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中国科幻

649浏览    24参与
C.Claud

刘慈欣《梦之海》的小说配乐

刘慈欣《梦之海》的小说配乐

未闻花名.

  谢邀。

  毫无疑问是《带上她的眼睛》。

  初中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被狠狠地震撼了,也因此带我入了科幻圈。

  后来也算看了一些科幻名著吧,大刘的基本上都看了,还看了国外作家诸如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帕克,菲利普·迪克等大佬们的作品,沉迷其中的同时也很开心地看到国内科幻也在不断成长,科幻世界越做越好,年轻的作家有晴姨(我超爱晴姨文笔),王诺诺,谢云宁等,科幻影视化也有流浪地球和三体电视剧等,不赘述了。简称,一众人挺起了中国科幻的脊梁哈哈。

  回到《带上她的眼睛》。

  个人觉得这一篇是真的很有人文关怀,科幻的成分暗含其中,没有特别高大上的硬科幻成分,但是很会让人去......

  谢邀。

  毫无疑问是《带上她的眼睛》。

  初中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被狠狠地震撼了,也因此带我入了科幻圈。

  后来也算看了一些科幻名著吧,大刘的基本上都看了,还看了国外作家诸如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帕克,菲利普·迪克等大佬们的作品,沉迷其中的同时也很开心地看到国内科幻也在不断成长,科幻世界越做越好,年轻的作家有晴姨(我超爱晴姨文笔),王诺诺,谢云宁等,科幻影视化也有流浪地球和三体电视剧等,不赘述了。简称,一众人挺起了中国科幻的脊梁哈哈。

  回到《带上她的眼睛》。

  个人觉得这一篇是真的很有人文关怀,科幻的成分暗含其中,没有特别高大上的硬科幻成分,但是很会让人去想象,去憧憬那样一个场景。无论是“我”在草原上带着她的眼睛看花、小草和溪流;还是夜晚起来实现她想看月亮的愿望,听着她哼唱《月光》入睡;又或者是早上她未能看见太阳的失落,却因鸟叫而欣喜,一切都牵动人心。氛围不紧张,却与最后的悲剧结局都形成了完美的伏笔照应甚至对比。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沈静,这个女孩温和而天真,喜欢阳光雨露,草木花鸟。自然的诗意是她所爱的美。

  她会在通信时对要帮助自己看地面世界的“我”连连鞠躬。

  会文文弱弱地请求“我”带她去看升起的月亮。

  会和我争论平凡生活的诗意和美。

  

  “你很珍视这些平凡的东西。”

  “为什么不呢?这才像是生活。”

  

  可是,她是这么温柔善良的人啊。连“我”这样对生活依然麻木,难觅生活之美的人都被她感动,在得知真相后都会觉得揪心,为她担忧和惋惜。难以想象,就是这么一个女孩,却在落日六号与地面彻底断开联系时平静自若。

  

  “……你们发来的最后一份补充建议已经收到,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可能是几代人以后吧,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有人会再次进入这里,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

  “请你们放心,我会在这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

  “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再见。”

  我看过很多故事,可是这个角色为数不多地让我难以释怀。

  文章所想表达的,或许是突破生命局限的坚韧,或者是歌颂热爱生活、追寻美好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个风潮变幻莫测的时代。”

  “世界在我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已然出现,并在增多。”

  

  沈静影响了“我”,也影响了读者。

  让我们懂得无惧死亡与命运,追寻珍视生命的美好。

  浮躁的现代社会,我们正当如麦家所言,“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无论何种,人物的立体感,意旨的发人深省,都久久地打动我。

  《带上她的眼睛》作为1999年银河奖的一等奖,当之无愧。

  

  最后借原文的结尾来收束吧。

  

  “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语——

  ‘……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更远了。”

  

  

CHRONICLE—ALICE「爱丽C」

  【CUT电影片段】

『我本人原创的一段话·被胡萝卜牵引的驴』

“在人类文明中,每个人都是那头驴,被眼前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吸引着往前走,一直走下去一直吃不到?怎么办呢?你需要有人帮你或自己帮自己切断这根胡萝卜,它掉落进河水中随波逐流,但你不必如此;因为你自由自在了,去奔吧去跑吧,世界之大,心之所向,去探索属于你的宇宙... ”

——2021/2023《宇宙探索编辑部》伪纪录片形式的中国民间科幻电影


  【CUT电影片段】

『我本人原创的一段话·被胡萝卜牵引的驴』

“在人类文明中,每个人都是那头驴,被眼前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吸引着往前走,一直走下去一直吃不到?怎么办呢?你需要有人帮你或自己帮自己切断这根胡萝卜,它掉落进河水中随波逐流,但你不必如此;因为你自由自在了,去奔吧去跑吧,世界之大,心之所向,去探索属于你的宇宙... ”

——2021/2023《宇宙探索编辑部》伪纪录片形式的中国民间科幻电影


CHRONICLE—ALICE「爱丽C」

  【CUT电影片段】

『孙一通の诗歌·视听感特酷的诗』

“带走被浇灭的闪电、带走云层潮汐、带走神明的悄悄话、带走落地生根的锚、带走氧化的情歌、带走山野恩仇、带走金银财宝、带走痴心妄想、带走梦游的脚印、带走飞蛾扑不灭的火、带走所有人的名字、带走彩虹的化石。”

