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SLB049五针松
龙佰园 2020-02-09


品种:五针松
品名:时移世易
别称:日本五针松、五钗松、五须松
拉丁学名: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 
来自:河南焦作
价值:
宽度:55厘米                       高度:45厘米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松科                              亚科:松亚科 
属:松属                             亚属:单维管束松亚属
组:五针松组                       种 :日本五针松
命名者及年代 :Sieb. et Zucc.,1842

日本五针松(学名:Pinus parviflora)是松科松属的植物,乔木,在原产地高10-30米,胸径0.6-1.5米;幼树树皮淡灰色,平滑,大树树皮暗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枝平展,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幼嫩时绿色,后呈黄褐色。针叶5针一束,微弯曲,长3.5-5.5厘米。球果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几无梗,熟时种鳞张开;种子为不规则倒卵圆形,近褐色,具黑色斑纹,长8-10毫米,径约7毫米,种翅宽6-8毫米,连种子长1.8-2厘米。 
原产于日本。中国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及山东青岛等地已普遍引种栽培。属温带树种。喜生于山腹干燥之地,能耐阴,忌湿畏热。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碱性土外都能适应,而以微酸性灰化黄壤最为合适。 
日本五针松针叶紧密秀丽,又因长期嫁接高生长受到抑制而成灌丛状的小乔木,树枝优美,为珍贵的观赏树种,过去多用于盆栽造型,花园、居住区、宾馆的广场露地栽种较多,宜与山石相配起到主景作用。
形态特征
乔木,在原产地高10-30米,胸径0.6-1.5米;幼树树皮淡灰色,平滑,大树树皮暗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枝平展,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幼嫩时绿色,后呈黄褐色,密生淡黄色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树脂。针叶5针一束,微弯曲,长3.5-5.5厘米,径不及1毫米,边缘具细锯齿,背面暗绿色,无气孔线,腹面每侧有3-6条灰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单层皮下层细胞,背面有2个边生树脂道,腹面1个中生或无树脂道;叶鞘早落。
球果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几无梗,熟时种鳞张开,长4-7.5厘米,径3.5-4.5厘米;中部种鳞宽倒卵状斜方形或长方状倒卵形,长2-3厘米,宽1.8-2厘米,鳞盾淡褐色或暗灰褐色,近斜方形,先端圆,鳞脐凹下,微内曲,边缘薄,两侧边向外弯,下部底边宽楔形;种子为不规则倒卵圆形,近褐色,具黑色斑纹,长8-10毫米,径约7毫米,种翅宽6-8毫米,连种子长1.8-2厘米。 
产地生境
原产于日本。中国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及山东青岛等地已普遍引种栽培。 属温带树种。喜生于山腹干燥之地,能耐阴,忌湿畏热。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碱性土外都能适应,而以微酸性灰化黄壤最为合适。 
养护方法
盆土:日本五针松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土壤偏碱,容易使针叶发黄脱落,甚至死亡。所以盆土以天然山泥为好,也可根据其要求,配制成合适的营养土。一般每隔2-3年换盆一次,换盆宜在2-3月或9-10月进行。 
光照:日本五针松为阳性树种,要求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养护,这样针叶短而健壮,叶色翠绿,否则针叶瘦弱,容易枯黄。春、秋、冬季都应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任其接受阳光直射。只是在炎热的夏天中午要稍加遮荫,以免烈日高温造成针叶枯焦。  
浇水:日本五针松喜干燥不耐湿。春、秋季节是其生长季节,需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促进枝叶生长。夏季生长缓慢或进入半休眠期,但水分蒸发量大,通常每天清晨浇水1次, 傍晚向叶面上喷水1次。冬天要控制浇水,以维持日本五针松最低的需求即可。 
施肥:对成型的日本五针松。施肥不宜过多,否则易伤根,一般只在春、秋生长期进行施肥。春肥在发芽前和展叶后各施一次,以稀薄饼肥水为好,秋肥可适当浓些,10月以后要停止施肥。  
修剪:日本五针松的修剪,对已成型的,需要每年进行摘芽和适度修剪,以控制枝叶生长,达到植株疏密适度。  
防寒:日本五针松较耐寒,在长江以南地区,在背风向阳处可露地过冬,在寒冷的北方,则要室内越冬,温度维持5℃左右即可,不要超过10℃,否则植株得不到充分的休眠,影响第二年生长。 
主要价值
日本五针松干苍枝劲,翠叶葱笼,秀枝舒展,偃盖如画,诚集松类气、骨色、神之大成,为园林中珍贵树种,作重点配置点缀。最宜与假山石配置成景,或配以牡丹, 或配以杜鹃,或以梅为侣,以红枫为伴。在建筑主要门庭、纪念性建筑物前对植,或植于主景树丛前,苍劲朴茂,古趣盎然。日本五针松经过加工,悬崖宛垂,石雅挺筑,为树桩盆景之珍品。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