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游记·大同
枫寒一舍 2017-06-21

序言:

趁着“五一”刚过就行李款款离家出游了。

在北京中转,吃了一顿美味但是很咸的卤煮(自从三年前吃了一次超级咸的卤煮,受伤的舌头休养得差不多了才敢再吃一次)过后就开始奔大同而去。

出了大同火车站,就知道,这个决定对了。

阴雨天加上旅游热刚过,讲真,从来没有体会过,在景点看到的全是景不是人……

所以,此番细细游览过后,已经开始怀疑过去人挤人模式的旅游可有意义?若说人少才能细赏,人多时候看到的又是什么?留在心中的是什么?

然而,时间丝毫不会停滞,最终,心中还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大同·云冈石窟篇

陋壁残窟,几经水火瘦容枯。

艳颜雕琢,飞檐斗角与天夺。

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三大石窟有着极大的向往。

这里虽然不像敦煌莫高窟在被人们的期待中神话了神秘了,成为了承载太多人追随心愿的佛教文化圣地,但是对个人来说,“云冈石窟”四个字就足以使人激动许久。

石窟就在大同市西郊,交通简直不能再方便,在火车站附近的邮政大楼下乘坐603公交,终点即是。

这一天是淋着雨看完了第一遍石窟,从第一石窟,到第四石窟,开始蹭听导游的讲解,直到昙曜五窟结束。

导游领着游人坐车离开了,这边就进了云冈石窟博物馆避雨(补充知识)参观。

出来之后,雨停了,再又重新回头,仔细看过因为蹭听而错过的其他石窟。

可以顺着石窟顺序正着看一遍,反着看一遍,翻来覆去看三四遍,(游人少)就是这么任性!

不得不佩服古时的能工巧匠、鬼斧神工;不得不佩服北魏的文化开放、融合,财力的深厚;不得不佩服后世历代的保护重视程度,还是得佩服那时的保护措施也是那么的巧妙;不得不佩服,更朝换代的战火激烈、熊熊燃烧不灭,破坏力之大……

都说,时间和风化是对石刻的最大伤害,不错,除了重点保护的石窟,一一看过,佛像面目模糊,更甚至整个体态都如同坐化枯骨……悲痛么?却不要忘了,战火连天,烧尽了多少石刻痕迹……有人的刻意破坏,当真是要灭尽佛陀……

照了不少照片,但是真正保护下来的美轮美奂、大气磅礴、鬼斧神工、构思精妙,结构严谨的石窟雕刻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遗憾么?遗憾……因为看得再仔细,记得再认真,双眼毕竟不是录像机……会模糊会忘记……直到什么也记不起来……相反,留下照片就不遗憾了么?且不说照相技术怎样,就算也是照得美轮美奂,却也不过是平面一张,永远不会有,雕刻明晰的痕迹在眼前、置身在石像环绕、佛文缠绕、脚踏石地、头罩穹顶的震撼,然而那种震撼,总是会在时间流逝中,沉淀在心底,直至再也浮不上来……

清朝是个有趣的朝代,兴盛后的腐败,腐败下的兴盛……哪怕是自欺欺人的自大,也足够进化出一些超前的思想……

对比唐三彩的着色,清代时期的着色更为绚烂艳丽,感觉上也更为张扬,却也更加一板一眼……

第五、六石窟外,是清代建立起来的阁楼,高楼叠起,檐牙斗角,把佛家的瑰宝保护在了里面,安安稳稳至今,不过是想延缓石刻损坏的时限……是与人对抗还是与天来争夺时间?……




大同·悬空寺、恒山篇

壁上奇观,细木飞梁妄成仙。

山中庙藏,层山叠嶂仙人彷。

大同市区到悬空寺和恒山,交通并不便利,对于这边吃了亏的人来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悬空寺是奇观、巨观、伟观……恨不得所有惊叹的词语都给他……

但是说来惭愧,回家多时也还是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寺庙?

