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月下听风 月下听风 的喜欢 yuexiatingfeng45668.lofter.com
老树

王勃一首《山中》借景抒情,衬托出自己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自幼聪敏好学,被时人赞为“神童”,可惜,天妒英才,还没来得及完全展露才华,就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提到王勃,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他那篇举世闻名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语言雄奇华丽,对仗工整,慷慨激昂,富有气势,佳句叠出,境界开阔,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主张追求昂扬的诗风,注重韵律,重视对仗,其著名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千古名句。

王勃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十六岁及第,授官朝散郎,供职于沛王李贤府上。期间,他戏作《檄英王鸡文》,唐高宗看到这篇文章后勃然大怒,当即下诏...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自幼聪敏好学,被时人赞为“神童”,可惜,天妒英才,还没来得及完全展露才华,就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提到王勃,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他那篇举世闻名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语言雄奇华丽,对仗工整,慷慨激昂,富有气势,佳句叠出,境界开阔,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主张追求昂扬的诗风,注重韵律,重视对仗,其著名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千古名句。

王勃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十六岁及第,授官朝散郎,供职于沛王李贤府上。期间,他戏作《檄英王鸡文》,唐高宗看到这篇文章后勃然大怒,当即下诏罢黜王勃的官职。

王勃失去官职后,告别长安,踏上了漫游西蜀的旅途。去巴蜀本来是借名山大川消愁的,没想到却又增添了新的思乡之愁。于是,他写下一首《山中》。诗作原文如下: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的大意是:

望着浩渺的长江江水,我已经滞流在外很久很久,心中不由得发出悲叹。

离家万里远游的人,念想着早日回归故里。

更何况这个夜晚,正是高风送秋的季节。

眼前一派峰峦叠嶂,每座山都飘飞着枯黄的秋叶。



王勃这首《山中》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五言绝句。

整首诗先切题,写自己在山上望着长江而发出兴叹,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长江万里,旅途遥远,思归的念想无比迫切,表达了自己羁旅之悲和思归之切。

然后,写自己在山中望见的实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一方面,若即若离地比拟了自己当时的萧瑟心境和飘零旅况,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衬映了自己的旅思乡愁。

全诗语言洗练,简洁明快;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以景喻情,以景结情;气势悲壮,意境开阔。

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唐诗重情韵的特点,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抒发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随后,侧重描写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总起来看,王维这首小诗,在寥寥的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雄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进而衬托出自己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老树

杨炎正一首《水调歌头》是与辛弃疾同游多景楼时所作爱国词篇

杨炎正,字济翁,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族弟。他也是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从基层小吏做起,官至安抚使。

杨炎正工于填词,词风清俊不俗,虽然在南宋词坛算不上顶尖人物,但也并非泛泛之辈,他与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杨炎正和辛弃疾一样,不仅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同样是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奉行不抵抗政策,故而,他的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无从施展。

那年,杨炎正与好友辛弃疾同游扬州多景楼,他们并肩站在楼头,举目远眺眼前的壮阔景象,不由得想到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感慨良多。于是,提笔写下一首《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杨炎正,字济翁,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族弟。他也是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从基层小吏做起,官至安抚使。

杨炎正工于填词,词风清俊不俗,虽然在南宋词坛算不上顶尖人物,但也并非泛泛之辈,他与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杨炎正和辛弃疾一样,不仅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同样是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奉行不抵抗政策,故而,他的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无从施展。

那年,杨炎正与好友辛弃疾同游扬州多景楼,他们并肩站在楼头,举目远眺眼前的壮阔景象,不由得想到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感慨良多。于是,提笔写下一首《水调歌头·登多景楼》。词作原文如下: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风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这首词的大意是:


深秋时节,江面空阔,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觉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


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专门招呼好友相互举杯对饮,勉强提起兴致,特意登上多景楼的最高层。


江山如画,时而舒展,时而卷缩,江中的鱼龙一唱一和地悲鸣,我却没有赋诗吟愁的闲情逸致。


江上的风霜寒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突然兴叹。


可惜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在鬓间平添了一分白发。


用尽一生所有的意气,如今只换来满脸憔悴,暮年已至,怎样才能再有所作为?


我的这份心意,只有倚仗江上的明月,或者是交付给沙滩上的鸥鸟。



 杨炎正这首《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是一首登高抒怀词。


整首词首先写景,描写登上高楼后极目远眺所见萧瑟秋景,在极力渲染秋日凄冷氛围的同时,展现出一幅空旷辽阔的秋日江山图,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豪情虽在,却掩不住内心深处的悲愤。


然后,着重抒情,在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忽然心有所悟,继而有所感叹,感慨神州陆沉,自己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平生的理想抱负和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


全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气象阔大,语意爽直;情绪激越,慷慨悲壮;迂回曲折,跌宕起伏;蕴藉深邃,意味悠长。


突出特点是以状景衬哀情,浓墨重彩地描绘秋日登高望远所见壮丽江山,以壮丽的江山景色,来反向衬托自己抑郁的心情,尽显心中的不平、无奈和凄凉,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在历代登楼作品中别具一格。


杨炎正和辛弃疾是志趣相投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专门为杨炎正这首词作了一首《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这两首词情味相投,风格相近,都是心怀国家之忧的登高抒怀之作。

疏帘淡月
晚霞中的红蜻蜓(202.7.2...

晚霞中的红蜻蜓(202.7.22傍晚)

晚霞中的红蜻蜓(202.7.22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