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解甲园小区包粽子喜迎端午节
ID482743861 2020-06-21

解甲园小区包粽子喜迎端午节

廖名龙

      解甲园小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晋沙街,住着很多“解甲归田告老并未还乡”的老人。6月21日下午,适逢中国传统“端午节”来临之际,成都“居然之家”的工作人员,带着包粽子的原材料、还有一些儿童玩具、贴画,来到小区,开展“端午聚实惠 爱在父亲节”公益关爱活动。

端午聚实惠 爱在父亲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25日(星期四),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国家规定“放假一天”。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点朱砂等活动。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据说端午节这一天,“百草都是药”,你随便扯一把草都是药。现代研究表明,菖蒲艾叶苍术白芷等都是“芳香性”植物,所含的这些芳香性挥发油都有一定“抗病毒”作用,挂在家门口可以“百毒不侵”,有“防病驱邪”作用。

      一、小朋友展示才艺

   二、过端午节包粽子

      三、关于父亲节

      父爱如山深沉稳重;母爱如水细腻温柔。

      今天解甲园的“端午节”活动,穿插了一个所谓的“父亲节”,其实,6月21日这一天的所谓“父亲节”是美国的一个节日,1972年美国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

      中国的“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父亲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1、纪念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
    “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
        展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敬老传统,纪念长辈老人,让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