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魂终于要献给喧嚣
我有一条河
静静地躺在别人的家门前
我在夜里独自地哭
找不到时间看它
生活的一半之上不属于自己
河里住着一位河马先生
除去吃饭时间都在写诗
拒绝牧童问路
拒绝拯救家的世界
吃炒面剩一半倒进垃圾桶
河马河马不要哭
该哭的人是我
如果我是软体动物
生来就低人一等
如果我住在洞穴
采野果一天只摘三颗
早中晚各吃一枚
如果只有我对我有所求
世界和有关的人士忘记我的名讳
只剩灵魂和影子两个朋友
日结或月结,全部换成酒肉
热爱辣与花椒
每晚每晚长出痘痘
只因年轻
想要安静
想要做每天写诗的河马
想要一日二餐或四餐
可
现实像消毒水......
我有一条河
静静地躺在别人的家门前
我在夜里独自地哭
找不到时间看它
生活的一半之上不属于自己
河里住着一位河马先生
除去吃饭时间都在写诗
拒绝牧童问路
拒绝拯救家的世界
吃炒面剩一半倒进垃圾桶
河马河马不要哭
该哭的人是我
如果我是软体动物
生来就低人一等
如果我住在洞穴
采野果一天只摘三颗
早中晚各吃一枚
如果只有我对我有所求
世界和有关的人士忘记我的名讳
只剩灵魂和影子两个朋友
日结或月结,全部换成酒肉
热爱辣与花椒
每晚每晚长出痘痘
只因年轻
想要安静
想要做每天写诗的河马
想要一日二餐或四餐
可
现实像消毒水
屠杀我的创作细胞
选择我成为厨师或家教
等到消耗殆尽
我别无他选
只好用灵魂抵债
留下空壳在空气中飘摇
作者介绍:猫柚,年龄未知,兴趣离奇。
不要让“华丽”和“浪漫”成为贬义词
“当你把一篇文认认真真读了三遍之后,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时,请不要怀疑自己,因为作者本人说不定也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一、引言
因为是系列第一篇,所以本文谈到的会比较泛泛,这里的“写作”也比较广义,包括但不限于应试作文、诗文随笔、散文小说等等。如果之后有时间会分开详谈。
其次,本文并不针对任何作品、作者、和流派,我也并不是什么大佬,因此这些文字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主观性非常强,用来抒发我的感受,以及给有共鸣之人提供一点点帮助。
二、请不要在写作时忘记如何说人话
当你把一篇文认认真真读了三遍之后,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时,请不要怀疑自己,因为作......
“当你把一篇文认认真真读了三遍之后,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时,请不要怀疑自己,因为作者本人说不定也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一、引言
因为是系列第一篇,所以本文谈到的会比较泛泛,这里的“写作”也比较广义,包括但不限于应试作文、诗文随笔、散文小说等等。如果之后有时间会分开详谈。
其次,本文并不针对任何作品、作者、和流派,我也并不是什么大佬,因此这些文字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主观性非常强,用来抒发我的感受,以及给有共鸣之人提供一点点帮助。
二、请不要在写作时忘记如何说人话
当你把一篇文认认真真读了三遍之后,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时,请不要怀疑自己,因为作者本人说不定也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不要过于吹捧那些看起来很深奥,语言华丽精彩,却让人难以理解的作品。
当然,这里指的是一部分作品,我并不是在以偏概全。我想说的是,“读不懂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看起来很好的样子但我的文学功底不足以解读”,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其中原因有很多,这一篇章,我们先来说最基本的事情:请不要在写作时忘记如何说人话。
你可能会疑惑,什么叫“说人话”。简单来说有四个部分,第一句子通顺,第二标点正确,第三无错字漏字,第四逻辑自洽。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曾经我的老师跟我讲:“当你拿出一篇很久之前写的作文重新读时,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
这一点我在修改我的旧日习作时深有体会,明明是很认真写的文章,重新读过却能发现很多问题。
后来我简单思考了一下,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写作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作者的角度,重读的时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一个是把脑海中的思绪具象化,另一个是把具象化的文字重新抽象,就有点像当机翻许多次之后就会脱离原意,所以视角不同带来的差别不言而喻。
而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当你写作的时候会下意识聚焦于笔下的文字,很容易忽略全局,从而意识不到语句和逻辑的错误。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多站在读者角度思考,其次就是片段练习,写好之后让他人读完复述,除此之外还可以写写大纲和构架。其实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很多人却过于追求文字美感从而忽略这一点。
解决第二个问题反而更简单,多读几遍自己的作品、让自己或者他人修文、学习标点用法、顺便研究研究其中逻辑是否脱离现实。
三、回归修辞手法最初的目的
解决完最基本的问题之后,这个篇章,咱们来说说修辞。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修辞手法最初的目的,可以试着回忆初高中背过也写过无数次的话。
拿比喻来说,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化抽象为具体,或者用熟悉的东西解释不熟悉的东西,使文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其次才是增强文学性。
但很多时候已经不单单是本末倒置了,比喻分为本体和喻体,很多文章用比喻甚至连本体都没有!
