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了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欢迎关注!

大家应该也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亲朋好友中,总有几个腰突的人。就拿我自己举例,虽然我没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是我身边的朋友也有两三个患上了腰突,就连我自己偶尔也会有腰痛症状,所以每年会做一次全面的体检,虽然我也还很年轻,也建议大家每年做一次体检,对自己先负责,才能对家庭、事业负责不是吗?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少部分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知还停留在这个病是老年群体才会患有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增大,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来说已然成为了很多群体的职业病,比如长途司机、白领、流水线的工人、学生等等。

即便是这样,很多病人也并不清楚什么是马尾神经损伤,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已经造成马尾神经损伤的病人也有很多是不了解的,再加上误诊、漏诊,错误治疗,拖延治疗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边花费了时间和金钱,一边加重疾病的恶化,十分得不偿失。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概率其实并不高,0.06%-0.12%,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越来越多,其实马尾神经损伤的病人也比较多的。

那么马尾神经损伤是如何发生的呢?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受到外力作用使突出加重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入椎管内对马尾神经产生挤压而引起损伤,同时突出物在椎管内占位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局部血循环障碍和神经水肿,最终引起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1、均有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腿痛病史。

2、发病前绝大多数病例有明显诱因,如按摩、牵引、腰扭伤等,症状突然加重,在当时或数日内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

典型的马尾神经损伤症状有(对于其他炎症、肿瘤等也能引起马尾神经损伤)

1、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2、会阴区麻木、痛觉下降;

3、下肢瘫痪,双下肢或单侧下肢瘫,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但并不是所有马尾综合征患者都会有“三联症的表现”,大部分表现为一个或两个症。

4、椎间盘突出类型主要为中央型脱出和髓核游离于椎管内。

本病易与硬膜内髓外的马尾肿瘤混淆,应注意鉴别。马尾肿瘤一般与外伤无关,病史较长,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数月或数年才出现感觉,运动和括约肌障碍。多数表现在夜间性疼痛,MR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马尾神经损伤该如何预防呢?

本病预后恢复相对较差,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应引起重视。多数患者有明显诱因,都是在多次复发的基础上,或加以推拿或外伤才致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有些年轻的腰突患者佩戴腰围做剧烈的运动和锻炼,有可能使突出物破裂,大量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致马尾神经损伤。因此症状重、进展快,有反复发作及巨大椎间突出或合并腰椎不稳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和重手法的按摩。

马尾神经损伤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马尾神经损伤后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和药物干预。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松解黏连,但是术后仍需要较长的时间结合康复科理疗或中西药慢慢恢复。当然部分病人术后可能会加重症状,但是在必要手术情况下没有手术,症状只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会对后期的恢复产生很大的影响。加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能不手术,手术主要是为后期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家尽量找经验丰富的大夫主刀,尽可能避免神经损害的程度。

服药西药,主要以甲钴胺、维生素、鼠神经生长因子这类药物为金标准,但这个疾病在恢复上任然差异化巨大,多数人反应服用后感觉改变细微。

中医中药结合救治马尾神经损伤在当下来比较有优势,因为中医中药它通过辨证分型可以针对病症来整体治疗。中医中没有神经损伤的说法,对于马尾神经损伤带来的病症统一归属于筋经伤范畴,为痿症、痹症、筋症。对于疾病展现的病症,从中医药原理上对症下药,提升病人恢复进程,加快恢复时间,促进病人的恢复程度。

在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术前、术后恢复阶段,生经益气汤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经益气汤是通过口服纯中药汤剂来促进马尾神经损伤恢复的,他的作用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修复神经,因为神经坏死是不可修复的。他只是让神经细胞得到再生,再和之前的神经嫁接住,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通经络,益气养血,润养筋脉,让痿弱不力的经络能得到营养,从而变的血液充盈,并且可以让肌肉萎缩的症状大大减轻甚至恢复。

麻木感和疼痛感需要一段时间的滋养。二便则是增强肠胃蠕动功能,不再便秘,然后再提高膀胱收缩力让患者本人对二便能有一定的控制,不再为此苦恼。

因此,生经益气汤是用于恢复马尾神经损伤的一种纯中药口服汤剂,并不是成药,是处方药。从一人一方上对患者辨证施治的,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症状不同则用药不同。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