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17年4月辽西及内蒙古公路与铁路之旅(六)
王克思 2022-06-05

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叙述了2017年4月21日上午运转探访“鞍山—汤河(安平)”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可点击以下链接:2017年4月辽西及内蒙古公路与铁路之旅(五):“鞍山—汤河(安平)”班车运转之旅。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接着前文的内容,叙述当天下午的最后一段旅程。

(接前文)话说在2017年4月21日下午13点50分,笔者又回到辽阳市客运站。

进入辽阳市客运站,笔者取出提前预订的班车客票,准备运转前往辽中的班车。

14点10分,笔者检完客票,登上前往辽中的班车。

14点20分,笔者所乘坐车辆驶离客运站,先沿着胜利路向南行驶,之后右转,穿过沈大线铁路,开始沿繁荣路向城区外行驶。

出了繁荣路,笔者所乘坐车辆驶过一座立交桥,跨越沈大高速公路。

下了立交桥,笔者所乘坐车辆经过与G202国道的交叉路口,开始沿沈环线公路行驶,并依次驶过高洛子村和沙岭台村。

大约5分钟之后,笔者所乘坐车辆进入沙岭镇境内。(PS:沙岭镇,位于辽阳市太子河区西部,其最早可追溯至1948年成立的“沙岭区”,1958年改为“沙岭乡”,1984年9月改为沙岭镇,2011年由原属辽阳县管辖划归太子河区至今。目前,沙岭镇下辖18个行政村,人口约4.2万人)

接着该车经过与沙岭镇紧邻的新民村和道岔子村。

过了道岔子村,笔者所乘坐车辆又经过二台子村和头台子村,此时该车已经进入辽阳县境内。

穿过辽中环线高速公路,笔者所乘坐车辆进入黄泥洼镇。(PS:黄泥洼镇,位于辽阳市辽阳县境内,位于辽阳县西部。相传在明代,该地称为“长安堡”,后因其境内盛产黄黏土, 且地势低洼而得名“黄泥洼”。目前,黄泥洼镇下辖14个行政村,人口约3.5万人)

出了黄泥洼镇,笔者所乘坐车辆先驶过三道岗村,之后又路过小北河桥,跨越太子河。

跨越太子河不久,笔者所乘坐车辆驶入小北河镇和与其紧邻的高台子村。(PS:小北河镇,位于辽阳市辽阳县西北部,其西、北与沈阳市辽中区隔河相望,其东部紧邻灯塔市。目前,小北河镇下辖20个行政村,人口4.76万人)

过了小北河镇不久,笔者所乘坐车辆跨越浑河,进入沈阳市辽中区境内。

进入辽中区境内,笔者所乘坐车辆又先后路过后老薄村和吴家岗村。

不久,该车路过原老观坨镇。(PS:原老观坨镇,位于沈阳市辽中区东南部,其最早为1958年成立的“老观坨公社”,1983年改乡,2009年升级为镇。2012年,原老观坨镇撤销,并入肖寨门镇至今)

过了原老观坨镇,笔者所乘坐车辆再次穿过辽中环线高速公路,并路过肖兰坨村和孙家岗村。

穿过火渤线铁路,笔者所乘坐车辆又经过大兰坨村。

过了与沈西大道的交叉路口,笔者所乘坐车辆又先后驶过房身地村和乌伯牛村。

出了乌伯牛村,笔者所乘坐车辆左转,驶过蒲河大桥后,进入辽中城区。

下午15点45分,笔者所乘坐车辆到达辽中城区的老客运站附近。

接着笔者直接来到附近的站点,登上前往沈阳站的班车。

下午16点整,笔者所乘坐车辆驶离辽中城区。途中,笔者先随拍了部分图片。

驶到沈阳外环高速公路附近,笔者所乘坐车辆直接左转,进入松花湖街。

不久,笔者所乘坐车辆右转,驶入沧海路。

出了沧海路,笔者所乘坐车辆右转,进入沈新路,并穿过沈山南线铁路。

过了长客西站附近,笔者所乘坐车辆再次右转,开始沿揽军路行驶。

出了揽军路,笔者所乘坐车辆驶过一个交叉路口,进入凌空一街。

出了凌空一街,笔者所乘坐车辆驶过与沈辽路的交叉路口,直接进入狭窄的振工东街。

出了振工东街,笔者所乘坐车辆借道辅路,穿过建设东路公铁立交桥(沈大线铁路和沈大高铁)。

傍晚18点10分,笔者在沈阳站附近下了班车,结束了为期四天的大探访,在此呈上笔者用以上图片制作的相关视频集锦的链接:2017年4月辽西公铁之旅06:辽阳-辽中

到这里,整个系列旅行文章就全部叙述完毕了。回忆起当年的旅行,笔者的内心,还是很复杂的,毕竟当年除了乡村班车,笔者还能运转到沈山线的短途普速列车和支线上的非空调绿皮车。只可惜,当年运转的4256次列车和4327次列车已经更换为新型空调车体,而本篇文章提到的班车,也已经彻底停运。在此,笔者就以本系列运转文章,纪念当年的运转。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与阅读,谢谢大家!!!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