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光
- 暗暗的殿堂,有隐隐的酥油灯,引导你
1-10 江孜 白居寺
把白居寺放在最后介绍,因为从桑耶寺到白居寺,这两个平和朴素却深厚的寺院,没有官气,没有架势。游客很少。
和善的僧人
如圣迹般的光线,从天上照进主殿
酥油灯仿佛点点生命之火,灯亮着,希望就在。
在这些寺院,自然而然,你会融进去,不一定是信仰,而是心。
1-10 江孜 白居寺
把白居寺放在最后介绍,因为从桑耶寺到白居寺,这两个平和朴素却深厚的寺院,没有官气,没有架势。游客很少。
和善的僧人
如圣迹般的光线,从天上照进主殿
酥油灯仿佛点点生命之火,灯亮着,希望就在。
在这些寺院,自然而然,你会融进去,不一定是信仰,而是心。
- 转经的人还在不停地走
- 迟归的鸟儿,急急往家赶。
- 很快,夜幕降临。寺墙上一小片灯光,给人一点温暖的安慰。
1-9 萨迦 SUNSET
萨迦县位于日喀则西南150公里,海拔4350米。
班车开出日喀则60公里后,就从吉定镇转向X205县道。感觉进入了去喜马拉雅山的山道。在山里曲曲折折转了很多弯后,突然萨迦就到了。眼前看见的都是藏民、藏式建筑,耳里听到的都是藏语。
晚七点半,东部天已经黑了,这里还是傍晚,还能看见太阳。不过,很快阳光就变成山后的余晖,萨迦县在大山的怀抱里。
纯净空气中,太阳的余晖投射到云层上,分外明亮。在夜色渐浓的天空里,黑暗的山体和明亮的云,组成视野里壮观的图景。萨迦寺是县城中心,高大的寺墙如威严的城堡,压抑着你的视觉,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1-9 萨迦 SUNSET
萨迦县位于日喀则西南150公里,海拔4350米。
班车开出日喀则60公里后,就从吉定镇转向X205县道。感觉进入了去喜马拉雅山的山道。在山里曲曲折折转了很多弯后,突然萨迦就到了。眼前看见的都是藏民、藏式建筑,耳里听到的都是藏语。
晚七点半,东部天已经黑了,这里还是傍晚,还能看见太阳。不过,很快阳光就变成山后的余晖,萨迦县在大山的怀抱里。
纯净空气中,太阳的余晖投射到云层上,分外明亮。在夜色渐浓的天空里,黑暗的山体和明亮的云,组成视野里壮观的图景。萨迦寺是县城中心,高大的寺墙如威严的城堡,压抑着你的视觉,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 在谷客就能看到几公里外云里的大渡卡
- 还能看到对岸的宿松村
- 峡谷里风云变幻不停,突然阳光照进谷里
- 一瞬间,与南迦巴瓦峰隔江相对的加拉白垒峰,露出云雾
- 峡谷上空盘旋的鹰
1-5 原来这里真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我印象中,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墨脱那边。来了才知道,景区大门在派转运站,雪卡村,曾经是每年夏季往墨脱运送物资之地。后来,在景区的观景台,服务员说她家以前在派村开了店铺,专做墨脱生意,谷客对面的两层藏式屋子就是她家的,现在空着,波密公路通后,物资都从那边走了,她只好来做服务员。墨脱被我视作旅行的绝地,没想到突然和它这么近距离。
直到下午和萨飒走到大渡卡,看了标识,这才相信,这里确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起点。
在谷客就能看到几公里外,云里的大渡卡和对岸的宿松村。
有幸,当与南迦巴瓦峰隔江相对的加拉白垒峰,在云隙间露出时,被我看见了。
1-5 原来这里真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我印象中,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墨脱那边。来了才知道,景区大门在派转运站,雪卡村,曾经是每年夏季往墨脱运送物资之地。后来,在景区的观景台,服务员说她家以前在派村开了店铺,专做墨脱生意,谷客对面的两层藏式屋子就是她家的,现在空着,波密公路通后,物资都从那边走了,她只好来做服务员。墨脱被我视作旅行的绝地,没想到突然和它这么近距离。
直到下午和萨飒走到大渡卡,看了标识,这才相信,这里确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起点。
在谷客就能看到几公里外,云里的大渡卡和对岸的宿松村。
有幸,当与南迦巴瓦峰隔江相对的加拉白垒峰,在云隙间露出时,被我看见了。
- 加拉白垒峰,谷客走廊里拍摄
- 巨量水汽涌出大峡谷,变成云雾
- 翻越山峰的云水
- 云隙间,不知是不是南迦巴瓦峰
1-9 南迦巴瓦峰
虽然有幸看到一眼南迦巴瓦峰的姊妹峰——加拉白垒峰,但在大峡谷的日子里,南迦巴瓦峰始终被浓厚的云掩盖着。无可奈何地看峡谷里涌出的巨量水汽,变成云雾。
离开大峡谷的第二天,继续沿着川藏线东行,经过米拉山口时,南迦巴瓦峰一横排,在阳光下闪耀。面的司机没有停车,只吼了几声,以示敬畏。
终于,见到了你!
