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职场领航】马正斌、王希闻、郑文琳前辈分享内容整理

【目录】

PART1 职场的前三个月主要参与的工作

  • 简单、机械的工作性质为主

  • 熟悉业务流程为主

  • 不会将核心的模块交予给你

PART2 职场前三个月的工作表现对未来在公司内部发展的影响

 

  • 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做的好,则机会越多

  • 三个月的工作,可帮助个人重新树立职业规划

  • 从学生心态到职场心态的转变,在该阶段至关重要

  • 在该阶段,可转化到上级领导的视角去观察、去工作

PART3 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初入职场接触到的这些基础甚至琐碎的工作

  • 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亲和力,人品,专注度的差异,往往直接会对是否能录用或试用期有很大的影响

  • 学会倒逼自己成长

  • 做好时间管理,学会职场最基础的上下级配合


【分享正文】

PART1

【主持人】

       其实看学长学姐们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业,很好奇初入职场的前三个月学长学姐们都经历了哪些,参与了哪些工作呢?

【正斌学长】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分享活动,想着大家也是百忙中抽出时间,就简单做了

下提纲,提纲内容:

       1、经历和工作:陌生到熟悉、简单到复杂、机械到创造(广度和深度)

       2、差距:知识能力和心态意识层面

       3、阶段性表现对未来公司内部发展影响:职场定位、选择和机遇

       4、不同人表现的同质化和差异性

       5、小建议:平常心、放弃轻视和焦虑、低姿态

       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下自己那会初入证券行业实习的经历,其实前台和后台都做过,前者面向零售客户,更偏营销。那会的日子真的可以用起早摸黑来形容(一个月基本没怎么碰手机),其实做的事情很简单和机械:早上到公司整理新股中签客户并电话通知,开完晨会和老师去外面拜访客户,面谈合作,下午收盘逛各类证券网站和论坛,晚上有时间再看看行业报告和复盘。前一个月基本就这些事情,没有大家眼中这么高大上,干的大多都是杂活跑腿,要知道中高层毕竟少,执行层才是常态。第二个月感觉是比较重要的,大家也看到一般实习两个月,长一点的三个月,六个月。还是拿我呆的行业来说,一般证券行业会让你前台和后台都平均呆一个月左右,普通意义上的轮岗,各方面基本流程都有一个概念,大众化的东西比较多,专业性的相对较少,会有涉及实践操作(模拟操盘,推介理财产品,后台办理业务)这部分就要看各自的领悟能力和表现积极程度了。我那会第二个月因为做的还是前台,所以除了每天中午和老师吃饭被强行培养和灌输各类证券理论知识和参与行情讨论外,会被老师推着开始做模拟操盘,每天学着写行业评估和股市收评、培训,以及定期就自己选择的行业板块,个股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分析,按老师话讲就是梳理一套自己的投资框架,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个阶段的成长性很大,也很关键,周期略长,也就是我在提纲里提到的由简单到复杂,有机械到创造。

【主持人】

       学长刚才提到的是在证券行业里的状态~那我们在看看房地产行业的希闻学长那边有什么不同。

【希闻学长】

       因为我第一个轮岗的岗位是销售,所以入职的前三个月主要还是以项目上的销售工作为主。入职前三个月这段时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集团总部组织的全国2017 届的皓月生在上海进行的熬鹰训练营,也就是军训;第二阶段是 8 月份,我们的渠道基地培训,在合肥的铂悦庐州府项目(ps 这是我们公司最高端的产品系,铂悦系),进行渠道实习,主要进行巡展、派单、竞品拦截、call 客的渠道工作;第三阶段是最主要的阶段,9 月到今年的 1 月,进行的是销售工作。

       总体来说,工作和学生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司都以结果导向、集体作战,过程中经历的痛苦只有大家自己知道,但公司衡量你是否成功就看结果。通宵工作、朝九晚十、一个月休一天,也让我们同事之间的感情很好!大家就像战友一样!

【主持人】

       三个阶段里的军训,在网上了解到这个过程其实蛮苦,这个阶段里或许就是在磨练人的意志、以及在团队的配合吧。既然文琳学姐已经出来,那就跟我说说互联网行业就职的前三个月吧。

【文琳学姐】

       我是一名产品人员,初入职场前三个月的时候,上级会给你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将公司某个产品的功能框架列出来,阅读并整理需求文档,测试某一个公司的 APP,统计某款个 APP 的各个数据,作为客服人员和用户沟通等等。后来发现其实这些任务基本上有 3 种类型,一种是为保证任务进度风险可控,会给老员工做,也会给你做,互不干涉,只是给你锻炼的;一种是比较琐碎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主要是可以从中熟悉业务;还有一种是一个简单的小模块交给你做。不管是哪一种,你在刚入职的情况下,都要及时反馈自己的进度以及想法和成果,以免跑偏了。前三个月,一般不会有太重要的核心模块交付你做,很多时候都是比较简单的劳动,比如让你统计各大安卓应用市场某个APP 的下载量,这个任务是很机械也不需要门槛和脑力输出。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个事很没有用,如果让你每天统计,统计一个月,你就能主动的意识到是哪些运营活动或者产品功能变动影响了下载量,是什么热点或政策导致的等等,能从简单的数据中提取出什么场景。总结来说,虽然是简单机械的工作,但是你能不能优化你的处理任务的策略和速度,你能不能从任务中提取有效信息将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如果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是不会安排你去做的,前三个月的事,很多都是为了后期铺垫。就算是真的遇到是没有意义的事,也要认真做,要体现自己的职业素养,交付于你的事,就要有责任心和正确的态度。


PART2

【主持人】

       那我们刚进入职场,往往都需要从一些很简单很基础的工作开始上手,这个阶段的表现会对自己未来在公司内部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吗?

