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基于话语权利下产生的头羊效应网络暴力现象研究
五苦 2018-12-13

基于话语权利下产生的头羊效应网络暴力现象研究

 希望每个行走在道路上的人都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尽力做点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传播,网民的数量在不断上升,网络已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变化。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与与无限开房性给予了网民极大地自由,这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与自由的同时,网络暴力这一负面行为也随之而来——以真假难辨的事实,行道德难辨的高标;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曝普通人之隐私。[1]

目前大多对于网络暴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宏观认为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对网络上热点事件或违背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不当言论及其不当行为。本文在基于宏观定义基础上结合各类文献资料以及实例为基础,分析探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头羊效应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主要行为,带来的后果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字:

网络暴力,语言暴力,非理性表达,心理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行为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暴力基于此类环境下,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发展。自2006年铜须门事件再到网络暴力第一案,至今,网络暴力行为仍在延续,一幕幕悲剧在不停地上演,每个网民都可能是施暴者,也可能是受害者。本文对头羊效应产生的网络暴力进行分析,让网民对于此类行为有更好的认知,从而减少此类暴力行为的产生,净化网络空间,共建和谐社会。

        1.2国内外现状

                 网络暴力事件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难题,人肉搜索,谣言散播,语言侮辱,跟风讽刺等等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生理或者心理创伤。就连网络的发源地美国也无法避免此类行为,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但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在我国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相应法规,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同样对打击网络暴力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因为网络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生物,传统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面前仍存在大量问题。

2.相关工作

        2.1网络暴力的定义

                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界限,它可以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将网络中的恩怨通过人肉搜索等行为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对受害者进行传统暴力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是网民对言论自由权的滥用。[2]还可以是一种语言控制,不单单是使用侮辱性的词汇造成伤害,而是通过语言霸权,在他人身上施加压力或者对其人格造成影响[3],甚至导致精神上的影响。诸如网络谣言、网络水军无意义的重复刷屏,或道德绑架言论和广告中的不实信息等,都涉及这类语言暴力。本文介绍的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偏向第三种。

       2.2  网络暴力的行为

              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将网络暴力的行为划分为三种:

              (1)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严重情况时会将暴力行为延续到现实生活,出现殴打辱骂,跟踪,电话骚扰等情况,构成民事犯罪,甚者造成刑事犯罪。

(2)在网络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或者骚扰等行为,对未经证实的内容发表具有伤害性的攻击,将现实社会中的暴力行为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3)间接攻击,通过讽刺等方式跟风发表意见,或者转播他人的直接攻击进行二次攻击。

这里我们主要通过研究第三种行为,针对他所形成的一种网络暴力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2.3网络暴力成因

            基于虚拟环境下的社交活动具有匿名性,因此网民之间不再拥有身份、地位甚至使年龄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场交谈的主角,众多的人员随意的发出自己的观点,因此产生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情况,这让罪行的施与者从心里减轻对于施暴行为造成的罪恶感。[4]而近年来网民年轻化,也间接导致网络暴力案件的增多。这些年轻的网民,较年长的人来说,血气方刚,充满激情冲劲十足,但也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容易放纵自己。主帖事件在网络上一发布,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用键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出不满与愤怒。他们既容易受群体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左右,急于对一件事情下是非判断,而无法迅速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与原因。而这些愤怒的个体在网络上非常容易结合成一个观点一致的暂时群体,然后他们以群体的身份,以“正义”名义对当事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追讨与打击。他们以为自己正在伸张正义,却忽略了自己给别人带来的过度伤害。

       另外,网络商业化也对网络暴力行为推波助澜。虽然我们不排除一些发帖者通过极端语言炒作自己或是故意以此进行有目的的打击与报复,但是更不能忽视的是,网络媒体在其商业化的运作中,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故意自编自演相关事件或是放任网络暴行蔓延。为了追求点击率,网络媒体一向着力于策划议题,越有争议性越有“创意”。他们贯用吸引眼球的大图片、惊心动魄的大标题,以及夸张的细节故事,来对新闻事件进行炒作。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网络暴力,都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若是纵容这种行为,则会破坏和谐的网络环境,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参与行为的网名,他们降低了自身的道德素养,破坏了自信形象;而对于被害人会造成心理或身体上的伤害,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心理阴影,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网络暴力行为。

