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野智——被低估的演员·《三谷幸喜的零分》
大野智——被低估的演员·《三谷幸喜的零分》
日本综艺节目《交给岚吧》的2011年10月22日这期中,编剧兼导演三谷幸喜作为嘉宾出场。和嘉宾即兴合作的企划单元,是“学习三谷幸喜创作戏剧的奥义”。
在这个环节中,大野智的表演,被三谷接连否定。弹幕上也有一些评论认为大野“笨拙”、“演技不够”、“只是在搞笑”等等的评价……关于这些,个人并不认同。具体原因,请看下面分析。
复盘过程——
单元节目开始,三谷抛出了一个“论点”——好的演员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推敲后的台词和语言表达出来。
【这里恕我不能赞同三谷先生的观点。因为“台词、语言”这部分应该是——是属于编剧的基本功而并非演员...
大野智——被低估的演员·《三谷幸喜的零分》
日本综艺节目《交给岚吧》的2011年10月22日这期中,编剧兼导演三谷幸喜作为嘉宾出场。和嘉宾即兴合作的企划单元,是“学习三谷幸喜创作戏剧的奥义”。
在这个环节中,大野智的表演,被三谷接连否定。弹幕上也有一些评论认为大野“笨拙”、“演技不够”、“只是在搞笑”等等的评价……关于这些,个人并不认同。具体原因,请看下面分析。
复盘过程——
单元节目开始,三谷抛出了一个“论点”——好的演员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推敲后的台词和语言表达出来。
【这里恕我不能赞同三谷先生的观点。因为“台词、语言”这部分应该是——是属于编剧的基本功而并非演员的。演员要做的是“呈现”,比如利用肢体语言、声音、微表情等等,所以,好演员的重点应该是——把编剧的想法准确呈现。】
1、提高表现力吧。
这是第一个小环节。
设定如下——
指针指向了十点钟。加班中的职员A和B。职员B正在专心工作,职员A想早点回家。职员B正在埋头工作,这时职员A向职员B搭话。职员B抬起头问:怎么了?职员A说:【—?—】
三谷的要求是让“岚”的五个人,用简短台词表达出好想回家的意思。但不能说出“我好想回家”这几个字。
五个人各自想出了如下表达——
- “明天不也是要很早来嘛。”
- “我把药忘在家里了。”
- “今天的晚餐想吃什么。”
- “我已经到极限了。”
- “亲人可能出事儿了。”
三谷本人的写法是——“几点了?” ;
其中,“我已经到极限了。”这句是大野智的表达。三谷给了零分,认为偏离主题。
三谷有其评分的自由,但个人角度来看。他在这里给所有人评分都不恰当、不合适。因为这个情境的设定,就有些问题——它没给出前置条件。
什么人说什么话,同样的情景当然会有不同表达。在没预设出足够前置条件的情况下,岚和三谷这六个人通过对白所给出的人设,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要塑造一个南方人,却让其毫无由来的说东北话,自然是偏题;但如果前置条件没提地域,只说写一个人,那么不管写出来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没理由扣分。
所以可见,三谷给出的所有评分,完全是基于他内心的度量衡。内心啊!谁知道你内心想要什么啊!大哥你逗呢。
这是认为的三谷方面的评分不恰当。接下来,转过头来看六句对白。
对白,是非常能够表现人物的一个环节。它所能表现的包括但不限于——性格、身份、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地域、社会阶层……而这种表现,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我社交广泛。”“我更追寻感受”这种直给式对白,真正好的对白,在于对白“海平面下”所暴露出来的东西。
拿上面的对白来举例,“明天不也是要很早来嘛。”“我把药忘在家里了。”就能很鲜明地看出,这塑造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圈子的人。两句对白中,调动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前者实际上在“唤醒”对方的“利益关注点”,能这样说的角色,大概率社交活动多,有非常娴熟的优良套路。后者,则把重点落在“唤醒”对方“同情心”,并将其推到“某些时刻应该做出某些决定”这种逻辑上。你能不让病人吃药吗?你能不让子女探望病重家人吗……这些基本都是社会化里约定俗成的东西,违反者通常会遭到谴责。
从这个角度看,1和3,基本是同一种模式;2和5则是一种模式;4,也就是大野智那句对白“我已经到极限了”,则是另外一个切入模式——“由感受引发情绪”。
综上,在三谷给出的不充分前置条件下,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几句对白并没有高下之分。所以,三谷打零分,不代表大野智作为演员的能力差。