传说有很多——皇帝想要造一座仙迹,妄图长生不老;或是仅仅为了避免暴雨洪水的倾覆……然而,至今也只能被人踩踏,毫无意义……

今次游人虽不多,但是在结构复杂,空间狭小的悬空楼阁之上,又能承载几许?

并非在乎坍塌,而是即便坍塌,也是宿命所归……



悬空寺到恒山走也就穿过一条隧道,到了恒山大门(山脚)坐个景区大巴到山腰停车场(此处才开始攀登)也就十元一位,所以说,千万不要相信悬空寺停车场上那些狼狈为奸的人说什么从悬空寺到山腰停车场90元一位的混话。

不得不说,这里的交通管理太差了……

恒山,乃五岳之一,最开始熟悉还是因为《笑傲江湖》这本书,不过这里可是道家之地……

仙人遗迹大多不可信,如果一座道家名山,分离了道教文化,此山还有什么?恒山并不高,攀爬也毫无难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难道说,沾了仙气儿的山便格外秀丽?……





大同·华严寺篇

漆木琼宇,风过回廊无喧语。

敛眉含笑,杏林梨花自妖娆。



时间的原因,想去五台山却有心而无力,最终是选择在大同市区逛开了……

还是前一天晚上打算吃一吃这里比较有名的美食,于是摸着黑逛进了这里的城墙里……霓虹的市区,喧嚣的街道马上被城墙隔开了,城墙里面安静得简直与外面形成两个天地。

托了手机地图导航的福,沿着一片红墙灰瓦,终于是摸到了那间名叫《凤临阁》的饭馆,初入眼帘就被那华丽的外表震慑到了,赶在开放时间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进去了,原来华丽的外表并非虚张声势,里面更是奢华内敛……

优雅舒适的环境、美味清淡的菜品(我就像是打广告的),饱餐一顿之后,又踏上了观赏的路途……果然城墙里面别有洞天……奈何时间太晚了,再次迷了路之后,还是打车回转休息了……



所以说有了前一晚的铺垫,今天便轻车熟路的转进城墙,直奔那片戳中我心窝的红墙灰瓦……

红墙灰瓦,围出的是一处寺院——华严寺。

且不说华严寺景区步行街都是古香古色,建筑斗拱榫卯结构也都是比照华严寺做出的仿古效果……那么华严寺里面是什么模样呢……

华严寺简直就像是花园一般……桃树梨花,曲径通幽,暗香飘送……

虽然据说现今的面积不过辽代时候的几分之几(罪过,忘了),与当初相比,只能说是面目全非……但是……因为是今天赶上风比较大的天气,每座塔楼佛殿的檐角都挂着风铃,站立中庭,诺大庭院,却不见寥落几人,只听闻铃声清脆,也是有佛门清净从心而生……



总是觉得人星寥落,不过是因为停留在每个殿堂的时间太长,错过了来往过客……

华严寺其实不过简单的几个院落,却几个小时过去依然消磨着……可以说,如果云冈石窟体会的是鬼斧技艺中的佛教文化融合辉煌与变迁……这里就是近距离观赏佛教底蕴的地方……

只不过……都不足以让人明白佛家的禅悟……

景区里面但凡建筑规整,色彩清晰鲜明,梁椽红柱都新鲜得看不到一点裂纹……那么,不是近几年新建的,便是近几年修复的,不是秉承修旧如旧而是修旧呈新……

其实华严寺里留下的,真正有年代的建筑并不多了,真正的古旧建筑远不是初入寺院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恢弘……

那是一种,经过风雨洗礼过,又沉淀下来的深重醇厚……

一旦接触,就会被那掉色的木柱镂空的雕花里所蕴含的魅力散发的陈旧尘埃的气息所吸引。这边是比较偏爱旧东西的……更何况……

做一个并不合适的比喻,但是想来,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出自《天下三》)北冥南地图里的三大国风建筑,气势恢宏,棱角僵硬分明,说这不是古时候的建筑风格么?并非不是。然而比起巴蜀望川镇,中原西岐村、平遥镇的建筑风格,为何就是那么冷硬、陌生?真正的国风文化底蕴的体现是蕴含而非把一些国风元素张贴在表面,青花不过是一个代表性的元素,却不是说青花瓷楼就是国风建筑……

