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公归园田居韵(其一)
无心求功利,有意欲归山。
夜梦终得去,一别已三年。
满目浑河水,更思清池渊。
登高远江畔,遥看前村田。
凄清数荒草,零落几屋间。
野花断砖侧,杂树驳墙前。
道旁黑枯木,天际青尘烟。
本来云空碧,何故一倒颠?
维生已弥艰,那可得余闲!
恍惊长嗟起,似知所以然。
无心求功利,有意欲归山。
夜梦终得去,一别已三年。
满目浑河水,更思清池渊。
登高远江畔,遥看前村田。
凄清数荒草,零落几屋间。
野花断砖侧,杂树驳墙前。
道旁黑枯木,天际青尘烟。
本来云空碧,何故一倒颠?
维生已弥艰,那可得余闲!
恍惊长嗟起,似知所以然。
故城吟
故城吟
故城吟并序
序 癸卯七月十七,余归家道中,闲游故城,欲入不得,乃于其外土台遥看。见斯人不复,旧事不再,心有所感,是夕遂作,凡有四百余字,名之曰《故城吟》。
叶落欲归秋,长堤远眺大江流。故人客旧处,门闩锁闭不得入。欲入无路折向南,径向荒上台上看。登高望尽故城貌,似仍如旧,斯人不复。昔年欢笑长亭下,唯余孤人古道边。
我闻乐声仰遥望,依依犹见旧时光,弦管齐鸣声悠扬。故曲终兮恍惊醒,方觉人散起悲情。
复走少时入城路,路阻山崩无通途。三经周折,百里远道,艰难而至。唯见空城与孤楼,不知故人故事何处去!台上席地草草坐,阖目忆思当年事。
当年林荫道,至今葱葱仍繁茂...
故城吟
故城吟并序
序 癸卯七月十七,余归家道中,闲游故城,欲入不得,乃于其外土台遥看。见斯人不复,旧事不再,心有所感,是夕遂作,凡有四百余字,名之曰《故城吟》。
叶落欲归秋,长堤远眺大江流。故人客旧处,门闩锁闭不得入。欲入无路折向南,径向荒上台上看。登高望尽故城貌,似仍如旧,斯人不复。昔年欢笑长亭下,唯余孤人古道边。
我闻乐声仰遥望,依依犹见旧时光,弦管齐鸣声悠扬。故曲终兮恍惊醒,方觉人散起悲情。
复走少时入城路,路阻山崩无通途。三经周折,百里远道,艰难而至。唯见空城与孤楼,不知故人故事何处去!台上席地草草坐,阖目忆思当年事。
当年林荫道,至今葱葱仍繁茂。曾几何时,疏条交映,花前初见,鸟鸣林间。暮去朝来,红绿几度更替;年消岁长,一生多少春秋?白驹既越隙,何从追复回?
尝登高楼望远空,晴日碧云正当中,倏然墨色染天东。骤变兮风云,谁敢言能控?当年与君凭栏共,如今知与谁同?故城己陌生,故人无处寻。秋风随夜起,促人心哀戚。
料想当年初遇处,繁华应不改,星点花仍在,唯悲不见君。满怀思意向谁诉?空对秋风叹无处!
呜呼!吁嗟万古事,皆随东流水!此离故城难归复,一步一顾不忍去!路漫漫兮修远,海浩浩兮无涯。
别君去兮何时还?若此生得清闲日,当还访君探故城。
恩君兮永记,思君兮难忘。风云多变幻,情思恒久长!
和陶公归园田居韵(其一)
(没有后续,我说这是在考试不会做题的时候发牢骚写的你们信吗doge)
无心求功利,有意欲归山。
夜梦终得去,一别已三年。
满目浑河水,更思清池渊。
登高远江畔,遥看前村田。
凄清数荒草,零落几屋间。
野花断砖侧,杂树驳墙前。
道旁黑枯木,天际青尘烟。
本来云空碧,何故一倒颠?