没有内容只有云里雾里的修饰与各种意象的堆砌,最后变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在那之后统一归结为:“我要表达一种氛围,我是意识流,我抽象,我在追求美。”
在我看来,这可一点都不美。
四、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哈姆雷特》
这个篇章来谈谈第三个问题:不要过于追求抽象。
不是说抽象不好,但凡事不要过度。
写了一大堆难以理解的语句,然后抛下一句:“我相信每个读者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
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作品都是《哈姆雷特》,很多时候你留的不是遐想和讨论的空间,而是一堆搅在一起的怪味浆糊。
不是难以理解的就是好作品,好作品也并非都难以理解。
重新回归课本,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你一定可以看出是在写父爱;看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也一定会感动于其中的爱国情怀;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也一定会感叹用词精妙传神。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每个人不同的解读和发散。
为什么北庭《枕边集》中的“你要写——,就不能只写——”句式被全网仿写(我也有试着写过 ),也许是因为其中的真实以及对“表面文学”的讽刺引起广泛共鸣。
我希望,在这个被碎片化阅读和盲目跟风填满的时代,可以在文学的一个角落,留下可以呼吸和发散的空间。
五、歌颂时间与梦的旅人
我从不否认,每个人都有追求“华丽”辞藻的时期,即使已经过了那个年纪,我还是会称自己为“歌颂时间与梦的旅人”。
只是这个“时间”与“梦”,却不仅仅是流于表面。
我歌颂的是时空交错产生的奇妙结果,是那些已经成为回忆却不会被时间磨平的美好幻梦,是我主观构思的精神世界,是人世间的可遇不可求,是缘分,是遗憾,是在绝望中发现的希望的火种,它们如梦一般支撑我前进。
为什么我在题目中给“华丽”和“浪漫”打上引号,因为我爱着它们,并不想让它们成为贬义词。
但我爱的华丽并不是辞藻的堆砌。
我爱的浪漫也不只是玫瑰和爱。
当我在上一首诗中把“书画乐音”与“特价传单”写在一起,莫名其妙被其中矛盾又和谐的氛围感动到时,我突然有点明白我追求的是什么了。
我爱的华丽是见过就难以忘怀的惊艳,是逻辑与美感的完美融合,是看似普通词语或句段被写成了最适合它的模样。
我爱的浪漫那些是在埋藏在繁琐枯燥日常下的闪光点,是爱情中或美好或艰辛的碎片,是在经历人间冷暖之后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而不是拿着一把不知道从哪找来的玫瑰,一朵一朵计算它们的结局,也许是溺死在十亿年前的孤独的海里,抑或是交给已经一位快要累死的不知道从哪来的神明。
六、总结
高高在上写下一堆虚无缥缈的文字,看着底下的读者在各种解读,内心窃喜就好像看见小丑,殊不知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小丑。
再“华丽”的碎布,也遮不住那毫无意义的底裤。
愿我们都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作者与读者,就好像天平的两端,没有孰高孰低。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让“华丽”和“浪漫”成为贬义词。
作者简介:洛汐晨,一个深陷于文字魅力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亦梦书会常务会长以及编辑部的成员。希望挖掘出那些沉于海底的令人着迷的语句,也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偶尔闪现的灵感、观点和感触。@洛汐晨
前言:最近我看到有学生用户发作文相关的帖子,就借着讨论度上升的趋势,从更基础细致的角度来写一篇指导性的文章。
本文分为以下内容:
一.审题常见问题及立意确定
二.分论点扩写
三.范文分析与思维导图
四.结语
一.审题常见问题及立意确定
以15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原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
前言:最近我看到有学生用户发作文相关的帖子,就借着讨论度上升的趋势,从更基础细致的角度来写一篇指导性的文章。
本文分为以下内容:
一.审题常见问题及立意确定
二.分论点扩写
三.范文分析与思维导图
四.结语
一.审题常见问题及立意确定
以15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原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时会出现下列问题
1.错看漏看
这道作文题材料篇幅不大,题目给出了明显的条件,不难读懂。可就是挡不住少数可爱的同学,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看成“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是一致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看成“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背离的”。从而把作文写偏题。
对这些同学,我只想说,眼拙得早点治,细心细心再细心!!!
