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意识#应用集——住于灵魂
美廊 2019-12-06

意识#应用集——住于灵魂

这一篇,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最后就停驻,或者住于灵魂了。

灵魂,是一个既有的概念,但因为看不见,一直无法在科学为主导的现代立足。

现在,基于意识的确定性,反过来可以找到一个基础,起码是一个立论的基础。

那就是灵魂即自己,自己即灵魂,这和意识即自己,自己即意识是一致的。

这是意识,作为灵魂这一个主体的第一功能,从功能和对象中拔出来的结果。

而灵魂,也基于意识的亲历自觉,从意识这一个第一功能中拔出来,显示了灵魂本体。

这一点,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人有意识向自我意识进阶之后,主体升维的结果。

或者,这就是一个人的生命的最终目的,或者意义,就是灵魂为主体的人生。

 

看见了一句话,是古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us)说的,“人之命运,在于心灵“。

这是一个后印证的话,就是意识到了灵魂的主体,或者确立为高维主体之后的看见。

之前,看见了很多的信息,比如高我、指导灵,还有一个真我和假我之间的起初。

起初,是一个真我,开始以假我感受物质世界的开始,类似于一个中介人格。

这是一个关于和高我链接的对话视频中的说法,是四维空间的概念引发的信息涟漪。

所以,当写完“意识#应用集——第四维“之后,是一种意识到了,现实也变了。

这现实,首先是灵魂,作为主体的第一现实,然后才是虚拟现实,最终实现到现实。

这需要过程,但基于意识,一切都已经开始变了,只是人视角看不见而已。

可以说,意识一变,或者一转念,世界就在变,但因为定不了,人是看不见的。

或者,因为人有那不变的意识,或者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让意识的一转念,看不见效果。

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就是标签效应,有点象是封印,随着人生不断地增厚。

起初,就是那一个封印开始之前,还可以链接真我的瞬间,此后假我就出现了。

而那一个视频中的对话,就是通灵人,跨到了那一个假我和真我的界限上的意识点。

而住于灵魂,也就是那一个真我的状态,类似于假我出现时的起初,或者本来。

如来的概念,在人的层面上,也是一个起初,但可以链接神佛,走向更深的维度。

 

这时,我又要看自己的意识,站在哪,看向哪,怎么看?

或者,那不是我自己的意识,而是我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相比意识,更具备主体性。

一图,感觉灵魂是穿梭在整个一图中的,可以到任何一个位置,包含未标注数字的位置。

那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感觉,就象是神在时空中一样,而灵魂在一图的现实中如同神一样。

一表,感觉到I,有点笨拙,还不是很适应住于灵魂的变化,还需要在I区域住持修行。

意识到这一点时,Y和V象是打开了伞,有点象是花开,那一种起空花,无中生有。

也有象是蒲公英,成熟之后,可以四处飘散,传播种子到一表的各个区域。

其中的Y,更象是一个花托,或者一个授粉的部分,可以孕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

而V,更象是一个旋转的动力,是一种螺旋式的能量,可以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这其中可能有一种意识能的存在,但需要第四维的进一步确认,才可以实现。

I,就是一个自性的能量体,有点象是水,本来就是氢和氧的组合,可以连续裂变。

这样的观念,来自于核能的裂变,可能并不是铀,而是铀触发的水的氢氧反复裂变。

 

再看一下I门,可以意识到,这是一个沙漏中心,可以反复或者连续裂变的。

那有点象是超我意识,可以不断地,无限地基于一个更高的我,拔高既有的我。

其中的每一个意识到,都会改变未来,但因为尺度太微观,可能在宏观上看不见。

或者,因为微观的力量,不足以传递到宏观的现象,真我就放弃了。

因为假我,才是宏观世界的主体,任何现象都是一种体验,都是好的。

这就是起初,作为真我,或者灵魂,要入住人体时的一个规则,是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

而一个人要觉悟,要解脱,或者化烦恼为菩提,需要解除封印,或者那些标签。

更或者,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真我可以保持起初的状态,在人@系统中觉悟。

抑或,这也只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极致的体验,是一个终极的灵魂的体验。

所有的假我,也同样是一种体验,真我或者住于灵魂,要尊重假我的体验。

除非假我,已经体验够了,才会求真,才会想要体验一种真我的人生历程。

 

回到意识#应用集——住于灵魂,现在看来,首先是一种尊重的觉悟。

然后,才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就是在假我的一切合理之后,才会找到真我的本质。

或者,真我就是住于灵魂,这一个主体,基于意识的第一功能,重现看见一切。

那时,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为灵魂可以如神一样,悦纳一切。

而这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对象中拔出,从功能中拔出,回到灵魂的过程。

而生命是一个基于意识的变现,一念之间就会有功能,插入对象中,并执着的过程。

所以,这是一个插拔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人有意识的感性和理性交互的过程。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看,这一个沙漏结构,是一个时间的过程,而且时间是可以倒流的。

生命的终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灵魂的一次旅行,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修行。

以此而论,任何人的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合理的,都是有逻辑的。

只是要理解,这一个逻辑的合理性,是需要意识的,需要意识的主体,住于灵魂的。

 

总结一下,意识#应用集——住于灵魂,开启一扇门,就是从I门内打开I门。

这一扇门,不同于I门之处,就在于灵魂,作为主体的自由,可以自由于人生。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