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朋友
从小到大,女性朋友一直贯穿始终。不管是单身,还是在恋爱期,都会有女性朋友亦或是女朋友在我身边,这一直都没断过。可能我就是那种所谓的妇女之友吧。但我感觉身边的女性朋友有的时候界限会变得模糊,两个人之间会突然变得暧昧或者极为亲近,有的时候又突然冷漠,许久不联系。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听我夸她们,我确实有巧言令色之嫌,但世间人人向往美,对美的夸赞,我想我是憋不住的。我有试想过没有女人的生活,但又转念一想,男人何必为难自己,还是享受生活为好。后来我总结发现,跟男同胞们绝大部分时候是在一起打游戏,一起运动,并没有什么交心的沟通,而跟异性朋友,更容易谈心,去聊自己的生活。我又如此热衷于表达,所以更喜欢跟异性在...
从小到大,女性朋友一直贯穿始终。不管是单身,还是在恋爱期,都会有女性朋友亦或是女朋友在我身边,这一直都没断过。可能我就是那种所谓的妇女之友吧。但我感觉身边的女性朋友有的时候界限会变得模糊,两个人之间会突然变得暧昧或者极为亲近,有的时候又突然冷漠,许久不联系。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听我夸她们,我确实有巧言令色之嫌,但世间人人向往美,对美的夸赞,我想我是憋不住的。我有试想过没有女人的生活,但又转念一想,男人何必为难自己,还是享受生活为好。后来我总结发现,跟男同胞们绝大部分时候是在一起打游戏,一起运动,并没有什么交心的沟通,而跟异性朋友,更容易谈心,去聊自己的生活。我又如此热衷于表达,所以更喜欢跟异性在一起吧。如果让我去看心理医生,我还是偏向于找女性心理医生,这样会更轻松,也会更放松。
异性相吸是动物界的定律,那人类世界可能就变成了在择偶标准下的异性相吸。曾经有一个异性朋友跟我谈过男女之间的尺度问题。有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能改变两个人的关系,特别是身体接触。如果两个人都只想做对方的普通朋友,那最好一点身体接触都要尽量避免。像是摸摸头,捏捏脸这种小动作都尽量不要做。这个定律可能只适用于荷尔蒙暴增的青年时期,也许随着年龄增长,一些有意无意的身体碰触大家就不会太在意了。在知道对方没有什么明确意图以后,适当的身体接触还是适合友谊地久天长的。但是年轻的我们,总是会从一个小动作延伸出各种奇思妙想。她喜欢抖腿,我时常用手按住她的腿,不让她动。后来天气渐渐冷了,两个人走在大街上,她肩膀容易着凉,我就善意地搂着她的肩膀。后来两人聊得多了,离别时开始恋恋不舍,就从简单的摆手变成了简单的拥抱。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开始叫我宝宝,我们就变成了炮友。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有个跟我讲尺度的异性朋友,却变成了我最没有尺度的朋友,只能说,还好我们都单身。
人与时间的思考之一:时间的本质
Ⅰ.时间变化和有限认知
时间从哪儿来?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从小时候讲起,小时候,总是盼着自己快快长大,理由总有许多,现在,当人们真正长大的时候,却发现,实际自己害怕长大。这个长大,一个是时间上的反映,一个是心理上的反映。
就时间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系列的变化,即外界变化,引发了时间上的认知。像是,自己的个子长高了,跟小时候的相貌不一样了,周围的小伙伴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父母辈变老了,街道改了,家里的房子换了,或者是跟别人的相比破旧了等等。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个变化,相对于人来说,主要是视觉,其次是触觉...
Ⅰ.时间变化和有限认知
时间从哪儿来?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从小时候讲起,小时候,总是盼着自己快快长大,理由总有许多,现在,当人们真正长大的时候,却发现,实际自己害怕长大。这个长大,一个是时间上的反映,一个是心理上的反映。
就时间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系列的变化,即外界变化,引发了时间上的认知。像是,自己的个子长高了,跟小时候的相貌不一样了,周围的小伙伴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父母辈变老了,街道改了,家里的房子换了,或者是跟别人的相比破旧了等等。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个变化,相对于人来说,主要是视觉,其次是触觉、嗅觉、听觉等。视觉,是相当直接,是即见即所得型。人们常说,视觉冲击,爆眼球等,就是充分利用视觉的即时性特征,瞬间改变人的认知,唤起强烈的机体反应,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这种使用泰山压顶似的,超越人体机体、心理承受极限的方式,可以说是,利用视觉的非常好的例子。
如果是盲人,用这种视觉压迫引起时间上的焦虑,基本就是失败的,因为视觉无法引起盲人的时间概念。盲人,如同将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关进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无法看表,也不知道太阳是升起还是落下,时间就成了凝固的了。是这样吗?视觉不能使用,人们还有感觉。比如,清晨,你能闻见清新的空气;午间,你能感受到 热烈的阳光;傍晚,你能感觉到,人们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
通过这种节奏的变化,盲人就能知道,时间在变化。比如,声音的传播,我们都知道是需要时间的。在自然中,离我们远的人,我们听到声音,就需要时间,等待声音从远的地方传过来。听到声音传播的先后顺序,这就是变化,这就是时间的证明。一阵花香,从鼻尖飘过,一会儿就渐渐消失了,这也是变化,这也是时间。身体感觉,一会儿冷,一会儿又暖和了,这同样是时间的明证。
再残酷一点儿,一个人,既听不到声音,眼也盲,也没有嗅觉、味觉、知觉和触觉等,是不是就没有时间了?不。只要是有活的人,就能感受到时间,只是,大多数人觉得可以忽略他们的感受而已。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每分钟60~100次不等,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是时间的指针,在天空跃动一格。在这样的人的概念里,跟普通人的认知肯定有绝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对此几乎没有什么研究。
不管是听觉、视觉,还是上面的模拟,我们的假设,是从活着的人的有限的角度出发的。我们知道四季变化,我们知道白昼与黑夜,我们发现新生与死亡,我们感受沧桑与巨变,我们快乐与悲伤。因为,人认知的的时间,非常具有主观性,是需要参考物的。事实上,只要事物有变化,时间就产生了,而且具有不可逆性。把时间的尺度缩小,再缩小,放大,再放大,几乎所有人的时间观念,几乎就要崩溃掉。下面将会论证。
Ⅱ.时间和测量
普通人,盲猜时间的变化,十之八九都会猜错,这就用到了测量工具。普通常见的是各种样式的钟表,计时器等等。
