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DR·Nine·Extra]狛枝凪斗与他的世界与世界的破坏者
托庇亚 2018-07-13

大家好,欢迎收看弹丸论破九型人格性格手册特别篇.

在上一篇长篇的连载,也就是N·DR·V3那个系列里,对新弹丸论破V3的解读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我大概不会再写弹丸论破系列相关的文章了.首先是因为弹丸论破系列的生命力也逐渐衰竭让我觉得应该没有再推出新作的空间了.DR1打下江山,DR2拔高作品逼格与扩大世界观,再到类于ZERO小说,雾切传,绝对绝望少女,乃至于高度模仿原作风格的各类同人原创(譬如DRRB那样的作品)等等等等在DR世界观下的狂欢,最后伴随着热度的逐渐衰减,DRV3像最后的一枪回光返照,绚烂而短暂.任何作品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我想,作为见证了整个过程的人,我大概应该就此别过了.

但是我总觉得很遗憾.对于这个系列里最出彩的DR2,我亲手玩过游戏,也亲自参加了这部系列的狂欢.但是在着手写几乎有告别意义的文章的时候,却几乎没有深入地讲一讲这一部作品的好与坏.所以我在想,究竟要用什么方式来了结我心中这一桩遗憾呢?我的目光瞄到了狛枝凪斗.

毫无疑问,DR系列是一个卖人设的作品.而狛枝凪斗这个人设的出现,尽管不像江之岛盾子和苗木诚那样对DR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他却掀起了DR系列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狂欢.那时候,在二次元同人圈最廉价的表达对于角色的爱意,就是语C.而在每一个综漫语C里,但凡标着DR的名头,未必会有DR标志的江之岛和苗木,但很可能会有狛枝凪斗.他是DR系列在同人创作中影响力的一个象征,甚至V3里让人同样掀起第二轮高潮的王马小吉,也始终"生活"在狛枝凪斗的影子下,过段时间就要被厨们拉出来对比一下.而了解他的人设具有怎样的魅力,正相当于窥探到DR粉丝群体的心理.

所以,我们又要拿起我们的柳叶刀——九型人格理论,来研究狛枝凪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在V3九型人格手册系列里,我就经常提到狛枝.我说狛枝在V3有三个孩子,天海,小吉,真宫寺.这三个人确实在序章的时候都被认为是狛里狛气的三人组,而实际上,按照上个系列我的结论,这三人分别对应6W7,第六型,5w6.把这三个人重叠起来,重合的部分就是第六型.而在小吉篇我提到了,狛枝是一个标准的第六型.虽然结论实际有失偏颇,因为狛枝的行为非常的疯狂,普通的第六型应该没有这么疯狂,但是毫无疑问,我现在要解释一下这个结论.

怎么解释呢?首先,我们在V3九型人格性格手册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欲望与害怕.人的行动的动力大多来源于这二者之间的相互矛盾运动.而由于人的社会实践的普遍规律性与特殊性,这些矛盾运动可以被分类为许多类(九型人格,霍兰德六边形,MBTI),或是用不同的指标来测量(大五人格,可能MBTI也有一点),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发源都来自欲望与害怕.所以我们若要解释第六型,就先从欲望与害怕入手.

第六型的欲望与害怕比较复杂,因为它的表现形式很混乱也很多元.所以古早的理论认为他们的害怕来自于背叛,欲望来源于忠诚.但是我个人认为就我所观察的那些具有第六型特质的身边的人,如果要把忠诚和背叛往他们的身上套,这个概念和第八型的判断又有一点交叉,不太好判明.我的观点是最好要加入一个权威:希望权威顺遂自己的愿望,而不希望权威破坏自己的愿望.因为忠诚和背叛的对象不明确,如果一个人要求忠诚和背叛,反而自己就像那个权威一样.有了权威和自己就是权威的差别是很大的.因为依赖权威是一种被动,自己就是权威则是一种主动,这种主动的来源是身为权威的控制欲而不是被动的依赖.这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我曾在小吉篇举过例子,大致情形我忘了,不过似乎是说到子女对父母的那种若即若离的感情,颇有点像契诃夫《套中人》里群众对于沙皇高压统治那种感觉.想离开它,但离开它就空无一物,想忠诚它,但不知何时又会把自己毁灭.这其实是人身上一种非常普遍的感觉.我相信你一定也有如此的无奈,被一段回想起来觉得后悔,但又已经深深嵌入自己血肉之中的经历,每个人一定都会有的.只不过第六型人格在童年期间频繁发生,由此放大了他们生命中这种若即若离之感.