——2021/2023《宇宙探索编辑部》伪纪录片形式的中国民间科幻电影

  【CUT电影片段】

『孙一通の诗歌·视听感特酷的诗』

“带走被浇灭的闪电、带走云层潮汐、带走神明的悄悄话、带走落地生根的锚、带走氧化的情歌、带走山野恩仇、带走金银财宝、带走痴心妄想、带走梦游的脚印、带走飞蛾扑不灭的火、带走所有人的名字、带走彩虹的化石。”

——2021/2023《宇宙探索编辑部》伪纪录片形式的中国民间科幻电影

慧鉴艺术讲堂

流浪地球经典台词盘点:总有一句可以震撼到你!

祝你好运,祝地球好运~~

流浪地球经典台词盘点:总有一句可以震撼到你!

祝你好运,祝地球好运~~

慧鉴艺术讲堂

流浪地球经典台词盘点:总有一句可以震撼到你!

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和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经典台词盘点:总有一句可以震撼到你!

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和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羽柒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

                               ——《三体》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

                               ——《三体》

圣书中的人间

始于宏大,或将终于宏大

        (本文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很多人喜欢以《三体》为界,将中国科幻分为两个时代。

  确实,大刘的《三体》似乎成为中国科幻长夜中的璀璨流星,又像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将中国的科幻史一分为二。《三体》之前,中国的科幻似乎更像是给予孩子们的科普,是以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文章;《三体》之后,在大刘之外无数如宝树、王晋康、何夕这样的作者浮出水面,作品纷繁芜杂,似乎每一本都在靠拢三体向往浩瀚与...

        (本文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很多人喜欢以《三体》为界,将中国科幻分为两个时代。

  确实,大刘的《三体》似乎成为中国科幻长夜中的璀璨流星,又像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将中国的科幻史一分为二。《三体》之前,中国的科幻似乎更像是给予孩子们的科普,是以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文章;《三体》之后,在大刘之外无数如宝树、王晋康、何夕这样的作者浮出水面,作品纷繁芜杂,似乎每一本都在靠拢三体向往浩瀚与博大,却总只是吸人眼球却难以更进一步,中国科幻唯靠刘慈欣的热度在《流浪地球》的电影上博取成功,却鲜有优秀的文字作品。在逐渐消退的对科幻的激情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科幻究竟缺少了什么?

  我觉得答案是唯一的——人文。从作者到杂志再到读者都对科幻有着狭义的理解。人们盼望的是宏大的幻想,是太空中的鏖战或人与AI的冲突,却缺少了对人心细腻的审视与剖析。中国科幻注重幻想而几乎少见了现实;而对观照现实的作品而言,注重社会与人类整体的未来和过往,却少去了对个人内心的沉静分析,没有对个人方向的思辨。

  这里可以简单举三组例子,一些作品的国际地位基本相近,但在中国的科幻群体中待遇完全不同的例子。

  首先是上个世纪科幻黄金时代时,同为科幻三巨头的两名作家。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当然是阿西莫夫——基地毫无疑问是宏伟的科幻史诗,从银河帝国到我与机器人,伟大的鸿篇巨制震铄古今。无论是巨大而庞杂的架构,还是细致到心理史学这样巧妙的设想,无一不被中国读者所喜爱,甚至连平常并不关注科幻的读者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他的鼎鼎大名。那,又有多少人听过另一位巨头——罗伯特·海因莱因呢?在世界科幻史上,他与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爵士并称,可在中国,似乎只有真正资深的科幻迷才知道他的名字,真正钟爱他笔下的作品者更是少之又少。更有甚者,由《你们这些回魂尸》改编成的电影《前目的地》几乎比他的任何一部原著(不仅仅是电影的)都要注明,而也没有太多人知道电影背后的原著与作者。可若看过他的作品,若看过《时间足够你爱》,几乎任何人都能被其中有关时间、生命、死亡、爱情和性的思考征服。仅仅只因为更注重观照个人的思辨而非对对群体的反思,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非宏大的场景,就足以让他的作品的声名在中国原次于阿西莫夫,这似乎不仅仅是他的悲哀,更是中国科幻的悲哀。

  然后再看国内作者——同为雨果奖得主的刘慈欣和郝景芳。大刘能够引起关注固然是因他是中国首人,但这难以解释郝景芳和她的作品所受到的并不应得的冷落。在得奖前,景芳的所面临的困境是作品缺少宏大的幻想却又并非完全贴合现实而同时被科幻杂志和主流文学杂志退稿的无奈;而她得奖后,大多数科幻读者在初次阅读她的作品时又会不免有些许失落——他们期望见到的是《三体》般的宏大史诗硬科幻,而非笔触细腻温柔的,更注重发掘和描写个人困境的软科幻。这是中国科幻的狭隘,更是中国科幻的悲哀。

