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世界各地廖氏宗祠和堂联鉴赏(转发)
ID482743861 2021-10-13

【廖氏宗祠】世界各地廖氏宗祠和堂联鉴赏

      注:本文系转发廖建翔宗亲整理的世界各地廖氏宗祠和堂联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廖名龙)

四川省乡情会

【廖氏宗祠】世界各地廖氏宗祠和堂联鉴赏

2019-05-28 阅读5753

         廖氏宗祠作为祭祀先祖、先贤,德育后人的重要家族场所,寄托了对先祖怀念!体现了对祖德认同!是增强凝聚力的圣殿!也是血脉相连的象征!它是廖氏家族的瑰宝。

         为传承家族遗产、弘扬廖氏文化,历时数月,收集到了全国各地的廖氏宗祠。

           沁园春 《廖氏家族頌》浩浩宇宙, 漫漫蒼生, 人类文明。 廖氏家族興, 忠孝節義, 武威匡國, 文運愛民。 精英辈出, 氏族輝煌, 文化精神 鑄長城。 譜巨篇, 萬眾集努力, 共慶昇平。先祖如此多嬌, 後嗣世世賢義忠正。 中華文明, 衛國建業, 仕商學民, 規矩方圓。 宗親團結, 萬眾壹心, 共創未來新世紀。 看今朝, 数風流人物, 廖族傳承。

              《廖氏宗祠》

家国情怀,旧梦再现,廿世代亲人同玩。风水转,日月沉浮,唯独祠堂在。

廖氏精英同韵语,千百族贤阳春雪。看鲲鹏,身在世间行,心腸热。

相约雅聚,唯亲求悦,邀寿祖嗣孙,呼声高,情真如铁。

集九州胜景,建祠堂心切。纵有重重云与雾,难遮兄弟情与血。携手行,天佑廖氏盛世,同飞越。

            《天下廖氏一家亲》

        瞩望怀乡,曾记否、三雄竞列?风水转、日沉月隐,独余星烨。廖氏精英同韵语,八佰万余贤阳春雪。看鲲鹏、身在冷空行,心犹热。

              相聚雅,唯求悦;邀天下,吟声彻。采九州胜景,笔端情切。纵有重重云与雾,不遮坦坦胸和血。挽狂飚、再振帐前旗,同飞越!

  全国各地廖氏宗祠堂联鉴赏

💝三州世泽;

💝万石家声。

      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州”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州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

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

名荣万石;世彩名堂。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智识;

💝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原祠”联。为纪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孙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贤等五大房后裔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万原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民国初年,为推行新学,该祠改设“和声学校”。祠堂大门横批石刻“北郭风清”(为纪念先祖扶公,字文起,号北郭先生,东汉时人,博学多才),两边镌刻着这副对联。此联实为办学宗旨,意谓: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本族培养新型弟子,继承弘扬优良家风。1929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后,该祠又改为“曙光小学”。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会议在廖氏宗祠“万原祠”召开,该祠成了古田会议会址而永载史册,誉传五洲。

汝南世泽;五经家声。  

上联典指廖姓望族汝南郡。下联典指明·廖谨,恬静力学,淹贯经史,人号“廖五经”。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山茶咏句;性慧六龄。  

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著归田集;称谪仙人。  

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著《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学,此时在桂山建书堂,名叫“紫桂堂”,政务闲暇时就在堂中读书、吟诗。

武功垂汉史;威德冲神朝。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联以鹤顶格,由首句的第一个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

力行仁义事;奉献忠孝心。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廖氏宗祠联。溪口村是南平廖姓最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人口约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后的一小坡上。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人民为了避乱事,相携外迁,廖氏祖先就于其时入闽。今日溪口廖姓始祖廖钱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从此繁衍生息,是为溪口廖氏开基始祖。宗祠南向,占地约五亩,原址现湮没于水库区内,九五年迁于现址。祠宇系仿清建筑风格,宽大敞整洁,门墙中额为清嘉庆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门前平台左侧面立有数方清代重修祠碑记,以及现今《迁祠记》碑。祠之正厅设一神龛,龛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额“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姓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长远。在香港,廖姓为当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于延平,在台湾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亲亦不在少数。按照旧例,溪口廖氏于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风便邀请五十岁以上老人相聚于此,增进亲谊。

肇候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  

上联典指明代巢湖(今属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个生性刚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过。因一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至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派衍天横源流远;郡封武威世泽长。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慈孝友恭,一堂吉庆;

💝诗书礼乐,满室荣华。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

💝伤心春尽,嫠妇悲吟。  

上联典指廖忠臣妻欧阳氏抚养小姑,与亲女同乳,欧阳氏殁后,小姑泣至呕血,病年余。下联典指清廖云锦为马氏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

💝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

福建省宁化县地区廖氏宗祠通用联。

💝世彩堂高,历代多贤承祖训,

💝武威望重,传家有道起人文。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

💝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

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上联“诏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诏安县,“官陂”,指的就是诏安县的官陂镇,而“虎溪”,指的就是位于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溪。一对楹联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所从而来的问题。

💝甘肃武威,承前启后源流长;

💝闽杭觉坊,继往开来子孙昌。

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廖氏大宗祠联。上杭蓝溪镇觉坊村的廖氏大宗祠为廖氏花公始祖祠。该祠堂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内有木柱,外有围墙,砖木结构,造型独特,称“蟹型”二宝地,寓意为“家庭旺,子孙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与冯夫人仙逝后合葬于上杭庐丰公路旁,形曰“田鸡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来进香拜祖裔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据廖氏族谱载:“花公官汀居杭,卒于官地汀州,运回觉坊安葬,路经杭之庐丰绿荫水口时,突然风雨大作,扛夫们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块高地上,急于避雨休憩,待雨后回到停棺场,棺柩却没于地下,故而草草筑坟,放上一块小墓碑以作纪念。……此坟筑起后,附近人家每晚都能听到处处蛙鸣。而逢暴雨,四周田园被淹,唯此坟始终浮于水面不没,故而传之为‘田鸡浮圹’。”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廖屋村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这副对联,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

💝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以鹤顶格嵌堂名。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

💝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

清·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撰廖氏宗祠通用联。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皇帝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通过嘉庆皇帝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彩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

此联是廖姓宗祠通用联。

💝源远流长,自唐代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当思发扬光大;

💝溪清水秀,由博州迁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

江西省上犹县仔阳乡源溪村廖氏宗祠联。

💝弓治箕裘缵万石之休风绳其祖武;

💝诗书礼乐衔九英之气脉贻厥孙谋。

广东深圳廖氏谷仓世居联。“绳其祖武”:《诗经·大雅·下武》:“昭之来许,绳其祖武。”“贻厥孙谋”:《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诒”通“贻”。

💝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

💝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台垣督抚,代显伟人

福建永定县廖氏宗祠联。

💝石福攸同,祥绵世泽;

💝源泉有本,派衍叉溪。

福建上杭县古田廖氏宗祠联。

💝拓历代之精神,倚笔架,朝天虹,礿祠蒸尝光祖德;

💝裕后裔以文武,进黉宫,游泮水,诗书礼乐启孙谋。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廖氏拓裕会祠堂联。

💝承继仰先谟,忝不才劳苦半生,始创家居叨祖德;

💝启传期后进,愿尔辈勤求四业,永垂模范裕先谋。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廖氏承启堂联。

💝学裕五经应首选,又步元重耀儒林,为本诗书光祖考;

💝绩昭两省为分符,曾制锦誉扬父老,长留德业大云礿。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长教廖氏双桂堂联。