【正斌学长】

       之前文琳也讲到了,开始三个月其实做的内容很枯燥乏味、简单,但其实很考验一个人,可能从某些方面来说决定了你一个人的成长性,和他人的区别。简单讲,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流程,但如果你做的好,比别人想的多,可能你得到的机会和能够获得提升能力也更多。那么我觉得不单单只是这些,首先可能对你的职场定位有影响。职场定位:选择什么行业?(景气或新兴);选择什么方向?(偏技术还是偏管理);岗位的定位和选择(可以有一定的横向比较,筛选该岗位实际所需要的能力和自己目前的匹配度);需要具备哪些技能?选择哪些单位?(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实践周期。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私下里去思考下,如果能从简单的职场三个月去确定未来近十年的职业规划,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这个我也琢磨了很久。三个月其实个人感觉是很好的窗口期,别人对你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也是你对某个行业的选择和定位。如果从事本行业,那么你肯定知道的要比象牙塔的学生要多,本单位、人品、学识、待人都得经受别人考验,同时在了解公司文化基础上互相融洽。以前带我的老师送我一句话,我今天也借机会送给大家作为结束语:一个人能否做大事,就看你做小事能做到何种程度。

【希闻学长】

       先说结论重点,步步都是关键,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优胜者,想要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必须抓住每一次在展示自己的机会。初入职场的表现是非常关键的,而我觉得这里最关键的是心态。初入职场,大家想的肯定是怎么升职加薪,这个没错,但是反过来,怎么做,我觉得心态上的调整最为关键,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我要为客户解决问题、为公司解决问题,哪里问题最大派我去,我能解决,就证明我有用。而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先去想公司要给我什么,我有多少钱可以赚,这工作好无聊能不能去有意思的岗位,公司能不能给我试试?这些想法都千万不能有。所以我觉得,不止刚入职场,而是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清晰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达成自己的目标,区别在于谁能更快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起跑线就领先于人,并且要步步领先。以我自己为例,从实习到入职的第一个月,我做的工作很多是打电话推销、路边发传单。很多小伙伴觉得不可思议,我一个本科大学生毕业怎么能去做这些,但是渠道工作是项目营销最前线的内容(房地产项目营销的三驾马车:渠道、策划、销售),如果要成为项目的营销总,对这些基础的工作必须清楚,这就不会再心态上有所偏差。公司几乎每两个月-三个月就会组织述职,每个赛段都要成为同届校招生的佼佼者,才有可能在一届又一届的校招生中脱颖而出。

       述职基本就是:

     (1)工作内容及角色定位(对工作的理解和对个人角色的理解)

     (2)过去半年工作成功展示(STAR+反思+收获)

     (3)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4)对未来三个月工作目标(计划),为何是该目标?

【文琳学姐】

       刚刚正斌学长和希闻学长都以时间维度来引发大家思考,那我以另一个角度来和大家探讨,重复的内容就不说了。我们学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是负责人,你对新入职的人员会有什么期许?好高骛远?基础的事情不想做?当然不是!

       1、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是否准时完成或准确评估自己所需完成工作的时间

       3、在额定任务外,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等等方面,大家可以自己发散的去想,把自己想象成下达任务的上级身份,拿出自己满意的成果交付。还有一点,做对比。前面两位学长提到几年规划,如果你还很模糊,可以就近做对比开始。就是说如果你以后要做到你上级的位置,那么观察他做到了哪些,自己是哪些能力欠缺的,初入职场可以请教同事,在早期就打好根基。希闻学长也提到他自己的经历,那我可以说说产品职位方面的。刚入职让你作为客服和用户对接沟通,这个任务的确很无聊。但是如果用户不会使用你的产品,或觉得产品有哪里不好,我会将这些意见分类型收集整理,给出我的想法。如果我的想法幼稚不对或哪里欠考虑,我的上级会指点我,这是就自己创造的一次成长机会。慢慢的,上级觉得我乐于创新、总结、与探讨,会交付一些简单的产品设计模块,让我将自己从客服工作中体验到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优化与实践。总的来说,你的每一分付出,都会是你自己的养分。


PART3

【主持人】

       作为职场前辈们,不仅自己经历过这个阶段,应该也看过很多职场新人经历过这个阶段,不同人在这个阶段的表现会有不同差异吗?学长学姐们看到过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呢?能否给群内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应以什么心态来对待初入职场接触到的这些基础甚至琐碎的工作呢?