2.关键词理解错误
本题中出现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作者人品”,作品的格调趣味可以理解成作品的质量,题目只是给出了一致与否这个角度,应该以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的探究为出发点。但有的同学会将其理解成对某个作者及其作品的夸赞/批评,写成一篇人物及其作品的描述评价类作文。
他们看到这句——作品的格调趣味和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就想到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鲁迅,接着就写他们一生的作品及其为人,肯定其成就,反之亦然。
这类同学,理解能力的进步空间还很大,写作时多注意。
还有的同学将人品理解成对一个人非黑即白的绝对定性。注意,这里的人品指的是某人生活作风,性格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不足。切忌极端化的语言。有中二的同学想试试,我想说,质疑批判的精神很可贵,但请不要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会变成判卷老师的笑料谈资。
3.依赖作文给出的明显条件
排除上面两种情况,大部分同学开始用三种角度来确定立意了。
①选择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②选择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③我全都要。
这三种写作立意最常见,因此分数大多集中在中等或偏下的区间。老师强调作文立意要深远,要新颖,可怎么个深远新颖法?其实并不玄乎,我的建议就是——从多个角度分析作文给出的条件or关键词,也就是在作品和作者人品这两者之间做深入分析。
以下罗列了我中学时期总结的五个立意确定角度,同时结合15年真题:
从条件角度
只有将人品养好,作者才能创造出更多动人的作品。
从原因角度
有的作者人品不差,但受政治环境,生活所迫等因素影响,会写出言不由衷的作品,难道要用这个时期的作品来否认他的人品吗?
从影响角度
作品能成为优秀的精神财产流传百世,何必纠结和作者人品是否一致。
从目的角度
优秀的作品问世后,无论作品和作者人品是可不可能一致,他们的目的都是追求并传达超越时代和人性的思想,美和情感,殊途同归。
从延伸角度
光以作品来判断作者人品是片面的,需要联系历史,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本人的事迹,才能更全面的看待作者,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而不是将作品和人品单纯的划等号。
这五个角度和前文三种常见的立意角度相比,是不是更深了点,有了更大的写作空间。多数同学写不出立意较深的作文,归根究底还是他们依赖作文题目给出的明显条件,做简单的单一选择和并列选择,没有抓住关键词,或抓住了关键词,却缺乏多角度的分析作文条件的能力。同时和老师光强调立意,却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法有关。
因此在读题时,不要能光看作文里给出的明显条件,多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
二.分论点扩写
立意也就是中心论点确定了,接着就是写分论点。
通常分论点在2~4个之间,我建议从三个练起,可能有人说三个点平平无奇,但我们这是基础的方法,对那些还没形成足够的应试作文写作思维和习惯的同学而言,将基础的练会,练熟,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新的写作方法。
拿上文提到的五个立意确定角度中的条件角度,来写一下分论点。
中心论点(立意): 只有将人品养好,作者才能创造出更多动人的作品
分论点。
①作品好,人品不好的创作者,往往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后,际遇却令人唏嘘,没能写出新的作品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
素材:菲茨杰拉德,杰克伦敦,徐志摩
②作品好,人品没多大可指摘的创作者,他们没有囿于人生轨迹的重变,选择不断创作,在丰富的作品里折射出自己逐渐深邃的思想。
素材:雨果,苏东坡,杜甫
③因此,将人品养好,不仅能让作品和作者达成高度的和谐,还能为后代留下更丰富的人类精神宝藏。
结尾:升华立意,再次强调只有将人品养好,作者才能创造出更多动人的作品。
分论点列出后,作文也就有了具体的框架,大大减轻编的痛苦。