💝北国肇先贤,帝泽龙恩,封武威,赐世彩,忠孝荣褒,祠宇耀祥光,展一派豪情,际会风云长发达;

💝南疆繁后裔,宗功祖德,宦百越,居岑溪,昙容济美,都宫钟毓秀,聚九州灵气,昌期兰桂永腾芳。

广东梅州大埔县水车镇廖氏光景公祠堂联。

💝世系平阳,作君作师,亿万年家声丕振;

💝支分元亮,乃文乃武,千百载组泽长流。

广东梅州三角塘廖氏平阳堂联。

💝由宁化来梅州,贻谋后裔,百代簪缨,声扬世彩荣万石;

💝始水南居莆里,体念先人,一堂昭穆,名垂俎豆享千秋。

广东梅州水南莆里廖氏祠堂联。

💝一笔现尖峰,看山川形势,毓秀钟灵,远溯宏基开六世;

💝座门环带水,迎日月光辉,承先启后,长期敦睦颂先芬。

广东梅州三乡镇廖氏祠堂联 。

💝得姓经三千载,派别支分,自汉迄明,代有忠良华国史;

💝合基历十余载,宗绵谱序,从兹以往,长期敦睦颂先芬。

广东梅州梅江区大塘廖氏祠堂联。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运维新。

广东梅州东厢月塘廖氏祠堂联。

《廖氏家谱赋》以示祝贺:

今已亥之元月兮,祥光莅临华复;

首发式之家谱兮,族人汇聚成都。

众宗亲之欢欣兮,驱车马而匆忙;

远亲人之祝福兮,送恭贺而喜洋。

木有根之水源兮,遍四海而浩瀚;

连宗亲之一心兮,族人铸成铜墙。

溯上古之叔安兮,随大禹而治泛;

  古蓼国之唐河兮, 成就一代“蓼王”。

  工部尚书廖刚兮, “高弟”“名臣”荣光;

建功勋之报国兮,与四子享万石。

曾祖孙之五代兮,天伦乐皆同堂;

  忠孝全之刚正兮,钦宗封“世彩堂”。

忆始祖之功德兮,苍穹小日月暗;

瓜瓞茂之四海兮,铸大厦作栋梁。

看华裔之繁茂兮,远前途而无量;

沐华夏之春风兮,书天下美文章。

视私利如云烟兮,施道义美名扬;

祖宗德之彰显兮,拓家国而无疆。

展宏图之大志兮,苍穹高任飞翔;

光宗族而耀祖兮,如日月且辉煌。

展廖氏之雄风兮,滚滚水胜长江;

续华裔之延绵兮,香火地久天长!

