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意识#应用集——基准
美廊 2019-12-19

意识#应用集——基准

这一篇,找一下意识#应用集——基准,为2020年的具体应用打一个基础。

第一个,我想到的,就是主体,有两个大的台阶,一个是灵魂,一个人。

我,是灵魂,是一个人的终极的我,或者真我,是假名安立的,和意识一样无形。

我的,是有形化的,或者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显形,是人,是假我,是施身自谓。

也就是说,纯粹的我的说法,通常是可以指向灵魂的,可以我的意识保持。

一旦超越意识的第一功能,我的就不再是灵魂,而是人,可以我的灵魂回顾。

我的意识,是灵魂为主体的说法,但也会混淆为人的主体,成为回顾。

我的灵魂,是人为主体的说法,灵魂作为对象,是我的意思更深入地回顾。

可以说,灵魂是一个隐形的主体,而人自称的我,是一个显性的主体。

 

在灵魂和人我之间,还有一个人格3我的分法,就是本我、自我、超我。

通常,人有意识,基本可以达到自我为主体,也就是以思维(理性)为功能。

但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人的自觉性,或者自我的自觉,是基于超我主体的。

也就是说,自觉是一个更高的我,看到现在为主体的我,是一个超越的二方视角。

这就象是一个人,走在一个队列中,同时要腾身出来,看见队列中的自己。

那一个走在队列中的我,就是自我,是以现实为原则的,有思维的功能。

而那一个腾身出来的我,就是超我,是以道德为原则的,有超越思维的意识楔。

以感官、思维、意识3界论,超我是在意识界的,但意识到这一点,要灵魂为主体。

所以,自我是以超我为主体的自觉,超我是以灵魂为主体的自觉,灵魂自觉要链接神佛。

意识#应用,更多定位于人有意识向自我意识到进阶,直至超我确立为人格主体。

这意味着,灵魂是一个隐形的主体,是灵魂对于超我,这一个人格的自觉。

以此而论,这一个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需要一个地图模式,从对象上自我确认。

自我确认,是超我为主体的,但可以是隐形的,而超我,每一个人都有,而且可以调用。

一图一表,是可以直接调用超我的,但人无法以灵魂的主体自觉,无法确认。

以此而论,人@系统的图式,以一个完全对象化的地图模式显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还需要做几个适用的图式,用以说明自我和超我,还有灵魂的关系。

不过,对象化的知识,或者知道,要用一种相对应的意识亲历感受,才可以真正理解。

 

现在看来,这真的很复杂的,通常的方式,需要其它的参考系,进行链接。

或者,最关键的因素,是要了解个人的意识,具体的状态是什么,再提供相应的知识。

完全对象化的地图模式,可以打开一个全视野,这一点很好。

基于个人的意识状态,在其中定位,可以找到一个链接的通道。

然后,就是要在自己的意识中亲历自觉,对应其它参考系的说法,感同身受。

这样的话,基本就可以挂上了,就是和自己的主体,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链接。

基于此,再在完全的地图模式中探索,加上和其他人的分享,共享,就可以入门了。

 

从以上的思路中,先梳理一下,需要哪些资料,大概怎么操作?

1、人@系统的图式,先了解一下大概的框架,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相关的参考系的知识,可能要整理一下,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是一定要的。

3、一图一表,主要用于了解个人的自我定位,思维链,包含分型,但先不要深入。

4、从个人的现实,或者现象学的视角出发,对照人@系统,先有一个自我感受。

5、目标管理,这是通常的一个外挂思维,可以和内挂的意识,相互触发。

6、一定要有分享,或者共享,所以要建小组,起码是要有一个密切的交流。

7、一旦进入分享模式,就可以有引导师,进入教学相长的阶段,这一点也很重要。

8、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种互助模式,意识#应用,就基本达成了。

 

以上述的操作,再反过来,看一下其中的意识,是怎么流转的?

1、是最初的印象,是感官上的,感性的认识,是思维上的链接。

2、基本的知识,是对象化的,是储备的信息,要基于人@系统的框架准备。

3、一图一表,作为一个工具,不要深入,不然可能因为坑太大,陷进去了。

4、这一点是一个基础,一定要有现实感,可以基于意识实相,加以贯通。

5、目标管理,这一点是为了集中,现实中的集中注意,可以调用意识层。

6、交流,是一个保持意识状态的方式,当然,个人的独处,也很重要。

7、引导的作用,基于意识实相,要达到象导游一样的程度,但不做标准答案。

8、这是针对个人现实,和目标管理的一个合作方式,是意识#应用的爆发点。

 

这时,我意识到,需要对自我、超我等的站点,有一个深入的场景和角色描述。

想起了XZ说的心灵驿站,这也符合美廊的思路,就是一站一站地入住,到达和离开。

当然,站点也可以图式表达,是一种跨维度的降维到同一维度的显示。

反过来,就是基于同一维度的图式,在自己的意识中进行跨维度的亲历自觉。

比如,了解自我和超我之后,可以进行切换练习,充分感受和体验二者的不同。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聚焦于人的生活中,非常具体的小事情上,有充分的场景感。

或者,意识#应用集——基准,在大的框架思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小的故事。

这一点,可以对于意识#应用而言,是可以以小见大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就是如此。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