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006 琐说仙女木
由是至空 2016-12-24

  我没见过仙女木,只知道它大名鼎鼎。
  只要稍微读过几本书,便会知道世界上有蔷薇,但恐怕鲜有人知道蔷薇科里的仙女木。那是一种匍匐在裸岩上的低矮灌木,簇生在环北极的几乎每一座高山上。它的名字,也许源自它那独特的八枚花瓣,那油润的白色,颇具仙女气质。更为优雅的是,它的每一粒种子都有一枝轻柔的白色翎毛,藉此它们可以随风远播,然后在那些寒冷的地方,萌发、生长、绽放。这样的特点,使它成为追踪地球气候变迁的指示物种。
  距今约1.3万年前,地球处于温度一直升高的间冰期,陆地上森林苍莽,巨兽纵横。不想突然之间,莫名的原因阻断了海洋中的温盐环流。这个环流在维持地球温度上作用非凡,环流一断,热带和温带的温暖水流无法到达寒带,地球气温急剧下降,北极冰川瞬即南侵,地球重新进入冰期。众人皆知的猛犸象、剑齿虎,便在那时迅速消亡。当时的温度有多低?据推断,格陵兰地区冬季的温度要比现在低20-25摄氏度!更让人不解的是,才过了千把年,那条巨大的环流居然恢复了,大气温度快速回升,地球踏进温暖的早全新世。随着气温下降,喜欢温暖的生物的分布区不断退缩,而偏爱寒冷气候的物种分布区却向山下、向赤道进侵。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分析瑞典和丹麦的孢粉记录时,意外发现了本该分布在高山的仙女木的花粉,这才知道了那持续了1300年的冰期的存在,于是人们把这段地质时期称为新仙女木期,那是一个翻天履地的自然界。
  我之所以知道仙女木,是因为已故李小文院士曾经在2014年3月15日的博客文章中提问:“保留自然,……,是什么时候的自然,……,老邪喜欢’新仙女木’时期(大约燧人氏时代),主要是名字好听些”。先生于嘻笑之间,问了一个难之又难的问题。
  什么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显然把人排除在自然之外。在英语世界里,无论是nature,还是wilderness,也都不包含人在内。现在社会上保护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要保护的是什么样的自然?如果真的要保护一个绝缘于人类的自然,我们该如何去做?要知道,非常巧合地,许多动物和农作物的驯化都在新仙女木期前后发生,正是气候变化迫使人类向现代社会进化。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更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反过来,气候变化必然地又进一步改变生物圈的面貌。人与自然始终纠结在一起,保护一个没有人类影响的自然,如何才能做到?
  自然界一直在演变,起起伏伏,有点儿像小朋友玩儿的溜溜球。溜溜球被扔出去时,飞到极点,它就会反绕绳索重又飞回,这近似于一个负反馈。负反馈是维持生态稳定的基本机制,生态系统里的很多过程都基于负反馈,比如美国黄石公园里的鹿多了就会啃坏植被,但鹿多了狼就会多,狼多了就会减少鹿的数量,从而使植被有了恢复的时间。除了突然的大规模环境破坏,正反馈过程往往是诱发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比如现在的农业系统,土壤的肥力来源于其中微生物的活动,来源于这些活动依赖和溶释出的矿物质。然而人们不断地收割作物,相当于不断地从土壤中剥离这些矿物质,结果就是微生物的活动水平下降,土壤肥力下降。于是人们施用化肥,虽然补充了矿物质,却改变了土壤理化环境,微生物无法生长,土壤肥力继续下降,于是再施肥,“越坏越坏”,直至土壤盐碱化,板结如石,寸草不生。负反馈和正反馈在自然界很可能同时出现,只不过大部分时候负反馈占优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功能能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便是生态平衡。一旦因为某个原因,启动了正反馈过程,某些物种就会朝向一个极端方向发展,导致生态系统瓦解。人类的出现,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恰恰触发了一系列正反馈机制。
人类从来都是大自然的一员,跟其它物种一样,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源。小文先生问到新仙女木期,并非随口一说,那是人类活动增强的起点。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我们的需求和能力与自然的供给相比微乎其微,对自然构不成威胁。但随着人类不再依赖身体结构的进化,转为依靠文化的进化,不断累积有关自然规律的新认识,便骤然提升了自己获取资源的能力,再加上贪婪的欲念,已经凌驾于众生之上,稍有不慎,但会威胁其它物种的生存。人类在演进,环境也在变化,我们不可能倒回盛唐的优雅,两岸猿声也难再啼鸣。自然于我们是如此的亲密,我们却对它依旧生疏,每一个尝试恢复自然的行动都代价巨大。与其尝试耗力恢复,不如努力减少破坏。“自然”自有“仙气”,只要不更坏,便会变更好,过往地球上五次生物大灭绝,生命世界不是依旧存在么?

  小文先生,我这样回答,可以么?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