维生已弥艰,那可得余闲!
恍惊长嗟起,似知所以然。
和陶公归园田居韵(其一)
(没有后续,我说这是在考试不会做题的时候发牢骚写的你们信吗doge)
无心求功利,有意欲归山。
夜梦终得去,一别已三年。
满目浑河水,更思清池渊。
登高远江畔,遥看前村田。
凄清数荒草,零落几屋间。
野花断砖侧,杂树驳墙前。
道旁黑枯木,天际青尘烟。
本来云空碧,何故一倒颠?
维生已弥艰,那可得余闲!
恍惊长嗟起,似知所以然。
郢行吟(随口一唱.jpg)
(确实如题般随意,没什么韵律的)
郢行吟
其一
拱极行兮雨突起,
待得返归兮天开霁;
安澜行兮御河流,
闲过东堤兮望城楼。
终得二度过南门,
情难制兮且此吟!
其二
纪门中以出兮,
步于御路口。
循古道以归往兮,
访故垣以清秋。
越千年斯城宫兮,
皆王公贵胄;
八百载至于今兮,
唯潭湖残藕。
叹繁华富贵,
其逝也良久!
(确实如题般随意,没什么韵律的)
郢行吟
其一
拱极行兮雨突起,
待得返归兮天开霁;
安澜行兮御河流,
闲过东堤兮望城楼。
终得二度过南门,
情难制兮且此吟!
其二
纪门中以出兮,
步于御路口。
循古道以归往兮,
访故垣以清秋。
越千年斯城宫兮,
皆王公贵胄;
八百载至于今兮,
唯潭湖残藕。
叹繁华富贵,
其逝也良久!
鹏与蝴蝶
大鹏起兮震天地,风渡万里入南溟。
八方老仙俱惊异,蔽日掩月岩峦零。
岂比黄鹄玄凤耀,旷荡纵适何守常?
无奈前朝鹏归去,馀风空载日月长。
不知希有归何处,尝登寥廓共游观。
闻言蝴蝶犹命久,薄翅轻振渡沧澜。
岂得驯禽渡万里?蝶展万死天山盘。
何道夏春生命薄?敢叫青帝报如一!
舞轻云细曲尽处,千里风长何足述。
蝶转犹得庄周忆,鹏摧长惹才贤忧。
鹏隐未知那地寻,秋春临海见蝶悠。
天地俗尘寻常事,自非千载痴人愁。
本篇主打一个作者疯了……
里面讲的是一种能飞过沧海的蝴蝶
写得很烂
非常糟糕…
最近很水逆……
可能一会删……
大鹏起兮震天地,风渡万里入南溟。
八方老仙俱惊异,蔽日掩月岩峦零。
岂比黄鹄玄凤耀,旷荡纵适何守常?
无奈前朝鹏归去,馀风空载日月长。
不知希有归何处,尝登寥廓共游观。
闻言蝴蝶犹命久,薄翅轻振渡沧澜。
岂得驯禽渡万里?蝶展万死天山盘。
何道夏春生命薄?敢叫青帝报如一!
