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德国华人如何看待德国人的优越感?
外聘网 2019-12-02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闯,欢迎关注“小聘看世界”

前几天向广大网友提了四个小问题,做了一个小规模的民调: 德国华人如何看待德国人的优越感?

四个小问题:

1. 你如何定义优越感?

2. 当你碰到一个具有优越感的德国人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3. 你如何应对这种具有优越感的德国人?

4. 能否举出一个亲身经历的案列?

来自网友的回答:

lennard:

我个人理解中,优越感有两种,一是确实家境优越,生活本身属于高级阶层的。从小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第二种优越感就是类似于井底之蛙,视野狭小的假优越感,总以为自己很牛,自己很高级等等自负吧。

第二个问题:我个人粗浅的认为,如我所说的第一种拥有优越感的人,往往不会表露出来,对方自然而然的感觉不到。而第二种所谓优越感的人,按照国内一句俗语:缺什么,装什么。就可以很好理解了。我遇到第二种优越感的人,只能在内心冷笑。这种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你如果好言解释,弄不好对方还不吃这一套。

最后一问: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我自己回想总结了一下,越是小地方,这种人存在的比例越高。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是在德国的萨尔州,而且还是萨尔州某村的高中。班里的同学有不少是觉得中国是所谓的吃不饱穿不暖,被军警严管,没啥人权等等。而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很幸福。后来去了大城市,遇到一些年轻的伙伴,这种情况就少了一些。真的,越是移民多的地方,第二种自负的人的比例就相对的少了不少。

吴夏天:

1/优越感
顾名思义是因为某些方面强于他人而产生的正向的感觉。
但我认为优越感不是单纯积极的,反而很多时候是贬义,大多数情况下这取决于产生优越感的原因是不是积极。比如因为德国的男性更有绅士风度或者整体更乐于助人而有优越感,就显然比因为有更发达的设施而来得积极。不过说回来前者也可以归因为受教育程度高。

这么讲可能更能表达我的意思:自己努力而后优于他人的小骄傲是有正向意义的优越感,对已有或者身份归属等等的优越感只是无意义的,自以为处于鄙视链上端。

2/有优越感的德国人
不会因为国籍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定要说的话,德国人会比较挺直腰板说自己正视历史,警惕民族主义,但我觉得并没有到优越感的程度,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思考。

另外遇到的,认为德国某些方面很优越的德国人,除了专业的客观比较之外,大多因为信息的缺乏,没有实际意义。
3/应对
前一种可以思考讨论,后一种看对方的态度,如果很坚持自己不认为自己受限于信息,或者非常以德国为傲,其他哪里都看不上的,就结束对话忽略掉;对方比较开放性态度的话,愿意分享我了解的其他信息,一起讨论。
4/案例
在游泳馆碰到过一个大爷,问我中国有没有类似的Schwimmoper,把我问懵了,说有的他也不是很相信。他可能想表达不是普通的Pool而是Oper形式的建筑。也可能是语言问题让我产生了他带有优越感的错觉。

阳光:

有的德国人工作忙起来就对谁都没有耐心,这不是优越感。

有的德国人说话唐突,让人尴尬,对谁都这样,这也不是优越感。

优越感就是无由头地自我感觉良好。

根据我在德国公司工作(搞工业设计)的经验:完成大学教育的德国人很少有这种优越感,或者很少表现出这种优越感;表现出这种优越感的人一般不自信、甚至自卑,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曾经有两个女同事就属于这种人。我有时能感觉到她们的不友好,就是那种若隐若现的别扭。我平时一般不跟她们多罗嗦,让其自生自灭。有事要处理时,我对事不对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迁就、更不讨好任何人。

有一次我因工作惹怒其中一位女士,她状告主管,想把事情闹大。因为我有理,主管支持我,把事情压下去了。事情没闹大,那女士愤怒到了极点,表现为:虽然我面不变色,对她说话平心静气,但是她脸变黑了,跟我说话时强压怒火,声音发抖。那是她唯一的一次出格。

我在中国也工作了很长时间,比较下来,我必须说:跟德国人处同事关系以及邻居关系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她/他们不玩心眼儿,诚恳实在,守时,守信,吃苦耐劳,做事认真细致、追求完美。这些是我在我接触过的德国人那里观察到、经历过的普遍的优点(当然,个别人除外)。与我的同事、上司、邻居等等相处32年下来,我也简单了,在国内某些同胞眼里就是傻了。

另外,德国人还有几条特别突出的优点在此要单独说说:

(1)有错认错。平时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出了错也不会为面子而文过饰非。出错是正常的事儿,不丢脸!搞设计的人特别明白这点。丢脸的是错了还要狡辩、往别人身上找原因。这样的人让人瞧不起,德国人一般不干这种傻事,美德就这么形成了。

(2)宽容,对别人的错误很宽容!就连性子急、耐心差的人也是宽容的,不挑别人的刺儿。

(3)有错就马上改,我这里特指政府机构。你只要把你的理由摆出来,他们会马上更正错误。

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被德国人排挤、瞧不起,我感受到的是被帮助、被接纳。有过不少次甚至感觉到普天之下皆为净土!可能是我运气好,正好碰上了好的公司文化、好同事、好上司、还有好邻居、好警察、税局里的好官员、肯为我的事儿去打官司的好公司……!

