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一首《新晴》营造出一个唯美的意境,一切刚刚好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今江西樟树人,北宋著名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治学严谨,曾协助司马光编修过《资治通鉴》,相当于现代的副主编,他最擅长汉代历史,所以在《资治通鉴》中很多汉史的内容,都有他杰出的贡献。
刘攽与其兄长刘敞都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史学,兄弟二人同时登进士第,当时刘攽只有二十三岁。刘攽历任曹州、兖州(今山东济宁)、亳州(今安徽亳州)、蔡州(今河南汝南)知州,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后世评价刘攽在诗歌方面的造诣要高于其兄长刘敞。其实,刘攽并非以诗著名,在高手辈出的两宋,勉强只能算是二流的诗人。但是,他的一些小诗,还是...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今江西樟树人,北宋著名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治学严谨,曾协助司马光编修过《资治通鉴》,相当于现代的副主编,他最擅长汉代历史,所以在《资治通鉴》中很多汉史的内容,都有他杰出的贡献。
刘攽与其兄长刘敞都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史学,兄弟二人同时登进士第,当时刘攽只有二十三岁。刘攽历任曹州、兖州(今山东济宁)、亳州(今安徽亳州)、蔡州(今河南汝南)知州,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后世评价刘攽在诗歌方面的造诣要高于其兄长刘敞。其实,刘攽并非以诗著名,在高手辈出的两宋,勉强只能算是二流的诗人。但是,他的一些小诗,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像《新晴》和《雨后池上》这两首,便是这样韵味无限的佳作。
刘攽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一个夏日的中午,外面下起了大雨,他读书读得有点累了,就小睡了一会。醒来后,雨也停了。一阵清风吹来,十分舒适惬意,一时心情大好,提笔写下了一首《新晴》。诗作原文如下: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首诗的大意是:
雨后初晴,满地的青苔更加翠绿,更加生机勃勃。
午梦醒来,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洗涤,院中的树更是绿油油的。
只有夏日悠悠的南风,好似多年的老相识老朋友。
它偷偷地吹开房门,又掀起桌上的书页。
刘攽这首《新晴》是一首咏夏日的七言绝句。
整首诗描述了夏日雨后新晴之后的情景,院子里青苔满地,绿树成荫,经过雨水的洗涤,青苔和树叶都变得更加翠绿,表现了颇为清静、悠闲的环境和心情。最后,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情切之感,因而“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他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平添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语言通畅,浅显易懂,诙谐幽默,创意新颖,情趣十足,诗情画意,最绝妙之处在于为人们营造出一个唯美的意境,一切静谧无声,一切安然入梦,一切都刚刚好。人生不必太匆忙,在夏日的午后,闲情正好,兴致正好,时光悠然,正可以享受那种“无事小神仙”的片刻闲暇。
诗中最后两句:“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是千古名句,化用了唐朝诗人薛能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但是刘攽却能从中推陈出新,化为自己的诗境,特别绝妙,颇有“脱胎换骨”之妙,写尽了闲情、写尽了美好、写尽了读书人所向往的生活。
王沂孙一首《长亭怨慢》今昔对比,流露了对过往友情的无限依恋
王沂孙与蒋捷、张炎、周密并称为“宋末词坛四大家”。相对来说,蒋捷在词坛的名气更大一些,被称为“樱桃进士”;张炎次之,与姜夔齐名,并称“姜张”;周密位列第三,与吴文英并称“二窗”;王沂孙只能屈居末席。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今浙江绍兴人,为南宋末的格律派词人,流传的词约有六十多首。生前和身后名气都不高,一直到清初朱彝尊编撰《词综》,才入选他的词作并把他与吴文英归为同一派。
王沂孙在含蓄婉约方面词风接近周邦彦,在遣词用字上类似姜夔。他尤其擅长咏物词,往往将自己的感悟或感慨寄托于事物之中。写词章法缜密,含蓄深婉,喜欢咬文嚼字,倒有点词中李商隐的味道。
王沂孙生活于宋末元初...