1-9 南迦巴瓦峰
虽然有幸看到一眼南迦巴瓦峰的姊妹峰——加拉白垒峰,但在大峡谷的日子里,南迦巴瓦峰始终被浓厚的云掩盖着。无可奈何地看峡谷里涌出的巨量水汽,变成云雾。
离开大峡谷的第二天,继续沿着川藏线东行,经过米拉山口时,南迦巴瓦峰一横排,在阳光下闪耀。面的司机没有停车,只吼了几声,以示敬畏。
终于,见到了你!
- 山路
- 山路
- 山路
- 鲜艳的花
- 后面上来一伙人
- 爬上第一道台阶
1-7 徒步多雄拉山口(二)
到松林口大约12点。在工棚和工人烤了会儿火,继续往上走。
传说,多雄拉山口必须在中午过。下午山口就会浓云密闭,风雨变幻。不过,今天它一直在云中雨中。我就不管它了,反正没打算翻过山口去墨脱。
继续往上走,就是工人说的“山路”。走了,才知道什么叫“山路”。路似乎曾有人工修筑的痕迹,但眼前的路就像山洪冲积堆积的石块,窄得只容一人。瀑布、山水与之混为一体。要想不湿脚地走过,除非是武林轻功高手。但,我想,在这陡峭的路上他也坚持不了一会儿。这会儿,连鸟的声音都没有了。只有时而细密,时而粗大的雨。不时劈面而来的寒风。蒙头盖脸的雨雾。刚才爬坡还出汗,这会儿爬坡一点热都感觉不到。
但是路边...
1-7 徒步多雄拉山口(二)
到松林口大约12点。在工棚和工人烤了会儿火,继续往上走。
传说,多雄拉山口必须在中午过。下午山口就会浓云密闭,风雨变幻。不过,今天它一直在云中雨中。我就不管它了,反正没打算翻过山口去墨脱。
继续往上走,就是工人说的“山路”。走了,才知道什么叫“山路”。路似乎曾有人工修筑的痕迹,但眼前的路就像山洪冲积堆积的石块,窄得只容一人。瀑布、山水与之混为一体。要想不湿脚地走过,除非是武林轻功高手。但,我想,在这陡峭的路上他也坚持不了一会儿。这会儿,连鸟的声音都没有了。只有时而细密,时而粗大的雨。不时劈面而来的寒风。蒙头盖脸的雨雾。刚才爬坡还出汗,这会儿爬坡一点热都感觉不到。
但是路边高寒地原的花开的正盛,绿色的伏地植物和鲜艳的花,给人鼓舞。
后面上来一伙人,乘车过来的,吃饱喝足歇够了,劲头十足地赶上来。
在上山的第一道台阶——我以为那就是山口,已经看到雪了,前面还在云里,还要往上爬。
- 雪莲
- 雪线附近夏季未融的冰雪
1-5 徒步多雄拉山口(三)
第一台阶,是一块平坦的草甸,踩上去有弹性,松松软软。脚站上去,底下就冒出水来,有红军过草地的感觉。
各色花和地衣,十分美丽。雾里,模模糊糊几株大花,传说的雪莲。
在这天上的云里,寒冷的无人世界里,看到这些神奇的花草,不禁让人想起《山海经》记述的西方神奇的世界。
已经爬到了雪线之上,有玛尼堆出现,估计山口就在不远。但,前面什么都看不见。
我想起传说,午后不能翻越多雄拉山口,可能是山神醒了,在巡山吧。
1-5 徒步多雄拉山口(三)
第一台阶,是一块平坦的草甸,踩上去有弹性,松松软软。脚站上去,底下就冒出水来,有红军过草地的感觉。
各色花和地衣,十分美丽。雾里,模模糊糊几株大花,传说的雪莲。
在这天上的云里,寒冷的无人世界里,看到这些神奇的花草,不禁让人想起《山海经》记述的西方神奇的世界。
已经爬到了雪线之上,有玛尼堆出现,估计山口就在不远。但,前面什么都看不见。
我想起传说,午后不能翻越多雄拉山口,可能是山神醒了,在巡山吧。
- 老僧人招呼我跟他走
- 上了楼梯就是大殿
- 大殿前聚集了藏民
- 大殿内僧人在诵经、喝茶
- 殿里的酥油灯
- 等待摸顶的老人
- 小僧人与小信徒
- 盛装的妇女
- 小僧人
- 老人
1-10 更庆寺法会(一)
德格印经院和更庆寺就在县城,县政府上去一点路。先是印经院,再往前走就是更庆寺。
我猜想,这里是边门。堆满了木料,寺院似乎在大修。给不给进啊?正摸不清头脑时,突然一声“嘿”,吓一跳。只见一位老僧人笑眯眯地看着我,他在开玩笑哦。他示意“跟我走”。于是,我便跟着进去。我十分欣赏德格建筑的美丽,寺院也一样,色彩艳丽。寺院不大,显得凌乱。跟着僧人上了台阶,一看主殿前的广场上有很多藏民。进入大殿,僧人都在诵经、喝茶。四处还有藏民散坐着。从昌都开始,寺院就宽容开放,但不至于开放到这么随便的地步。奇怪呀?
