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dfjyktxq2022002-4 课题研究活动1
杨卫 2022-11-19

一、活动内容:集中学习“幼儿园生成课程建设”

(一)活动时间:2022年5月14日

(二)活动地点: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多功能室

(三)主持人:杨卫

(四)参加人员:幼儿园课题领导小组以及该课题组全体成员

(五)活动主题、内容:

学习“幼儿园生成课程建设”,了解生成课程的含义和意义,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符合我们幼儿水平的生成课程。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首先观看时松教授讲座,接着大家展开讨论学习,最后撰写心得体会。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教师对生成课程的概念模糊问题。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了解了生成课程的重要性,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课程指明了方向。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在实际活动发现幼儿的运动兴趣,生成系列的趣味课程。或者在其他生成课程中融入趣味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题目:对“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的思考小结

当下,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旨趣在于儿童:追寻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与游戏,重视儿童的健康与发展。我们平时开展的班本课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趋势所开展的,并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指出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活动的。

    现在我们都在追寻生成课程,那么什么是生成课程呢?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而预设课程是在课程实际进行之前就已经有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并且这些方案设计一般比较严密,教学过程是什么样的,分为哪些步骤或环节,方案中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环环相扣,步步诱导,最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评价。

生成课程是我们目前所倡导的,它能够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但同时它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很高。这种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而且包括其它许多方面。比如,有些活动中很有意义的事件(包括儿童的问题、反应、表现等)教师常常发现不了,捕捉不到。有时虽然捕捉到了,也注意引导了,但可能由于知识的储备不够,也可能由于思维不够严谨,经常认为觉得很不到位,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个问题也许不是生成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驾驭、把握这种课程的素质,致使活动流于形式,为生成而生成。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生成课程不是全过程的等着“生成”,而是教师在确定幼儿的兴趣点有生成的必要和价值时,也需要对接下来的相关知识经验做好课程预设与课程实施框架,只有行动有目的、脑中有目标,并且有实现目标的计划,这才是“有准备”的课程,才是“有准备”的教师。

三、成果展示

教育随笔-成果名称: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

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鞠淑媛

记得一位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开学初,在叶园长的分享下,我们学习了来自时松老师的《幼儿园生成课程》,收获颇丰。

其实在我们开展课程时,总会有许多的困惑,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去探索研究。如:我们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生成了我们的活动,但我们如何断定哪些需要更适合去生成主题活动?哪些只需要当时做出及时的回应?我们应该怎样将生成的课程继续延续下去?这些都等待着我们继续去进行实践和研究。

时松老师的内容十分的清晰,从“课程的生成、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方法、课程的评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让我对课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本次学习中,我还看到了的课程活动案例一《幼儿园里的棱角》,颇有感触。首先,我觉得在组织开展幼儿生成活幼时应追随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策略。其次,在生成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在幼儿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从而生成幼儿需要的活动。教师要把握住幼儿的实际需要,创设适当的环境,安排符合他们需要和发展的活动、并制定出对应的活动目标,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兴趣向符合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并实现教育目标。 

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鼓励儿童用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真正做到幼儿为先,做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