作为中国人在德国,要担心的应该是某些外国人!这些人不检点,不求上进,被德国人瞧不起。她/他们只好在亚洲人这里找点儿心理平衡,因为亚洲人脾气温和,不喜欢脸红脖子粗,更不会一言不和拔刀砍人。曾经有土耳其娘儿们、罗马尼亚人、阿拉伯小混混试图“欺负”我,但每次都有德国人主动跳出来为我打抱不平、保驾护航!

许亚:

优越感:

字面意思就是:更好的感觉

连字成句:我的自我认定是,我比你好。

潜台词:我是站在道德高地的;因为我拥有的,所以我有权利拥有更多。

结合德国人的优越感来谈,会变得复杂起来,接受文化程度不同的人会去肯定他们自身文化中不同的东西。

知识分子层面,他们会肯定他们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伟大成就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普通老百姓,肯定他们自身的社会纪律性,垃圾分类,公交车先下后上,行车准则,国力的世界排名,以及社会制度的优秀。

曾经见过一个德国商人, 他认为,不一定所有基础类商品都要 “中国制造“。也许在波兰办厂也有同样的效果,成本会高,可是还是有利润空间。谈到意大利政坛风云诡变时,他说应该让德国人去管理意大利企业,这样一来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德国人就是会管理,懂得如何组织生产。(听了感觉没错!他说的对!谁让他们有马克思—韦伯这样的社会学大家呢。转而一想又不对,德国的出类拔萃只是近两百年前后的事。怎么能说的这么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义无反顾呢?历史里不完全是这样的呀、将来这也不一定一直是好的事情呀。)

前因不接后果,局部来看,放在当下来看也许他就是对的。联系客观存在的,感觉这又不对。说话的语气间,就是一种无往不胜,理直气壮的优越感,自豪他自己生为一个德国人。即使错了也有价值。谈话间过度孤立自己时候,忽略人性共识时候,我会开始不能理解他口中说的事件委实,有点儿不开心和酸溜溜,不是我不懂中国文化,而是不爱好为人师。

中国人来的, 乐于成人之美。不好反驳。但是久而久之, 这样类似的人见多了,开始意识到这就是他们的秀了:秀优越感。

结合更加深刻德国社会变迁,感觉这是一种不体面的后现代德国人的优越感。

用一个冰心小诗大意来终结:当一朵小花孤芳自赏时候,世界就小了。

粒米:

我想优越感的反面应该是谦卑,或者至少是谦虚。具体的,优越感因为是一种感觉,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自以为跟自己有关的某事物很不错,并且扩大化处理,甚至有一种我好你不行的贬低对方的心理,然而对方并不以为如此,甚至大家allgemeine地不这样认为。

我所接触的德国人不算多,也没有强烈的觉得某个德国人对我表现出所谓的优越感。所以这跟本人的敏感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就是一个求和求好的人格,那么一般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会通过认同或其他方式而一笔带过。不会对我造成影响。

另外如果说德国人普遍有优越感令人反感,那我想问,是否也接触过其他发达国家比如英美人,是否也有优越感,并且做过比较呢?那么,如果没有的话,这种你以为的优越感是否是由认知的不平衡不对称造成的呢?比如有些德国人不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很厉害,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德国了,而原因仅仅在于对目前世界发展认知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就又分为可以被改变的“优越感”和不会被改变的“优越感”了),比如说,如果不能承认我们中国的发展,理性的看待整体,而还是觉得德国哪哪比中国好,那就是不会被改变的优越感。这时候,优越感又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些共通之处。但优越感之所以被人讨厌,应该还有其negative的成分,我想那可能是一种压倒性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

我能想到的是,谈话之间说你们中国人来我们德国都觉得我们是hoch angesehene ausbildung,言语之间会带着一种,你们中国不行。或者明明有些东西挺普通,单就因为“德国制造”的帽子而统一论了,大概这种意思吧。我觉得优越感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自信,然后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一壶老酒:

我回答你几个问题:

第一,就德国人而言,所谓的优越感,体现在大日耳曼民族人种比较优秀,科技比较发达,尤其重工业世界领先,社会发展稳定,社会成员生活有保障,是值得骄傲的,衍生出藐视或排斥其他民族的意识,这就是德国人的优越感。

二是,遇到有优越感的德国人时,首先要尊重人家,其次自己也要不卑不亢,再次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三是遇到有优越感的德国人,如何应对?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要相互学习。

