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神秘的湘西美食味道
一家亲旅游 2017-08-20

湘西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烟子烟,莫烟我,我是天上的梅花朵;狗捡柴,猪烧火,猫仔洗脸笑死我。”说的就是儿时帮父母看守熏制腊肉,被烟熏时父母哄孩子的童谣。湘西腊肉有个特点,它外表十分难看,漆黑的一块,但是只要你扒开层层烟灰,你就能发现它油里透红的色泽,这才是它真实的面貌。湘西人对于腌制品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明,但是我们总能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我想,那大概就是故乡的味道吧。 

艾粑节又称“二月二”土家族民间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为土地公公生日,人们家家将白头翁树的枝梗叶花一并采来洗净,掺入糯米舂成粑粑,合糖捏成汤圆煮食,或是烙成饼,配上油茶、米花、芳香可口。晚餐前,全家同食。夜晚,姑娘和小伙们三五成群地来“行歌坐月”。深夜,便打艾粑油花,或由小伙子位卖糖煮艾粑汤圆,共庆佳节。道光年间《晃州厅志》载:“二月二日,俗传‘土地生辰’,必吃社饭,其饭团糯米,切麦蒿和腊肉片及脂蒸之,其味芳烈。用以祀社神,荐祖先,然后遍食人家,且为亲邻馈者,此之桑梓醉饮更赠兴趣。”昔日的“社祭日”今天演变成“艾粑节”。


打糍粑
土家族、苗族人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据当地乡土志书记载:“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约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糍粑在做好以后,等其冷却坚硬后,在放入清水坛中浸泡,一般可以放至来年三到五月。其食用方法多样,一般都是烧烤加热,蘸上蜂蜜或是霉豆腐吃。也可以切片下汤或油煎炸了吃,其味道绵软清香。打糍粑为土家、苗家人喜吃之美食,旧时婚嫁、节庆,多以此为礼赠亲友。


包谷粑·荞粑
土家族、苗族地区日常食品。包谷,即玉米。包谷粑有一二种,一为嫩包谷粑,一为包谷糍粑。嫩包谷粑是将嫩包谷脱粒,和水,放入石磨中磨成浆,加糖搅匀,用油桐叶或包谷壳包成三角形,放入锅中蒸熟即成。其味清香甘甜,是人们喜欢的食品。包谷糍粑,将包谷放入石磨中粗磨,用细筛筛去粉末,取其粗粒放入水中浸泡,再与糯米一道拌匀,上甑蒸熟,放入木槽中捣烂,再拧成小团,板压成片,即成。食用时可烧烤煎炸,其味道清香软糯。荞粑,取甜荞磨去外壳,簸净。将荞子加水磨浆,加糖搅匀,在用油桐叶包成三角形,放入锅内蒸熟。以上食品,为土家、苗族人民日常饮食中受人喜爱的佳品。


团馓
又名“糖馓”。土家族地区传统美食,多于腊月制作。取糯米浸泡两天,用力搓洗,使之洁白发亮,放入甑中蒸熟。取出放入竹篾圈中,团压成薄片,置于微火上烘干,即成。食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油炸,将团馓放在沸油锅中烹炸,使之蓬松香脆,可以干吃,也可以加白糖,冲开水吃。二是烹煮,将团馓放在锅内,加水煮熟,再放上油、煎鸡蛋、胡椒粉等。是土家人妇女生小孩后的营养食品。团馓,也是土家人待客的佳品。正月时有客人登门,土家族人总要取来一篮团馓,或是冲团馓茶,或请客干吃,备极热情。同时,接亲嫁女、建屋看月、走亲访友,也多用团馓作馈赠佳品。

竹叶饭包
瑶族地区传统的饮食习俗。部分瑶寨无论谁出寨做事,都要在山道边的大树下(或是用竹竿插地)挂上一两个竹叶饭包,以供过路旅客饥饿时充饥。饭包重约两三斤,多是糯米饭,其中还包有竹笋等山珍野味。过往的客人,无论怎样的饥饿,也不能把饭包中的饭吃完,且必须把剩饭包好,打下草结,挂在原来的地方,以表示给未曾见面的送饭者的一份谢意。同时,客人吃过饭后,千万不要留下饭钱,不然,送饭者会认为你是“外心人”,从而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污辱的感觉。这一饮食习俗表现了瑶族人民好客、热情待人的传统美德。


血豆腐
土家族地区传统佳肴。多于腊月制作。先做豆腐,待杀年猪时,将其新鲜血浆与豆腐(也有用豆腐渣)加各种佐料拌匀,也有加肉丁拌合的。待其血凝结后,用手团成团,轻放于火炕上的炕篮内,用烟熏火烤使其坚硬,待半月后,即成。食用时,用刀切成片或丝,放至锅内与腊肉一同炒熟,或单独用油煎炒,入辣椒、大蒜等佐料,即可使用。起色血红,其味道十分鲜美,多用于待客。


米豆腐
土家族、苗族地区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以永顺县所产的为最闻名。先将米洗净,浸泡一天,和水磨成米浆,将米浆放入锅内烧热,一边加适量的食用碱(就是用桐油果壳烧成灰熬成的土碱),一边用力搅拌,直至煮熟,再放入盆内,使之冷却,即成。食用时,用细线将成团的米豆腐划成1~2立方厘米的小颗粒,泡入清水中,再备上各种佐料,(辣椒末、香葱、姜末、西红柿酱、味精、酱油等),用热水温烫,盛于碗中加佐料,即可。其味道清香滑嫩,酸辣可口。农历夏日,十分盛行。


豆渣·豆豉
土家族地区一种日常佐餐的菜肴。土家族人除用黄豆、豌豆制作豆豉以外,也有用豆腐渣做豆豉的饮食习俗。将豆腐渣煮熟,冷却后,拌适量的芝麻枯饼粉,和匀,装入木桶内,置木桶于温热处发酵。几天后,将发酵过的豆渣做成小圆球,放入火炕上的炕篮内,以烟熏火燎至干,即成。食用时,洗净,水煮成浆糊,加葱蒜、辣椒、生姜末、油盐等。其味道与豆豉无异,倘再加上野胡葱,则更加香美。


和菜
湘西土家族人民过年时必备的一种混合菜肴,主要成分有萝卜、白菜、粉丝、猪肉等,将这些食物切成比较粗的块、片状,一起放入锅内和水煮熟,谓之“和菜”。相传古代,正于过年之时,朝廷忽传军令,需征调土家兵丁北上抗敌,土家人民便提前过年,由于来不及备办年饭菜,便将几样主菜和在一起煮熟。自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征战中殉国将士的深切怀念,每年过年时,都要特办一份“和菜”,久而久之,相沿成俗。

吃喝玩乐游娱购,爱旅游,爱生活的旅游这儿,推送最“嗨”、最缤FUN的咨询。只要关注e路行旅游,了解更多张家界,美食,美景,竟在e路行旅游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