所以说,要研究第六型的害怕与欲望,就要找到第六型紧紧围绕着的那个权威所在,找到他们对这个权威的若即若离之感.

但是,狛枝凪斗的"权威"在哪呢?

有的人会说应该是"希望".不错,希望应该是他的绝对权威.他的所有行动准则全都按照希望行事,凡觉得合乎希望的就去做,他极高的行动力让这些成为了可能:游戏里第一章的杀人计划,第四章的俄罗斯轮盘赌,第五章的整个的疯狂举动;凡觉得具有希望的就去追逐,对"超高校级的大家"的崇拜,对神座出流和苗木诚的崇拜.大家都叫他"希望厨",他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但是不对.

想要追逐,是有了.但是想要离开,害怕失去希望,这一体两面的说法是说的通的.但是这是毫无根据的.我之前说过,第六型的逻辑是一种被动,而第八型的逻辑才是一种主动.在这种被动里,渴望与压迫并存.但在狛枝的言行里,有的绝大部分都是对希望的吹捧,而少有希望对他的压迫.若即,有了;若离,没有.有人说:狛枝同时不也觉得自己无法成为希望本身而成为希望的垫脚石就足够了吗?这不是害怕,这只是欲望的屈就.

欲望的屈就是什么呢?好比那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典例,狐狸害怕葡萄吗?不,他只是想吃而得不到而已.任何逻辑的存在可能都是为了宿主自身的生存而决定的,好比说,你考不到清华,你安慰自己"考二本大学也没关系",这是为了弥补你自身对考不到清华的不满而治愈心理产生的自我逻辑.所以狛枝的这个逻辑,很明显是因为他自认为无法达到"希望"的预期,而做出的自我逻辑补充.这点我们先记下来.

但或许还有人不服气,说狛枝并不是感觉到希望的压迫,而是希望的压迫已经把他的性格扭曲了,而他已经麻木到没有意识到反抗了.关于这种近乎中二的言论,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自己通过自己所学揣摩一下这究竟是脑补过度还是真正有理有据,更何况这个言论并不能完全解释狛枝的所有行为,所以即便是脑补可能性也极低.追求希望本身并不能构成我们需要的那个逻辑.这里不再论述.

但是,我们要找的那个权威既然不是希望,那它能在哪呢?

我们要知道,如果追求希望确实存在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那么我们可以认定它虽然不是完整逻辑,但是是一个线索.我们执果索因,可以通过它去寻找它产生的最初的源头.在哪呢?童年.

父母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父母只是一个执行者,个性本身易于塑造的性质只有在童年才保有,而成年以后父母便很难影响你,这是因为在童年时性格的缝隙还很大,可以被轻松填进许多东西.童年就好像一团尚未被把玩的橡皮泥,最开始的时候的塑形相当关键,因为在风干中它会越来越硬.而我也说过,狛枝的经历描写的足够完整,有童年,有本篇,有意识流(2.5),甚至说不定都有结局(据说是脑瘤).所以我们朝这个方向去找,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狛枝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说来繁杂也繁杂,简单也简单.劫匪劫机,飞机坠亡,父母双亡,绑匪绑架,患上脑瘤(好像是吧),与之相对应的是幸存,赚大钱,入希望之峰.说简单的话,就是崎岖,极端,悲惨.崎岖在一个人能在短短十几年内经历如此多的悲欢离合,极端是经历的还基本都是穷尽一个人一生想象力能经历的悲惨与快乐,悲惨的是他所得到的幸运与不幸相比,物质上的部分太多了,而对于精神而言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命运拿走的是和他的血肉粘连在一起的部分,但给他的却是原本不应该属于他的,冰冷的那部分.