3.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分析与探讨

        3.1概念介绍

                 对于群居的动物来说,在面临突然变化时,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动物往往成为被模仿的对象,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头羊效应”。羊群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群羊行进时会自觉地跟着“领头羊”。羊群团队中有85%的羊大都有着“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整个羊群的行进都靠这15%的头羊。羊群如此,人群亦如此。有句俗话叫乱世出英雄。为什么乱世能出英雄呢?就是因为乱世时,有人敢振臂一呼,就有千百万人很快地跟随在你的身后。在慌乱中,人们倾向于依靠本能来选择,而不是依靠理性来选择。而一旦到了太平盛世,你即使再有领袖魅力,也很难唤起人们的热情。

        3.2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行为表现

                 这类网络暴力的行为就像一群羊在头羊的带领下向前进军一样,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放到了网上,在短短的时间内会得到很多人的附和。如果发布帖子的人具有某种暗示性的倾向,或者短时间内聚集的是具有某种倾向性的人,则跟贴者会不断放大这种倾向性(“头羊效应”)。有时候网络运营公司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更会扩大这种话题的倾向性。而此时处于随大流的网民,也就是羊群中的85%,会在混乱中因为这种暗示或者感受到对方的施压而不自主的按照对方的思路去思考判断事物的对错,依照对方的要求去做事,其中以未经世事未成年,或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有限的人居多。

        3.3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行为根源分析

                这里我们举出两种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行为——网络商业化的炒作与饭圈化的舆论。

                网络商业化的炒作是指商家或媒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大规模炒作,加大渲染力度,以达到广告宣传或正常新闻宣传难以达到的商业效果。一般说,这种炒作事先都经过精心设计,商家主导新闻事件走向,或者媒体与商家联手,形成某种默契,按照既定思路有计划炒作。同时他们会雇佣水军去主导事件的发展,这些水军充当了头羊,给了网民们引领了一个舆论方向。而被蒙在鼓里的网民只能根据在网络上已有的信息去判断这件事的因果,在无法获取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会有部分网民选择跟着商家雇佣的水军言论去思考。从早期的罗玉凤,贾君鹏到现在各路网红或热门事件,我们不难看出炒作时的水军给对于舆论指向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一类语言霸权带来的网络暴力却很少被人们意识到。

                 接着我们介绍一下饭圈化的舆论,也是头羊效应下最显著的一类网络暴力。何为饭圈?它其实就是粉丝圈子、粉丝群体的简称,某明星的粉丝在一起组成一个团体就是一个饭圈。在这个圈子里,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每个人各司其职。粉丝们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只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让自己的偶像变得更好更红。饭圈文化最早甚嚣于日韩,近几年在大天朝也开始愈演愈烈。饭圈文化的本质是绝大多数粉丝默认的一种规则,无论对或错,它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例如最常最提及的“专注自家”“先撩者贱”“禁止拉踩”等,都是这种规则的一些外在表现。

                那么粉丝为偶像声援,当然是出于一种爱,本应是一种正能量的活动,问题是这种爱为何屡屡演变成对他人的网络暴力?

这与饭圈信息接收和价值观的封闭化和同质化有关。这里有一个“信息同温层”效应。即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及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同时,也会主动排斥或回避与自己观念不一致或与己无关的信息:信息的流动方向便与同温层大气相似。对于饭圈来说,他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关于偶像的种种好,对于关于偶像的种种负面新闻非常警惕和排斥。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闭眼吹”现象,指的就是不管偶像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粉丝都能夸上天。

久而久之他们就陷入了“信息茧房”。粉丝们每天接触的信息看似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实际上他们却困囿在仅容得下偶像好评的孤岛上,难以接受任何异质的信息。这不仅会造成个体的狭隘,个体判断力的丧失,以及对现实环境的错误认知,它还可能造成观点的极化以及网络群体的极化。这也是为什么不少饭圈就像一只炸毛的刺猬,到处扎人。哪里出现了关于偶像的差评,他们一定觉得这是有人故意在陷害偶像,他们必须赶紧行动起来反击,一场场浩浩荡荡的网络暴力就这么发生了。