讲到这儿,你以为本段就要匆匆结尾了吗?还不够,因为有的同学,他连分论点都不会展开写,还停留在论点+素材不会用的层面上。而分论点的展开,离不开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
下列是中学作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
借用名人名言,名著中的见解和寓言,公认的道理,来为自己的文字增加说服力。
那些在考场上由于紧张而大脑空白想不出名人警句的同学,可以将题目中出现的观点类材料拿来使用。文中使用的15年浙江卷作文真题里就出现了“言为心声、人如其人”和元好问写的句子,这些就能拿来当引用的道理。
试写:
古人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人思想的反映,文章的风格能体现人的品性。“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恣意映照出东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透心境。《定风波》这首词诚如古人所言,令阅读的人们得以从中勾勒出作者的精神轮廓。
②举例论证
用各种大小,具体的事例作为论证依据,让文字易于理解,更有共鸣。
试写:
我们能从《野性的呼唤》里,以巴克的视角在极端的环境和诡谲多变的形势中,领会生命的意义与奋斗。然而作品中富有想象和力量的语言风格,似乎与杰克伦敦的现实形象产生巨大的割裂。个性的偏执使他推崇种族主义,甚至鼓吹使用生物武器。其行为和作品的反差令人咋舌,“文如其人”的说法不免显得苍白讽刺。
③对比论证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
试写:
菲茨杰拉德笔下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繁华而虚浮,他洞察了这纸醉金迷背后的空虚和盲目,揭示了美国梦的破灭。可本人与妻子婚后夜夜笙歌,毫无节制。又在遭遇打击后陷入酒精的麻痹中,最终倒在了精神身体的双重折磨下;徐志摩的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再别康桥》这一经典给了多少人真挚,美好的感受。然而现实的他冷落配偶,寻欢作爱,陷入爱情带来的虚幻痛苦,潦草结束一生。他们都留下过斐然的篇章,可纵欲和盲目令其自食其果,倘若两人意识到自己行为作风的不当,加以矫正。是否结局不会那么凄惨,他们的才华也不会湮灭,从而为后世留下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差异点的例子就不写了)
④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让抽象的道理更为生动形象
试写:
作品是一面宽阔的镜子,清晰的照出其创造者的心绪情感,还是我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桥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人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抱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浓郁乡思,“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苍凉悲愤,无一不是杜工部人生的经历写照。他以作品为镜,投射出盛唐转衰的辛酸历史,抒发对国家命运下人们生活面貌的深刻体悟。我们以作品为桥,共鸣作者的情绪,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试写内容以高中生口吻写就,不好之处还请见谅)
除了这四种论证,老师也讲过其他的如类比论证,归谬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但我这篇文章的定位就是基础。将简单写法掌握以后再学习高阶写法。
写作时还需注意,素材要和分论点贴合,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平时积累素材的时候避免盲目阅读,得把素材概括归类
三.范文分析与思维导图
以15年浙江卷优秀范文《且以作品论英雄》为例。(图1)
这篇范文的立意(中心论点),符合我上文所说的从影响角度看——作品能成为优秀的精神财产流传百世,何必纠结作者人品是否一致。
不少学生阅读优秀范文时只注意到其语言和立意的独特处,却没发觉哪怕是范文,也遵循着基本的文章结构,这篇文章倘若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它是最最简单的总分总式结构。分论点则使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为自己的文章增加说服力和生动性。因而在作文写作时,各种论证方法可以混合使用,不必拘泥于某个方法。
