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人@系统——无生法忍
美廊 2019-08-08

人@系统——无生法忍

这一篇,题目本来是“忍辱”,是六波罗蜜之一,在布施、持戒之后。

但坐下来写时,忽然改了主意,想起了“无生法忍”,好象更高大尚。

似乎忍辱之后的精进、禅定、般若,也更有了一种意境,但还是有点不同。

忍辱,有一种关系在里面,和中国文化“士可杀不可辱”,有点冲突。

还有就是“忍字心口一把刀”,总是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需要仔细感受。

还好的是,忍辱也不是一味地受着,而是要了解,理解,才会有之后的精进。

如果不解,或者不求甚解,都跳出不去,只能等受够了,还得有解才行。

再者,作为六波罗蜜的忍辱,最终也是要成就法忍,大概就是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我不是太了解,之前是听一个法师讲的,是到了不动境界的。

我的理解,最基本的就是止念,可以不生那些无谓的,让自己烦恼的念头。

最终的境界,当然就是一念不生,可以禅定,进入那一种清净,进而般若。

说实在的,有时自己也是不求甚解的,因为确实也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甚深义理。

先前总结中国文化,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不求甚解,二是死不认错。

这和儒家,有莫大的干系,但也是道之德行,一个必然的外化之后的肤浅。

三思而后行,这一句话的一个隐含意思,就是一旦行于外,思必然大打折扣。

人有时想了很多,想得很好,但到了实际的执行时,就走样了。

所有这些,都是一致的,就是过程不足,过于追求成功的目的。

而这一个过程,因为要忍辱,要受着,会更难受,所以总想着赶快过去。

但往往事与愿违,就是越想着快点过去,越是过不去,还是得受着,受够了才行。

所谓的受够了,就是了解了,理解了,求甚解了,所要忍受的,就永不会有辱了。

其实,这也是烦恼即菩提的意思,只是更讲究其中的过程,有着忍辱的受着。

只有当人受够了,求甚解了,彻底地究竟了所受,也就可以无生法忍舍受了。

 

苦受、乐受、舍受,都是一种受,忍辱作为六波罗蜜之一,一定是要有感受的。

早先,对于哲学的理解,有一种就是自我感受的哲学,最要忍受的就是哲学的隐晦艰涩。

哲学,作为一个概念,其中的哲,也有忍辱的味道,所以折口之学。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中,受也是一个中间环节,也包含忍辱的受着。

所以,佛有很多的说法,可能指向的同一个境,而只有亲历这一个境,才可能融会贯通。

最近,了解了一下《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据说人人都可以成佛。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会让着急,直接从果上修,反而可能欲速则不达。

从果上修,有很多的好处,是有了希望,也大致有的方向,可以规划一个行程。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激发贪念,本来没有达到的境界,自以为到了。

那是一种虚妄,会让人更难脚踏实地,也可能会要忍辱更多,包含质疑。

如果加上不求甚解,又死不认错,不仅无助于成佛,而可能着魔,成就恶果。

有一种说法,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总是看见成佛,看不见其中的过程。

殊不知,任何一种成就的背后,都有一个忍辱负重的过程,哪有那么轻易?

所以,禅宗的六祖,明心见性给了很多人误解,以为那是一世的成就。

《法华经》,也会有误导,让人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佛,会有轻慢,乃至我执。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正如因果,没有因那有果,尤其要问自己的内因。

 

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忍辱也好,无生法忍也罢,都可能心有不忍。

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心猿意马,和烦恼受辱一样,都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一个人的境界再高,也还是一个人,受限于自己的身、心、灵、意。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从意识上,有所觉悟,可以做到无生法忍。

但那也不过是一种法,并不究竟,也有限度,法执同样也是一种我执。

正如舍受一样,只要有舍的受,也还不是真的舍。

无生法忍,只要还有忍,还要法,就还有生,还不是寂灭无生。

所以,反而是理解了,无生也是有生,法忍还是忍辱,都只是意识时,反而跳了出来。

不过,跳出来只是一步,还是要跳回去,可以自如其中时,可以下意识时,才会自由。

其中的理解,还有了解,都是要求甚解的,才可能自觉有限,消弭虚妄。

有意思的是,当人自觉有限时,反而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人@系统——无生法忍,相对六波罗蜜之一的忍辱,有一个好的地方,就归因自己。

因为所忍的辱,也不过是自己的意识,是自己生出的念头,还是在于自己。

止观,可以让人从外道,内观于自己,而止念可以让人转换内境,影响外境。

所以,无生法忍,不是一味地忍,而更深入意识之境,回到纯粹意识的清净之地。

那时,无生就是有生,因为生出的是法喜,即使有辱,也不会为之所动。

忍辱,只是一个过程,而且对于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其辱,都需要忍,都需要无生。

以此而论,更重要的是,心一境性,可以转换内境,由意境到心境,进而改变外境。

这是一种相对积极的做法,可以让忍辱,更加地接近无生法忍,会有更多精进。

 

总结一下,人@系统——无生法忍,和忍辱、舍受一样,是有无相间的。

尤其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做到的无生法忍,就是转换内境,无生烦恼,有生菩提。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