精神的缺憾永远没法用物质弥补,而不同的精神缺憾也很难通过不同的精神满足弥补.父母的缺失不可能通过恋爱弥补.恋人的缺失也不可能通过续弦弥补——后来贴上伤口的那部分绝不会有撕开的时候那记忆的温热.貌似脚本家为狛枝写的经历是十分公平的一报换一报,但它暗地里其实是非常不对等的.物质上的巨大收获与精神上的极度空虚形成的巨大对比,应该说很轻易就能扭曲一个人的心.如果这些真的对等,那我们所看到的狛枝,不会是一个看上去"即使微笑似乎都是强打起来的",笑容里永远藏着阴影的,灰色的人.

而这一切形成的操纵者究竟是谁呢?

小高和刚.(划掉)

但这样说也没错.因为真正形成狛枝这样的命运的,就是他的命运本身,或是说,应该是他诅咒级别的"才能".相信大家对狛枝的才能都有很明确的理解了,用不幸换取幸运,相反地也会因为幸运而遭到不幸.这种看上去很符合大家所认为的"欧气守恒定理",就是他的才能.而他的才能,实际上就是那个"权威".

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了,狛枝在是一个成天高呼"希望""绝望"的人的同时,还是一个对自身的才能有着绝对忠诚与服从的一个人.他除了单方面高呼"希望",更常说的是"这究竟是幸运还会是更大的不幸呢?"他常常表现出对自己的运势感到迷惑,无论是本篇还是爱岛模式,而在这份迷惑面前,他往往不能给出一个答案.但是很明显,无论做些什么,他都是喜欢"幸运",而排斥"不幸"的.

然后,让我们想起来,喜欢什么,排斥什么,这不就类似于"欲望-害怕"理论吗?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命运的"运"本身,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权威.

既不是父母,也不是什么别的抚养者,真正抚养他的个性的人是命运,是世界上无论任何人也无法阻拦的命运.花会开,星会陨,这是自然规律;而当命运本身也成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的时候,它摧毁别人的力量是无穷庞大的.这比我之前所认识的,任何一个第六型的"权威"的力量都要大.

这基本无需多述,每个人都沉默地深有体会.但我们要知道,这份权威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们要明白狛枝的运势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正如狛枝往复质疑地一般,它的"幸运"与"不幸"不能一概而论.幸运会产生不幸,不幸也会产生幸运,短期幸运与长期不幸,短期不幸与长期幸运,一时觉得舒服的事情也未必会笑到最后,一时觉得难受的事情也未必会归还,这种不确定性令他深深地质疑任何事情的合理性.对的,任何事情.

这个帽子是特别大的.我绝对不会去断言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第六型会怀疑任何事情,虽然第六型被称作"怀疑论者",但那只是对生活的部分质疑被放大了.这和权威的性质有关.比方说,权威是一个常年喝醉酒的酒鬼父亲,一喝高了就打人,而不喝酒时候却和蔼可亲,那么第六型的不确定在对方的脸色.所以他们对脸色的诚实产生质疑.而如果权威是一个腹黑的母亲,语气还很温柔,手却开始殴打孩子,那么他们对语气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换言之,没法永恒不变的东西若对他们造成了伤害,他们就对这回事尤其质疑.

但是狛枝不一样.我们很难从他自己自述的那些经历里判断任何事情在他那里都是很难永久的,但是他已经形成了"大多好物不坚实"的逻辑,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他确实经历了非常多激烈的命运.