  最后的例子是同一部作品的前后对比——以《三体》为例。真正优秀的科幻本身从来都会兼顾对未来的畅想、对社会、人类的反思和对个人的思考。可大多数三体读者推崇着黑暗森林法则,沉浸于三体人科技的发达,惊叹于宇宙航行场景的宏大,思考着人类面对另一个文明时的挣扎,却忽略了个人的挣扎和悲哀。个人很喜欢《三体2》的前半部分,罗辑沉溺于自己幻想出的那个“她”,看似颓废地享受自己要求的幻想中的生活,与庄颜一同在桃源般的世界自由自在,但这些部分却总是被读者视为三体的次要部分,甚至直接理解成罗辑面壁计划的一部分。但不论他们再如何从原著中寻找出蛛丝马迹,这一部分的内核永远都仅是指向个人的心灵。大刘描写的是罗辑最深也最真实的内心。他并非仅仅是未来那柄悬在三体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更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当然,程心也是。罗辑比他的继任者做得更好的,只是他做到了将人的身份和冰冷的审判者的身份分离而已。同时,罗辑幻想、创作“她”的进程,在我的猜测中或许是大刘,甚至是更多作家写小说时的真实写照。若是失去这些对个人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的观照而仅仅剩下宏大的内容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仅仅一味追求群体化的反思,一部作品永远不会完整。当然,《三体》毫无疑问是完整的,但我们阅读角度的单一却硬生生将它割成不完整的碎块。

  从世界科幻与中国科幻之间的差距来看,中国科幻追求宏大的制约和对作品分类上的狭隘眼光愈发明显。世界科幻的最高奖雨果奖其实不仅仅是科幻奖项,而是科幻+奇幻的最高奖。但在中国大多数的宣传中,奇幻这个点总会被忽略。世界奇幻文学大师,史诗作品《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也曾获得过雨果奖,而知道此事的中国读者并不多。再到科幻本身,《安德的游戏》从原著到电影都被推崇,但无论是作者奥森·斯科特·卡特还是外媒都更加赞颂的,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续作《死者代言人》在国内却只能算小有名气。集体主义精神传统的制约让批评者过于关注作品的社会价值,而《三体》的标杆与从杂质编辑到读者的狭隘让科幻的路变得狭窄。在中国,科幻是宏大幻想的代名词,这种限定在限定题材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科幻的发展。

  如今,中国科幻需要包容和多元。科幻本是一个范围极大的词而不仅仅是《三体》般的宏大幻想。我们缺少如写下《呼吸》的特德·姜一般以温暖的笔触将文字渗入读者内心的作者,缺少如凯斯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般充满对生死的哲学思辨的小说。唯一类似的国内作者郝景芳在《长生塔》中似乎正寻求朝主流文学的转型,也已少有《去远方》中糅合了童话、科幻、现实,融合具象与抽象,兼顾社会与内心,现实和幻想的文章。我们也缺少优秀的科幻杂志,即使如《科幻世界》,录用的稿件也过于单一。同时,我们还缺少对真正意义上科幻的宣传,只是一味认为科幻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测和给予全人类的提醒和警钟。正是这样,不知情的读者难以了解真实的科幻,只留下钟爱幻想和宏大的读者群体,而这群体的形成又一次强化了中国对“科幻”概念的错误阐释。

  不论是作者还是杂志都不该被现有的读者所左右,而应看见潜在的群体,给出更加全面的呈现。作家写自己愿意写的无可非议,但科幻杂志该更加多元地兼顾各类作品,以世界公认的广义上的“科幻”的概念去审视作品,给以更符合世界范围定义的解读与推荐。而对读者当然难以强求,但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多元的科幻,尝试从多个角度解读作者的文字。如此,中国科幻才能拥有更旷阔的前路。

  最后,以郝景芳在《长生塔》中的话结尾:“我们需要凝望的,不仅是星辰大海,还有内心深处。”衷心期望中国科幻在人文关怀上投入更多,因宏大而始,但不因宏大而终。

  一个微不足道的科幻爱好者

  2021.5.22首稿

  2021.6.14二稿

ECLIPSE

星空是希望

《流浪地球》在2019年的春节档上映,当初由于各种原因,剧情片段作了删减和修改。2020年的这个版本,新增了11分钟的内容。

作为一个2019年上半年一直混迹流浪地球圈的人,我决定,在去年四月的那篇影评之后,再重新写一篇。


PART ONE 新的惊喜

这一次新增的11分钟内容,可谓是惊喜重重。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Tim倩是官配!当然还有李一一被扔下车的片段,他向王磊求救的片段,我一个老粉全程感叹“条儿哥真的太可爱了”。看到了刘启改装的能安筷子的外骨骼,也知道了民用外骨骼和军用外骨骼的功力。还有很多观众去年就提出来的问题,关于为啥韩朵朵在车上的时候还和王磊互不对付,到...