顺治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联翼(生卒不详) 字云升,清湖南衡阳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初,为孟津知县,肃清境内奸宄,民得安居乐业。县逢蝗旱之灾,饥民流离,捐俸施粥赈饥,全活甚众。楚南用兵,孟津为调运通途,他经办得法,民不知扰。以功升内阁中书。离孟津时,士民攀辕号送。致仕归,卒年76岁。著有《鹿野园诗文集》及《诗经解》等书行世。2、廖观 五宅第十四世祖廖观顺治十八年 (1661年) 高中进士。五宅第是惠州一个保存尚好的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因功武村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在此开居,故取围名为“五宅”。康熙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弘伟 康熙九年第三甲进士。2、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清代广西全州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块匾额,以表仰慕。后隐居不仕。逝后,乡人尊称他为“靖献先生”。著有《汗漫诗集》四卷。今已失传。3、廖琬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湖广安陆府景陵县。4、廖赓谟 康熙四十二年二甲16名进士。任职过四川提督学政、山西学政。雍正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必琦(?-?),字荔庄,福建莆田人,为清朝政治人物。廖必琦为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第三甲进士。后由额外主事改庶吉士。曾修《莆田县志》。2、廖贞,生卒年不详,字廷干。清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贵州的平越、锦屏知县。好读书,识时务,精明能干。写作勤奋,著有《易经讲义》、《诗经讲义》、《书经讲义》、《太学讲义》、《中庸讲义》、《论语讲义》、《孟子讲义》、《离骚注释》、《杜诗注释》、《撷秀楼诗》、《黔游草》、《罗浮唾语》等。历任贵州黎平府平越县知县、锦屏县知县。每到一处上任,他都均徭役,扶贫困,深得民心。为官军镇压苗民起义献计献策。因父丧,辞职归家。后再不出仕。老死于家,享年63岁。乾隆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鸿章,字南崖,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7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掌教苏州紫阳书院。2、廖瑛,字璞完,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7年),登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3、廖方莲 乾隆七年壬戌科第三甲进士。4、廖运芳,江西龙南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七年,登进士。曾于1753年接替乔守仁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757年由潘涵接任。5、廖乘时 乾隆十年乙丑科第三甲进士。6、廖淮,福建建宁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十年,登进士,担任礼部主事。7、廖玉麟,福建闽县人,中国清朝官员。廖玉麟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乾隆四十二年三月(1777年4月)由福建邵武府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8、廖占鳌 会昌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三甲进士。任职过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9、廖怀清,字芬堂,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登进士,授开建县、感恩县知县[1]。10、廖连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三甲17名嘉庆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方彦 湖北汉阳府汉阳县 嘉庆六年辛酉恩科三甲最后一名进士。2、廖鸿荃,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福建闽县人。慈善家廖封之子。嘉庆十四年已巳(1809年)榜眼。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修《大清一统志》,由穆彰阿、李佐贤、泮锡恩、廖鸿荃、龚自珍等主持。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成。官至工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时议改河道,朝命鸿荃往勘,不久坐事夺职。与陈维英相善。再起官太常寺卿,卒谥文恪。3、廖鸿藻 福建闽县人 字应祉,从小善于写文章,16岁就中举人,27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江西督粮道兼兵备道,先后几次主持四川、江南乡试。他任的江西督粮道,被视为肥缺。他廉洁奉公,革除粮道管理的弊端,诰授中议大夫。他素与林则徐几个挚友棋酒往来,怡然终老。其性格很好静,终日坐在厅堂毫无倦容。享年72岁,著有《弈戒四章》。 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二甲进士。4、廖鸿苞,福建闽县人,号竹臣,少年时十分聪颖,文章写得好,且工书法,笔姿险劲,常和弟弟吟诗作词,著有《世彩堂同馆赋钞诗钞》、《竹臣诗草》。嘉庆丁丑(1817年)年他中进士,授江苏阳湖县升太湖同知。湖中多盗匪,廖鸿苞采取宽严并济的策略,平息太湖盗匪的猖獗活动。上司器重他的才干,调其署扬州府知府。任上廖鸿苞体恤民众疾苦,尊重知识分子,人称其有古循吏之风。逝世时,林则徐题挽联痛悼。5、廖文锦,号邵庵,十岁能诗,时人目为神童。嘉庆十六年进士,授国史馆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提调,文渊阁校理,南阳知府,署南汝光道台(从三品官),屡平冤狱。道光元年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曾为南阳武侯祠大殿题匾“隐居求志”。有《佳想轩诗钞》6、廖甡 龙津 进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工部主事。7、廖运发 江西省龙南县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8、廖重机,号莘堂,临桂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进士,任平阳知县。道光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笃材(1786—1850年),号介眉,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桂山围村人。少时聪颖过人,嘉庆十年(1805年)考取邑庠。道光元年乡试中举。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中进士,敕封文林郎。道光十年被授为雷州府学正堂。在职期间,秉公办事,竟遭人诬陷,经朝廷派员调查,澄清是非,赞他是“清白无瑕之玉”。后死于任内,葬于家乡桂山围。2、廖翺,广东南庄龙津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道光六年,登进士,授山西定襄县知县。3、廖惟勋 福建省永定县 号椅城,道光十三年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调贵阳府加道衔,署贵西兵备道,历署西安、铜仁、都匀知府。4、廖朝翼 四川荣县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 二甲十三名进士。5、廖为庸,字静常,号鞠裳,冯川镇人。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恩科领乡荐。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登三甲第三十三名进士第,分发山东即用知县,后丁艰归里,卒于家。5、廖宗元 1810年-1861年),字梓臣,清朝官员,湖南宁乡县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中式张之万榜三甲第五名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浙江,历任仙居、德清知县。不久因丁忧归里,居家五年。期间太平军进入湖南,宗元协助团练,捐输军饷。咸丰六年(1856年),随吉安守黄冕援助江西,克服吉安,论功加同知衔。咸丰九年(1859年),至浙江,并在归安任职。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太平军进逼湖州,宗元率军守城解围,晋升同知,加知府衔,因积劳成疾,手足偏瘫,民众自发为其焚香祈祷。咸丰十一年(1861年),奉命守绍兴,城破身死。巡抚左宗棠将其事上奏,朝廷追赠宗元太仆寺卿衔,按例抚恤,并在绍兴府城建立专祠祭祀。同知《宁乡县志》将其列入《忠义传》。