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回顾回顾巴中恩阳拍摄红色主题电影《红军小学》
廖名龙
红色主题电影《红军小学》讲述的是红军时期,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把祠堂让出来,创办“红军小学”、培养革命接班人。影片由巴蜀廖氏宗亲联谊会于2015年7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四川巴中恩阳古镇拍摄。2016年完成后期制作,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双证“龙标”;9月份在北京电影学院首映式,与国旗护卫队指战员一起观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红军小学》优秀导演、优秀演员颁奖大会。 十年了、弹指一挥间,
我是《红军小学》制片人之一,2023年11月1日,在制片主任廖茗、石板滩宗亲联谊会廖东方会长、廖吉方副会长陪同下,曾经来到恩阳古镇,重温电影《红军小学》拍摄历程。
2025年2月11日,在廖继成、廖小东、廖天发、廖芹、廖富玉、廖富恩等宗亲陪同下,廖名龙“出差”再次来到恩阳古镇,故地重游,感到特别亲切。
如今恩阳古镇发生了巨大变化,《红军小学》剧组的同志们:请你跟着我的步伐,让我带你故地重游,我想你看到这些新照片、老照片,可能你会和我一样倍感亲切。
一、古石桥不见了
左前方原来这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现在这里成为了一片“汪洋大海”
我们《红军小学》的第一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廖震(饰演雷娃)把不会游泳的演员“廖震”推到河里去了,廖荣子、大缸等红军小学的同学们都过来“帮忙”批评雷娃)。如今因为城市改造,石板桥被淹没了。
右前方就是古桥
原来古老的石板桥
二、《红军小学》开机仪式在这里举行
现在的“胡家大院”,当时我们把这里打造成为了“廖氏祠堂”。2015年7月29日上午9:30,电影《红军小学》开机仪式在这里举行,当时巴中电视台采访报道。
《红军小学》开机仪式在这里举行
三、蛇药店的蒲医生是《红军小学》的群众演员
《红军小学》的三位演员和蒲医生合影留念
从这个台阶下来就是“恩阳河”,下来后往左上游一点点就是古桥。7月27日,在河边的草丛中发现一条毒蛇,我们请蒲医生帮忙抓住了。我们怕把小朋友吓着了,没有敢说有毒蛇,晚上,我们召集全体演职人员开会,要求小演员们不准到草丛中去玩,说里面有玻璃渣、有老鼠、有蛇。
从这里下去就是古石桥,前面这一棵树,现在保留下来了。
四、剧组入住的两家酒店找不到了
7月15日我打前站,选择了三家酒店,后面我们集中住“印象?”和“??”酒店(忘记酒店名字了),感谢酒店老板给我们提供了方便,为我们顺利完成了外景拍摄还是做出来贡献。但是电影“杀青”后,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囊中羞涩,我“走不了”了......
原来的“印象?”酒店就在左前方,现在找不到了
我们大部分的住右边这一家酒店,名字记不起来了(现在酒店也没有开了)
五、感谢这里的房东
“印象?”酒店后面出来走小路,这一家房东(一位老奶奶)人很好,我们剧组的“道具”算盘,还有“背篓”、书包,都是她贡献出来的,我这次想找老人家聊天,但是门是关起来的。
这些“道具”都派上了用处
如果这些“道具”能够保存下来,以后肯定都是“文物”。
只有这里没有变化
这一条小路记忆犹新,菜地还是菜地,小路还是小路,十年没有变化。从这里往前面左前方走,第三栋房子后面就是我们住的第二家酒店。
我们每天拍戏回来也是把车子停在这后面,记得我当时就住在左前方这一间,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
六、感谢这位刘老师每天给我们送盒饭
因为我们经费有限,每一餐的伙食费12--14元,在古镇拍摄时,都是中间这位穿红衣服的老奶奶用背篼给我们送到拍摄现场,有时候还带着自己的孙女(如今孙女也读初中了),一荤一素一盒饭。
七、和“船长”的约定还一直没有实现
当时曾经和小船 “船长”约定,“您出菜、我出酒”,哪天“有空”晚上我们一起出去打鱼,一起“打平伙”(当时想借他左边的那一条船,但是因为太“洋”了)。
七、胡家小院打造一新
当时拍戏的小胡同
八、发掘“大栈房”的故事
廖启明宗亲为《红军小学》的拍摄,也做出来贡献,在和他叔叔廖继禹摆家族故事的时候得知:他们这一支在恩阳发展的廖氏,祖籍是四川邻水廖家槽的,他们的祖先当学徒学会了“银匠”手艺,曾经在重庆码头发财,因为不愿意交“保护费”,辗转来到恩阳。一开始在“大栈房”租一间房子居住,房东看他人聪明厚道,让他在门口摆了一个小摊摊做银子首饰,从此发家致富打下一片天地。后来廖继平、廖博文、廖启明等廖氏宗亲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
我们《红军小学》在这里也有拍摄:地下党的药房就开在“大栈房”,廖荣子在这里买药救护受伤的红军战士,找到了红军的后代......从而拉开了“红军小学”的同学们一边站岗放哨、一边学文化,走向革命道路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序幕。
九、感谢“根据地食堂”
“根据地食堂”(我也称之为“人民公社”),现在是“宴上喜”家常菜了,听说是七年前改的名称,我在拍摄《红军小学》电影的时候,也曾经找他们老板借“走马灯”、“斗笠”做道具。在外景拍摄全部完成“杀青”后,我在这里摆了四桌酒席准备庆功宴......唯独我没有吃上饭......
这次在恩阳故地重游告一段落,还剩下义阳山上我拍《红军小学》拍“哭”了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去走一走。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给曾经为《红军小学》拍摄提供帮助的拍摄点送去一个小“纪念品”。
正如《红军小学》前言所说:大手拉小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十、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在恩阳古镇我看到一家面馆的名字有一些“特别”:读biang biang,这两个字电脑都打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