《流浪地球》在2019年的春节档上映,当初由于各种原因,剧情片段作了删减和修改。2020年的这个版本,新增了11分钟的内容。

作为一个2019年上半年一直混迹流浪地球圈的人,我决定,在去年四月的那篇影评之后,再重新写一篇。


PART ONE 新的惊喜

这一次新增的11分钟内容,可谓是惊喜重重。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Tim倩是官配!当然还有李一一被扔下车的片段,他向王磊求救的片段,我一个老粉全程感叹“条儿哥真的太可爱了”。看到了刘启改装的能安筷子的外骨骼,也知道了民用外骨骼和军用外骨骼的功力。还有很多观众去年就提出来的问题,关于为啥韩朵朵在车上的时候还和王磊互不对付,到苏拉威西王磊却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命换朵朵。还有就是姥爷50年的妹子究竟长啥样。新增的片段锐化了刘启韩朵朵兄妹和王磊的冲突。

还有很多细节。刘启给一哥带串儿是因为他和韩朵朵先吃了;刘启也看了兔女郎;“嘛呢”司机的词变成了“我靠”;韩子昂的通知是班主任给的;刘启能用民用外骨骼拉开监狱门是因为他自己做了改装;周倩调配车载人员,把Tim,刘启,韩子昂和韩朵朵分到了不同的车上;刘户口是“豁免男孩”,不能够服兵役;周倩给李一一创可贴;还有在刘启破坏显示屏时兄妹俩的暗号;“黄金时代体验课堂”;王磊说“没机会给她了”是因为妻子和女儿死在了岩浆渗入里;开头新闻播报的事件······

 

PART TWO 老粉观影

带着口条、莫强求、Tim倩滤镜在看。大部分台词我都能跟着背。而且因为在去年把导演的制作手记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好多细节都能找到。知道故事的发展的时候再去看故事,真的是不一样的感动。

 

情感的唠完了,接下来唠一唠正经的

 

PART THREE 关于背景

电影选取了原著的一个时间节点,去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故事框架。原著中,太阳内核老化,人类选择了新的家园,因此建造了很多行星发动机,要把地球推过去。而地球接近木星,利用引力弹弓效应最终加速至太阳的逃逸速度,离开太阳系。电影中,由于受木星引力影响,地球大气被木星捕获,将要突破刚体洛希极限进而解体,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全球动员重启行星发动机拯救地球。

流浪地球计划,是一个背对太阳,面向星空与未知的计划。也注定是一个漫长,绝望与希望并存,牺牲与新生同在的计划。

 

PART FOUR 关于人物

刘启

刘户口,刘培强的儿子,韩子昂的孙子,韩朵朵的哥。典型的“从小缺爱”,长大之后非常叛逆。离家出走一来是实现妹妹的愿望,二来是躲他不待见的爹。启哥说他是天才不仅仅因为他很骄傲自负,而且因为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他只是一个学徒就能够比较熟练地操控运载车这种复杂设备,他对气囊球和和外骨骼的改装,他能去排除火石的故障等等都说明他真的很天才。同时他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为了实现妹妹的愿望带她去地面,在上海坚持人比火石先上,虽然把李一一抛下了但是还是回去接他了。最终他也以一种非常伤心的方式与父亲和解了。我记得之前读到过,刘启其实是一个被迫长大的孩子,很早失去了双亲的爱,姥爷在地下城需要工作,过早承担了照顾妹妹的责任。

韩朵朵

刘启的妹妹,韩子昂的孙女。“水底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她的父母”。是被抽签放弃的人的后代。朵朵是在这次救援中一夜长大的人。

刘培强

刘启的爹,宇航员。并非一个不称职的父亲,而是因为休眠缩短了和儿子生理年龄的差距加上心里的隔阂,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对儿子的爱。正义,具有牺牲精神。而且非常聪明,在问“知道为什么加加林时代不让带酒上太空吗”之前先关掉了防火系统。

MOSS

空间站的AI,黑白两种。黑色应该负责任务执行,白色负责航天员的日常起居和例行工作。挺惨的,尽职尽责地工作但最后还是被一瓶酒烧了。MOSS很像绝对智慧,是利益最大化的存在。

韩子昂

运载车驾驶员,是个90后。刘启和韩朵朵的爷爷。非常爱孩子的很质朴可爱的一个人。

Tim

Tim Lin。爸是北京的,妈是墨尔本的,中澳合资,正儿八百儿的中国心。Tim是光,最早在光之中出现。看起来很不正经的一个“那天那姑娘她真是自愿的”,但实际上在小队中是个很重要的存在。是个心地很善良的男孩。顺带就把地球救了。

李一一

李长条儿,因为名字很长一条。本体大概是二十面骰。条儿哥也是个天才,年纪轻轻就当上联合政府紧急技术观察员了,著名的“春节十二响”的作者。极度冷静,任务为先。近战能力约等于0,企图用管子钳挟持韩朵朵未果。其实挺可爱的。李一一很像团队智慧的存在,刘启都下意识“李一一快想办法”,所有人都很信任这颗大脑。条儿哥最早是语音出场的,在上海呼叫“Mayday”的那个就是他。

马卡洛夫

老马,执着于重庆火锅的爱喝伏特加的俄罗斯宇航员,和刘培强约定去贝加尔湖钓鲑鱼。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俄罗斯人在太空是无敌的!”“啊啊啊啊刘培强快拉住我”