咸丰朝历年廖姓文进士1、廖秩玮,江西德化县(今江西九江)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登进士。咸丰七年(1857年)接替陈庆长任华亭县知县一职,咸丰九年(1859年)由赵秉镕接任。同治朝历年廖姓进士1、廖坤培(1816-1894),字伯厚,号西崖[1]、西岩[2],四川省宁远府会理县(今四川省会理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同治元年,登进士二甲六十三名,改翰林院庶吉士[3]。次年,任翰林院编修[4]。同治六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5]、贵州学政[6]。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于今撒莲乡。 其父廖朝宗,以医为业,同治《会理州志》称其“通轩岐之术,临症谨慎,病愈不计谢赀。处乡邻不露圭角。人将构讼,即为排解,而人不知其好。”坤培自幼励志读书,勤奋聪颖,学业日进,“文章秀丽,弱冠为名诸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参加四川省乡试,得甲辰恩科副榜第三名。之后,随家移会理州城,“仍闭户勤苦,朝夕不辍”。咸丰元年(1851),中辛亥恩科第19名之举人。同治元年(1862),中壬戌科第42名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由内阁大挑,外任湖南省知县,旋改任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外放贵州省乡试主考官,旋任贵州学政使,职掌全省教育和人才选拔。廖坤培在学政使任内,“所取多名下士,其后历显宦,任封疆,时称为得人”。在贵州任职二年后,于同治十年(1871)前后,又被调回京城,再入词馆,历十余年。正要改任廖为御史时,因母丧,闻讣返里,辞官告老还乡。后廖坤培主讲金江书院(会理中学前身),培养本地人直至逝世。 廖坤培著有《寄云山馆文集》12卷、《困斋诗稿》8卷、《中兴挥尘录》4卷、《星轺游记》2卷、《视学劝士录》1卷,今均无存。同治《会理州志·艺文志》载有其诗《迷易道中口占》4首。 光绪《会理州续志·艺文》收有廖坤培逝世前一年所作七律6首,诗前小序是:“癸已(1893年)夏日,七十晋七初度,适当重游泮水,子侁亦入州庠,赋七律六首征和”。廖坤培有子五人。均经科举入仕。长子倬,字由云,任盐提举;次子侃,字亦陶,任直隶知州;三子仪,字凤楼,任清廷工部主事;四子俊,字义臣,由廪贡授广西象州知州;五子侁,附生出身,候选县丞。 光绪二十年(1984)廖坤培病逝,终年78岁。2、廖镜明(?年-?年),字洞秋,四川省邻水县人。同治二年癸亥恩科三甲第71名进士(1863年),曾任户部山东司主事、山西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记名御史。廖镜明由廪生中式咸丰九年(1859年)乡试,同治二年(1863年)中式进士,以部属用签分户部。同治八年(1869年)学习期满,奏留。光绪七年(1881年)补户部山东司主事,九年(1883年)补山西司员外郎,十一年(1885年)11月补陕西司郎中。同年可任繁缺知府,11月24日吏部带领引见奉朱笔圈出照例用。据《越缦堂日记》光绪十二年四月十八日:“阅今日点用御史名单:自第一名至十六名止,光甫(即胡仁耀,胡愈之祖父)及金忠甫(即金保泰,同治十年进士)皆得记名,徐亚陶(即徐宝谦,光绪六年进士)名在十八与十七之户部廖员外镜明、二十之户部吴员外澍霖(同治元年进士),皆不得用。三君皆年七十有余矣”。3、廖寿恒(1839—1903),清末大臣。祖籍永定青坑,后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字仲山,晚号抑斋。同治二年进士。历任湖南学政,国史馆纂修,侍读学士。光绪十年(1884年)署刑部左侍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二十三年晋升刑部尚书,25年调任礼部尚书(正二品)。中、法战争中,曾力主筹饷制械,抗击法国侵略军,巩固西南边防。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军机大臣学习行走。次年1月24日与总理衙门王大臣约康有为问话,曾询及变法的方法步骤。“戊戌变法”期间,助康有为向光绪帝送书递折,传达光绪帝的“上谕”,促进变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病退职。有《廖宗伯奏议》。4、廖鹤年,咸丰壬子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进士。拣选县知县议叙五品衔。5、廖寿丰(1836—1901年),号谷似,同治十年进士。光绪七年(1881年)授浙江督粮道,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贵州按察使,光绪十六年(1890年)授福建布政使,旋调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浙江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奉旨推行新政,开蚕学馆和武备学堂,试行内河小轮船航运,请设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退职后捐银3000两,创办新华书馆。

光绪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廷相 (1842~1897年)字子亮,又字泽群,广东南海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假归后不复出,历任水陆师学堂总办、惠济义仓总理、南海保良局总理、金山书院、羊城书院、应元书院、广雅书院山长,又任学海堂和菊坡精舍学长10余年。广东英俊之士,多出其门下。粤督张之洞开广雅书局刊群籍、廷相总司校集。会典馆修舆图,饬直省重绘,粤督李瀚章请廷相主理其事。廷相少从番禺陈澧专课经学,尤长于音韵之学。群经中,精研三礼,著《三礼表》一书。析粤东水道源流派别,著《粤东水道分合表》二卷。居京师时,撰《顺天人物志》六卷。还著有《经说》、《韵学》、《诸史扎记》、《金石考略》和文集等若干卷。2、廖熏,江西省宁都直隶州石城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38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30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1]。3、廖骧,福建省龙岩直隶州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32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4、廖国琛,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72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后担任中牟知县。5、廖镜伊(1831年-?年),字伯冶[1],号雪门,四川省邻水县人。光绪六年庚辰科三甲第178名进士(1880年),曾任四川省昭化县教谕,贵州省天柱县知县[2]、夔州府教授、西宁府知府。6、廖凤章,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7、廖允儒,河南省光州直隶州商城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1]。8、廖基钰,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2],后任浙江道监察御史[3]。9、廖鸣龙,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1]。10、廖佩珣,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02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11、廖振矩 廖保龄之侄廖发龄之子。桂林市平乐县榕津人。官至兵部侍郎,封中宪大夫,中义大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2名。12、廖笠樵,名毓英,是廖氏福州家族最后一名科举进士。生于清朝同治癸亥年(1863年),光绪甲午年中亚魁,1903年中进士,为直隶宛平县知县,因精明能干,在京城办案有功,保四品衔,补用顺天府(今北京市)知府。廖笠樵目睹了甲午惨败、戊戌变法、庚子之乱等,爱国心切,痛恨清廷腐败,官场龌龊。1908年他毅然辞去官职,告退回乡。这年他47岁。宣统年间唯一的廖姓进士,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后科举废止,廖炎是游学毕业进士。1.廖炎(1882年-?年),字企周,四川省华阳县人,清附生,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工科进士。(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后科举废止 宣统二年(1910年)游学毕业进士)廖镜明由廪生中式咸丰九年(1859年)乡试,同治二年(1863年)中式进士,以部属用签分户部。同治八年(1869年)学习期满,奏留。光绪七年(1881年)补户部山东司主事,九年(1883年)补山西司员外郎,十一年(1885年)11月补陕西司郎中。同年可任繁缺知府,11月24日吏部带领引见奉朱笔圈出。湖南蓝山县廖继琳进士廖宗旦,广西来宾市人,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生,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去世,乾隆五十七年岁贡高中进士,曾任湖南永州知府。

