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古代文学考研

155浏览    5参与
考研经验大讲堂
cynthia_chow_study

宋朝不同時期的詞有不同的特色,後世的詞就再也不如宋朝時那般百花齊放了

宋朝不同時期的詞有不同的特色,後世的詞就再也不如宋朝時那般百花齊放了

迷樓

古代文学考研培训班

开班培训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全程线上,有意私戳

授课老师是我本人,北大今年古代文学第二上岸的学姐

[图片]

灵感来自昨天跟一个学妹的聊天

我自己的血泪教训是作为跨专业的考生,进入到文学的专业话语可能要走很多的弯路(我当时就是这样,所以蹉跎一年,第二年才折腾考上)回头看如果有个有经验的老师能带着你走一段,可以少吃很多的亏。

我第一年也报过一个线下的培训班,但是一来是内容比较基础死板,完全根据课本来讲,二来是时间特别仓促,短短两天讲完就丢,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更枉谈答疑解惑,所以性价比没有那么高。

文学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情,可能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慢慢积累...

开班培训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全程线上,有意私戳

授课老师是我本人,北大今年古代文学第二上岸的学姐

灵感来自昨天跟一个学妹的聊天

我自己的血泪教训是作为跨专业的考生,进入到文学的专业话语可能要走很多的弯路(我当时就是这样,所以蹉跎一年,第二年才折腾考上)回头看如果有个有经验的老师能带着你走一段,可以少吃很多的亏。

我第一年也报过一个线下的培训班,但是一来是内容比较基础死板,完全根据课本来讲,二来是时间特别仓促,短短两天讲完就丢,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更枉谈答疑解惑,所以性价比没有那么高。

文学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情,可能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慢慢积累。如果有个老师带着你,能不断检测到你情况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那你的进步可能会快很多。

另外就是文学学习到一定程度,面临的不是有没有资料,看哪些资料,而是如何去读这些材料的问题,外行者可能书捧在手里却不得入门。如果此时能有老师手把手带着教你读书,可以节约一些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以上三个专业课程就是这样一个长线条的设计,有很强的个人针对性,从基础强化到真题研究乃至读书方法在内,含括内容也比较全面。

然后因为不存在中间机构,课的价格相对来说要比一般专业课辅导便宜很多。老实说我不能拍着胸脯保证你考上(毕竟每年只招两个),但是一定会对你认真负责,也相信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你的水平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剩下两门属于兴趣课的性质,初中生及以上都可以报。对你无论是应试能力还是古典文学的熏陶都会有所帮助。

写作课采取先命题写作,然后一对一修改,最后集中评讲的形式。对写作能力会有一个针对性的提高。

阅读课以古典诗词精读为基础,每课时精讲几篇经典或者次经典的诗词,看具体安排会加入一两篇包括散文,赋,古体小说的内容。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了,就是希望能身体力行地去传播古典文学的优雅和美丽。

最后强调一点,就是有偿授课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想赚外快,另外一个是这件事也需要花费我特别多的精力。但是如果大家有什么小问题还是随时可以戳我私信或者在主页置顶的提问箱里无偿提问。能帮的小事一定会帮。

迷樓

专著推荐个人向

魏晋隋唐篇(一)


在开启这个书单之前

切记两点忠告:

一切不结合原典的专著都是耍流氓;

只读专著,不读原典,约等于嗑药;

(开始非常爽,说起来头头是道,写题目文思泉涌,到一定时候肯定会反噬,你会发现你脑子里除了别人告诉你的观点,就是一片空白。)

以及一个经验:

越老的先生,讲出来的东西,越厚重。

这个“老”又两个具体所指,第一,指的是先生所处的年代,第二,指的是先生本人写书的年纪。


其实专著也分很多种

比如有专门做细读的,这种一般以某一个诗人为主题,但真的一首一首仔细讲的真的很少——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内涵非常丰富的诗歌,以我们二十年的生命去接触它,很难读出...

