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管理行为》第二章 读书笔记
莲子粥 2017-08-29

某些公认的管理原则

专业化

专业化原则的简单性隐藏着根本的内在的模糊性。因为专业化不是一个有效管理的条件,它只不过是所有群体活动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情而已。因此,管理上的问题在于要以特定方式沿着达到管理效率的特定路线去实行专业化

命令统一

行使权威使决策制定达到的熟练程度比每个操作人员制定所有决策能达到的更大。但是如果不遵守命令统一原则,将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不负责任和混乱。专业化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优先于命令统一的需要

管理幅度

个人管理幅度应该控制在合理尺度

按目的、过程、顾客、地区来进行组织分工

这项原则存在内在的不一致性。但是在重大部门内按照过程进行组织,能够重新获得这些优势中的某些优势。

目的与顾客之间的选择困难

关键词多义

同一个活动可以被描述成目的,也可被描述成过程。因此对管理型组织来说,一个组织既可以是目的性组织,也可以过程性组织。

缺乏专业化水准

即使解决了目的、过程、顾客、地区等问题,仍然不能确认这四个互相排斥的专业化依据究竟哪一个适用。

管理理论的僵局

以上原则之所以处于僵局,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只是描述和诊断管理状况的准则,却被当成了“管理原则”。

管理研究的正确途径,在于要求识别出所有重要的诊断准则,要求我们用一整套准则去分析每一种管理状况,要求我们通过研究搞清楚几条相互排斥的准则所占用的权重。

建立管理理论的方法

管理状况的描述

首要任务是建立一系列概念,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一个部门下面的三个局,需要了解各部对各局形式真实权威的范围,了解沟通系统在各个局之间关系的协调上起多大的作用,了解三个局的工作性质就近要求达到什么程度的协调。

对集权化的实际分析,必须包括对组织中决策权分配状况的研究,还必须包括上级对下级决策影响方法的研究。

目前对管理的研究局限于权威机制,没能把其他几种组织行为影响模式纳入考虑范围。回避了对决策制定功能的真实分配状况的研究。

管理状况的诊断

管理原则并没有揭示如何获得最大成就,只是说明了,成就最大化是管理活动的宗旨。

管理理论必须研究确定组织成员工作时所用的技能、知识和价值观等决定因素。这些就是管理原则必须涉及的理性的“限制”

第一方面,个人受到无意识的技能、习惯和反射动作的限制。在这方面,管理原则必须关注人体生理学、技能培训规则和习惯规律

第二方面,个人受到影响其决策的价值观和与目的有关的诸概念的限制。这一方面,管理原则必须关注忠诚心与士气的决定因素,关注领导艺术和积极主动性,关注个人组织忠诚归属的因素

第三方面,个人受到其有关工作事务的知识水平的限制。既包括决策所需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在具体场合指定决策所需的适当信息。在这方面,管理理论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头脑所能积累和容纳的知识量受何限制;掌握知识的速度;组织中的专业化怎样才能与社会职业结构中流行的专业知识分类进行联系;沟通系统如何准确的传达信息;哪些知识易于传送,哪些不行;专业化如何影响组织内双向信息交流

理性的限度是个变量,对理性限度的认识本身就会改变这些限度

给准则设置权重

管理理论还必须研究各种准则的权衡问题,就是它们在具体情况下的相对重要性。



评论与延伸

权变理论:使组织适应环境

这种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哪些哟啊苏构成有效的组织结构,取决于组织标的及社会和技术环境。

设计结构与过程

组织的适应机制:决策制定过程和沟通系统是如何充当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媒介的。

会计组织:主要关心的是这项研究对组织设计和重组技术的意义:

1.这项研究的基础,是考察真实的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点。

2.我们提出的会计部门组织模式,是围绕会计部门提供信息并影响营运决策的任务建立起来的

3.我们不是通过组织结构图的正式变动,而是通过改变沟通模式,也就是沟通对象、沟通频率和沟通信息等,来落实组织变迁的建议。

产品开发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开创的行业,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典型的产品开发和改进阶段。第一阶段,产品改进的主要动力通常就是新技术本身及支持该技术的科学,如计算机取决于固态物理学的发展。而之后的一个阶段,如何适应终端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变成改变产品改进的主要问题,例如为顾客提供合适的应用软件

着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工程技术部门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也要采取不同的模式。大多数企业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才进行适当的组织改革,但是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系统的组织分析,往往能加速这些改革的进程,并带来更多的利润。

组织研发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两种不同来源的信息汇集起来。两种来源分别是:作为主要应用技术基础的科学,以及决定产品终端用户需求的环境。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