层叠复杂的榫卯交错,枯裂出无数条细纹的漆红木门,构思奇妙讲究的龙纹花障……简直是酥化了这边全身的神经……突然就理解了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恨不得把所有都占为己有的欲望(我要控制不住我自己了)……只不过,得不到就毁灭的行为并非是真爱(我是不会这么做的)……

真真是早已丢失了的技艺啊……也许现今还会有身怀绝艺的人……但是为何依旧凋零了……断层的文化失落的文明……无从考证无能考证……时代的更迭太快,在不断追逐的路上又丢失了多少曾经拥有的?……

已经懒得去研究,懒得花心思了……

要知道,这辽代建筑的穹顶之上,数千方格的图案没有一幅相同……而清代之后就已经不再执着于此了……



大同·关帝庙篇

戏台高筑,绕梁不绝是梁祝。

桃园折曲,偃月青龙话春秋。


西安的城墙感受到的是历史文化的厚重,仍记得初见时内心感受到的震撼;而大同的城墙就使人感叹历史时代的变迁……

西安的城墙可以说是贯穿于西安市内,围护着西安这座城市;而大同的城墙在现今的作用就只能是将高楼大厦隔绝在外只为能呈现古建筑文化气息统一的那一方天地。

这座城墙很新,走在其上,道路不算太宽阔但是很平坦,一边望去,都市气息很浓,另一边望去,半壁残垣半壁红墙青瓦檐牙叠嶂……

古都大同,在古都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走很远……



下了城墙,在城内的街巷穿梭着,走到关帝庙的附近人突然就多了。

关帝庙的对面是一方小广场,两侧两条长廊延伸着,走廊尽头处的广场中间,设有一方戏台,年代久远……

烈日当空,然而广场上的人却甘愿坐在小板凳上,静待好戏开场——晋剧《梁祝》,从未能看过一场戏的这边有幸能在这里赏戏一番,心中也是激动些许。

锣鼓声起,缓急错落,戏人款步登场,水袖轻挽,念唱停转——真正是这城里百姓最得意的消遣。


关帝庙正殿同样是年代久远的建筑,还是那陈旧的味道,布满细纹裂痕的漆红木头,还是那些层叠繁复精致的镂空雕花……因为在修复中,不能够窥其全貌……然而,修复,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因为修复之后,可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点那曾经的气息?




北京·天坛篇

明帝始建,群殿庄严为祀天。

后经清乾,重覆乱瓦难旧颜。

再次回到可爱的中转站——北京,幸有半日余闲。

错过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便转道去了天坛南门前的磁器口豆汁老店饱尝一顿。后,便径直进入了天坛逛起来,绿树参天遮阴蔽日,却也敌不过北京三十多度的灼热。

袁世凯是破坏者,破坏了便不再建;乾隆也是破坏者,破坏了是为了再按照他的审美重建起来。

真是多亏了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现今的人们只能看到被他不断拆毁再重建的建筑,而再也不知最初明朝初建的面目……是否雕花纹刻自明朝开始就已经单调了呢?……




后记:写完通篇,再回看照片,回忆过程,发现,竟然记忆与理解出现了许多误差,可以说是,越渐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但是再又仔细想了想,努力地纠正误差,却发现,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误差……我不过是一个被历史的真相蒙蔽了双眼的人,无从自现今看到的任何表象中得到正确的信息,所得到的,不过是那些想让我们相信的“真相”。


【附】美食指南:

1、大同凤临阁烧麦:火车站乘坐15路-大同公园站下,城墙内,华严寺前。

2、北京北新桥卤煮老店:北京火车站,地铁2号线-崇文门换乘-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D口出站,右转往后走直走就到。

3、北京老磁器口豆汁天坛店:乘地铁到磁器口站下车,西南口(D)出。

4、北京金生隆(爆肚■冯)水爆肚:地铁2号线-鼓楼大街站A2出口。



推荐文章
评论(2)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