但我们在写作时立意有了,素材有了,怎么去编排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思维导图了。
下面贴一张我做得思维导图(图2)
做思维导图的习惯得从以后的考试,作文课养起,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读完题,按照关键词——中心论点——分论点——结尾写,你可以不用像我写的那么具体,用简略词语标注就行,但无论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写作节奏和文章结构不失衡。
四.结尾
1.总结全文,高中作文如何确定立意——多角度分析作文给出条件(条件,原因,目的,影响,延伸),分论点扩写——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道理,举例,对比,比喻),保持写作思路——做思维导图,概括为“五个角度,四种论证,一张导图”,我称它们为“541”方法,这个方法不说有多有用,但是它足够应付绝大多数的议论文写作了。
2.这篇文章结合了我的经验和搜寻整合的资料。
我深知学生面对应试作文的痛苦,毕竟也是从那时候走过来的。可学生不会写,老师只会说自己悟,网上的资料要么杂乱零散,要么要收费,不成体系。只会加重学生对写作的厌恶排斥心理,又因为分数不得不寻找解决之道,久而久之增加心理负担。而我把审题立意单独拉出来,一是他们为作文的重中之重,二是网上某些宣传50+作文分数的所谓经验视频,忽略了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各种技巧,无异于舍本逐末。就好比一个人要变美,华美的服装和首饰套在身上,可身体是羸弱的,精神萎靡,这样的状态和外在打扮只会看起来不协调。
我这篇文章的定位就是基础,能用,能让有需要的人看到,写作时避免某些错误思维,提个几分,也算小小的进步。咱们慢慢来,不浮躁,脚踏实地的去做。
作者介绍:白石夕阳,亦梦书会会员,日常奔波忙碌的打工人。在枯乏的生活里以笔代心,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挖掘记录那些遗失的瞬间。
【散文】时光如水,流走无声
午后,一抹斜阳悄然而至,散落在我的书桌上。透过窗子,我好像看到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少年们趴在栏杆上,微风抚起发丝。那是三年前,是我的另一个青春。
后来,一些友谊埋没在了那年的枯枝败叶下,可如潮水般的回忆,却始终无法被真正的阻挡。
按理来说,现在的我不该写这篇文章,但觉此时灵感已至,还未毕业,却已经开始回忆起这几年时光。
三年,我见了生死相隔,见了别离相逢。断绝了许多老友,融入了新的圈子。
高一时喜欢读两本书,一本是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一本是沈复的《浮生六记》。
两......
午后,一抹斜阳悄然而至,散落在我的书桌上。透过窗子,我好像看到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少年们趴在栏杆上,微风抚起发丝。那是三年前,是我的另一个青春。
后来,一些友谊埋没在了那年的枯枝败叶下,可如潮水般的回忆,却始终无法被真正的阻挡。
按理来说,现在的我不该写这篇文章,但觉此时灵感已至,还未毕业,却已经开始回忆起这几年时光。
三年,我见了生死相隔,见了别离相逢。断绝了许多老友,融入了新的圈子。
高一时喜欢读两本书,一本是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一本是沈复的《浮生六记》。
两本书的写作手法可称两个极端,张嘉佳注重以环境描写修饰和衬托人物,体现了文学美。沈复则是以平淡的文字来叙述自己的一生,个人觉得可能因为内容是文言文,所以情绪也没有过多浮动。
但相同的是,两本书都讲述了一段令人心痛的爱情和亲情故事。尤其是两部书的时空差距,让我联系到了前世今生,也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沧海桑田,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见、湮没无闻。
三年前四月初的某个夜晚,我躺在被窝里,情绪被别人带动,哭的头痛欲裂。那晚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依旧印象深刻:
“我好像好久都没见过我老舅了。”
“以后都见不到了。”奶奶说。
夜很静,偶有几声虫鸣,与人们的遗憾深深响应,然后随风飘散无归。