魏晋隋唐篇(一)


在开启这个书单之前

切记两点忠告:

一切不结合原典的专著都是耍流氓;

只读专著,不读原典,约等于嗑药;

(开始非常爽,说起来头头是道,写题目文思泉涌,到一定时候肯定会反噬,你会发现你脑子里除了别人告诉你的观点,就是一片空白。)

以及一个经验:

越老的先生,讲出来的东西,越厚重。

这个“老”又两个具体所指,第一,指的是先生所处的年代,第二,指的是先生本人写书的年纪。


其实专著也分很多种

比如有专门做细读的,这种一般以某一个诗人为主题,但真的一首一首仔细讲的真的很少——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内涵非常丰富的诗歌,以我们二十年的生命去接触它,很难读出真正深刻的东西,比如陶渊明,杜甫,都是经历过一个很漫长的接受过程。但是如果有人带着你,有人凭借他数十年更为广阔深刻的生命带着你接近一首诗,那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将大为深刻——这可能是学习文学唯一的捷径了。

刚刚说了这种书非常少,时或出现在一些今人的选集中,每首诗笺注后面的赏析里。但是老实说这种赏析写得好的也非常少,读这种不如去读汇评本。

那去哪里找这种书呢。

那就是讲演录了。

强烈推荐叶嘉莹先生的一系列说诗说词的套书。

真的一首一首讲里面的生命体验,讲里面感发的生命。

叶先生讲诗讲词的书大概出过二十多本,我都读过,有些还时常拿出来反复读。

她的讲演录对我影响特别深,一遍一遍看如见其人。

我是一个跨专业考生,可以说我自己古典文学学习的奠基,是靠叶老师的这二十几本书。

叶老师的所有书,百度百科里有表,最近几年北大出版社有一个整理重印的系列,比较全,中华书局也就迦陵论诗出过一个系列,建议全读。

迦陵著作集八册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

《唐宋名家词论稿》《清词丛论》

《词学新诠》《迦陵杂文集》

迦陵演讲集七册 

《北宋名家词选讲》《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南宋名家词选讲》《唐宋词十七讲》 

《清代名家词选讲》《迦陵说词讲稿》

《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美玉生烟——讲李商隐

特别推荐:唐宋词十七讲,迦陵说六朝诗

读完叶老师的书,还可以读叶老师的老师顾随先生的书。

其实能够看出顾随到叶嘉莹一脉相承的治学精神的,特别是他们的讲课录,但又有彼此不同的地方。

顾随先生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又翻新出版了他的讲演录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叶嘉莹、刘在昭笔记:诗经+唐宋诗+宋词+曹操/曹植/陶渊明+论语/中庸+昭明文选全八册)

很有价值很值得学习的一套书,有对单篇作品的细讲,也有对某个诗人,某个作品的整体看法。特点仍旧是鲜明的生命体验,是“第一义”的东西。

很多的学术著作要遵循一些学术规范,要讲很多学术套话,甚至在提到具体作品时也是一些“情景交融”啦,“比兴寓托”啦,这种话不得不讲,也没有讲错,但是如果只讲这个,只读这种东西,久而久之会失去对文学的活泼态度,鲜活的诗心被切割,最终破碎再也捡不回来。

看多了这种东西,心会变老的。

会变硬,不再柔软和敏感。

除了以上二位,闻一多先生也有一本小书,叫《唐诗杂论》

也是富有生气,同时富有洞见的一本著作。

字里行间可以读到先生与古人跨时空的交情,读这种书连带着自己都会觉得和那些诗人亲近起来。

那个著名的“李杜相遇应该敲锣打鼓”的可爱想法,就出自此书。


当然学术研究只看以上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历史的耙梳”,也需要一些贯穿文学作品,文学史中特定“母题”、概念的把握

历史比较清晰的有葛晓音老师的两本书,这也几乎是考北大必读了。

《八代诗史》

《唐诗流变论要》

从建安讲到盛唐还附加一些整体的论述。

另外一本特别特别经典的书,连中国哲学系的都拿来读的一本

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但是论述和问题都比较深,是进阶读物,需要一定基础。

还有几位先生的著作,是他们的论文集:

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

袁行霈先生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有些学长学姐可能会推荐在职教授老师的一些研究著作,因为这样比较讨巧。

