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重读《非暴力沟通》
吉米布K 2022-03-06

前言

       非暴力沟通是我这几年开始看书学习以来第一本分享的书籍,重温这本书依然感觉收获很大,依旧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体会的思想。如果你感觉跟别人的沟通阻力很大,或者是别人难以理解你的想法,这本书可以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学习《非暴力沟通》能够带来的改变

沟通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假思索地,以“率性而为”的态度去沟通,更多是条件反射和无意识的反映;第二阶段是有目的去交流,在交流中的思考尽量为了我们的目的服务;第三阶段是本书倡导的主题,以爱与理解为基础的非暴力沟通。

1、改变说话随口而出,在沟通中做到思而后动。

       如果我们在沟通中多思考几个问题,那么将极大的利于接下来的沟通。

       思考一下我们将会表达的这个话语会给双方带来怎么样感受,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的话语对我们当前的沟通主题是否有推进作用,这样的思考会让我们更专注于沟通本身。

2、沟通自己的内在心灵,了解自己。

       对于大众来说,最陌生的可能就是自己。也许是成长的坏境or是接受的教育,我们不被鼓励专注于自我的需求和感受,我们被教育于满足别人的期待,我们经常能听到“你应该怎样怎样”之类的话。

       渴了你会喝水,饿了你会寻找食物,困了你会睡觉,但是心灵的需求呢?那是最需要关怀的花园。

3、尊重彼此,和谐沟通。

       身为人,我们有着相似的感受和需求,在沟通中专注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能够促进沟通和互相理解。

       我们沟通的目的,最本质的应是互相理解,如果仅仅是为了伤害我们应该使用拳头进行沟通,而不是发展出我们丰富的语言、文字。


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暴力沟通者吧!

  • 我们很少意识到,评判是一种暴力

       我们经常评判别人,例如这个人太懒了,ta是个死板的人,这个人十分花心。

       我们习惯说话的时候由主观进行评判,我们不习惯说出事实,因为我们觉得别人能够看到跟我们眼中一样的事实,但是我们却认为别人不一定能看到自己眼中的真知灼见。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当你说一个人愚蠢,是这个人智力低下,还是这个人行为没有达到你的预期”?


       对于抽象概念,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如:愚蠢、聪明、勤奋的员工和卑鄙无耻等概念,如果我们不建立统一有效的量化标准,大家就聊不到一个点上,沟通障碍就来了。

       我推荐一个技巧,这个技巧叫作文字画面,文字画面意味着,沟通的双方就某一个抽象的概念进行讨论,创造出详细的描述,虽然无法创造出统一的标准,但是会很大程度上针对所讨论的主题达成一致的意见,比如讨论“有效的项目管理”,先创造出有效的项目管理这一画面,越清晰详细越有助于理解。

  • 为什么会存在评判呢?

       评判反映了我们的需求与价值观。当一个小孩子摔碎了碗,可能我们会评判他顽劣不听话,这反映了我们希望他不要犯错的需求,反映了我们觉得听话的小孩子应该循规蹈矩的价值观。

  • 比较是评判中的一种。

       比较别人,是我们希望其中一方做出改变时会常用的方法。

       不少父母会比较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优点,以凸显自己孩子的缺点,以此要求自家孩子去改进提高。

       有时候情侣间也会进行比较,别人家的男朋友会怎样怎样,以此希望自己的另一伴在接下来的行为中能够更加贴近自己的需求。

       比较的沟通语言忽略了每个人每个场景的独特性,并把自身的期待与需求隐藏在比较的对象中,甚至还表达了“问题出在你身上”,而当我们把错误归咎于对方而希望对方因此改变,这种“比较”没有考虑到双方的内在的需求和感受,这属于暴力的沟通。

  • 回避责任

       “为什么这周三的报告你还没有提交,因为XX没有把项目信息提交给我”,“你总是没有时间陪我,我要工作呀!公司要我加班”。

        此类的沟通在于把责任放到了别人,忽略了自身的责任和需求。

请看下以下例子:

“你昨天没来我的婚礼,我很难过”