我曾隐晦的表达过我对老舅去世的遗憾和痛苦,其实我本该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来怀念我的老舅。因为他曾在年轻时为我尚小的父亲带过许多快乐,在年老后又为幼小的我带来过许多快乐。但我到现在仍觉得,在记忆遗忘之前,在足够优秀之后,再写我怀念的人,才是对他最大的尊敬
细数三年,有几人依旧。
小时候在村子里撒野,村里的爷爷奶奶都会热情的和我玩,有和我爷爷是一辈的,有比我爷爷大一辈的。他们为我带漫画书,将我叫进屋子里塞上几颗糖果,或者其他好吃的。我不止一次向朋友强调过我对村子的感情,至少那里曾经有一群人,永远将我当做小孩。
离开家乡上学后,回到村子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村子里的老人也越来越少。每次听到曾经对我很好的老人去世时,心里总会有一股遗憾。直到今年初,疫情风波中哀乐在两家同时响起,我才发现,许多人都老了。
村子里的那条路经常走,曾经那里坐着许多老人,每次经过那里时,我会一声又一声的称呼着他们,他们也会异口同声的回应我。但我从未想过那里会有一天变得空荡荡的,在我印象里身体特别健壮的一位爷爷,如今也弯起了腰。
所以,读书带给了我们什么。
是向前走再回首发现前进路上尽遗憾,还是感受精神生活到达了不属于自己层次的痛苦,是以后远走他乡却依旧实现不了梦想,还是身负家人重望而被压弯了脊梁。我想我知道,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这也是不能陪伴身边人更多时间的原因。
我讨厌别离,我讨厌分道扬镳。
在前段时间,我们经历了一个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是分类单招还是参加高考。可能很多人会说,废话,肯定是参加高考啊!
但对一些指定无望本科的人来说,确实单招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我的许多朋友都离开了,因为我们这所学校的特殊性。
别离终会有,唯独恨此时。在我最迷茫最困难的一段日子,我的朋友接连离开。那些天我脸上的笑容渐失,有人说我好像变了个人。
事物是发展的,困境总会走出来的,庆幸的人,有人还在我身边,不曾离去。而这些和我不曾分离的人,也必将成为我的此生挚交,以后也不会失联。
这三年,我爱上了文学,认识了许多老师,融入了这个圈子。做上了校文学社的编辑部部长,进入了县作协,和朋友一起创办并发展了亦梦书会。我庆幸,一路至此,我所从事的文学事业不曾离我而去,也在四方给我压力的时候成功助我脱离困境。
今年的春天,气温极度颠簸,就在前几天误以为夏天要来时,突来的倒春寒提醒了我,春天刚刚开始。也在那一瞬间我才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没了大的时间观念。或许是压力造成的,或许不完全是。
我们可能会在某个瞬间学会了放弃观察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事,放弃了以小孩的方式去体验世界。
少了接触,也就少了感受,才会觉得时间很快,也才会在每次静静思考时感慨,时光如水,流走无声,让人无知无觉。
七律集句一首
韩氏三虎秉枢极,误点故教同子敬。
昔贤轩冕如遗屣,避地何时免愁苦。
条桑初绿即为别,水竹花前谋活计。
不随春尽逐春生,还似今朝歌酒席。
苏轼 《上韩持国》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其一》
欧阳修 《读易》
杜甫 《发阆中》
白居易 《寄内》
白居易 《吾土》
白居易 《病中早春》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
@雨界 这就是集句了,手动狗头
韩氏三虎秉枢极,误点故教同子敬。
昔贤轩冕如遗屣,避地何时免愁苦。
条桑初绿即为别,水竹花前谋活计。
不随春尽逐春生,还似今朝歌酒席。
苏轼 《上韩持国》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其一》
欧阳修 《读易》
杜甫 《发阆中》
白居易 《寄内》
白居易 《吾土》
白居易 《病中早春》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
@雨界 这就是集句了,手动狗头
各位文友:
大家好。
还有一个月,亦梦就要迎来她的两岁生日了~
关于亦梦的二周年庆典,是一定要办的,而且要办的完美,办的开心。所以,经亦梦书会常务委员会商议,由于书会诸位以及联谊文学社文友的时间问题,决定将庆典延至盛夏,也就是七月中旬再进行举办。
即日起,亦梦书会二周年庆典筹备工作正式开始。
欢迎各位会员、文友为书会的二周年庆典出谋划策,展现自己的智慧,建议统一汇总于亦梦书会外宣部部长茼蒿处。
二周年庆典有小礼品赠送哦——
周年庆典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不过以线上为主,线下大概率都是会长要东奔西跑去各城......