我们的故乡 是在湖北麻城还是湖南麻阳大迁移?【核心提示】“三百年前一台戏,祖祖辈辈不忘记。问我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在巴蜀地区,这首诗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可谓是家喻户晓。经过明末清初农民战争、满汉之战和三藩之乱,四川因兵燹之祸导致人口锐减,曾经的天府之国千里赤地,满目疮痍,十室九空。清朝初年,康熙王朝颁布敕令,出台税赋减免政策,下令迁移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10余省人口入川垦荒,发展生产。其中以湖广地区徙川人口最多,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年,入川100余万人,而湖北、湖南人就占了一半多。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所以我们常说“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而在湖广填川过程中,有一个地方不能回避,那就是麻城!很多民间族谱将入川始祖归籍“湖北麻城孝感乡”。由于古代交通不方便、通讯不发达、信息不畅通,受先辈口口相传的谬误影响、地理名称的变化,以及山长水阔、道路险阻造成的考证困难,“入川始祖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于是就铁定了。近年来,一些官方学者和民间人士在研究和续谱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定论值得商榷,因为很多姓氏的川渝人跑到湖北麻城寻根问祖,往往无功而返。倒是一个个偶然因素,促成不少家族发现入川始祖其实来源于湖南怀化麻阳县(古时也称麻城)。同时,麻阳县并非川人公认的祖居地,只是各路移民出发前的聚散地和中转站。这就像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要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们错把集中大迁移出发地当作了祖籍地。接触到达州、四川、省外廖氏家族和其他姓氏的谱书及研究资料。如今廖姓全国大约有496万人,排在全国姓氏第58位。四川廖姓人口现在一直稳居全国各大省份第一位。当是由湘入蜀的廖姓始祖,之后开枝散叶,繁衍子嗣。今廖姓人已遍居达州、重庆.陕西等地,主要分布在川东北一带,约有28万人,不少地方一个村大多数人都姓廖,比如宣汉君塘.明天达川区麻柳等地。“麻城孝感”到底在哪里?“明月系”《廖氏族谱》和湖广填川的很多族谱一样,都提到源自“麻城孝感”,这个孝感乡到底在哪里却没有明确记载。过去,包括本人在内,听长辈口传,看谱书语焉不详的记载,一直认为廖氏入川始祖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然而经过查证发现,此言差矣,逃难入川的廖姓始祖竟来自于湖南怀化麻阳孝感乡!经过数年的“廖姓追源”,写了《湖广填四川,孝感在哪儿》《湖南江西廖姓人移居四川等地的资料》等考辨文章,理清了湖北麻城与湖南麻阳阴差阳错的史实。当时,湖南廖姓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在麻阳县(老百姓俗称麻城),即湘黔边境的西望(晃)山、米贡(公)山及其周边地域,就是现在湘西芷江县,怀化市鹤城区、中方县,新晃县、麻阳县、辰溪县等地。其时湖南廖姓人入川人数约有600户2000余人。这与之前众多达州廖姓人认为入川之前,祖先居于湖北麻城大相径庭。理由:一是地理距离不可能。先人口中的麻城,应是麻阳县城,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麻阳,南北朝时期(562年)得名,唐高宗武德三年(620年)建县,明、清时属辰州府、沅州府。从地理距离来说,居住于湘西的廖氏祖先,是不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鄂东北麻城再走回头路往四川,因为湖南麻阳离当时的四川秀山县最近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显然无论水路还是陆路,走这条路要便捷得多。二是读音差异导致将麻阳误为麻城。很多川人族谱中,都有“孝感村”地名。湖南麻阳当地人告诉蒲宏栋,孝感村即现在的下角村,在麻阳县老县城锦和镇东面四公里的地方,锦江河北岸,宋、明、清时期一直叫孝感村。当地的土话发音,一般把“孝”“小”“下”字都读成“下”(xia),把“干”“感”“敢”都读成“郭”(guo);而当地土话将“角(jiao)”也读成“郭”,川人土话至今将“角”读成“郭”,比如:旮旮角角(gagaguoguo)。如果当地人讲土话,听起来就是“效果”的发音,久而久之,“孝感村”就变成“小角村”了。填川主要始发地应是湖南麻阳,如果你问川渝人,你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湖广麻城孝感乡”,所以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在湖广填川后人的族谱中,很多都提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几乎成了湖广填四川的标志和符号。因为信息记录不全,一般人认为湖广麻城就是现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湖北麻城市(现黄冈市代管,古代称湖广麻城县)。其实不然!明代湖广麻城县分四个乡区,孝感乡是四乡区之一。不过,早在湖广填川前的明成化八年(1472年),因户口消耗,孝感乡就并入麻城仙居乡。清初湖广填川是200年后的事,怎么可能将一个已不复存在的古地名口耳相传或是载入族谱?且当时史料记载,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与河南接壤,处地偏僻,政令难施。这样一个僻壤之地,人丁不盛,交通不畅,粮草不济,是不可能作为大规模人口输出地和移民集聚出发地的。专家研究麻城县志发现,这样有组织、大规模的人口输出,清代麻城县志均没有记载!当然,我们不排除湖北麻城本地和安徽、河南、江苏的少数移民打孝感乡经过而入川,一些川渝姓氏近年在麻城也寻找到了祖先。但是综合各种研究资料,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大规模的湖广填川始发地应是现在的湖南麻阳县。因为填川的主力军——湖北人、湖南人,不可能舍近求远,绕道往北前往湖北麻城,再折返入川,那不知要走几千里冤枉路哦。而湖南麻阳县的锦和(当时的县城),一直是人们眼中的大衙门。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这里十分繁华,舟楫穿梭,店铺林立。锦和还设立了招民徙蜀衙门,衙门内有专门负责登记徙蜀移民的官员,制作移民名录,在孝感码头颁发“通票”(类似“通行证”)。湖南境内所招移民,基本上是通过这一通道徙往四川的。据研究,过去湖广填四川的通道公认的有两条:一条是长江水路;另一条是从湖北宜昌往西入川的陆路,全是崇山峻岭;而第三条就是湖南麻阳这条线。这条线路过去因为湖北麻城的盛名而被湮没于历史深处,鲜为人知。麻阳“地连溪洞,路通云贵川,内扼苗疆咽喉,外为辰沅保障险要固寨之地”。麻阳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锦江,古称辰河、辰溪,俗称麻阳河。它发源于贵州梵净山南,全长317公里,由西流向东,注入湖南沅江,水路直通洞庭湖,可到达长沙,是华南各省直通云贵川的重要水上官用通道。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时,就是从长江进入洞庭湖,再沿沅江而上,到达辰阳江口——“早发白渚,夜宿辰阳”。因此,这里当是清初湖广填川各地移民主要的聚集地和出发地。从麻阳老县城出发到四川,水路陆路都很便捷。走水路:从锦和出发,沿江而上,经铜仁,再到乌江,沿乌江而下,经彭水,就进入四川,全部水路不到400公里。走陆路:从锦和出发,经阿那、松桃,不超过60公里,就进入川地;再经过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就到达那时的重庆了,整个路程不过400公里,只要十多天的时间。早在元末明初,就有大量麻阳人因为躲避红巾军战乱经重庆而入川。不少川人祖先来自湖南,“麻城孝感”是巴蜀民众认祖归宗的家园记忆。之所以过去一直误把湖南麻阳认为是湖北麻城,原因是多方面的。年代久远,资料散佚,行政区划变迁,方言口音差异,人云亦云误传,族谱记述不详,都导致了我们错认“故园”,甚至不少名人家族都闹过笑话。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籍贯是四川潼南,他的祖先就是徙川兄弟三人,原籍湖南辰溪县铜湾墟黄溪(现在的中方县铜湾镇黄溪村)。《招民徙蜀诏》发布的第三年(1696年),三兄弟从黄溪出发,到达沅江西岸铜湾墟,再沿沅江而下,到达辰溪县城,往西转入锦江河,沿锦江而上,到达麻阳县城锦和。到招民徙蜀衙门办好手续,在孝感码头领取《通票》,再坐船往西到贵州铜仁,上岸,到四川的秀山境内,经酉阳,沿涪江北上,分别在蓬溪、遂宁、江油三县落户。但是,三兄弟的后人一致认为是从湖北麻城孝感来的。杨尚昆在《回忆录》中说:“杨氏家族是从哪个省迁移来的?过去我一直认为是从湖北孝感来的。1987年,第一次回到家乡潼南,县里正在修新县志。我这才知道双江镇杨氏家族的源流。据记载,我们这一族的远祖杨文秀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南宋末年曾在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当县令。第二年,宋亡,不能归籍,就在湖南辰溪县定居。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杨文秀的后裔"光"字辈的堂兄弟三人,先后来到四川,沿涪江北上,分别在蓬溪、遂宁、江油三县落户。”还有著名作家艾芜(原名汤道耕)1947年追述自己的家族历史时说,“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些有身份的人,都是来自湖北麻城县。这都是有族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1948年艾芜又在《我的幼年时代》中重申,自己“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而湖南武冈州的《汤氏族谱》却记载,艾芜的汤氏家族入川(1698年)之前,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高沙柿杨家桥,艾芜也把祖籍弄错了。不少湖广填川人后裔,曾经去湖北麻城孝感乡循谱寻祖,结果找不到“根”。后来跑到湖南麻阳寻访,居然找到祖先的“出处”——湖南麻阳孝感,即现在大桥江乡和长潭乡,就在麻阳老县城锦和旁边,孝感码头在现在的下角村。湖北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黄权生在其2017年发表的论文《湖南“麻城(阳)填四川考》中也说:2014年,重庆合川和周边几个县的田氏,过去大部分认为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经过多方考证,终于弄清原来来自湖南麻阳县,“真正原籍湖北麻城是非常少的”。“麻城孝感”只是移民集散地,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重庆湖广会馆。事实上,“麻城孝感”只是类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集散地。人们拖家携口,泪别故土,会师于此,结伴从此地踏上前往他乡的路程,因而成了共同的记忆。试想,巴蜀经过战乱,土人甚少,那么多姓氏都把祖籍归于湖北“麻城孝感乡”,古代一个乡区最大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面积,那时刚经历战乱,一个县不过十数万人,怎么可能一迁就是几十万?清初湖北麻城册定人口11万余人,专家估算,填川人数约为3.7万人,其中还包括明末追随张献忠入川的七八千人。只占麻城四分之一面积的孝感乡,能迁出多少人呢?所以,徙川移民有一半祖籍不在湖北、湖南,更别说是孝感乡了,而是湖广周边的两广、云贵、江浙等省份。人们都把“麻城孝感乡”作为祖籍标签,其实很早就有人质疑,近年尤盛。民国四川《南溪县志》诘问:“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属,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多,且湘楚州县与蜀邻比者尽人皆可以移往,何独适孝感乡?”显然,麻城孝感乡人在当时移民中的比例、地位被大大夸张了。成都大学副研究员、博士雷兵在其“湖广填川课题”研究中认为,那时四川土著与移民、移民与移民之间多有矛盾冲突。民国《邛崃县志》载“四方侨寓多为秦楚闽粤之人,人心不谐,党类悠分,生气斗讼,往往有之”。因为初来乍到怕受欺负,移民存在冒籍的现象,于是“从大从众”,明明来自别的地方,偏说来自麻城孝感乡,用今天的话说叫“攀老乡”或是“抱团取暖”。移民入川前,官方统一颁发的“通票”,载明出发地为“湖广麻城孝感”,这也造成填川后代的误会,年代一久,大家就认为祖籍就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了。同时,湖北麻城明清时期隶属黄州(今黄冈市),这也是引起误会的原因之一。历史上,湖南麻阳属晃州,因境内晃山而得名,“黄”与“晃”谐音,地方话难以区分,民间一些人往往也称呼“黄州”。而麻阳当地人也把麻阳称为麻城,麻城就是麻阳县城,官方正式名称叫麻阳县。四川知名姓氏文化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就认为:“麻城孝感未必是大多数四川人的祖籍,或许只是四川人在历史、社会演变的长河中,完成的一次家园记忆的集体拼接。”“一个小小的孝感乡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移民填川工程。孝感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它演变成一个符号,支撑了共同的回忆。”