这有一定道理,老师想在考卷上考你的问题,肯定是他含括在他自己研究范围内,他不可能去考一个自己都不熟悉的问题。

但是我个人觉得必要性不是那么强。

因为第一,出卷子的老师不一定是官网上挂出来的那些老师。

第二老师的知识储备也不全反应在他的著作里,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考著作之外的东西。

第三,出于对本科生的要求,很多著作谈论的问题太过专业,他可能不会考。而是选择考一些相对经典和基础的东西。

综上,对于出题范围的把握,私以为你去官网看一眼,知道老师主要的研究兴趣在哪里就行了,没有必要一样一样仔细读著作——除非你遇到的问题恰好就是老师专著里研究的。


以上是我今晚想到的,想要推荐的一些书。

重点还是在原典。

有空还是尽量选择啃原典。

原典以后来推荐版本。



迷樓

中文考研备考参考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今年上岸

暂时写一个纲要性的东西,具体的公共课,专业课的问题之后再说


专业课备考重点

  • 啃教材

  • 写真题

  • 读原著!!!

  • 培养答题思路和写题能力

学科平衡,生活细节,心态调整

  • 公共课保底,专业课出彩

  • 政治多准备一些大题的背诵,选择题靠基础和运气

  • 英语

  • 懒人备考模式,刷单词课,词组词汇。

  • 阅读刷题,精读文本(长句,词组,作文素材)

  •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中外文学基础,广

  • 保持健康(睡眠、运动、饮食)

  • 每天做点喜欢的事情,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简单的时间规划

  • 跨专业考生提前一年通读文学史,及主干课程(...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今年上岸

暂时写一个纲要性的东西,具体的公共课,专业课的问题之后再说




专业课备考重点

  • 啃教材

  • 写真题

  • 读原著!!!

  • 培养答题思路和写题能力

学科平衡,生活细节,心态调整

  • 公共课保底,专业课出彩

  • 政治多准备一些大题的背诵,选择题靠基础和运气

  • 英语

  • 懒人备考模式,刷单词课,词组词汇。

  • 阅读刷题,精读文本(长句,词组,作文素材)

  •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中外文学基础,广

  • 保持健康(睡眠、运动、饮食)

  • 每天做点喜欢的事情,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简单的时间规划

  • 跨专业考生提前一年通读文学史,及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

  • 上半年精力放在攻读原典(适当写真题)中外文学基础,解决一部分英语单词(英语好的不用管)适量精读文章,酝酿情绪

  • 暑假,再读文学史,开始写真题;英语刷单词和阅读,政治看教材,刷选择题

  • 11月开始背政治,准备英语作文,完整地刷英语真题

  • 11月底准备一次完整的专业课模拟考试

  • 12月份回顾与反思

怎样做真题

  • 买一本真题加答案

  • 按朝代分期,整理

  • 结合文学史,自己思考

  • 参考一定的论文

  • 可以先列表,提纲,但是一定最好全文写(用电脑)

  • 字数要求,名词解释400-600字,论述800-1500

  • 所有题目当小论文写,越丰富越好,但是训练自己出思路的时间

  • 补充别的学校的题目(北师大,南开)

基础教材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精读

  •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精读

  • 剑桥文学史(上下卷),略读

  • 目标院校相关课件

  • 古典文学三百题

  • 现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等主编

  •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恕诚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作参考

  • 西方文学

  • 西方文学史,郑克鲁

  •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等

  • 世界文学三百题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童庆炳

  • 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

  • 西方文论

  • 西方文论史,董学文

  • 民间文学

  • 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

  • 名词解释专题

  • 大辞海

  • 外国文学卷

  • 中国文学卷

相关专著(最好以目标院校为准)

  •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

  • 《八代诗史》葛晓音

  • 《唐诗流变论要》葛晓音

  • 《唐诗综论》林庚

  • 《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刘勇强

原典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

  • 鉴赏辞典(唐诗,唐宋词,汉魏六朝诗)


LOFTER

让兴趣,更有趣

简单随性的记录
丰富多彩的内容
让生活更加充实

下载移动端
关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