王磊

上尉,CN171-11小队队长。冷静隐忍,以任务为先。老婆孩子在杭州地下城遇难,情绪在“我老婆孩子全他妈白死了”。一句中全部爆发出来。最后还是为了救朵朵牺牲了。“活下去”

周倩

医护兵,救了不少人(看红心)。钢铁一样的女汉子。很酷很飒。

何连科

老何,硬件工程师。有点自负,“从你面前过显得我帅"。冷静,年轻时应该是天才,在苏拉维西通过接跳线的方式协助破解发动机程序。“生死如常”

刚溜锤三兄弟&黄明

CN171-11小队成员。溜子搞侦察的,锤子是背加特林那个。

 

PART FIVE 关于主创团队

演员

典型的老带新式搭配。吴京,吴孟达,李光洁,李虹辰,雷佳音;屈楚萧,赵今麦,Mike隋,屈菁菁,张亦驰。客串的阵容其实非常豪华,郭京飞,饶晓志,宁浩,路阳,刘慈欣,郭帆。

导演

郭帆导演非常擅长拍摄重工业的东西。对行星发动机和外骨骼等等的刻画足够说明这一点。

 

PART SIX 精神内核

其实去年一年的宣传已经提到很多了,关于家园,关于科技,关于人性,关于未来。

一部艺术价值受到肯定的电影,要变成一部“好的电影”,需要获得群众的认可。《流浪地球》拍出了我们文化中的认同,对于土地,对于家园,对于团结。它把所有观众融入进去了,观众和电影之间没有距离,所以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我最喜欢的部分依旧是关于“无谓的牺牲”的,这是我觉得最靠近现实的一个刻画。关于“火种”与“希望”的取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命题。

 

PART SEVEN 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特别版的电影解决了很多我原来提到过的关于剧情逻辑以及人物刻画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想说韩朵朵的全球播报真的好尬啊,我看一遍尬一遍。

其他国家的科幻电影我也看了不少,但由于我能力有限,在技术方面我是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差距肯定有,但我不太感觉得到。

还有很细思极恐的就是,既然全球救援是饱和式的,为什么火种计划就不会是呢?

 

时至今日,《流浪地球》依旧是中国科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式的存在,也依旧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

 

 

万书汇

北京折叠 PDF mobi 电子书 下载

北京折叠

[图片][图片]

作者: 郝景芳
出版年: 2016-7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092768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北京折叠


作者: 郝景芳
出版年: 2016-7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092768

PDF 下载

mobi 下载

万书汇

三体全集 PDF mobi 电子书 下载

三体全集

[图片][图片]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1285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229042066

PDF 下载

mobi 下载

三体全集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1285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229042066

PDF 下载

mobi 下载

万书汇

流浪地球 PDF mobi 电子书 下载

流浪地球

[图片][图片]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刘慈欣获奖作品
出版年: 2008-11
页数: 29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刘慈欣科幻系列
ISBN: 9787535438379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流浪地球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刘慈欣获奖作品
出版年: 2008-11
页数: 29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刘慈欣科幻系列
ISBN: 9787535438379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万书汇

三体Ⅲ : 死神永生 PDF mobi 电子书下载

三体Ⅲ

[图片][图片]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死神永生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513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229030933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三体Ⅲ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死神永生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513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229030933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万书汇

三体 PDF mobi 电子书下载

三体

[图片][图片]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
出版年: 2008-1
页数: 302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536692930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三体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
出版年: 2008-1
页数: 302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ISBN: 9787536692930

PDF 下载

mobi 下载

如有需求还请购买正版Kindle电子书支持作者

亚马逊购买


Cloveshirley

我觉得《上海堡垒》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关于《上海堡垒》

  我想冷静地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口碑很差。

  其实《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在刚刚上映的时候都遇到了评分走低的问题,也不排除后者有被恶意刷低的行为。但是电影好不好,得观众说了算。如今一部获得很多赞扬一部获得很多批评,作为非资深科幻迷非资深电影迷给《流浪地球》打高分给《上海堡垒》打低分的业余电影爱好者,我想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我一直认为电影是环环相扣的创作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有差错都会导致问题出现。

《上海堡垒》从剧本的把握就开始崩。剧本应该是电影的基础。没有读过原著,但身边的朋友有读过原著的,我了解到这是一个科幻大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主创团队在创作剧本...

关于《上海堡垒》

  我想冷静地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口碑很差。

  其实《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在刚刚上映的时候都遇到了评分走低的问题,也不排除后者有被恶意刷低的行为。但是电影好不好,得观众说了算。如今一部获得很多赞扬一部获得很多批评,作为非资深科幻迷非资深电影迷给《流浪地球》打高分给《上海堡垒》打低分的业余电影爱好者,我想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我一直认为电影是环环相扣的创作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有差错都会导致问题出现。

《上海堡垒》从剧本的把握就开始崩。剧本应该是电影的基础。没有读过原著,但身边的朋友有读过原著的,我了解到这是一个科幻大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主创团队在创作剧本时把剧本调整为了一致抵抗外星势力中穿插爱情故事。原著党不服,可以理解。个人意见,按原著的比例来改,最多被骂一骂剧情,搞不好因为科幻背景比较新颖还被表扬。因为中国观众很多对“狗血言情剧”已经是一种“默认”的状态了,大不了就“哦又一部狗血言情烂片啊不值得骂”。但是一旦变成“中国科幻”了,有了《流浪地球》在前,把电影拍成这样,简直是在欺骗观众感情!