王沂孙与蒋捷、张炎、周密并称为“宋末词坛四大家”。相对来说,蒋捷在词坛的名气更大一些,被称为“樱桃进士”;张炎次之,与姜夔齐名,并称“姜张”;周密位列第三,与吴文英并称“二窗”;王沂孙只能屈居末席。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今浙江绍兴人,为南宋末的格律派词人,流传的词约有六十多首。生前和身后名气都不高,一直到清初朱彝尊编撰《词综》,才入选他的词作并把他与吴文英归为同一派。
王沂孙在含蓄婉约方面词风接近周邦彦,在遣词用字上类似姜夔。他尤其擅长咏物词,往往将自己的感悟或感慨寄托于事物之中。写词章法缜密,含蓄深婉,喜欢咬文嚼字,倒有点词中李商隐的味道。
王沂孙生活于宋末元初,在当时异族威压统治的历史背景下,汉族文人常常无法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王沂孙自然也不例外,因而,他常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广交游,人谓之“结客千金,醉春双玉”,与张炎、周密等往来甚密。一天,王沂孙途径一位老友的故园,只是物是人非。当即写下一首《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词作原文如下: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这首词的大意是:
我独自驾着一叶孤舟,驶遍田野荒地,去寻访他的故园。
还记得当年,绿荫将园门摭掩。
我们一同携手寻访游览,满地苔藓都印下了我们所穿木屐的齿印。
那时,我们一起纵情豪饮,任凭酒痕把衣袖湿遍,依然是快乐无限,都视为赏心乐事。
如今,想要寻觅以往的踪迹,昔日的百花园已成为一片凄凉的秋苑,只能空自感到惆怅和幽怨。
从前相约共同赏花的友人,自从分散之后,都像风吹云散,全无踪迹。
流水悠悠远远,怎知流水之外,是纷乱的群山,可友人比那乱山还更远。
料想他独处天涯,归梦又何其短暂,想是早就忘记了故乡的绮窗雕栏。
抬望眼,眼前所见到的只是斜阳冉冉。
抚摸着高大的树木,只能默默地叹息自己的年华已晚。
只有几片飘然落下的红花,还在眷恋着悲凉哀婉的庭院。
王沂孙这首《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是一首重游友人故园的怀旧词作。
整首词开篇先写重访中庵故园情景,自己孤独一人寻友人而不遇,不由得想起了往事。那时候还是绿阴浓密,自己在园中与旧友交游,有多少赏心乐事,更有多少美好回忆。然而,这一切全都流逝了,如今,友人的故园早已变得荒凉、破败,只能空自惆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些曾经邀请自己前来赏花的友人,自别以后,全都“风流云散”了。
然后,进一步渲染与友人离散的事实,能见水流,能见山在水外,却难见更在山外的友人。进而,感慨岁月流逝,年华不再。最后,以景结情,写落花飘零,只有这些落花了解西园如今的凄婉哀伤。
全词用典极少,文辞简淡;层次分明,衔接自然;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感曲折,跌宕起伏;虚实结合,相互呼应;笔调凄凉,意境空灵;曲意直笔,耐人寻味。
突出特点是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重过友人故园的复杂心绪,将当年相聚游园的欢乐开心和如今年老友远的忧伤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流露了对过往友情的无限依恋,以及因光阴荏苒、岁月蹉跎而产生的迟暮之感。
杜牧一首《紫薇花》借花喻己,表明自己高洁自守的风骨
紫薇花,又名百日红,夏季开花,开谢相续,花期长达三、四个月之久,一直开到秋末。笔者所在的泰安市把紫薇命名为市花。秋天到了,几乎很难再见到其它的花卉,只有路边或者公园里的紫薇花会让人眼前一亮。
紫薇花花姿优美,花色艳丽,不仅美丽,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紫薇花的花语是独立、好运、沉迷的爱。在爱情方面,它寓意着忠诚和坚贞;在友情方面,它象征着友谊的永恒;在家庭方面,它则代表着和睦与幸福。
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十分赞赏紫薇花的高洁品格。譬如:白居易的“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杨万里的“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唐朝时期,紫薇花还与朝廷中的一个官职有关。唐朝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一职,...
紫薇花,又名百日红,夏季开花,开谢相续,花期长达三、四个月之久,一直开到秋末。笔者所在的泰安市把紫薇命名为市花。秋天到了,几乎很难再见到其它的花卉,只有路边或者公园里的紫薇花会让人眼前一亮。
紫薇花花姿优美,花色艳丽,不仅美丽,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紫薇花的花语是独立、好运、沉迷的爱。在爱情方面,它寓意着忠诚和坚贞;在友情方面,它象征着友谊的永恒;在家庭方面,它则代表着和睦与幸福。
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十分赞赏紫薇花的高洁品格。譬如:白居易的“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杨万里的“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唐朝时期,紫薇花还与朝廷中的一个官职有关。唐朝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一职,因中书省旧名紫微省,因而,中书舍人也被称为“紫微郎”,白居易就曾有诗云:“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恰好就曾任中书舍人,更巧的是他在中书舍人任上写下了一首唐朝最优秀的咏紫薇花诗,因而杜牧这个“紫微郎”就被同僚和诗坛好友戏称为“杜紫薇”。
杜牧这首为其博得“杜紫薇”之称的《紫薇花》诗作原文如下:
晓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
秋天的早晨,迎着清冷的寒露,一支支紫薇花新鲜绽放。
紫薇盛开在秋季,而不是在早春时节与百花争奇斗艳。
秋天到了,秋风萧瑟,无言的桃花、李花现在不知道在何处。
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相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
杜牧这首《紫薇花》是一首歌咏紫薇花的咏物七言绝句。
整首诗首先叙写紫薇花的开花季节时令,指出紫薇花开放在秋天,一个“迎”字,赋予紫薇花人的精神,即不畏秋寒,迎着寒露绽放,为人间装点秋色。同时,赞美了紫薇花不与群芳争艳的谦逊品格。
然后,借用《史记》中“桃李不言”的典故,以桃李花来反衬紫薇花,桃李不言,但它们却与百花争艳,而紫薇花却只在寒冷的秋天迎风绽放,足以笑对艳阳春天里的百花了。在赞美紫薇花高洁风骨和谦逊品格的同时,也赞美了具有高洁风骨和谦逊品格的人。
全诗语言浅白,简洁明快;设想入奇,构思巧妙;夹叙夹议,观点鲜明;相互衬托,前后照应;借物抒怀,蕴藉深邃。
突出特点是以反常的写作手法构成奇趣,虽写紫薇,但只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质感,充分感觉到紫薇花一枝独秀的高洁风骨,进而高度赞美了紫薇花不争春的谦逊品格。
诗中最后两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是画龙点睛之笔,其真实目的是借花喻己,表明自己虽然身处朝廷政治漩涡中心,却能始终不逐名利,高洁自守,而这正是紫薇花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