【正斌学长】

       作为曾经的职场新人,到后面看到职场新人进来,其实就六个字,同质性和差异化。同质性就不说了,大家也明白,无非就是职场新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对职场的恐惧和迷茫感,另外对岗位职责代入性不高,认知和意识上存在差距和惰性等等。这里主要还是讲下差异化,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因为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零售客户的业务咨询,同期来了两个人一个高中学历,操着湖南口音,皮肤黝黑,好几份从业经历,一个上海土著,衣着光鲜,皮肤保养得特别好的小姑凉,这差距真的不是一点半点大。之前文琳也有提过过一点,超额任务外的思考。我想大家其实也明白,最后留下来的肯定是那个高中生,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每天走了他留到最晚,业务知识培训提问也是他最多,一个不是证券行业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熟悉和掌握,甚至优化业务流程。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到了职场,大学里取得的光鲜已经可以说再见了,重要的是当下的表现。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差距,最明显的就是你最弱小,做的事情最小的时候。一个人给别人留下来的感官很重要,你不聪明可以笨鸟先飞,你不懂可以问,你不精可以学,但不是说你有高学历和高背景就能吃香。希闻之前也拿自己的例子说了,只有每个阶段让自己表现得最好,才有可能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后不落下对手太多。总结一下,突然发现和一位企业家前辈平时讲的能力就很契合: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亲和力,人品,专注度等等,这方面的差异化非常大,往往直接会对是否能录用或试用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一开始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多把专注度放在做事上面,少点杂念,之前也有不少这方面的青创辩题,感觉很赞。另外,选择知识的广度或者专研的精度也会对你职场有帮助,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同,应该有一定了解。

【希闻学长】

       那我说一些实际的例子,不同人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小伙伴可能受不了压力,个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已经离职,也有的小伙伴因为表现一般,不能参加集团组织优秀校招生的培训,从入职的全国 200 人,到现在一半暂时落后的校招生,大概只有 90 多位进入下一阶段的尖刀班培训(尖刀班是我们公司营销条线针对 2 级员工的进阶培训班),不知道到明年再次选拔 3 级优秀校招生的时候还剩下多少人。当然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在集团各个岗位轮岗学习,获得了领导的好评,成长非常大,也有在项目上的业绩突出。只能说,竞争是很残酷的,不像学校会有人等着你成长,所以想起公司内部在提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是刻意成长、享受极限,别人的极限是我们的底线,想要获得更多就得逼自己刻意成长这是每个公司不同的企业文化,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认同。当然这过程中,就和当初在青创提的一样,个人的素质、思维、格局到能力、专业知识,这些都会深深影响大家在职场中的进步。

【文琳学姐】

       不同人在这个阶段的表现肯定会有不同差异,但这就是竞争与脱颖而出的机会,比如不及时反馈进度。你的上级不是所有时间都在你身上的,你自己要主动。上级他需要开很多会或者处理很多业务内容,交付你的任务是一星期,但是你中途都没有反馈一下或交一个初稿……你能想象上级收到一份前言不搭后语的东西是种什么样的心情吗?你是来添堵的吗?那么接下来也没有关系,第一次犯错可以,但是你还是要继续犯错吗?这次做的不完善,下一次应该有改进。上级可以允许新人犯错或不懂,但是需要看到你的潜力和成长我还见过被上级批评一次就心生怨恨的,这样的行为对人对己都不利。对自己来说没有好好接受前辈的意见,没有好好思考就生气,实在是幼稚,前辈批评的就算不一定对,但是你不能不动脑子只动情绪,对别人来说,对你的客观评价或者做事态度也会打个问号。我觉得作为职场新人心态一定要端正,不要想着那一份钱干一份工作,不要把自己想成在为这个公司干活,而是当做为自己干活。重复的工作也不要觉得是在为难你,重复的工作也要耐心做。我打个比方,让你做一个 ppt,多改几个细节你就烦躁了?觉得在针对你?我记得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前可以对着 PPT 练习 500 多次。伟大的人都在不厌其烦的做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初入职场更应该摆在心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像产品岗位,经常会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会要开,如何保障自己的效率?就要从分类梳理每一个任务开始。按照四象限法则,把要做的事情分成四个分类:紧急重要 、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根据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紧急重要 ,那么马上做,如果你总是有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做,说明你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要设法减少它;重要不紧急,有计划的做,应该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减少第一象限那些紧急重要的工作量;紧急不重要,可以团队分担一起完成,加快了速度,在平时的任务工期评估或一天的日程安排中,应该预留一些时间处理突发情况;不紧急不重要 ,尽量少做,比如一直玩手机导致很晚睡觉,隔天精神不佳。

       一个人在自己的时间管理上做的事,是会有复利效应的。复利就是指,事情会根据时间到一个点形成转折。开始觉得不着急,但是重要的事情,因为短期看不到什么成效就拖延不做,那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改变。比如健身,一天两天没效果,几个月呢?做好时间管理也是要在初入职场是需要锻炼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