  回应一下关于有人说的档期先后问题。我觉得要是《流浪地球》在《上海堡垒》之后上,估计会被表扬得更惨。既然面对了《流浪地球》的成功,观众已经相信“中国科幻能行”,整个的对中国科幻的认知把握和以前比起来上了一个大台阶,那么后续作品的主创团队心里必须有点13数才行啊。观众不会去在意谁先谁后,很多翻拍的作品反而好评更多。观众希望看到的是影片的质量,是主创团队的诚意。你要想观众支持观众肯定,那就必须要了解观众想看什么。不是说你用好几年去拍一部电影就叫你很有诚意。电影的制作周期有的很长,长周期中观众对影片要求的提高是你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不是说电影是用来取悦观众的,但是你想获得大众的肯定就必须达到大众的审美水平。

  关于导演说“用错鹿晗”,我觉得身为路人我都看不下去了。如果导演都不清楚自己选用的演员到底适不适合电影,那搞什么?不知道哪个演员更适合,其实反映出的是导演不知道这个剧本要怎么去演。导演都没办法把握电影,那用演技派和用流量又有什么区别呢?导演都出现偏差了电影怎么可能还在正轨上呢?基本真的就凉凉吧。对于演员,我是“演技派”的忠实拥护者。我不是说流量就不能演,我非常欢迎流量们转型,银幕从来都是“演技派”占据绝大部分。没有真才实学不仅仅是电影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混不下去。我记得之前看张亦驰的一期采访,他说选角导演找到他之后他又去了一趟郭帆导演的工作室去交流了一下,关于李一一要怎么去把握他和导演都做了很多功课。我不是说我作为一个刚醒(老张的粉丝儿)我觉得老张有多好,我只是觉得任何一个演员任何一个导演对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有这种态度。我真正觉得很愤怒的其实不是很多人觉得的导演落井下石啦之类的,而是他连电影都把握不好,基本的东西都没做到位。至于推卸责任之类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觉得最讽刺的是《流浪地球》成功之后整个社会对“中国科幻”的呼声这么的高大家对“中国科幻”这么的有信心,我看到《流浪地球》的主创团队纷纷为《上海堡垒》宣传。我们都以为《上海堡垒》即使选用了我当初不太看好的流量明星鹿晗,也不会辜负我们对中国科幻的期待。我一直都认为《流浪地球》没有营销号吹得那么好,它依旧有很多需要去改进的地方,我希望到《上海堡垒》上映之前的这段时间主创可以好好去对照《流浪地球》的不足以及优点对《上海堡垒》可以修改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但是,原著不是保护伞,演员不是挡箭牌。地基都是垮的去哪里谈摩天大楼?

  关于剧本,关于人物,我的第一篇影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中国观众智商从来没有下过线。一味地去引战真的有意思吗?有时间又是道歉又是买热搜买水军之类的,干嘛没时间好好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之后的作品中改进呢?

  最后我想说,我依旧愿意相信中国科幻,愿意相信中国电影,愿意相信今后的主创团队们会好好learn from it,愿意相信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壹号青年
Cloveshirley

啊科幻,我的中国科幻

《上海堡垒》

这一次,我们选择失望。

🍃今年是“中国科幻元年”嘛,巧了,《流浪地球》《上海堡垒》都是我跟我妈一起看的,而且都不是在成都看的。看完之后我们俩很激动啊,第一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国产科幻的希望,第二次是我们发现可能没啥希望。

🍃《上海堡垒》严重影响了前排一位呼噜声很大的观众的睡眠质量

OK,接下来我们一条一条说

🍃关于这个题材啊,末世+打怪式的设定。整体而言,和《独立日》差不多。因为这部分题材有特定的受众,并不是所有群体都会对这种题材很感冒。所以相对于《流浪地球》而言,《上海堡垒》想要爆就会更难。据说原著是末世之下的暗恋故事,感觉电影像是把一个普通的末日和一个暗恋叠加了一下,少了一点让人可...