廖姓是炎黄子孙重要宗族,得姓已逾4000年。     一、叔安世系     廖叔安,廖姓得姓始祖之一。上古五帝中颛顼(zhuān xū)帝后裔。夏时(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末)被封在飂(liu)国,为飂国国君。其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一带。有裔子曰董父,善养龙,以养龙服侍帝舜。叔安后代以国为姓,是为飂(廖)姓。廖叔安世系是廖氏主族。代表人物有:始祖廖叔安——2世明公——3世闺公——4世晖公——5世信公——6世渊公——7世光公——8世颖公——9世玦公——10世诚公——11世重公——12世蛰公——13世珊公——14世卿公——15世谭公——16世介公——17世祥公——18世潜公——19世华公——20世瑞公——21世昌公——22世澄公——23世荣公——24世盛公——25世良公——26世辟公——27世高公——28世毕公——29世展公——30世宣公——31世雲公——32世振公——33世平公——34世隐公——35世桓公——36世闵公——37世廖伯高。春秋时代(公元前772年)至公元481前年)人。将“飂”去风加“广”成廖,即为今天的廖氏。——38世成公——39世襄公——40世敬公——41世王公——42世定公——43世真公——44世考公——45世安公——46世和公——47世廖惠。因避泰始皇暴政,从洛阳山逃东甄域;公元前206年,惠公迁回洛阳。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廖氏家族的许多成员一直生活在这个都市里。——48世慎公——49世廖范。西汉(公元前276年至公元25年)初期人。大约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仕,在长江流域为官,任江夏太守;其职位与现在地区专员相当。自此,廖氏家族之一部已从北方迁徒到南方。——50世周公——51世高公——52世理公——53世中公——54世元公——55世风公——56世节公——57世嘉公——58世新公——59世斌公——60世扶公——61世祀公——62世延公——63世廖立公——64世廖化——65廖倔公——66世初公——67世泰公——68世廖子璋。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年)因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妣蓝氏,生二子:长子原宪,居洛阳;次子从宪,迁居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星。自子璋公起,廖氏始有族谱记载,世代相传至今已近1800年。故有论者骈:“廖姓世系由此始,子璋为始祖。”69世廖崇宪。西晋末年由河南洛阳迁央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70世廖五桂。以武功袭封左卫大将军,任征吴左卫大总管。71世廖钦。袭封大总管。妣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续妣谢氏,生子:诚达、诚壁、诚忠、诚希。72世廖守信、廖守义、廖守崇、廖守诚、廖诚达、廖诚壁、廖诚忠、廖诚希。守信任青州剌史;守义任太平州通判;守崇任汀州剌史;守诚任清溪县令;诚达任处州通判;诚壁任宣州司马;诚忠任杭州知府;诚希任杨州太守。这是廖氏家族的一个显赫时代。杨州太守诚希,因五湖之乱于晋太元九年(384)又行回浙江省松阳县。诚希妻雷氏,生子世用、世昌、世清。之后,廖氏家族在江南定居,历数百年。守信、守义、守崇、守诚、诚达、诚壁、诚忠、诚希,都是廖钦之子;另据湖南蓝山县始祖廖继琳公,进士及第,宋时(976年)宦游湘南,由江西泰和县迁新圩镇下清涵,子孙散居郴州市廖家湾、早禾板屋、北门廖家、粗石江、长坪、虎形、牛头山、宜章、汝城、广东乐昌市、韶关市、乳源县、四川大竹、邻水等省市县乡村。湖南蓝山县继琳公一脉后裔——广东省乳源县五阳都出水岩廖氏(雍正二年甲辰岁<1724>印制的老谱记载,廖钦还有一子廖守明,系该宗各支系之共同先祖),廖继琳一脉乃守明后裔之一部。73世(诚希4子)②世昌、②世用、③世清、④世明。74世(世昌2子)彦光、彦邦。75世(彦光2子)玉玲、玉瑞。76世(玉玲4子)④庆甫、③晚叔、②晚桂、①晚苍。77世廖奇可(庆甫子)78世(奇可3子)②延龄、①延邦、③延春。延邦任武威郡太守,封武威郡公。延龄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事在隋炀帝时代(公元605~616)。这便是隋唐以后“廖氏三郡”的由来。延邦生子崇洋媚外荣,无嗣;延春生子崇韬,亦无嗣。延龄妻邓氏,生子崇德。79世廖崇德。生于公元602年。唐贞观年间进士。任虔化县令。妻卢氏,生三子:兰芝、兰阶、兰得。兰阶过继崇荣,兰得过继崇韬。其后,“廖氏三郡”全部是崇德公子孙。后裔由浙江松阳县迁居江西宁都。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大竹廖氏各宗,凡称“系出武威”的,都是廖崇德的后裔。80世廖蘭芝,进士。81世廖光尧、廖光禄、廖光景。光尧,兰芝公长子,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副部长);光禄,兰芝公次子,唐中崇景龙相未年(707)进士,曾任汀州剌史;光景,兰芝公第三子,翰林学士,曾任宣州剌史。廖氏家族进入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名符其实的百年望族。光尧、光飂、光景三公子孙甚众,支系繁多,廖氏家族人口剧增,居住区域也迅速扩大。(玉竹少爷系光景公第三十五世孙)为方便寻根问祖,特将光尧、光禄、光景三公支系简介如下。     廖光尧支系。82世廖奇轼,福建将乐人,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生五子:番、玙、琬、琰、琼。83世廖琼。字世丹,号桂亭,唐代榜眼,官授福州佐武威将军,后任漳州司马光禄大夫;公万夫莫敌,百战百胜,封万胜将军;生三子:侁、俨、极、皆善战,封将军。84世廖俨,生于845年,卒于962年,享年117岁;榜眼及弟,官至御史中丞上柱国;对开发福建安溪县做出了很大贡献,颇受称赞,时有“未有安溪县,先有廖长官”之说;妻黄凤姑,生于847年卒于969年,享年122岁,封一品夫人;生9子,均有功名。此后廖俨后裔搬迁到许多地方,东南亚等海外地区都广有分布。廖俨子孙世系为:廖俨——廖君平——廖元舜——廖荀——廖彬——廖己——廖仁泽——廖宜——廖敦仁——廖固——廖泳——廖敬翁——廖高选——廖大二——廖振祖——廖佛生——廖心美——廖资祥——廖乾迪——廖朝柏——廖明德——廖汉——廖天生——廖士官——廖赞善——廖维振——廖东业——廖昌忠——廖韦应——廖世懿——廖栋——廖扬——廖眷——廖定吉——廖永平——廖亚福——廖天宝——廖光禄支系。82世廖德迁,生二子:友程、友麓。83世廖友麓,生三子:昌歧、昌复、昌盛。84世廖冒歧,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8),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妣万氏、朱氏、杨氏,生子廖宽、廖荣、廖金、廖全、廖璋、廖紫、廖缓、廖铃铛、廖显、廖銮。85世廖銮,曾任武昌太宁;生三子:三传、四郎、五郎。86世廖三传,生子廖通。87世廖通,生三子:克敬克纯、克淘。88世廖克敬,生二子:廖融——廖凝。89世廖融隐居衡山,号衡山居士,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诗人。89世廖凝,居虔化,曾任彭泽县令变是当时名士。廖融后裔世系为:廖融——廖图——廖安重——廖永昌——廖祖谦——廖英——廖应刚——廖叔振——廖远达——廖志高——廖聪甫——聪甫后后裔多居江西宁都、瑞金、石城、黄陂等县。    廖光景支系。光景后裔是廖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分布的地域极广,估计不下百万。82世廖琼瑄、廖琳瑄、廖瑞瑄;琼瑄于743年钦取进京,卒于途中;琳瑄曾任兵部尚书,后迁任广东增城。光景后裔几乎全部外迁。82世廖琼瑄,83世廖四十一郎;其子孙系恐有遗漏。84世廖国清85世廖滔刚86世廖元景(现存于廖府的家谱就是从元景公开始记载的。但有出入处,谱中写的是‘光景公’)87世廖文兴、文广、文举、文福、文亮、文录、文用、文明、文峰,兄弟共9人:长文广,曾任南朝宰相(现存于廖府的家谱记载是的元景公‘同上:谱中写的是光景公’官至丞相之职);老三文举,翰林学士;老四文福,翰林学士;老五文亮,翰林学士;老六文禄,地方武官;老七文用,翰林学士;老八文明,任通政司;老九文峰,任提刑司;文兴九兄弟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是一个颇为显赫的家族,因此廖氏源流歌中有“金街九子佐君王”、“九子文兴花又昌”之句。文兴官居参政大夫,妻梁氏,生三子:棠、花、萼。(玉竹少爷廖府中现存清末修的家谱中记载花公三兄弟之父是文禄公,谱中记载文禄公也是翰林大学士。不过根据廖氏源流歌中的“九子文兴花又昌”来看花公之父应该是文兴公。)88世廖花,字循政,号实蕃;妻冯氏。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963)进士,官拜湖广参政大夫,世居延平广府顺昌县下阳圩,(960年)迁居上杭廓坊,为福建汀州上杭永定始祖。祖祠建于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永定城之(千本堂)是闽、粤、赣所称武威廖氏始祖。生一子:昌。89世廖昌,字燕及,妻杨尚昆氏,生三子:廖彻、廖政、廖敏。廖花后裔从彻、政、敏三公以后,陆续迁到沿海各地、湖广、四川、台湾及海外许多地方,地域广阔,分支繁多,如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许多地方,都必须有彻、政、敏三公后裔;(玉竹少爷从第90世开始系根据现存于廖府的家谱记载而著,此家谱系由清末光绪乙酉年高正茂先生修谱,后由民国庚申年廖永兰先生修订。廖永兰系玉竹少爷的曾叔祖,是爷爷廖义椿父亲廖庆旺的二叔。)90世廖政,字拱*,号二十郎;妻梁氏。生五子:太一郎、太二郎、太三郎、太四郎、太五郎。91世字诰,号太五郎公。妣黄氏太五娘。生六子:伯一郎、伯二郎、伯三郎、伯四郎、伯五郎、伯六郎。92世廖伯六郎,妣严氏,生九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六郎、千七郎、千八郎、千九郎。93世廖千七郎,妣黄氏七娘,生五子:号:文乡、文显、文德、文政、文景(谱中字体为上:日,下:文)94世廖文景公,号五郎。妣伍氏、俞氏。生一子:祖畴公。95世廖祖畴公,妣赖氏,生六子:旺生、九生、汝贤、亩福、五龄、满清。96世廖旺生公,妣吴氏,生三子:永祖、永宗、永生。97世廖永宗公,妣谢氏、邱氏。生二子:逸景、景厚。98世廖逸景公,妣张氏,生三子:江富、张瑛、黄保。99世廖张瑛公,妣黄氏、黄氏。生三子:黄琛、黄碧、黄源。100世廖黄琛公,妣赖氏。生二子:永全、永绿。101世廖永全公,妣张氏。生三子:应塾、应科、应道。102世廖应塾公,号汝德公,妣张氏、邱氏。生五子:而僬(谱中此字有出入)、而仁、而仕、而伊、而俸。103世廖而僬公,号明英公,妣张氏,生四子:抱一、惟一、丞一、贞一。104世廖丞一公,号利乡公,妣赖氏、黄氏。生四子:鸿飞、鸿腾、鸿升、鸿程。105世廖鸿程公,妣吴氏。生一,子:海宴。106世廖海宴公,号绍禄,妣赖氏,生六子:仁侯、仁锡、仁商、仁易、仁立、仁嘉。107世廖仁侯公,号招凤公,康熙戊戌年(1718年)出生。从福建到浙江遂昌阴坑口水竹坞开山定居,现世称:“开山太公”。仁侯公过世后葬于玉竹山庄(水竹坞)社公对面。墓葬座西朝东。妣赖氏,康熙壬寅年生。生五子:毓臻、毓泰、丑妹、毓奉、毓球。108世廖毓球公,字戌生,乾隆丙戌年九月初一日巳时生。妣徐氏,生三子:壬魁、华魁、富魁。109世廖壬魁公,嘉庆辛酉年九月十七戊时生。妣张氏、罗氏。生一子:云荣。110世廖云荣公,道光丙戌年正月十七戊时生。终于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四丑时。安葬于玉竹山庄(水竹坞)北竹林田边,无墓碑。妣黄氏,生三子:永和、永兰就是民国年间修订家谱的

