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
楚辰就这样在宫中屈辱的成长着,表面上他是皇帝的亲生儿子,是皇子,但是实际上,他却成为了三皇子楚奕的仆人,甚至奴隶。
三皇子可以随便的打他骂他,他犯下的错全让楚辰承担,功课不好了,让楚辰挨骂,捅娄子了让楚辰挨板子,不高兴了,就对着楚辰发泄,又打又骂。楚辰不知道被罚过多少次跪,不知道挨过多少次板子,不知道受过多少委屈,不知道自己偷偷哭过多少回。
楚宸五岁那一年,一个太监可怜他,悄悄带他去见了他亲生母亲,皇帝知道了此事,在他面前让人勒死了那个太监,又赐一条白绫,让他母亲在他面前自缢身亡,断了他的念想,也断了他对父皇的一丝丝期盼。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他把那份痛和仇恨的种子深深的埋在心底,自然悄悄地萌芽,长大。
没有母亲的爱护,没有人护着他疼爱他,受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受到伤害,只能自己舔舐伤口,他的内心,没有光,没有温暖,只有暗自神伤。他怕黑暗,他怕打雷闪电,电闪雷鸣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靠在墙角,缩成小小的一团。他多想有个人能抱住他,哪怕只是一刻,他也会感到温暖。
那年,皇帝封十七岁的楚奕为太子,母凭子贵,徐侧妃被封为贵妃。皇帝东巡,带几个皇子一同前往,太子因伤人犯了大错,依旧嫁祸给楚辰,皇帝大怒,罚楚辰五十戒鞭,楚辰第一次为自己辩解,却遭到太子的辱骂,皇帝自然不信他无力的辩解,下令施行家法,可怜小小的身体,被鞭子抽的不断颤抖,疼到骨髓,疼进心里,他却咬着牙,生生把呻吟咽进肚子里。把屈辱变成了熔炉,脆弱的心,铸出了坚强。那一年,楚辰十二岁。
被施行鞭刑以后,皇帝命令他罚跪,那一夜,大雨磅礴,没人敢给他撑一把伞,没人敢给他送一杯热水。楚辰在风雨中苦苦的坚持着,几近昏厥。突然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从他身边闪过,塞给他一个暖袋。一股暖意顿时让他的心间一亮,经历太多的黑暗,哪怕有一丝光,也会让他内心充满温暖。
他偷偷抬头望了望那小小的身影,认出是文太傅家的小公子,名唤文煜。平时是和他们一起在文华殿读书的,但这孩子话少,只是默默的听讲,从不多言语,所以,他们只是认识,并不熟,但是,这份不熟的情谊,却来的那么厚重,那么令人感动。楚辰已经千疮百孔的心灵,被温柔包裹,他冲着那个小小的身影笑笑,从此,他便有了寄托,有了想要依赖和想去保护的人。
奴才随主子,楚辰在宫中,宫人对待这个皇子也不是那么的恭敬,平日里他没少受太监嬷嬷们的特殊“照顾”。一次楚奕喝醉了酒,欺辱一个宫女,内心依旧善良的楚辰阻止了他,他大发雷霆,楚辰跪下求楚奕放过那个宫女,楚奕一脚踹在楚辰肩膀,楚辰跌坐在地上,重新爬起跪好,一次次的被踹倒,又一次次的跪好。楚奕累了,让太监继续殴打楚辰,太监自是听从主子的安排,对着楚辰拳打脚踢,将一壶热水,浇在楚辰的头上,水顺着发丝流淌到地面上,形成了一小片水洼,映出了楚辰流满泪水的脸,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痛苦,什么时候,他才能停止哭泣?对着水洼里的自己,立下誓言,一定要变得更加坚强,坚强到谁也伤不到他,坚强到不再流泪哭泣。那年,楚辰十五岁。
十七岁的楚辰,文韬武略初显风采,有治国安邦的雄才伟略,虽胸有大志,但依旧不受重用。因为功劳全是太子的,过失依旧归楚辰承担。他始终站在阴影里,他的身上和心里,没有光。唯一的慰藉,是他心中的那份暖,没人比他更渴望光明,而文煜,就是他的光明,他和文煜逐渐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文煜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那年三月十五放榜,中贡士,殿试中皇帝大赞其文采,钦点探花,进入翰林院,做了人臣。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国家的繁荣,为了百姓的安康,他和文煜的意见不谋而合,两人奉为知己,约定为了国家共谋大业,两颗年轻的心在对未来的美好前景的憧憬中,心心相印,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