《上海堡垒》

这一次,我们选择失望。

🍃今年是“中国科幻元年”嘛,巧了,《流浪地球》《上海堡垒》都是我跟我妈一起看的,而且都不是在成都看的。看完之后我们俩很激动啊,第一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国产科幻的希望,第二次是我们发现可能没啥希望。

🍃《上海堡垒》严重影响了前排一位呼噜声很大的观众的睡眠质量

OK,接下来我们一条一条说

🍃关于这个题材啊,末世+打怪式的设定。整体而言,和《独立日》差不多。因为这部分题材有特定的受众,并不是所有群体都会对这种题材很感冒。所以相对于《流浪地球》而言,《上海堡垒》想要爆就会更难。据说原著是末世之下的暗恋故事,感觉电影像是把一个普通的末日和一个暗恋叠加了一下,少了一点让人可以眼前一亮的东西。

🍃剧情我真的很想槽一槽。(剧透预警!)首先,像仙藤这种设定可以不交代,但是外星人要仙藤总得给个暗示吧?然后所有的感情戏,所有的,都很不自然,总让人觉得是强行植入。杨建南对林澜的仰慕给人的感觉特别突兀,江洋喜欢林澜感觉莫名其妙,不是所有的故事男主和女主都必须是爱情线的好吗?还有路依依和潘翰田,前一秒还纯洁的革命友谊,怎么到了捕食者入侵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升华了呢?包括捕食者第一次入侵,一屋子指挥官都没发现的问题一个后勤小兵灵光一现,我,服了。配角光环不带这样玩的。我觉得这一点《流浪地球》处理得更好,就是以色列科学家早他们六个小时想到点燃木星,重新点燃发动机的不止这个小队。就很容易在观众不吐槽的情况下成功塑造人物。我很能理解江洋对路依依的那种不舍,因为他知道呆在深渊之井的防线只有死路一条——最佳射程母舰开始抽取仙藤即捕食者杀完所有人杀进地下。唯一能活着的办法就是待在飞机上。路依依相当于把活着的机会给了江洋。但!是!战斗时间这么紧两位还有时间“只有你上”“我不上”完事儿之后还含情脉脉一对视。嘛呢!战争的紧张感呢?我不是说这个情节不可以。可以啊!但你得把它展示地更自然啊!主角光环我觉得都已经不是太值得我说的事儿了。就,捕食者能在别人开枪前一下弄死别人,也可以被江洋按在地上摩擦。是在下输了。整体剧情而言缺乏了一些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我觉得对于电影而言如果观众都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其实挺失败的。

🍃人物造型而言,我觉得鹿晗的司令造型更出彩,也更加接近于一个军人的形象。通过改变发型展示主角的变化是一种简单粗暴但在本片并不能很好出效果的方式。不是把头发打个摩丝定个型就叫啊主角成熟了。然后不太能理解杨建南在晋升仪式上奇怪的站姿。就是感觉看着不对。

🍃人物塑造我也很想多说两句。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是一定要有立体的人物形象的。比如像《小鬼当家3》里面的那个女保姆,本来给人感觉是非常温柔的那种,然后最后真相揭晓她才是内应。可以是反差式的,也可以是成长式的,但是一定要有这样的人物。感觉《上海堡垒》里面,人物都过于平面化,看不到一个特别值得去挖掘值得去写人物小传的那种人物。林澜都算稍微有点表现出来的了,但是火候还不够。

🍃演员的台词功底需要加强。还有关于方言和口音的处理呢,我觉得其实不一定要全都强行普通话or英语。本来是大家齐心协力抵抗外星人入侵的设定,上海又本来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不用说你带什么腔调,就是你说别的语言应该都OK。像《九层妖塔》里面的孙全福,全程方言,没有影响的。

🍃很多人说特效是唯一可以吹的。我觉得emmmm……这样说吧,非资深科幻迷觉得同样是空中对抗,《银河护卫队》是2015年上映的,感觉不逊色于《上海堡垒》。全息投影倒是比大饥饿那个时代要好一点。感觉科技在那个时代发展了但还没有到那种发达,有的东西和现在还是比较相似的。BTW我刚开始看他们模拟我还以为战机会是像《银河护卫队2》开头或者《黑豹》的那样是远程控制的,结果还是要人去开。这样我觉得更合理,因为这样人物的牺牲显得更加悲壮,而不是单纯的打游戏打输了的那种既视感。

🍃好了我们接下来说一说鹿晗。可以看到鹿晗在很努力地摆脱“流量”这一标签,我觉得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还是对中国电影都是一件好事。我没有否定“粉丝票房”的意思,我只是觉得银幕从长远来看终究是需要靠演员演技来吸引观众的。我觉得他的表演不尬,已经达到了我对他的最低要求。感觉,跟《长城》相比,差不多啊。但是我觉得上海堡垒目前评分走低鹿晗只是众多原因之一。看看我这次列了多少,演员和其他比起来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一部电影演员的确很关键,但是如果从剧本开始就不给力,用流量和用演技派是没有区别的,都救不回来。一部好的电影必须每个环节都要到位。一节掉链子影响另外一节不能把锅全甩给别人。锅他得背,但是不一定得背那么多。

🍃我不知道目前《上海堡垒》评分走低是不是遇到了先前《流浪地球》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只能说,我的评价就是这样,我不会改。《流浪地球》平心而论还是有不足,也没有那些营销号吹得那么好。我从来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上海堡垒完全没能达到《流浪地球》的那个平台。近几年观众呈现的趋势是大家已经接触过很多很好的作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简单来说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看电影智商都开始上线了没那么好敷衍了。中国观众希望看到本土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只希望,所有的电影人,所有立志做好中国科幻的电影人,都能够好好反思一下,在未来的工作中多多注意这些问题吧。


康斯坦丁FL
蜃无渊

关于《流浪地球》的叨逼叨

    有个故事:

    一个奴隶找到他的主人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年迈了,求求您还我自由吧。

    奴隶主说,要自由可以,但你得把我赏给你的衣服、食物和一切都留下来,再到山顶待一晚。

    奴隶主以为奴隶会冻死在山上,打算拿他杀鸡儆猴,然而第二天,奴隶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

    “我看着月亮,想象那是温暖的太阳。”

  ...