问了僧人,可以拍照。又问了藏民,方知这几天是更庆寺一年一度的法会,连续七天,下午将...
1-10 更庆寺法会(一)
德格印经院和更庆寺就在县城,县政府上去一点路。先是印经院,再往前走就是更庆寺。
我猜想,这里是边门。堆满了木料,寺院似乎在大修。给不给进啊?正摸不清头脑时,突然一声“嘿”,吓一跳。只见一位老僧人笑眯眯地看着我,他在开玩笑哦。他示意“跟我走”。于是,我便跟着进去。我十分欣赏德格建筑的美丽,寺院也一样,色彩艳丽。寺院不大,显得凌乱。跟着僧人上了台阶,一看主殿前的广场上有很多藏民。进入大殿,僧人都在诵经、喝茶。四处还有藏民散坐着。从昌都开始,寺院就宽容开放,但不至于开放到这么随便的地步。奇怪呀?
问了僧人,可以拍照。又问了藏民,方知这几天是更庆寺一年一度的法会,连续七天,下午将有活佛摸顶,所以四方藏民都聚集过来了。
我觉得自己真是无知无识。在印经院看到许多游客在啧啧赞赏,围着一胖大和尚购买佛像画。刚才,在殿里,一女孩跟我讲这里的佛事,讲色达佛学院。我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来之前都不知道这里是格萨尔王的故乡。
- 可能这是僧人等级的标志
- 心不在焉的小僧人
- 僧人们一边喝茶,一边诵经,所以也要不时出去方便
- 心不在焉的小僧人
- 等得有点无聊了
- 广场上等待摸顶的藏民
1-9 更庆寺法会(二)
藏民告诉我,十二点开始活佛摸顶,今天要持续到晚上。果然,不久鼓号齐鸣。顿时大殿里空气凝固起来。只见一溜排活佛,高僧鱼贯而入。诵经声高起。
怀着好奇心,我想看看活佛摸顶的盛况。但是,经念了很长很长时间。远远透过镜头看,活佛心不在焉地喝茶、抹鼻子,眼神四处看看,似乎对我这个相机的存在不喜欢,其实我离他很远呢。一会儿,一堆人鱼贯而出。过一会儿,这队人又鱼贯而入。小僧人不停地跑来跑去,添茶倒水。最开心的要数这些小僧人了。直等到下午三点钟,还在念经。我没有等下去的耐心了,撤。
出来一看,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
1-9 更庆寺法会(二)
藏民告诉我,十二点开始活佛摸顶,今天要持续到晚上。果然,不久鼓号齐鸣。顿时大殿里空气凝固起来。只见一溜排活佛,高僧鱼贯而入。诵经声高起。
怀着好奇心,我想看看活佛摸顶的盛况。但是,经念了很长很长时间。远远透过镜头看,活佛心不在焉地喝茶、抹鼻子,眼神四处看看,似乎对我这个相机的存在不喜欢,其实我离他很远呢。一会儿,一堆人鱼贯而出。过一会儿,这队人又鱼贯而入。小僧人不停地跑来跑去,添茶倒水。最开心的要数这些小僧人了。直等到下午三点钟,还在念经。我没有等下去的耐心了,撤。
出来一看,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
1-10 德格民居(二)
德格民居让我头脑里立刻联想到的是什么?厦门鼓浪屿。
从鹭江这边,厦门轮渡看对面鼓浪屿,也是这么层层叠叠。鼓浪屿的小街巷,也是这么在山上盘过来盘过去。最主要的是,这里和鼓浪屿一样,第一眼就吸引我。整个下午就在村子里,舍不得离开。
1-10 德格民居(二)
德格民居让我头脑里立刻联想到的是什么?厦门鼓浪屿。
从鹭江这边,厦门轮渡看对面鼓浪屿,也是这么层层叠叠。鼓浪屿的小街巷,也是这么在山上盘过来盘过去。最主要的是,这里和鼓浪屿一样,第一眼就吸引我。整个下午就在村子里,舍不得离开。