当我们深入研究事物变化,事物一直缩小,时间的观测,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时间的变化过于快速,快到无法用工具测量了,就出现了量子论。时间成了模糊一团的一片黑云,在变化中神鬼莫测;但,这片黑云并非没有变化,而是剧烈变化,只是我们无法测量而已。在这里,时间成了调皮的猴子,它出现在人观察的某个点,在未观察的点,并非不出现,是因为观察的地方出现了意识坍塌效应。
在一定的宏观上,你还是你,在极小的概率上,你可能已经不是你了,你是分裂的一个你。因为时间的不可逆,你只能观察到能观察到的你,如同人照一面镜子,看到的是自己的大脸,而无限播返的脸,被意识给消解掉了。
我们再把变化的尺度放大。人总是喜欢,凡事总要有一个开始。其实,时间没有开始,开始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如同物质内部一样,当足够多物质无限接近的时候,不管是什么状态,肯定跟分离时,我们观察无限小的原子内部一样,时间同样的无法测量。当宇宙缩小成一个点时,点被定义成没有大小的,是一个0维的存在。点,就成了没有位置,没有时间,也没有距离的存在,我们称之为“奇点”。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时间了,是点开始分裂的时候,产生第二个点的时候,这时候,就有了距离,有了距离,就有了时间。即广义相对论所说(这个我不能确定),因为有了距离,才有了时间,时间实际是个空间问题,时间就是空间的变化。当有限的变化时,是可以捕捉的,当无限的变化时,就变成了量子化,没有变化时,就成了黑洞。对于极小和极大,工具自然也是失效的,人的意识,都是无力的,因为极大和极小,都是非距离态,是迷失态
。
Ⅲ.结论
通过常态和极端的对比,我们明白了,时间,就普通人而言,就是身边简单事物的变化,对研究者而言,几乎就是难以把握的少女的心,但这一点儿也不耽误时间来源这个问题的实质。相对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时间。
故“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意识的作用。不观察呢,这个世界也在,时间也是流动的,这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世界的存在,就是时间的存在,这是时间的意志。
故,结论如下:时间的本质是变化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物质。时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以相对距离的变化而转移。
时间的实质,对于人,有什么至关重要的意义呢,下一篇再探讨。
2018.8.20.0:08.南山.梅谷
掌握分寸的尺度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
所以说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是为“度”。
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也是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
万事万物皆有分寸,月是懂得分寸的,它慢慢地缺了,又慢慢地圆了;
时间是懂得分寸的,它公平地给予了每个人相同的时间,不长也不短;
自然是懂得分寸的,四季有规律地轮回,变换得恰到好处。
人,更应该懂得分寸。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
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
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
所以说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是为“度”。
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也是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
万事万物皆有分寸,月是懂得分寸的,它慢慢地缺了,又慢慢地圆了;
时间是懂得分寸的,它公平地给予了每个人相同的时间,不长也不短;
自然是懂得分寸的,四季有规律地轮回,变换得恰到好处。
人,更应该懂得分寸。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
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
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
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分寸。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实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做事做到恰到好处,也是人生的一门学问!
所以你要明白:
01
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
我们说话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不要总是把直爽当成口无遮拦的借口,不要总是说:
“我这人就是性子直,你别介意啊!”
性子直也不能成为当中揭人短处的理由啊!
不分场合,不顾他人的说话,很容易把人家搞的下不来台,势必会遭人嫉恨。
02
见人宜说三分话
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总是无害的。
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因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
俗话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03
千万不能口无遮拦
不要试图窥探别人的隐私;
不能故意渲染和张扬对方的错误;
说话留有余地;
不能强人所难;
说话不能不看时机。
04
很好的话题也要适可而止
即使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
不可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
若不能引发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
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
05
多多读书,忌浅薄无知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浅薄无知、满口粗话的人,
所以多读书、多学习,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这对你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分寸”极其重要而又极难把握,它可谓是一门人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