    有个故事:

    一个奴隶找到他的主人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年迈了,求求您还我自由吧。

    奴隶主说,要自由可以,但你得把我赏给你的衣服、食物和一切都留下来,再到山顶待一晚。

    奴隶主以为奴隶会冻死在山上,打算拿他杀鸡儆猴,然而第二天,奴隶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

    “我看着月亮,想象那是温暖的太阳。”

     “月亮是你的吗?谁允许你看了?今天晚上再去待一晚,不许看月亮。”

     奴隶同意了,当晚,他闭着眼睛,躺在山顶上,等天快亮的时候,他冻死在了那里。

     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知不知道,月亮光是太阳光的漫反射。

     咳,扯远了。

     我第一次看《流浪地球》,是七岁那年,在家里坐马桶,实在没东西可看,随手翻了翻篮子里的杂志,在那上面看到的。

      等到开始冻屁股的时候,我才看完杂志上的刊载。那是2002年(不要算我的年纪,谢谢),那个时候,期刊杂志为了赚钱,都只登一篇文章的一小段。读者想接着看下去,要么接着买下期,要么发短信扣话费看下文,和现在的阅读app一个套路。

       我看了看杂志封面,2000年3月份的刊——估计下期可能都在回收站的碎纸机里。

       于是我提上裤子,雄赳赳气昂昂地,用大人的手机打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付费电话。

       那是2002年,很多phone sex非常良心地把自己伪装成杂志热线。

      到最后我挨了顿揍,却还是不知道小说结局是什么。

     又过了几年,逛新华书店的时候,才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全文。时年2008年,全民奥运如火如荼,我在一个热的要死的下午,知道了原来自己离结局只剩一章的距离。

      去他*的杂志社,去他*的......我低头看了一眼作者。

      去他*的刘慈欣。

      后来,我开始看大刘的其他小说,也幸亏他那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小说一直卖的很便宜,作为一个中学生还是买得起的。

      再后来,《三体》得了雨果奖,点燃了中国读者对刘慈欣的兴趣,也抬高了他小说的身价。

      还是那句话,

     去他*的出版社。

      我身边的好多同学开始跟我说,《三体》多么好,刘慈欣是中国科幻第一人。

     我在心里说,他的书我当年蹲厕所的时候就看过了,谢谢。

     今年《流浪地球》上映,跟我比较好的中学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回家没有?一起看个电影呗,那个你挺喜欢的小说改的。”

      我说,先等等,我自己去看一遍。

      于是,大年初一的首场,我家人都去看《熊出没》,我去看《流浪地球》。

        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拍得走心了,另外,上映时间也好,整个春节档也没什么能打的电影(我最喜欢的居然还是《熊出没》,野猪真*妈可爱)。

        剩下的,你让我夸我也说不出来什么了,说好吧,不够好:剧情添加太多了,前部分恢宏磅礴,后半部分老气横秋。特效也就那样,看着有模有样,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有些演员真的很戳人,可有些就太用力了,尤其是吴京,一本正经的样子和不慌不忙的语调,总让我串戏到《战狼2》。

        可你要说不好,这不是打了那些吵吵嚷嚷,说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的人的脸吗?你敢说,就有人敢说你杠,说你慕洋犬,哪怕你一句都没提别的国家的科幻电影。

        不敢不敢,小弟不敢。

        总之对我来说,只有在看到高潮时,MOSS全球广播的时候,心里才默默念了一句:

        我*,刘慈欣真牛*。

        走出电影院,别人都在讨论电影好不好看,我的心里却只有当初在过期杂志上看到的结尾:

        “50亿年的壮丽生涯已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幸运的是,还有人活着。”

     

青衫客

流浪地球快去看啊啊!!疯狂安利!!

想说的太多,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总之就是好看!剧情显得有些凌乱,但是我觉得主要核心还是表达出来了!!!156分钟的电影由于影院限制时长剪成125分钟,但愿能导演尽快出个剪辑版看个稍微完整的故事!!!就是好看啊!!强烈推荐!!从今天起去看流浪地球的,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是小破球自来水我自豪!!

想说的太多,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总之就是好看!剧情显得有些凌乱,但是我觉得主要核心还是表达出来了!!!156分钟的电影由于影院限制时长剪成125分钟,但愿能导演尽快出个剪辑版看个稍微完整的故事!!!就是好看啊!!强烈推荐!!从今天起去看流浪地球的,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是小破球自来水我自豪!!

LOFTER

让兴趣,更有趣

简单随性的记录
丰富多彩的内容
让生活更加充实

下载移动端
关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