顺便,这个环节中,个人角度是比较喜欢“明天不也是要很早来嘛。”这句对白。喜欢的原因是这句话有非常棒的功能性,对演员要求不高但又能表达得很鲜明。而大野智那句“我已经到极限了”,这种切入角度,对演员的情绪表达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大野智在表演职员A说这句话的前后,他所有的行为、微表情,期间的不满、不耐、无力感、疲倦感,都有准确而细腻的表达。很棒。
【补充说明——不光前置条件,三谷的设定中,也没有职员B的反馈。这里,假设职员B木讷内向不会看眼色,听到三谷的问题“几点了”,就看了下表,说:十点了,然后继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回家”的表达传递甚至可以不成立了。这就是为什么,弹幕中也有人表达觉得三谷那句话也没什么特别的,而有人觉得三谷的话很正确……因为每个人预设前置条件都不同啊!排列组合的方式非常多,最终还是要看是否符合剧作本身。大家请不要被三谷幸喜先生的思路带着走。】
2、“大吃一惊吧”(这个环节很有意思)
这是第二个小环节。
环节开始,三谷抛出了他的观点。“开心、哭泣、愤怒,在演戏时表现这些情绪十分容易,因为这是渐渐积累出来的情绪,都是有铺垫的,最困难的是吃惊。情绪必须瞬间爆发出来。”三谷认为能演好这个,说明是好演员。
【三谷说完能演好这个就说明是好演员之后,有个短暂的岚成员们的画面,其中大野智的眼神是盯住题板,瞬间的表情是比较严肃的,能看出来他是在快速思考。】
三谷让人搬上来一根假柱子,让岚的五个人表演自然地撞上柱子。
三谷的设定:不停抱怨着,然后无意撞上了柱子。
【这里,众人包括从弹幕来看,大家的理解都是有分歧的。比方说有人认为三谷要大家表演的是吃惊,有人认为三谷要求的重点是撞柱子的自然。这里,个人认为是三谷幸喜的表达误导了大家。但他自己本人并没有意识到。阐述环节他提到的是吃惊,表演环节他强调的是自然,但是,综合最开头他提到的“积累情绪”,不难看出,三谷追求的核心,其实是——突发意外带来的瞬间情绪!所以,撞柱子这里,三谷要的关键点,是撞柱子这个意外行为导致的瞬间情绪的表现。】
下面就是岚的五个人轮番上前表演撞柱子。
前四个人的表演,内在逻辑基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完成度、自然度。而这种表演的内在逻辑,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举例说明:好比让人表演愤怒的情绪,不管是不是演员,思路都很容易转到“吹胡子瞪眼砸东西”的类似形式上。毫无问题,因为它们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让观众理解。同理,撞柱子的表演思路,可能大多数人也会选择前四个人的表演逻辑——撞上去给反应然后继续走。
在这里面,毋庸置疑是第四位出场的二宫“撞”得最自然,甚至说,没什么瑕疵。
大野智最后一个上场,他的表演的内在逻辑,和以上四个人不一样。
【这里,大概率有两种可能性。第一,避免形式雷同,所以临时改换了表演的内在逻辑;第二,并非临时决定,而是一开始就考虑从另外的角度阐释。插个题外话,如果按照大家普遍的表演逻辑,我认为大野智的完成度和自然度也会是没什么问题的。最典型的证明就是交岚小剧场里,学习志村流的演技,大野智学习志村先生的醉汉,一遍过,几乎百分百翻版……原因无他,因为身体控制力极强,所以只要认知到哪儿,表现力就会到哪儿。这是非常强大的能力。在《上锁的房间》里,这个特点导致的表演优点非常明显。不过那个要做视频才能讲得清楚了。】
大野智的表演如下——
嘀嘀咕咕抱怨着走着,撞上了柱子。(因为这时镜头拉了近景,导致一部分肢体语言没看到,所以没办法精准判断)镜头拉开后,看到他大概是还保持了一下朝前走的姿势,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就还保持撞上的姿势。
台下很多观众笑起来。哄堂大笑中,三谷说大野智完全没弄懂主题是什么。大野智有些羞涩又无奈地笑笑,伸手慢慢捋了下头发,睁大眼睛看了下三谷。那个眼神我说不好是遗憾还是带有一点点不被理解的委屈。(弹幕上则是一堆说这个表演搞笑的、综艺效果好的、好蠢哈哈哈哈、又胡闹啦,真可爱……等等等等。)最终,大野智低着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回成员中。
几乎没人认为他有认真思考和表达,在三谷评判后还可能认同三谷的话——他偏题了。
大野智偏题了吗?个人认为没有。上面的那些否定,也是对大野智的巨大误读。
让我们来捋一下逻辑。会发现这第二个环节和第一个环节,有一模一样的问题——前置条件不清。而前置条件不清,意味着是表演者可以自己预设。
什么性格的人?男性还是女性?在什么场合下撞上柱子……前提的不同,实际上决定了瞬间反应的不同,进而决定了撞柱子的表演方式。加上三谷的要求。那么可以形成的表演前提,应该是——(某种性格人)(某种情景下)抱怨着走着无意间撞上了柱子(并给出自然的瞬间情绪反应)。
()括号中的,都是表演者没被框死的。所以,大野智在仔细思考后,做出了他的表演。
撞上柱子时,会有什么样的意外情绪?