这种不正确的行为却为公司带来了商机[5],越来越多的商家尝到饭圈文化的甜头,开始引入这种体系。小说,动漫等等粉丝也开始进行此类行为。发言时一定要鉴别你的成分,粉黑路人必须要拿个身份证。不和自己观念时,他们自诩正义的一方,使用着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去标榜他人,使用着没有头脑的跟风的言论。他们指哪儿打哪儿,作为一头领头羊,冲锋陷阵,为的是排除异己占领高地。这种体系背后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不仅会出现头羊效应网络暴力,甚至会导致严重违法行为。从网络暴力第一案,到近期的铜臭墨香粉丝人肉事件,蔡徐坤粉丝人肉事件,就很好地证明这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它不仅对扰乱了社会治安,也对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的网民与推波助澜的商家作为头羊,带领缺乏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其他网民通过语言霸权共同造成此类网络暴力现象。

        3.4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行为带来的危害

                 此类网络暴力与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并无他异,虽然带来的危害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一种社会暴力的延伸,不是一种应该被倡导或引以为荣的行为。

从暴力的承受者来看,此类网络暴力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带有侮辱性和道德绑架性的言语[6]和霸权性质的刷屏,会让受害者在坚持自己固有观点的同时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会产生动摇,严重时会对自己本身存在价值产生怀疑,造成严重的心里伤害,留下心理阴影,对未来的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分析,它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并且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头羊一呼百应的带领下,网民会产生一种错觉:人多就是对的。他们盲目的支持某一方过于绝对化的观点,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违反道德的事,而且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一旦与自己已有观念不同的观点侵入,则会存在不安全感,尽其所能的去维护自己的观点,进而自我欺骗,在搜集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同时加上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原先的观点被强化,不再接受其他观点,这事价值观被扭曲。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美好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保障,扭曲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一个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秩序紊乱,引发各种暴乱。

       3.5头羊效应下的网络暴力对策分析

              (1)法律部门加强互联网立法

              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很早就普及的国家,我国在网络上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要打击网络犯罪、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网络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尤为重要。[7]网络暴力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法律规范与约束才能有效制止。近期依法查处谣言散播者,上网实名制等一系列举措对于营造良网络环境起到了显著的成效。网民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时,也开始考虑是否侵犯了他人的权利。

              (2)媒体平台应负起相应责任

              平台对于炒作,造谣,引战等行为应该加强管理,做到公正公平,为网民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网络交流环境。

              (3)网民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只有网民自身获取信息、辨别分析信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客观的的评价,对网络上接收到的信息有一个理性的认知,而不会轻易的被他人左右自己的观点。同时网民自身必须及时甄别社交网络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信息,面对社交网站中的虚假信息或错误行为,要及时制止。网民要提升自己整体素质,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不侵犯他人正当权益,对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的言论、意见负责。[8]

4.总结

       网络给了人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言论自由在这里得到最大体现,但是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基础上,一旦利用网络进行的某项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那么这将不是言论的自由而是一种私利的宣泄。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须恪守法律的边界,不可任性为之,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对他人产生的任何侵害,否则都需要依法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毕东磊. 2015(6).关于网络暴力问题及其治理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2]李江萍. 2018(8).浅析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法制博览

[3]张知倞. 2016(1).我国网络语言暴力的现状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0-93

[4] 姜方炳. 2011(11).“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浙江学刊:181-187

[5] 宋晓涵. 2018(7). “饭圈文化”成为品牌营销必修课. 中国广告:110-112

[6] 陈昶洁,柯锐,陈力峰.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https://www.fx361.com/page/2016/1207/374984.shtml. 2016(12).

[7] 马玉丽. 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夯实网络安全之基. https://www.rmlt.com.cn/2017/1206/505137.shtml. 2017(12)

[8] 倪艳楠.2016(6).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推荐文章
评论(11)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