四是,举一个很简单例子,中国人都很喜欢德国的菜刀和工具箱,虽然都是很老的产品,但是都很喜欢。在一个例子就是德国人在中国无论教学还是出技术,都很认真,没有一点瑕疵,德国人说话是讲诚信的。在一个例子,就是总理默克尔来中国访问,中国安排五星级酒店,她不住,她说都是纳税人的钱,我们不能浪费,住普通的就可以了,就餐中不慎掉地一块主食,自己捡起来放到餐盘中吃掉,确实值得敬佩,这是人家值得有优越感的地方。

小曼:

优越感给人带来自信,有时候也不一定不好,但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德国人的自我形象基于所谓的德意志美德:体面、服从、勇敢和勤奋。…可以在对德意志文化中崇尚内心世界的特质中找到。”这恐怕就是德国人的优越感的由来。优越感也可以带给人“骄傲”,聪明人选择“自信”,愚笨的人才会选择“骄傲”,遇到“骄傲”的人,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无言,甚至连眼珠都不会转一下…”

ZMX:

虽然我偶然有听到过朋友抱怨德国人的优越感,但是我自己并没有太多相关的经历和想法。直到前几天我在打工的时候经历了一件事,我觉得可能与此有关。

事情是这样的: 在上班的闲暇时间,我正在后厨工作,我的德国同事们正在聊天,我没有听他们的聊天内容。突然一个德国同事走过来说: “ZMX,我想你对这个问题肯定有相关经验,你觉得狗肉是什么味道?” 当下我觉得很惊讶,不是因为“中国人吃狗肉”这个话题本身,更多的是因为这位同事问问题的语气和态度。他没有很轻蔑,但是是带着一种戏谑的笑容,让我似乎感受到了他的优越感反应: 我自己第一反应是感觉有点被冒犯的,因为他并不了解“在中国吃狗肉” 的具体情况就把我归类并且带有一种戏谑的语气。我当下立马和他解释,大部分中国人是从来不吃狗肉的,只有特点地区的一部分人,甚至在中国反对吃狗肉的声音更大。我自己也从来没吃过狗肉。之后我就继续工作了。

我自己愿意和德国朋友讨论所有关于中国的话题,包括偏见、刻板印象,甚至很多敏感话题,但是一切的基础是一个互相尊重,真诚讨论分析的氛围。比如这位同事如果真诚地问我: “中国人会吃狗肉吗?”或者“为什么中国人要吃狗肉” 等等之类的我都很愿意与他探讨。但是他的问题让我觉得,他直接就带着diss这个文化的态度来的。

至于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态度,我觉得可能和优越感有关。因为自己文化或者普遍接触的文化(欧洲文化)的共同认知,让他觉得吃狗肉很怪异甚至变态,我觉得这还是正常的。

任何人面对文化冲击都会有一定的主观情绪。但是他没有试着去了解甚至证实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有多人中国人会吃狗肉,为什么会吃等问题就直接内心判断“吃狗肉”是一个劣等文化然后对来自中国文化的人问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失偏颇。

总的来说,我觉得优越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自己文化的固化以及不去了解外来文化(特别是差异巨大的文化)造成的。我完全可以接受你最后还是不能接受吃狗肉,但前提是你要先试着客观的了解这个文化。而不是一听到某个对自己文化圈而言非常诡异的事情就立马在内心下个文化优劣地定论。

Season:

越“贫穷”越没见过世面的人越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优越感,这个哪儿都一样呀……至于教养好的那群人优越感是隐藏了还是真没有,就很难猜出来。被看出来的那种刻意压抑但高高在上的人,就算受过教育也属于arschloch。

Jacky:

德国人似乎没有我们认为的“优越感”。骨子里德国人首先只是相信自己,而后会专注于自己的利益!德国人是“自私的”,同时更是务实的!德国人也许对你的过分热情会抱以怀疑的态度,但是一旦被他认可为朋友,并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朋友,(但是很难让他“舍己救人”)也不会背叛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商家会长期忠诚于他们的代理或者合作伙伴…

编者有话说:

首先,我要在此特别感谢每一位参与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这份可以作为参考的答卷。

以上回复都是大家发自内心的个人看法。不难发现,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太一样,因为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的统一答案。我们今后也要避免过度地追求统一意见。

如果今后再听人说,德国就是这样或那样。充其量只是发表意见者的个人看法而已。如果他一定要坚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只能说明他自己无知。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缺乏区分观点(Meinung)和事实(Fakten)的能力。但在现实中,我常常会看到一种场景,很多人都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跟事实划等号。然而,事实只有一种,这就是说,只有他们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但事实又证明,这是错的。

看完以上这些回复后,想必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你反对上面的看法,有自己的不同解释,那也是正确的。毕竟,这种民调也只能反应部分人的意见。如果你有共鸣,可以选择相信,如果没有,也可以选择持有不同意见。

我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即便写得很有说服力,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而已。对于我而言可能是事实,因为我亲身经历过。但我不能把我的亲身经历附加在别人身上。我的观点仅仅只建立在我的经历上,很难一对一复制。所以,我不打算再做补充。

所谓的"德国人的优越感"只是当事人的个人看法,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小聘看世界欢迎各位看官的评论和留言!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