          祠堂是族人后裔祭奠缅怀先贤的地方,是一个家属的纪念馆,也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走进祠堂,仿佛能感知先人的一切。在祠堂,最重要的是让后辈子孙缅怀先贤,寻找我们的根,看到自己的胎记。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祠堂就是意味着传承。       记得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历史传承的民族是不会走的久远的。自夏、商、周时期出现华夏文明后,虽然一直进行着朝代更迭,但古代史官和史书的出现,极大程度保存了华夏文明的传承,注重传承也是华夏民族之一大特色。       正如古代中国注重家族传承,注重子承父业,传宗接代,香火传递的传承思想,为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基础。因此,家族之中的祠堂、家谱也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传承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国家,特别是经历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极大的提高。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促进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文化信仰方面的追求。

  而修缮祠堂、续修家谱正是这一需求的民意所在。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要呀。所以可以不夸张的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祠堂的路上,都有一双双注视的眼睛。所以祠堂不应该消失,不但不应该消失,而在改革开放,共圆中国梦的今天,祠堂作为历史传统文化的纪念馆,更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在现在修缮管理得比较好的祠堂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赋予了祠堂新的历史功能。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堂堂正正上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       同时也渐渐恢复了祠堂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有的作为本村组的老年活动室,并订有书报,供大家学习。总之祠堂文化日渐发扬光大,实属可喜。        然而在可喜的背后,还有许多老祠堂情况不太乐观。其一、在中国许多乡村,祠堂已年久失修,或剩下断墙残垣、或已成遗址,而在城市中更难找到几个正规像样的祠堂;其二、在城镇建设,平田整地的建设中,由于对历史的遗存重视不够,好多有价值的祠堂都毁于一旦,实属可惜。        而有些地方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口头答应另外择址安排重建的祠堂,在有关方面相互推诿之中,迟迟落实不到位。        总之,我们需要改革开放,需要抓经济建设,但是否在这一进程中,也把这祠堂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好好的保护、保存下来,作为我们子孙后人,进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基地,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文化景点,这些都在考验着我们有关政府部门的智慧。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同时我们也需要传统道德文化传承的场所。       祠堂不应消失,反而要兴旺。我们不仅要对时代负责,也应对后人负责, 还应对逝去的先辈负责,我们应该是继承人,有守护的职责。 珍重祖先,尊重家乡,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中国人必须有根。       通过祠堂,先人之灵得以安身,后辈小生能借此缅怀瞻仰,后而奋进。 世世代代的荣辱与共不能忘,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秉承中华文化传统,尽自己微弱的力量,让祠堂传给子子孙孙。       祠堂,是我们大家的祠堂;愿每一个回得去的故乡都有一座祠堂;祠堂若在,家族必兴!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祠堂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建筑,它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硬山顶:人字形屋顶(或称双坡项)的一种,特征是房屋的山墙与屋面取平取齐。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悬山顶:人字形屋顶(或称双坡顶)的一种,特征是房屋两面山墙上的屋面向墙外挑出。

       歇山顶:由四面有斜坡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饯脊和左右两侧斜坡屋面,上部转折成三角形山花墙组成的屋顶。因为共有九条脊,故又称九脊顶。

       梁架:上下数层重叠的梁,称为梁架。

       额枋:祠堂檐柱之间横放的构件,称作额枋。它的作用是既联系两根柱子,又承载上面的斗拱。有的设一根枋,有的设两根大小不一的枋于上下两处。额枋大都施以彩绘。

       叠涩:砌砖或砌石时进逐层向外伸出或往里收的砌筑做法,常常用来砌筑檐口、须弥座、门窗沿口或穹窿等。

       鸱吻:鸱吻,也称作鸱尾、吻兽,是安装在屋脊两端的雕晶。它的形状有的像凤凰,有的似龙头或鸱尾。传说在屋脊上装饰此物可以避免火灾。

       燕尾脊:形如燕尾的墙脊或屋脊。

       谯楼:古代建在城门上用以瞭望的楼,称作谯楼。祠堂中,下是门,上是楼的,也称作谯门或谯楼。

       神主龛:祠堂正厅的正面,供奉先祖神像或牌位的木室。

       神主牌:古时为已死的君主或诸侯的牌位,用木或石制成。后世民间也为本姓氏先祖立神主牌以祭祀死者,用木制成,当中写先祖以及所配妻室的名讳,旁题主祀者的姓名,排放于祠堂或家中的神主龛上。