各位文友:
大家好。
还有一个月,亦梦就要迎来她的两岁生日了~
关于亦梦的二周年庆典,是一定要办的,而且要办的完美,办的开心。所以,经亦梦书会常务委员会商议,由于书会诸位以及联谊文学社文友的时间问题,决定将庆典延至盛夏,也就是七月中旬再进行举办。
即日起,亦梦书会二周年庆典筹备工作正式开始。
欢迎各位会员、文友为书会的二周年庆典出谋划策,展现自己的智慧,建议统一汇总于亦梦书会外宣部部长茼蒿处。
二周年庆典有小礼品赠送哦——
周年庆典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不过以线上为主,线下大概率都是会长要东奔西跑去各城市面基👉🏻👈🏻
赠雨界
当我提笔描摹一场雨时
我就在写你了
双眼与细雨对望的那一瞬间
便结识了一个潮湿的世界
当我竭力睁开双眼去看你
你是上帝最珍贵的颜料
无色的心灵澄澈
承载世界的缤纷
点一盏秋 循环一曲夏日
不换冬 在诗里等待春天
你缓步走过四季
足迹 是万物的镜子
待我闭目侧耳倾听
你又变成了F大调的世界
在白键中淅沥
在黑键里滂沱
无需费心寻升c的悲伤
不必模仿D大调的华丽
你只用做好自己
雨水种下一个个音符后
生命自会......
赠雨界
当我提笔描摹一场雨时
我就在写你了
双眼与细雨对望的那一瞬间
便结识了一个潮湿的世界
当我竭力睁开双眼去看你
你是上帝最珍贵的颜料
无色的心灵澄澈
承载世界的缤纷
点一盏秋 循环一曲夏日
不换冬 在诗里等待春天
你缓步走过四季
足迹 是万物的镜子
待我闭目侧耳倾听
你又变成了F大调的世界
在白键中淅沥
在黑键里滂沱
无需费心寻升c的悲伤
不必模仿D大调的华丽
你只用做好自己
雨水种下一个个音符后
生命自会还你
最明亮的旋律
恍惚间
我走近一场雨
亦或是
雨悄然走近我
静谧的海底
有一片盛放细雨的花园
送给乌拉尔山的领主,西伯利亚的皇,插翅大摩耶雨界界!@雨界
滚筒无童话
一本童话书
沉浮
在洗衣机的滚筒里
水流浸没书页
淹没睡美人沉眠的高塔
灰姑娘的水晶鞋
在舞池里踏出机械的轰鸣
窗外的南瓜马车
也逐渐泛起白色的泡沫
现实是滚筒里的涡流
自王后的魔镜里流淌
又从阿拉丁的神灯排出
而故事就在魔镜与神灯间
漂浮 破碎
就连小女孩的火柴
都只能映照出冰冷的漩涡
不存在巨狼 每个人的胃里都有一顶红帽
无所谓新装 这里只有成年人默契的形状
童话书里从...
滚筒无童话
一本童话书
沉浮
在洗衣机的滚筒里
水流浸没书页
淹没睡美人沉眠的高塔
灰姑娘的水晶鞋
在舞池里踏出机械的轰鸣
窗外的南瓜马车
也逐渐泛起白色的泡沫
现实是滚筒里的涡流
自王后的魔镜里流淌
又从阿拉丁的神灯排出
而故事就在魔镜与神灯间
漂浮 破碎
就连小女孩的火柴
都只能映照出冰冷的漩涡
不存在巨狼 每个人的胃里都有一顶红帽
无所谓新装 这里只有成年人默契的形状
童话书里从来便不存在童话
就像写字台不可能变成乌鸦
茼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