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童年的秘密:等一等,我们都是合格的守护者
中国结 2022-04-07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手机,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普及的沟通工具,几乎人手一部。

 

除了它带给我们的方便之外,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便是教育。这个教育,不仅有家庭的教育,还有学校的教育。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哭闹,父母懒得去查明原因,只想着让他快点不哭,然后就把手机往他面前一放。

 

成功吸引孩子注意力了,孩子不哭了。父母想要的结果实现了。

 

慢慢地,孩子上学了。当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慢慢地在学习上展现他们的优势,而自己的孩子却对学习依旧没啥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抱着手机。爸妈也着急了,毕竟这书不好好读,以后的升学也是很难的。

 

他们想把孩子的手机收回来,想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结果发现,一切仿佛都已经没法改变了。如果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举措,孩子甚至会反抗。成功把手机收回来的父母,却发现,孩子两眼无神,对着身边的一切都是非常地冷漠的。

 

类似这样的情形,在心理分析中,被称为是“心理神游症”,这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逃避和不肯面对,是属于背离了天性而被隐藏的内心能量。想要改变这种情形,需要的便是把隐藏的能量展现出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提到,新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家,也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生,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强权主义者,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是来源于她在儿童工作过程中,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的。在她的教育方法中,她提倡学校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且提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敏感期等概念。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对六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探讨,也对儿童心理畸变的表现和心理冲突做出了分析,也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原则以及父母的职责。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蒙台梭利提倡的是陪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者。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创造合适的环境

 

今天的社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从最初的胎教,到出生后的各种生活条件,甚至于在孩子的求学阶段,很多父母都是尽己所能地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有些父母,甚至于从孩子出生那一刻,给孩子提供的吃穿用度都要讲究最好的。然而,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就是爱吗?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脆弱阶段。作为大人,我们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是应该的。保护幼崽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的。动物界的很多生物也有这样的行为。

 

但是,对孩子的保护并不仅仅是对身体的照顾。我们发现,很多母兽会挑选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产仔,在孩子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母兽也会让孩子与群体隔离开来,为的就是保护幼崽。一直等到孩子的生理本能觉醒了,才带着他们慢慢地融入到群体中。

 

对于人类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只是人类的幼崽从出生到生理的觉醒,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便是父母的陪伴,特别是来自于母亲的陪伴。

 

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惊讶于生命的神奇,但同时我们也会以爱的名义限制孩子的发展。比如,当孩子尝试着自己走路时,我们总会害怕他摔倒,所以不让他走,甚至直接把他抱起。对于我们而言,这是爱的表现,但是这却阻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道路。

 

孩子打算自己吃饭,我们却害怕他不会吃,甚至害怕孩子会把饭吃得满地都是。所以大人们喜欢取代孩子的好奇,给孩子喂饭。

 

所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创造合适的环境,第一步便是我们要改变我们大人自己的心态。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生命体,在他的体内蕴含着很多的可能。但是,这些可能之所以没有被展现出来,原因之一便是我们大人没有给出这样的环境。

 

所以,慢下来,等一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守护着孩子就可以,就像大象妈妈在小象学走路的时候,只是在旁边跟着,但是它并没有替小象走路,甚至为了让小象走得更快一点,直接把小象驮起来。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让孩子积极主动地生活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们会选择帮他们做完一切的事情。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了,父母们却发现孩子对于未来没有积极主动的进取心。

 

在学校里,老师们在进行远大前程理想教育,结果发现,有些同学对此的反应非常地冷漠。他们的样子,看起来就好像在听一个与他们无关的故事。

 

深究其原因,我们来到他的童年。结果发现,孩子小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比如,和孩子一起去逛街。爸爸妈妈们问了孩子喜欢什么玩具,孩子说,喜欢小汽车。可是父母们觉得,孩子该喜欢看书,这个年龄别的小朋友都认识好多字了。所以,父母们最终给孩子买的是图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父母的言行中,孩子其实是看在眼里的。这样的买玩具事件要是多发生几次,孩子估计就会觉得,不管我喜不喜欢,最终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的是不喜欢的那个。他们从小的积极主动权利就被剥夺了。

 

等到长大了,这样的一种童年创伤并没有痊愈,而是依旧跟着他。他们在潜意识里会觉得,不管我怎么选,我最终都没法选择我最想选择的那种。自然而然,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消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可以等一等,等孩子找到自我,等孩子积极主动去争取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慢慢陪伴着就好。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尊重孩子的自我个性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说是一种刺激,总是在孩子耳边提起很多别人家的孩子,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多么的优秀,别人家的孩子经常考满分,别人家的孩子学了多少种技能.......

 

孩子听着烦,父母其实也是充满着各种焦虑。很多父母看着曾经同学,现在的同事的小孩报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培训班,也让孩子跟着报班。

 

所以在孩子的为数不多的周末里,被赶鸭子上架去上课。学了很久也学不出点什么,因为这本身就不是自己兴趣所在。

 

其实,学习一项技能并不是不好,但是在此之前,家长们还是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是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生存,寻找自己存在感,区别自己与他人的自信。如果从小他的个性和自我就是被这样慢慢地磨灭了,那么这对他以后在社会上的生存也是一个挑战。

 

而孩子长期的个性被压抑,也是孩子长大后心理畸变的原因。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沉迷手机的孩子,为何无论怎么说都没用,为何他总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呢?其实这些都是他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在游戏里,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参与战斗,这一场失败了可以重新开始。但是现实很残酷,没有那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甚至于有些家长从小也没教会孩子,面对失败,如何重新开始。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刚出生的孩子,还是成长的孩子,还是长大后的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十分地漫长的。在孩子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大人的陪伴。

 

而这条路很长,需要大人们等一等,等一等孩子的内在觉醒,等一等孩子的缓慢,等一等孩子的与众不同,在等一等之中,我们都会是合格的守护者。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