       横案桌:神龛前狭长的桌子称作横案桌。

       祠联:厅堂前部的柱子称为楹。悬挂、粘贴、镌刻在柱子上的“对子”、“联语”称为楹联。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祠堂里的楹联,称为祠联。

       祠匾:祠堂里悬挂在墙上、梁架上或门额上的匾牌,称作祠匾。

       诰封盒:诰封是明清时期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制度。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为诰封。珍藏皇帝诰封诏令(圣旨)的木盒,称作诰封盒,一般悬挂在祠堂或府第正厅最前头的梁架上,上书“圣旨”二字。进:成组建筑物的计算单位。纵向一组建筑物称为一进,房屋、祠堂等分成前后几个庭院的,每个庭院称为“一进”。扇:“扇”是指门扇或窗扇,因而以“扇”为单位统计门窗及隔扇的数目,类似于现代俗称的“开间”,如“四扇三”意思就是四个隔扇三个开间。

       祠埕:祠堂大门前的空坪,周边多有围墙。

       照壁:对着祠堂大门作屏障用的墙壁,也称照墙。照壁上都有彩绘或雕塑。以前多以砖石砌建,现在不少是石建筑。

       旗杆碣:封建时代有功名的族人在祠堂或府第前树立的牌石。两片相同的牌石上凿有菱形或圆形的孔洞,牌石间用以树旗杆,但现在已少见立杆挂旗了。

       功名石:科举时代称科第为功名。镌刻记载科第的石碑称作功名石。

       屏门:中隔祠堂中门即大门与祠厅中间的两扇门。一般在重要庆典活动时(如祭祖或节庆等)打开。

       执事牌:旧时庆典活动时所用的牌伞等物,牌伞上多写有官家的职衍、郡望、堂号等。现在出有古代高官的祠堂,才设有执事牌。

       堂号:有别于郡望的宗祠的称号。例如,“六桂堂”、“紫云堂”、“同德堂”等。入孝出悌: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辈则悌。”意思是入则事亲孝,出则敬长辈;悌是顺从的意思,古代悌与弟可通用,因此,“入孝、出悌”也可写作“入孝、出弟”,常题作祠堂左右仪门的门额。

       宗祠:同族子孙供奉并祭祀祖先的处所,也称祠堂或家庙。也是族人聚会的场所。

       总祠、支祠:在较大地理范围内,同一始祖的姓氏祠堂称为总祠,后辈族裔分支祠堂称为支祠。

       世系:一个姓氏世代血脉相传的系统。

       家声:家族的名望声誉。

       世泽:先辈给子孙的影响,也指祖宗留给子孙的余荫。

       始祖:最先得姓的祖先。以后称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为始祖。开基某地的最早的一辈,称为某姓在某地的开基始祖。

       宗裔:同一祖宗的后代,也叫后裔。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里的次序,始祖居中,以下为父子(或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此种规定排列行礼。所以,昭穆就是区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的次序,也泛称宗族的辈分。

       行第:一姓世代相传的先后次序,即辈分、排行。俗称行第。每个宗祠或总祠、每隔若干代就续编一次世序、排行,以文字形式规定先后排行的称谓,并记入族谱中。这种文字形式就称作世序(行第)表,有的行第还有“名”与“字”之分。

       宗功祖德:祖宗的功德。

      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俎豆的引申义就是祭祀、崇奉。

  馨香 : 指用作祭品的黍稷。谓祷祝时心诚意切。

       簪缨:‘“簪”和“缨”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因此,以簪缨代称做官的人。

      拾紫,取青: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指以学问求富贵。获取高官显位。

      《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清 赵翼 《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 拾青 ”、“ 拾紫 ”。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唐 顾云 《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

      族谱:记载本姓渊源、流派、世系、辈分、家族族贤、族规等内容的书籍。称为族谱,也称谱谍,作为敬宗收族、报本崇功的重要依据。

       寻根问祖:寻找、访问先辈的渊源。

       圆谱:宗族修谱,也称续谱。

       祭祠:在神庙中的祭祀是祭神,在祠堂中的祭祀是祭祖。祭祠一般分作春秋两祭,以供品、文辞等形式,祭拜先祖,是民间缅怀先辈的一种传统形式。

       晋主:请进先辈的牌位,安置于神主龛中,并接受后辈的祭拜等一系列仪式。

       祔祧: 祔”乃祭名,指将后死者的神位附祭于先祖旁的民俗,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而“祧”是个形声字,古代称祖庙为祧。所以,祧,乃祭祀直系远祖于祖庙也。将这两个字合起来用,祔祧,就是在宗祠落成或重建时,借机将本族死者的神位恭奉进入祠堂,从此附祭于先祖神位旁接受子孙的祭祀。换言之,只有先祖的神位才有资格进入祠堂接受子孙的祭祀。后来的逝者,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等待宗祠重建、维修竣工之时,趁举行祔祧庆典之机将其神位放进祠堂恭奉,享受此等待遇。

族谱文化:谱牒传承的是家族智慧

     谱牒,俗称家谱、家乘、族谱,又称统谱、世谱、宗谱、房谱、支谱等,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质内容一样。《辞海》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它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内的人际关系网;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的族源、繁衍生息的图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谱牒实质上是一个家族历史和现状的记录,它的出现是中国人民尊重祖先的一种自然美德,记录家族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的谱牒,记载了本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仅仅 “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和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无疑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

    而家谱、族谱和宗谱是一种明血统、序昭穆、记载家族历史的谱牒。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

族谱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训祖训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族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族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

      如今,族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家族的后人阅读族谱,便可以了解这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知道列祖列宗是谁,从而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细读族谱,了解家族发展的脉络与先祖的故事,便不难体味作为家族成员所肩负的责任,由此延伸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也似乎豁然开朗了。

       有族谱,自然也有族规,在中国古代,一个姓氏宗族的族规甚至比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范围更加宽泛,族长或族中长老在族中的地位可以说至高无上。

       族规对族人来说,犹如信仰一般的存在,它对长幼之序、家庭伦理、行为举止等都有严苛的规范,让族人在种种规条下繁衍生息,而不至于行差踏错乃至作奸犯科,以免辱没先祖的声望。

      族谱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家训祖训,族中的一些先贤圣人往往会在族谱中留下对后人的训诫,这些训诫是先祖人生经历及感悟的集成,告诫后人为人处世之道,以此寄望于后人能够树立良好家风并世代相传。

            【家谱家训】

       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其中说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学习家训祖训,便是对家族智慧与精神的传承,里面凝聚着古人作为先行者对人生的透视和思考,对后人可以起到良好的劝诫与警示作用,让后人能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避免误入歧途。

       这些家训祖训通常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勤奋、节俭、行善、尽孝等内容高度统一,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族谱,对于一个家族来说,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不仅记载着家族的血缘脉络,更是家族智慧与精神的传承。

《廖氏宗祠》 家国情怀,旧梦再现,廿世代亲人同玩。风水转,日月沉浮,唯独祠堂在。 廖氏精英同韵语,千百族贤阳春雪。看鲲鹏,身在世间行,心腸热。 相约雅聚,唯亲求悦,邀寿祖嗣孙,呼声高,情真如铁。 集九州胜景,建祠堂心切。纵有重重云与雾,难遮兄弟情与血。携手行,天佑廖氏盛世,同飞越。

四川省乡情会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