舞轻云细曲尽处,千里风长何足述。
蝶转犹得庄周忆,鹏摧长惹才贤忧。
鹏隐未知那地寻,秋春临海见蝶悠。
天地俗尘寻常事,自非千载痴人愁。
本篇主打一个作者疯了……
里面讲的是一种能飞过沧海的蝴蝶
写得很烂
非常糟糕…
最近很水逆……
可能一会删……
冬深欲眠
冬寒懒困起又睡,
未愁泪绝复湿衣,
惟记朱阁云雨处,
不知向晚烟霞稀。
睡太晚了就容易被往昔刺痛,困得早了不过错过晚夜的美好罢了……
也没什么美好不想写作业写完了也没人共赏晚霞之景
残花候鸟可见之赞叹此等美景,也算了却部分尘俗中人的愿,如此画卷便伴天地之浩渺,虽为千万年之一瞬,然定天地万物共惜此间……(瞎絮絮叨叨)(脑子又坏了)(精神又不正常)()😭💦
冬寒懒困起又睡,
未愁泪绝复湿衣,
惟记朱阁云雨处,
不知向晚烟霞稀。
睡太晚了就容易被往昔刺痛,困得早了不过错过晚夜的美好罢了……
也没什么美好不想写作业写完了也没人共赏晚霞之景
残花候鸟可见之赞叹此等美景,也算了却部分尘俗中人的愿,如此画卷便伴天地之浩渺,虽为千万年之一瞬,然定天地万物共惜此间……(瞎絮絮叨叨)(脑子又坏了)(精神又不正常)()😭💦
汤饼
水著铛缓轻烟集,清浪淘绝绽恶习。
未忘釜冠开轻掩,熟时留心难相急。
盐入水光味香清,清酱犹着汤色明。
他乡不解何蒸煮,硬者清脆不可食,软者酸咸惹悲绪。
夜来梦醒莫思泣,且饮杯汤别寒湿。
灵感来源确实是苏子的猪肉颂……以及本人大晚上饿醒了懒得做饭确实迷糊遂画饼充饥()
注:
汤饼:面条
釜冠:锅盖
铛:锅
清酱:酱油
估计一会就删…………
水著铛缓轻烟集,清浪淘绝绽恶习。
未忘釜冠开轻掩,熟时留心难相急。
盐入水光味香清,清酱犹着汤色明。
他乡不解何蒸煮,硬者清脆不可食,软者酸咸惹悲绪。
夜来梦醒莫思泣,且饮杯汤别寒湿。
灵感来源确实是苏子的猪肉颂……以及本人大晚上饿醒了懒得做饭确实迷糊遂画饼充饥()
注:
汤饼:面条
釜冠:锅盖
铛:锅
清酱:酱油
估计一会就删…………
攒了点东西,发发
大雨
云尘马蹄扬
刀戈雷鸣响。
天公亲率甲,
一扫不平事。
大风(一)
万马奔驰过,
雄师渡银河。
长枪透骨寒,
天地尽翻涌。
大风(二)
一朝狂风起,
天地尽翻涌。
万相不复古,
百代要更新。
出太阳
剑气破云霄,
金光万道来。
暖色驱清冷,
安康斥苦寒。
晒太阳
栏上日影出,
邀友光阴付。
闲望楼下人,
飞扬羽毛球。
孩子不懂事写着玩的,别较真
大雨
云尘马蹄扬
刀戈雷鸣响。
天公亲率甲,
一扫不平事。
大风(一)
万马奔驰过,
雄师渡银河。
长枪透骨寒,
天地尽翻涌。
大风(二)
一朝狂风起,
天地尽翻涌。
万相不复古,
百代要更新。
出太阳
剑气破云霄,
金光万道来。
暖色驱清冷,
安康斥苦寒。
晒太阳
栏上日影出,
邀友光阴付。
闲望楼下人,
飞扬羽毛球。
孩子不懂事写着玩的,别较真
关于给李赞皇填词填不出来摆烂改成五古这回事
感时立中宵,怅惘吟国艰。
练华拂眉间,素风勒腰线。
卒遇狂飙起,忽然下沉渊。①
朝衣霜月夜,征袖水云天。②
海枯填万顷,石烂补百年。
不解仲由冠,流尽伍子眼。③
梦啼痕历历,试看小红笺。④
①曹植《吁嗟篇》:“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②李德裕《长安秋夜》:“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③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
感时立中宵,怅惘吟国艰。
练华拂眉间,素风勒腰线。
卒遇狂飙起,忽然下沉渊。①
朝衣霜月夜,征袖水云天。②
海枯填万顷,石烂补百年。
不解仲由冠,流尽伍子眼。③
梦啼痕历历,试看小红笺。④
①曹植《吁嗟篇》:“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②李德裕《长安秋夜》:“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③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於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
④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