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徽州-传承# 少年与鱼
方托马斯 2018-03-05

     南宋《新安志》这么描述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自古以来,徽州地区封闭偏隅的地理特性决定了这里民俗文化的别具一格和源远流长。即使在今天的徽州地区,往往也只是翻过一两个山头,乡音和风俗就会有明显差异。虽然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徽州许多地方的传统年俗已渐失传,但在这块相对保存最完整的地域文化中,依旧有一些鲜活纯真的民俗活动传承于千村万户之中。

       在安徽歙县,鱼灯会是汪满田村传统的年俗活动,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期间,灯会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是鱼灯节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一年一度鱼灯会在画上句号时达到高潮。鱼灯会是汪满田村每年最隆重的民俗活动,这里的村民相信,嬉鱼灯能给家族和村庄带来一年的平安和幸运,是每年春节不能缺少的祈福活动。

      白天,孩子们在村中的祠堂里忙于鱼灯会的准备,一些有经验的大人也会穿插其中,帮助插烛描灯以及嬉灯练习,负责完成自己传帮带的任务。






       和大部分民俗活动由族中长者来主持操作不同,汪满田鱼灯会有一个奇特的规矩,从开始筹备到灯会结束,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村中未成年人组成的鱼灯队来完成。灯会活动的资金也是由小鱼头们事先从村中各家募集而来。鱼灯会的队伍一般以支祠为单位组成,汪满田村共有六个支祠,所以每年的鱼灯会都会有六只鱼灯队共同参与完成。正月初六前后,每个支祠的孩子们会选出自己队伍的小鱼头,然后这六个小鱼头会聚到村中的汪氏宗祠,从中再选出当年鱼灯会的总鱼头。总鱼头的权力和责任都很大,除了要安排好自己支祠鱼灯队的活动,还要负责协调指挥整个鱼灯会的通告、出灯、祭祀等各环节工作,遇到一些重大决策时,总鱼头还要组织鱼头班子在一起共同商讨决定。而大人们最多就是帮着孩子们打打下手,干干粗活,不会参与活动的讨论决策。

      今天,无论是在徽州,还是在中国大多数地方,很多传统文化活动都是因缺乏后人参与而难以为继。而汪满田鱼灯能被完好的传承至今,这与它激发后人、不拘一格的举办形式有着重要关系。

天刚一擦黑,迫不及待的孩子们就点亮了自己的小鱼灯。

兴奋夹杂着好奇,闪闪的鱼灯里载满了幻想,是孩子们的童话。



小男孩平时和爸爸住在县城里,元宵节一家人特地赶回村里奶奶家,就是为了参加鱼灯会,小鱼灯是本家哥哥下午刚刚为他做好的。


      夜幕降临,所有鱼灯会在规定时间前全部来到宗祠前的石桥上聚齐。等吉时一到,发灯活动正式开始。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盏盏鱼灯接踵而行,各只鱼灯队伍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钻胡同走巷弄,时而奔走,时而嬉戏,时而庄重行礼。片刻的功夫,大大小小的鱼灯便散落开来,星星点点照亮了整个山村。从高处望去,仿佛一池红鲤穿梭戏水。鱼灯每过人家,主人都会在门口点燃鞭炮以示欢迎,灯队则驻足嬉闹,领头的鱼灯作出摆尾吐水的姿态,报以祝福感谢。一些当年新娶媳妇或添丁进口的人家,还会另外赞助灯队烛火烟花,宴请鱼灯队员,以期神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

插烛不能太早,蜡烛的燃烧要能保证持续到嬉灯结束。



吉时还未到,鱼灯队伍已经按耐不住的激动起来。


鱼灯的尾部一般都由“鱼头”来把控,一只鱼灯的行进速度和姿态是否灵活全靠领导掌舵。



      灯会的最后阶段,各队鱼灯从不同方向汇合在村中操场上,开始嬉戏玩闹,起舞狂欢。经过一整晚的铺垫热身,孩子们已经完全兴奋起来,此时,所有的仪式和俗套都被暂时放在一边,鱼灯会完全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游乐场,孩子们高举鱼灯,呐喊欢叫着,追逐着烟火奔跑。即使是再矜持的旁观者,此刻也会被这些年轻欢快的面容感染,擎起灯杆,加入到他们的狂欢派对。和孩子们一起呐喊,一起奔跑,任晚风夹杂烟火扑面而过。




小汪同学是在外读书的大学生,鱼灯伴随着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他们是现在各支鱼灯队的主力队员。

“鱼头”汪丽君,一个在省城上学的大三学生,是最不像“鱼头”的“鱼头”。为了准备这次鱼灯会,特地推迟了回校时间。柔弱秀丽的外表下,有不让须眉的豪气。

喧嚣之后,是待来年再重整的旗鼓。

      午夜时分,依依不舍的驱车离去,后视镜里,一束束烟花在天空绽放,那是灯会最后的欢庆,也是新年最早的祈福。自从告别了童年,再少有“欢度”春节的感觉。而在这个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却重拾到一份久违的欢愉,仿佛从前。

推荐文章
评论(8)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