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马尾神经损伤哪里治?怎么治?

微信公众号【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欢迎关注!

很多的病人和家属盲目四处求医,结果花光了积蓄不算,甚至还耽误了治疗,落得一身残疾。

选择在哪里治疗,看病是第一步,也是对治疗效果影响最大的。对病人来说,并不是医院越有名、规模越大、病人越多就越好。也并不是有个熟人就能得到最恰当的诊断和治疗。因为每家医院各科室的水平并不尽相同,再大的医院也有相对薄弱的科室,有些小医院也有很强的优势科室和特色诊疗项目,不能一概而论。

绝大多数的人患病最先通过西医的手段诊断、治疗疾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通过西医来治疗。

【西药】

西医治疗马尾神经损伤常规性的传统诊疗方式是服药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比如服用b族维生素、弥可保、甲钴胺片、银杏叶、谷维素等等,这些药物并不专门治疗马尾神经损伤,属于异病同药。短期内服用药物,病人的身体可能会见到细微改善、减轻病痛,但是不建议长期服用。

如果马尾综合征的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服用西药没有效果的话,说明已经度过药物的“蜜月期”。这时候不应该再服用西药了,不但对恢复没有帮助,还可能会出现药物刺激性,那么副作用或并发症就会逐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等,对身体造成新的负担。有些药物长期服用还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之前就有大便困难的马尾综合征病人,描述自己服用了数年泻药导致肠道变黑,离不开泻药的情况。

【手术】

现阶段,手术诊疗成为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马尾神经损伤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分为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手术多以全流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设备,腰椎板减压术、前方减压或内固定术、马尾神经吻合术、马尾神经松解术等。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解除压迫、松解粘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手术治疗创伤大,不稳定性强,这也是很多患者不去做手术或者做完手术没有恢复的原因。甚至由于手术的风险性造成,造成脆弱的马尾神经2次损伤,那么这样的伤害将会是不可磨灭的,更为后续的治疗增加了难度,使病患失去了信心。

马尾神经损伤病人需要克服的困难并不是需要手术却不手术,“鸵鸟心态”并不可取,只能拖延导致病情加重,结果就是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治疗。在病情达到手术指征,尽早手术,尽量找对此手术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去做,尽最大可能规避手术中的风险,减少对神经的损伤,把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中医】

整个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尤其是我们的祖国医学,特别强调,叫辨证施治,再加四个字叫对症下药,那就中医本身而言,对症下药呀,它所反映出的,在黄帝内经,在我们的中医的古籍上,非常重要的一条治疗原则,那就叫同病异治,或者说是异病同治。

中医疗法根据马尾神经损伤的致病原因,从疾病的根源入手,在中医药施治的过程中运用中药益气养血,疏经通络,补虚扶正,滋肝补肾来进行调治,让肌皮,肢体失养的地方得到气血的濡养后,肢体萎缩、麻木不仁等症状就会逐渐好转;

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到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所以肾虚也常常是筋伤疾患的中药原因,中医药的补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掉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亏损导致的亏虚。从而让身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彻底改变传统药物、物理治疗、手术矫正等不能从根源 (神经细胞) 修复神经元的弊端,而且又避免因手术造成患者的再次创伤。

马尾神经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髓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故本病血瘀重于气滞,由于气血不能连续,损伤之处瞬间失去气的温煦与血的濡养,最后阶段以益气活血来使其持续不断地鼓动与温养,直到气血正常流通,气行血活从而会使病人症状得到恢复健康生活。

生经益气汤在于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针对性用药之精妙,其医师对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有独到见解。通过数十年来的医疗实践与治疗探索,形成了生经益气汤疗 法独特的辨证用药及处方特色。让很多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受益无穷。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恢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胜任一般劳动;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活可自理;

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但生活尚需照顾;

有患者问道:“我之前也找过大院的中医大夫啊,为什么吃的效果不是很好呢?”

这里就涉及经验之谈了,大院的中医大夫大部分都属于综合性诊病的,并不会有太多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诊病,就算是专注某一领域也不一定是马尾神经方面的,中医又要看积累,所以这样的大夫少之又少。这也就是并不是哪里的中医大夫都可以治疗这种疾病问题的根部,大夫首先要有高超的中医基础,还得精通西医才可以。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