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宝宝上火危害大,易引发七种疾病!宝妈们一定要重视
施贝安2016 2022-04-02

春天带来了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但也有些小小的“不完美”——季节性疾病高发时节。这个时节,频频出现宝宝感冒、上火,甚至手脚干裂的情况,让妈妈头疼不已。今天带领妈妈们一起关注下春季宝宝上火的问题,看一看,究竟要怎样预防“火”宝宝的出现。


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在冷热无常,气候干燥的春季,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容易出现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火”。


宝宝上火的5种表现


❶皮肤干燥
由于宝宝肌肤稚嫩,假如让宝宝长期待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轻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❷口舌生疮
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❸眼屎增多
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❹手心干热出汗

宝宝手心正常应是凉凉的、潮潮的,如果总是干热出汗,多由于阴虚内热所致。

 

常表现为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口干舌燥、舌红少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等。


❺大便干结。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刺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上火后易引发7种疾病


口角炎
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假如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鹅口疮
又称“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常见的婴幼儿口腔病。在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四周有红晕,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


不肯吃奶、吃饭、喝水,哭闹不安;大一点宝宝会口腔疼痛;有的患儿伴有发烧、精神萎靡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宝宝上火是引发上感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反抗力下降。


若受到病毒等感染,就会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婴儿的鼻腔被很浓的鼻涕阻塞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拒绝吃奶等情况。


鼻出血
春天,尤其是早春二月,气候比较干燥、严寒,宝宝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急性喉炎
由于宝宝喉腔狭小,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一旦上火,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进而导致喉梗阻。


患儿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呼吸时,在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及剑突下窝处出现凹陷),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会因窒息而死。


急性中耳炎
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上火或感冒后,鼻涕增多,咽喉部有炎症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轻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有些患儿伴有发热、畏寒、呕吐、腹泻等症状。周岁以内的宝宝会哭闹不休、烦躁、抓耳、不吃奶等。两三岁的宝宝会指着耳朵说痛。


百日咳
宝宝上火后咽喉干痛,呼吸道黏膜易受到百日咳杆菌的入侵而发病。


初期出现低热、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7~10天后转入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日益加剧,每次阵咳可达数分钟之久,咳后伴一次鸡鸣样长吸气,若治疗不善,此期可长达2~6周;恢复期阵咳渐减到停止,约有2周或更长。有的病程可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宝宝上火的原因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宝宝春燥上火成为家长需要重点提防的对象,而且宝宝上火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宝宝感染流感尤其甲流的几率,所以,防治宝宝春季上火变得格外重要。


宝宝春季上火的防治首先要了解宝宝春季上火的原因”。儿科专家说,儿童本身由于消化系统不完善,容易积食发热上火,所以宝宝上火很常见,而宝宝春季上火除了饮食不当外,更主要由于是气候变化。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上升,很容易因为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而出现春燥,而且宝宝本身就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所以更容易出现上火现象。


此外,春季气候干燥少雨,温度回升,加上宝宝的运动量增多,排汗量增加,导致宝宝体内水分流失严重,阴阳失调,也是引发宝宝春季上火的原因。


预防宝宝春季上火的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宝宝春季上火的原因,临床医生表示要饮食、施贝蒲公英菊花饮料双管齐下防治宝宝春季上火。

上火


关于宝宝饮食,医生建议,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最好不要给宝宝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多给宝宝吃蔬菜,多吃些凉性的水果,尽量不要给宝宝吃油炸、油腻等食物。


备受孩子们青睐的巧克力、炸鸡腿、炸薯条之类的食物热量也较高,不易消化,多吃易阻滞气机,郁积生热化火,尽量给宝宝少吃。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