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灵魂学》:F
美廊 2020-02-20

F

一直觉得,F,在一表中,是一个佛(Fo)的链接。因为F的核心概念,关系,是一种非关系的关系,有一种清空的意思。或者,这样的清空,并不是真空,而是假空,因为是在主体之间,而非主体之内。

但假如主体是一个纯粹的灵魂,甚至于佛,那主体的关系清空,也就是主体的清空。这有点绕,是因为我的自我意识,在从不同视角,看同一个对象。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链接,可有可无。

对于一个佛的修行者来说,放下关系,相当于走出红尘,即出家了。佛、法、僧三宝,我看见了僧,这一个曾经的人。这和佛的,弗人是一致的,是中文或者汉字,很有意思的一种表达方式。

基于灵魂,F的意象,是佛的感觉,也有法(Fa)的意味,但在于僧的层面。看一个具体的意象,F就象是一个法杖,唐僧取经一路上都会拄着的那一种。那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柱的感觉,但有点说不上来,很隐讳的样子。

从确定要写一本书,《佛法》——学佛索引手册,灵魂的感觉就稀薄了很多。不太清楚为什么要用,稀薄,这样的一个词来形容。感觉那是一种弥散,灵魂是聚集的,尤其对于一个人来说,弥散会死,聚集才生。所以,佛的修行之路,有一种找死的节奏。往好里说,就是向死而生,难怪会有涅槃之说,是要重生的。以此而论,稀薄的感觉,也是对的,是气若游丝的生命阶段了。

灵魂,有时真的象是鬼火,若隐若现,离死不远了。或者,在某种意义上,灵魂在人视角而言,就是鬼魂。这样的观念,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为什么会将灵魂和鬼魂混淆在一起?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人死了,鬼魂就是灵魂。但是,人活着,灵魂怎么能是鬼魂呢?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忌讳谈论灵魂,因为那是死后的身后事。一种文化,将人和灵魂的链接,确立为鬼魂的说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观念的传递,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统。这和一个人的僵化观念,也是需要转念的。

或者,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本来是可以转念的。但有意思的是,佛法在中国,也会形成一种更为强烈的鬼魂文化,就是地狱。加上佛法,有一种一切皆苦的四谛,苦集灭道,脱离苦海成为一种我执。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大人们有时会吓唬,“鬼来了”,会有一种恐惧感,烙印在心里。心里有鬼,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会时不时地激发恐惧的种子,让人做一些不着调的事情。恐惧,是会传染的,就象大人吓唬小孩时,其实自己也有恐惧。但看见小孩的恐惧,会让大人暂时从自己的恐惧中逃离。所以,家长制,官文化,和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有一种灵魂失去控制的恐惧。然而,问题恰恰在于,灵魂这一个人的主体,失去了和自己的链接。越是恐惧,灵魂就离自己越远,反过来就越是恐惧,反复之下,灵魂真的就是鬼魂了。因为一个活着的人,已经无法让灵魂,成为一种生命的链接了。

如果一个人学佛,是因为恐惧,而去求神拜佛,已经是缘木求鱼了。加上庙里的偶像,和烟火缭绕的仪式,佛就会象灵魂一样,离人越来越远。所以,反而是一个人看破了红尘,出家进而出世了,才会链接佛的如来。即使佛经,直接表达佛的自觉,也会因为对象化,形成所知障。可见,一个人的灵魂自觉,或者成佛,会有多难。这可能是在《佛法》——学佛索引手册,一个必然提及的注意事项。

回到F,那一个法杖的意象,背后是一个僧人的形象。基于一图一表,入I门,看一下这一个意象,是否可以保留?

一图,2,是要出离一图了,但会很茫然。2,好象是一种出家的感觉,但还没有到达人生的最低谷。所以,真正地出家,是要掉到11,入定之后,才是出世入佛门的界限。接着一表,对于人在一图来说,就是中观,是内观,看自己的意识。所以,一表是具体的内观,是万法唯识论的修持。可以说,中观是学佛之门,而唯识是学佛之道。

再看一下I门,的确有点象是一个庙门,但想起了孙悟空变的那一个二郎神看见的庙。二郎神是有第三眼的,所以那一个庙是假象,是心猿意马变现出来的,要悟空的。进入I门,也不会有法杖,和背后的僧人。即使有,也是变现出来的,是要清空的。或者,所有的对象,都是主体的关系,或者链接变现出来的。所以F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非关系,是脱离一切的关系,反过来,链接灵魂的主体。

反过来,从I门里面,看一表,有一种从自己的心灵走出来的感觉。那一个瞬间,会感觉一切都是有心的,都是可以心灵相通的。万物有灵,就是一种链接灵魂主体的意识。再看一图,会有一种人间佛土的感觉,以往的苦,基本都是自己作的,自作自受而已。一个人一旦链接了灵魂的主体,就走上了一条自觉之路。所以,佛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灵魂自觉。

归纳一下,《佛学》——学佛索引手册,看来是一定得写了。而且,现在看来,这一本书《灵魂学》象是我自己的灵魂自觉,而《佛学》是一种觉他的节奏。这是要有慈悲心的,不仅是一个爱智慧的哲学,就可以做到的。那就象是转识成智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转念,因为要悲智双运。这时,我会有点打退堂鼓了,为什么非要有一种使命感?除非,那是一种自由,是因为我自己的灵魂自觉,才会欣然前往。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