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追忆曾经的铁路探访之2012年6月本溪矿山铁路探访(一)
王克思 2021-09-08

歪头山矿区,位于本溪市区以北的歪头山镇,紧邻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歪头山铁矿作为本钢的铁矿基地,开始了大规模开采。而为了方便矿区职工及其家属的出行,也是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歪头山矿区开行了通勤列车,列车起点位于歪头山矿山铁路的“矿山车站”,终点位于国铁歪头山车站旁边修建的一个“乘降所”,全程运行仅8分钟。其使用的车体,为当时歪头山矿区从沈阳铁路局购买的“退役车体”。因此,其编组中有YZ21、YZ30和YZ96等“稀有车体”。当时,我听说了这些事之后,就在2012年6月25日对那里进行了第一次探访,本文将叙述那次探访的全过程。当然,在正文之前,我将先呈上本文的背景音乐,具体内容可点击以下链接:张学友《如果这都不算爱》《The Ludlows》电影《燃情岁月》主题音乐

话说在2012年6月25日下午,我从沈阳站出发,直接乘坐当时的6311次列车前往歪头山。

当天下午16点38分,我当时乘坐的6311次列车驶离沈阳站。当时列车在通过浑河站时,我看到了旁边分出去的沈抚城际铁路。

在列车通过苏家屯车站时,我看到了旁边等待进入沈阳铁路客车厂整修的原加格达奇-北京1468次(现K498次)列车的车底。

过了那里不远,我看到了旁边通往沈阳铁路客车厂的专用线。

剩下的路程中,我只是随拍了几张图片。

当时本人也拍到沿途经过的陈相屯车站和姚千户屯车站。

大约在下午17点40分,我在歪头山车站下了车。

下车时,我拍下了所乘坐YZ22型硬座车体的编号。

下车后,我直接沿着车站内的人行天桥来到了车站旁边的歪头山矿山通勤列车乘降点。

而我的身旁就是歪头山矿山铁路的终点。

登上列车后,我突然觉得一下子“穿越”了,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车厢内的棚顶灯也显得十分古老。

此时我发现该乘降点的铁路使用的居然还是老式的木制枕木。

随着一声电铃声,我所乘坐的列车驶离乘降点,旁边先出现的是美丽的山景。

过了那里,我所乘坐的列车先通过一处铁路道口。

接着列车通过歪头山国铁与矿山铁路的交接场。

过了那里不久,我所乘坐的列车驶上一处弯道。

这时我看到旁边出现了当时正在修建的新矿山铁路线路。

过了那里,我所乘坐的列车通过沈本开发大道的铁路道口。

过了道口,我所乘坐的列车先从一个村子旁边驶过。

之后我看到在旁边的一个院子里,出现了一台已经退役的DFH5型内燃机车。

接着我看到旁边出现了已经报废的EL1和EL2型电机车。

而另一旁是歪头山铁矿的选矿厂。

就这样,我所乘坐的通勤列车在运行8分钟后,到达其位于歪头山矿山车站的终点。下车时,我看到列尾为早已在国铁被淘汰的YZ21型硬座车。

而我的身旁是目前几乎成为“孤品”的YZ30型硬座车和YZ96型硬座车。

接着我来到矿山车站内拍摄,首先拍摄的是停放在车站内的矿用自翻车。

之后我又拍到远处一台已经报废的内燃机车。

这时,我看到列车的本务机车——GK1C0679号内燃机车完成转线,缓缓驶来。话说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乘坐由GK1C内燃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

拍完本务机车后,我立即回到通勤小票车上。不久,我所乘坐的列车再次驶离矿山车站,而远处就是歪头山铁矿的开采区。

接着我看到了通往选矿厂和开采区的矿山铁路支线。

接着列车从一片农田旁驶过。

不久,我所乘坐的列车开始在沈丹线铁路旁边行驶。

紧接着列车先后通过两处铁路道口。

过了道口之后,我所乘坐的列车与歪头山矿山铁路与国铁的联络线相分离。

过了那里,我回到歪头山车站,并走上前面的人行天桥。

走上桥,我拍到了当时的沈阳-本溪的6323次列车和另一列由DF4C牵引的上行货车。

下了桥,我又拍了一张歪头山镇内的图片。

之后我来到国铁歪头山车站。

不过由于歪头山-本溪班车在矿区,我又回到矿区附近,乘车来到本溪市区,在此呈上本人当时的汽车票,当天的探访到这里也就全部结束了。

最后呈上本人在沈阳克俭公园内拍摄的类似型号老式车厢的展品图片。

到这里,本文的所有内容就全部结束了。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接着本文的内容,叙述本人在第二天(2012年6月26日)探访本溪南芬露天铁矿矿山铁路的全过程,敬请期待。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