“你昨天没来我的婚礼,我很难过,因为我希望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候,你都能参与”

       第一类沟通表明自身的感受是源于对方的行为,而第二类沟通表明自身的感受是源于自身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第二类沟通是正视自身的需求与责任的表现。

  • 强人所难

       我们无法强迫别人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

       命令与请求的不同在于,命令如果没有被执行,是伴随着惩罚的。

       生活中的尊重与理解,要求我们减少命令,更多的请求,无论是对同事还是对家人,通过请求来表达自身的述求来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强迫带来的反抗敌对情绪,这与非暴力沟通的爱与理解是相违背的。

       以下是一个命令在日常中的例子:

      “我希望你能多点打电话回家,关心下父母”,“哎,可是每次打电话都不知道说什么,我上班又很忙”,“你怎么这么冷漠无情!一点都不关心家里的状况!”

  • 暴力的沟通有时候是带有情绪的,尤其是愤怒

       愤怒是我们自身对他人的评判与指责,是源于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看到小孩子把家里弄得乱糟糟,你不由得怒从心生,是小孩子的行为让你生气,还是因为疲惫的你希望好好休息与得到体谅安慰,却没能实现呢?

       把每一个愤怒的念头转变成未能被满足的需求,有助于我们专注于服务自身需求这件事。

       当你愤怒的时候,不妨深呼吸,问一下自己,由于什么样的事实进行了指责,思考自己没能被满足的期待,最后再表达我们的感受和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四秘诀,恰当的表达自己和体谅别人

观察,不加评判的观察,减少关于个人品格形容词的使用;


感受,建立自己的感受词汇表,用喜悦、兴奋、满足等代替还好跟不错,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感受的缘由,当我们的需求与期待落空,情绪就产生了。当我们希望对方能戒酒而对方依旧嗜酒如命,我们会产生失望、愤怒等情绪;当我们希望对方体谅自己,而对方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超出预期的表现,我们会由衷地感到欢喜;


表达,请求帮助,说出具体的请求,如果我们的请求是抽象的概念,会陷入沟通障碍和认知偏差。如果你说你希望另一伴以后能多早点回家陪孩子,那么他可能觉得,那以后我每周抽一天提前回家陪孩子就够了,而你可能是希望ta每天都能提前回家,这就是对“多早点回家”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偏差。


如何正确的倾听别人说话?

       倾听很难做到,原因在于我们在尝试倾听的时候很难避免的会有一些错误的做法,如:安慰、否认、回忆、比较、询问、建议、说教、同情、辩解、纠正等。

       99%的倾听会陷于这个困境中。正确的倾听应该是同理心、换位思考,尝试体会对方当前的感受,以及对方表达中的需求,通过正确的反馈获取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信息。

       公式:你感觉到XX情绪,是因为你想要XX吗?

       正确的倾听可以帮助对方了解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也能给对方感受到我们在努力的理解他们,促进相互理解。


沟通自己、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被教育要成为这样那样的人,很少提及个人内在的需求。

       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挖掘自己内心的需求,去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构建了解内我的体系。

       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自我的需求”与“他人的期待’中寻找平衡。

       生命的成长往往是改变自己。我希望个人的成长与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而不是避免犯错,害怕被责怪。

       当我们出于生命的热爱去改变自己时,我们充满了力量,我们满足自己的梦想且实现他人的期待。

       如因为对学习的兴趣而努力,而非避免被责骂;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另一伴做出改变,喜欢看着她被自己的爱包围时的喜悦,而不是讨厌ta的抱怨而改变。


发乎内心的感激与赞美是语言最温暖的力量

       每个人所面临的挑战来源于自我的梦想与他人的期待,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其斗争。

       我们渴望着得到别人的认可,采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激与赞美会获得和谐的关系。

       公式:对方做了什么,满足了我们怎样的需求,让我们感觉如何。

       这种真实而详细的表达可以让对方体会到我们是发乎内心的感激与赞美,而非随口说说。


沟通的本质

       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是关注双方的感受与需求,这是一种爱的力量,用爱来软化沟通的障碍,促进理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自营经营者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