超能力的茂总;那为什么说不算数呢?因为灵幻还在维持他的谎言和粉饰,因此他们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鸿沟。

        那么灵幻是如何平等地对待他的呢?小蕾见到的是漂小狗的茂总,灵幻见到的是把调味市变成废墟的茂总,后者显然比前者要危险、震撼得多。然而在灵幻这里大题小做,把一切看作青春期再普通不过的情感涌动,并愧疚自己对茂总所背负的一切毫不知情,在平等对待茂总这点上灵幻做到了极致。

        茂总害怕的是什么呢?是被周围人当成怪物远离,是连亲弟弟都待他如不定时自走炸弹,所以他一直隐藏三问哥这部分“自在”。这次暴走也是基于“除了小蕾没有人会接受真实的自我”这个绝望的假设,三问哥这话非常重要:

        在灵幻层层叠叠的谎言中,茂总感到巨大的不安,他如此看重一个人,那个人却总对他说谎。作为回应,他把自己包含攻击性的一面展现给灵幻看,这话实际含义是“只要他知道了真正的我”,就不会再亲近我了。师匠压轴出场,是因为他是茂总最后一道心理防线,没有师匠的期待,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他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这简直太苦涩了,三问哥实际上盼着灵幻来阻止他,嘴上却说着刻薄的话,极力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害怕自己受到伤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问哥的暴走是对师匠的一次测试,师匠的答卷首先是责怪自己粗心大意,对一切毫不知情:

        然后以肉体凡胎拼着性命去追:

        这里的对白咋看之下有些无厘头,普通人的肌肉怎么能和摧枯拉朽的超能力相比呢?其实这里的隐含逻辑正是师匠平等对待茂总的证明,他确实只把超能力当做人的一个特征,把茂总看成一个普通中学生。灵幻千辛万苦地和茂总说上话了,这次他没有再用自己圆熟的话术,而是流着泪坦白了自己欺诈师的身份,终于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了茂总:

        茂总的反应呢?震惊,冷汗,瞳仁扩散。难道他之前不知道师匠在骗他吗?并非如此,从前面三问哥和白茂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三问哥还是白茂都知道实情,茂总因此对师匠心存芥蒂。那他为什么这么震惊?是因为师匠坦诚了,他摒弃了私欲和利害,把最不堪的自我摆在茂总的面前。灵幻在茂总心中的分量本来就远超于小蕾,只是介于谎言不能和小蕾相比,如今他自己击破这些谎言,分量当然就远胜于小蕾了。

        茂总把自己最不愿被人知道的一面展现出来,师匠就也把自己最不愿被人知道的一面展现出来,并申明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茂总觉得自己非正常且受够了假装正常,灵幻就把茂总认为非正常的部分正常化、合理化了:

        在灵幻看来,社会化并不等于去个性化。他不像友人或亲人那样强求茂总改变,反而对他表现出十足的信任和信心,鼓励他接纳自己,让他顺其自然:

        从他坦诚自己是个骗子开始,灵幻就突破了一切利害,甚至做好了从茂总生命中永远退场的准备。籍由灵幻新隆的肯定,影山茂夫的“自在”与“他在”完成了归一,自我再次获得完整,所以当三问哥问白茂被小蕾甩了怎么办,白茂表示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茂总本次告白的目的已经在灵幻新隆身上实现了,那就是获得一个人无条件的全盘接纳。整个告白篇给人一种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实质上本篇的本质矛盾不是外在的敌人或环境,而是内在的心灵斗争,即影山茂夫“自在”与“他在”的冲突。

        这对师徒很有意思,其他人只看到影山茂夫多么强大,而灵幻新隆只看到影山茂夫多么脆弱。一般来说,在师徒关系中总是徒弟回应师父的期待,譬如师父教诲道,“你要变得更强”,“你要坚守正义”,徒弟就努力调整自己以迎合师父的信条;但在灵幻和茂总之间,这种作用力是反着来的,往往是灵幻回应茂总的期待,譬如茂总不想扛,灵幻就不让他扛,正是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两个灵魂共同得到升华。这部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也极其符合当代日本社会的心理现实,ONE老师的笔下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他已经将人类最为强烈的情感和人性最为幽微的部分都包藏在了平淡又荒诞的日常里。

        告白篇真正发生的告白是影山茂夫对客观世界的告白,和灵幻新隆对影山茂夫的告白。本篇以茂总的视角展开,但灵幻所经历的心理挣扎也许不输于茂总——毕竟向最珍视的人展现最为不堪的自我并做好彻底斩断联系的准备实在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灵幻对茂总的感情几乎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不掺杂个人欲望的、忘我的、超越的,这种感情远在狭隘的爱欲之上,无限逼近Agape(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教义中爱的最高形式,神性之爱)。

===================================

粮吃不够,晚上饿得辗转反侧,又自割腿肉^^

我...是一条快乐的中文狗。

推荐文章
评论(107)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