惊讶?尴尬?耻度爆表?没感觉?……还是瞬间惊讶后瞬间尴尬?瞬间惊讶后装作若无其事?又或者是整个人“石化”了?又或者瞬间尴尬后耻度爆表恨不得拿脚趾头抠地面把自己埋起来?又或者,为什么不能是撞晕了呢?对吧。两眼晕成蚊香虽然夸张,但现实中意外撞得头晕瞬间发懵也不是不可能。我有一个朋友……咳扯远了……
看,撞柱子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连带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表达手段自然会多种多样。说到这里,看动漫的同学可能瞬间就理解我在说什么了。那些夸张的手法的表达,本质上是放大了“即时情绪”。
当然,不是说大野智是在动漫式表演,表演中,他的肢体语言非但不夸张,反而很收敛,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逻辑,都是能自洽且完整。只是和前四个人的表演侧重点不同,大野智是选择“放大”了“瞬间情绪表达”那一面,传递出的情绪是鲜明的,但到底是哪种情绪又或者是哪些情绪的综合体呢,则是比较复杂,大概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对我而言,有种非常微妙的趣味——相对少见的角度、复杂的情绪传达、多种可延展性……
综上,大野智在他所构建的内在逻辑下,完成了这个表演。
三谷先生在提要求时的开放性,导致实际操作上产生了多变的可能。但三谷先生自己心里又有预设一个前提。这就导致了跟第一个环节一样的结果——“你演的不是我心里构想的”,零分。
大野智没演技吗?大野智在搞笑吗?大野智笨拙吗?
不,大野智的演技很棒!大野智的思考也很棒!!代入感、感受度、细腻程度。毫无问题。只是导演对演员的选择,有他自己的风格、出发点。三谷幸喜在他内心所设定的前提和结果下,并不认可大野智的表演。这种不认可,进一步反应在他在第三个环节里,给大野智的角色安排。
3、“人生分岔路”
这个环节,是要表演三谷幸喜创作的一个短情景剧“人生分岔路”。
夜晚闹市的同学聚会,已经到了深夜十二点半,末班电车停了,留下来的五位同学聊天,通过关于回家还是继续去找地方喝酒的对话,昭示了几个人的性格、社会地位、情绪等等,最终映衬了主题——“人生分岔路”。
里面五个角色——“家里有老婆孩子着急回家的上班族”、“担心被狗仔拍到的明星”、“性格开朗脾气急躁向往成功人士生活的个体户”、“内心世界居高临下的社长”、“失业者”。
这个短情景剧很有意思,也很好,很典型的多人场景戏。具体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这里只聊大野智那一部分。
整体来看,这场戏的主角是“失业者”,因为三谷赋予这个角色的东西最多,表达最深刻。而大野智饰演的“担心被狗仔拍到的明星”,在这场戏里,相当于NPC,人物本身没有挖掘太多。不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大野智在这场里的表演也很好很完整。从最开始同学谈话时,他那种带有明星认知的不时警惕地左顾右盼的小动作,以及同学打架时远远躲开避免麻烦上身,还有不知真假被偷拍时的动作、表情以及通过走动造成的场面运动,都很好很自然。这里没有需要什么分析的。只要仔细看,自然能捕捉到大野智在有限定位里的发挥。(这里说的是正式演出的那部分,而不是之前排演过程中大家的节目效果。)
言而总之,技术上的分析和总结,都是希望人了解大野智在演技方面的优秀。而不要因为节目组的后期效果、观众反应、嘉宾角度的否定,而对大野智的能力产生误判。他的演技被很多人低估了,严重低估了。这点,以后有空继续聊吧。
--------------------我是题外话的分割线-------------------------
这期交岚很有意思。属于可以再刷的那种。从头到尾,都有各种细微末节的看点,有些很好笑,有些充满各种可以解读的意味。
最难忘的是两个。
第一个是大野智在第二个环节被三谷再次否定后,那个羞涩无奈失落的眼神。
第二个是在结尾,“人生分岔路”正式表演完成后,三谷和大家短暂交流时。那谁说:“这是大家的一个机会。有种会选上谁呢的感觉吧?但不管从哪个场景来看,大野桑大概都是没有机会的。”台下笑声一片,大野微笑着看那谁,软软地说了一句——啊。【提示前景,三谷是编剧、导演,本期还放话说要挑演员合作。】
……
人生分岔路,人和人的变化,不仅仅在三谷幸喜的情景剧里。所以当弹幕上有人说“利达确实完全没入戏啊,他需要有台本而且比较慢热呢”……不管这样的同学是否被误导,都想写一下大野智的演技。
最后,感谢字幕组和分享者。谢谢大家观看。
以后有机会,再聊大野智其他的演技作品,祝他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