狛枝是养狗的.我想养狗的人都会明白那种心灵创伤:狗狗死了以后不愿再养狗,因为害怕再产生感情让自己悲痛欲绝.而狛枝的狗在一开始就因为"不幸"死去,而后从他身边不断离开的人,"不幸"带走的越来越多,这层逻辑就在他的心里种下:不能和任何人产生过分的感情,一旦产生,就很难保心中的悲痛.我之前曾经说过,任何逻辑的存在都是为了心灵的稳定,而这就是为了维持心灵的稳定产生的逻辑.

所以他质疑一切.我们看到二代里日向对狛枝不惮怀着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这一回事十分吃惊,我想吃惊的部分应该就是他对"怀有恶意去揣测别人"这件事的漠然与道德感缺失,因为他已经很熟悉了.我们看到在爱岛的结局里,狛枝磨磨蹭蹭了五个Part,别人几乎都已经要上床啦结婚啦,只有他吞吞吐吐地说"日向君我们做朋友吧"这样让人诧异的,胆怯的话.因为他心怀着对"不幸"的恐惧,所以他质疑一切.

相对而言的是"忠诚".按之前我们推导的错误的理论来看,如果希望是他的权威,他应该内在地还有害怕失去希望这一反面,但实际上没有体现.因为希望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相互矛盾的逻辑.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狛枝对"幸运"的执念,我们就会发现,他所述的希望是一种"绝对".狛枝自己亲口承认:"希望是绝对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这点和命运对他的影响加以对照,我们会发现,他渴求的绝对好的东西,也就是"不会改变的好东西."

这个概念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绝对".狛枝已经太害怕好的东西刹那之间转变为坏的东西,他被命运玩弄得胆怯,但还保留着对无论在怎样的命运之中也不会变化的期盼.而另一个是"好",也就是说,他和绝大多数正常人一样,还是喜欢好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变态.他渴求永远不会转化成不幸的幸运,因为他的自身已经因为不断的变化而变得十分缺乏安全感.就像永远在暴风雨的海上摇荡着的漂流者,渴望上到不会被海浪侵吞的岸边一样.

所以他忠诚于"希望",实际上是忠诚于"追寻一件不变的东西".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只有变化时间的长短罢了.但是狛枝的经历十分极端,他的"变动"阅历很多,所以很难去相信那些短时间内的美好.因而我们看见他对希望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不过似乎好像从未达到过彼岸,他的安全感缺口是一个无底洞,而这都是早年命运的塌方,他一直在试图修补这个塌方.

由此,我们完成了对狛枝的逻辑解读.而对应起第六型,就非常好理解了.第六型一方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来完成他们对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会产生新的不安全感,需要对权威保持一定的批评,所以第六型一方面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带着怀疑的眼光.而狛枝一方面在危机时离不开依赖他的才能,但他依赖的最终目的,又是希望消除掉自己不定的才能(2.5里所述"想要一个没有才能的世界",或许就来源于这种期盼).

第六型可以轻松地背叛,也可以完全地忠诚,这都来源于他们对稳定的安全感的需求."希望的大家"让他感觉安全,所以他便可以说出为了希望的大家可以献上自己的生命这种感人的话;而一旦了解到希望的大家也是绝望的残党时,他的"绝对好"倒向了"绝对坏",于是可以毫不怜惜地背弃他们,准备使用炸弹炸掉一整个岛.他们的需求其实很少,但标杆却很高,而狛枝凪斗尤其高.想要消除世上一切的不确定因素,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第六型实际上也希望消除一切不确定因素,只不过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于狛枝来说都是小方面的事件.看脸色的希望大家笑口常开,看语气的希望大家都和和气气,但是狛枝什么都看,什么都想好,所以我们看到他永远在奔波的路上.

我们前面还留了个茬,那就是狛枝的"屈就".既然自己本身就渴求希望,那么为什么不自己成为希望呢?