- 危险的吊桥
- 远眺白塔
- 远山
- 雅砻江
- 雅砻江
- 雪峰下的村庄
- 雪峰
- 冰雹将至前的建桥工人
- 冰雹将至
1-9 甘孜江心洲
从观景台走到江心洲,必须绕进县城,再回头走到江边的吊桥。摇摇晃晃、红漆写着“危桥”的吊桥,照样有摩托车奔驰。后来在丹巴大渡河上也看到,比这更危的吊桥,藏民毫不在乎地飞驰而过。
站在江心洲,视野开阔,四顾,胸膛里长长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无语。
1-9 甘孜江心洲
从观景台走到江心洲,必须绕进县城,再回头走到江边的吊桥。摇摇晃晃、红漆写着“危桥”的吊桥,照样有摩托车奔驰。后来在丹巴大渡河上也看到,比这更危的吊桥,藏民毫不在乎地飞驰而过。
站在江心洲,视野开阔,四顾,胸膛里长长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无语。
- 眼看到雪山了,司机不愿开了
1-7 甘白公路 —— 杀气的美
从观景台可以看到雅砻江对岸,一条公路一直伸展进雪山里。那就是甘白公路,甘孜至白玉。
司机说可以载我从那条公路到雪峰上。
走进山里,这风景有点让人胆寒。
开了20公里,眼前就到雪山了,司机却突然说不能再开了,继续前进要加钱。我问,我们说好的七八十公里,你才开了20公里啊?他就是要加钱才开。好吧,那就回头。司机说,先给钱。我说,不会不给钱,回甘孜不会少你的。
你们以为我要气愤了吧?没有。这一路,我没有生过一次气。依然和司机说着话,回到甘孜。
2013年1月18日 白玉5.2级地震。让人胆寒的风景里,蕴藏着杀气。当年红二军团长征就从这条路进甘孜。网...
1-7 甘白公路 —— 杀气的美
从观景台可以看到雅砻江对岸,一条公路一直伸展进雪山里。那就是甘白公路,甘孜至白玉。
司机说可以载我从那条公路到雪峰上。
走进山里,这风景有点让人胆寒。
开了20公里,眼前就到雪山了,司机却突然说不能再开了,继续前进要加钱。我问,我们说好的七八十公里,你才开了20公里啊?他就是要加钱才开。好吧,那就回头。司机说,先给钱。我说,不会不给钱,回甘孜不会少你的。
你们以为我要气愤了吧?没有。这一路,我没有生过一次气。依然和司机说着话,回到甘孜。
2013年1月18日 白玉5.2级地震。让人胆寒的风景里,蕴藏着杀气。当年红二军团长征就从这条路进甘孜。网上搜索下,这条路现在还常有土匪的传闻。
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别处看不到的另一种杀气的美
- 水磨房,走近,炒面的香味扑面而来。
1-10 甘孜山里(二)
阳光忽有忽无,蓝天也飘来飘去。因此,金色也忽明忽暗。
老奶奶带着两个孙女,我主动说扎西德勒,以往我都说你好。老奶奶和小姑娘都笑着奇怪地看我,一边说扎西德勒,女孩则哈罗,你好。
看似古老的水磨房,在呼呼地打转。走近,一股炒面的香味扑面而来,好香好香。
1-10 甘孜山里(二)
阳光忽有忽无,蓝天也飘来飘去。因此,金色也忽明忽暗。
老奶奶带着两个孙女,我主动说扎西德勒,以往我都说你好。老奶奶和小姑娘都笑着奇怪地看我,一边说扎西德勒,女孩则哈罗,你好。
看似古老的水磨房,在呼呼地打转。走近,一股炒面的香味扑面而来,好香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