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学拍微距:捕捉 “冬之精灵”雪花,雪花微距拍摄全攻略
墨染印画 2019-12-09
对“雪”,总有莫名的情愫,当第一片雪花落在地面,便飞舞银蛇,不似人间。总是习惯关注白雪茫茫,却忽视了形成这银装素裹的一片片雪花,轻盈、微小,虽稍纵即逝,却美到极致,惹人留恋。今天便来看一看微距下晶莹剔透的雪花,要怎么拍~

晶莹剔透的雪花一直给人圣洁而纯净的感觉,经常看到别人拍摄的雪花微距特写,美丽而梦幻,是不是也羡慕不已?那么这种照片是如何拍摄的呢?

微距镜头下的小雪花,晶莹剔透,宛如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既然是拍摄微距,那么微距镜头是必不可少的了。微距镜头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百微或者60微等,这里特别提示一下,微距镜头的参数指标不是看光圈,而是看放大倍率。而对于拍摄雪花来说,可能1:1的放大并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了。要想实现更大的放大比,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延伸筒,可以让你的微距得到更大的放大比。

延伸筒

三脚架:对于拍摄雪花来说,由于雪花容易融化,你还没有准备好雪已经融了,其次是三脚架对于拍摄角度和环境比较挑剔,所以,可以尝试手持拍摄,具体的情况根据个人而定。

闪光灯:由于拍摄时布光的需要,闪光灯或其它补光设备不可或缺,用于柔化光线的柔光罩也是必须的。要灵活运用闪光灯辅助摄影并非一件易事,摄影人经常要平衡自然光及闪光灯之余,明显的阴影或过度曝光的情况皆会令影像看上来十分突兀。环型闪光灯,这种特别的闪光灯能够为主体提供均匀的照明,适当运用的话,更能令影像看上来别具一格。

环形闪光灯

TIPS:由于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可以 “闪光灯曝光补偿” 或 “手动调配” 减低闪光灯输出率,以免做成主体过曝等情况。

相机设置

光圈:根据微距通用的技巧,遵循微距成像特点,光圈一般设置在F11以上或更小光圈为好,小光圈能获得足够大的景深。而对于手机拍摄来说,就不要考虑这个问题,最需要考虑的是光线的问题,尽量选择光线比较好的环境拍摄。

光圈:F11 ,快门1/500秒,ISO2000,焦距90mm 曝光补偿+0.3EV

快门:微距拍摄雪花,快门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由于雪花容易消融;二是手持拍摄微距,低于1/200 s,手持很难拍清楚。很多时候,需要使用F11以上或更小光圈,即使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也请稍微提高一些高感以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

提高高感以保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

手动对焦:微距拍摄在通常情况下自动对焦很难准确对上,雪花自然也不例外,推荐采用手动对焦。或者打开相机的实时取景,放大对焦,确保对上焦再按下快门,建议选择点测光。

由于景深太浅,自动对焦变得很困难,甚至随时偏移对焦,这时候手动对焦可帮助你实现精准对焦。

曝光和背景:主体很小,占很小部分篇幅,因为雪花本身透明,为了更加衬托出主体,请选择单一较暗的背景。

蓝色背景,以更加突显雪花主体。

使用深色背景,曝光时就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很容易导致曝光不准确,造成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这时就要用到曝光补偿进行调整,如果背景太暗,就增加曝光,如果太亮就减弱曝光。

雪花收集

雪花非常脆弱,温度稍微一高就会融化,所以我们需要用温度很低的透明玻璃来承载它,或者也可以准备一块保鲜膜来收集雪花,甚至用针织的围脖,毛巾,略粗糙的布面、木板、羽毛等,可以让雪花短暂停留,不至于“秒化”。

寻找落在雪堆上,但个体相对较为独立的雪花。

拍摄技巧

1、既然是手持,对焦和按快门是一个连贯的动作。而且这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对焦刚完成时,然后快速轻按快门(对焦完成时不要停留时间过长,按快门前屏住呼吸手稳住不得有丝毫晃动)。

对焦完成马上按下快门,减少手抖的因素。

2、雪花是结晶颗粒,因此可以借助光线营造出梦幻的光影效果,逆光、侧逆光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另外,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既能表现冰雪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

逆光下的雪花,更加突显雪花的晶莹剔透。

3、手机拍摄,或许有惊喜

手机可不可以拍雪花的效果。手机完全可以。这两年新出的多镜头手机,基本都已经自带了微距模式。对焦距离一近再近,所以,如今我们可以不借助外接镜头,就直接放大、拍摄物体。所以,拍雪花特写,真的一部手机就足够。相比来说,手机还有很多的优势,有更大的景深效果、更灵活的操作方式。

发现形态好看的雪花,镜头迅速靠近,然后“手动对焦”找到最佳清晰度,选择深色背景以突显雪花主体。

总结

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想拍好雪花微距,做到以下4点:

1、拍微距:手稳快,对焦准,减亮度;

2、选背景:要深色,略粗糙,需干净;

3、多角度:借光照,侧面拍,俯视拍;

4、突主体:裁图、提亮、加暗影,实在不行“变黑白”。

下雪天,不用出行,在家也能拍出不一样的“雪景”。

怎么拍好一场初雪?8大拍摄技巧,拍出创意、漂亮的雪景照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