因为他的面前永远竖立这那个权威.只要那悲惨的命运一刻不停止,他就永远翻越不过自我设限的高墙,而即便他能够摆脱这个命运,童年的经历也会像沉锚一样长期把住他思考的方向.命运在幼小的他面前展示了无穷强大的力量,这让他的自尊和自信压缩到无比地渺小,对他来说,因为这个高墙的阻挡,他永远没有办法达到希望的彼方.尽管在旁人眼中,他拥有很高的智慧,很强的行动力,乃至是还长得挺好看的,但是这些对那命运来说都无法抗衡.什么能够抗衡有了意识,想要玩弄他的命运(小高和刚)呢?因而他永远作为仆从,永远地作为"希望的垫脚石",因为如果不存在这样的逻辑,他那巨大的渴望会立刻把他吞噬.这就是"合理的逻辑作为生存的基石".

而我做完这一切的分析之后,我也了解了我对狛枝凪斗这个角色的感情,就像我对那些我曾经尽力帮助过的患者一样.心理干预无非也就那么多种,有的感情出了问题,我便开解他们的感情,大哭过几场以后也就没事了;有的受了委屈,开导开导他也就成了.但是我没有把握的是那些在物质上面受到过巨大挫折的.天灾的地震,海啸,人祸的穷病,现实扼住别人的脖子的手段那么多,没有人是坏人,怎么开导?我深深地对他们这样的人感到自己的无力,因为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绝对也不会去做什么心理咨询了,可能还会比他们先一步倒在路上.

狛枝凪斗的心病很难医.说他有病,是因为他已经过分扭曲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过老一辈人那稀薄的道德感,开口是钱,闭口是钱,没有道德也没有尊严,现实得异乎寻常.我很能理解,但却无法认同.那是在曲折的命运当中苟且偷生的人的智慧,是被经历所强行降低的闭环.若在生存都成问题的年代活下来,道德本来就是无法开解的谜题.

而狛枝凪斗的心灵已经被经历上了一个闭环,他的内在逻辑,对于日向这些同龄人来说已经完全超出他们的成熟,乃至于已经开始老化,没人能够再动摇他的逻辑了.我之前把童年的人格比喻成橡皮泥,那么狛枝的人格已经成为了一块完完整整的化石,没人能够再破坏他.我很难保证如果他长得不那么好看,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因为他缺少的是内在的朝气,是"能够被改变的青年人的好奇心",他质疑一切,怀疑一切,还尚未体会到世界的全然美好就变得犬儒,唯一那坚定的对于希望的信仰,才是他的青春作为孩童尚未被扭曲的,天真残酷的自留地.

所以,我认为他的死法是很有意味的."冈格尼尔之枪"虽然是化名,但在北欧神话里,奥丁的冈格尼尔之枪是百分百完全贯穿被指定的目标.他在这百分百上寄予了百分百的希望,杀死百分百的绝望,弥留之际尚透露出最后一点"希望自己成为希望",跨越命运,超越命运的信心,但这百分百的希望的希望,却差点杀死了百分百的希望,成就了百分之百的绝望.但狛枝凪斗所无法预料的是,他所认为的百分之零的"无"的日向创里,却掩藏着他也无法察觉,更因为扭曲的性格无法察觉的希望的种子,而由百分之零满溢至百分之百的希望.那一点局限,对于狛枝凪斗来说或许是除了"希望的垫脚石"之外,新的其余的福音.在外面的世界的沉睡之中醒来之后,狛枝凪斗的生活或许还有些转机.

但那转机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无法预想.因为在这美好的希望面前还藏在恶劣的玩笑.狛枝凪斗的脑瘤还未做定局.留给我们的,仍然是一片混沌.

但本着爱与希望,也本着我希望帮助每一个心理病人享受阴霾之后的天空的希望,我希望在这高中生万能的理想世界里,他的病最终能够治愈,在身边的人的引领下,他能够从精神上战胜诅咒一般的命运,和所有人一起在阳光下,哪怕像个普通的男孩子一样开怀大笑着.

这也是我对整个恶劣与温暖并存着的,弹丸论破的世界在作品生命力周期逐渐到来之前,最后一点的期盼.

推荐文章
评论(7)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