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上一篇:波澜
写在开头:ooc是俺的,用这篇文结束2022年,打开2023年的序幕。希望我的同好们都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本篇是波澜的下一篇,太久没有更新,可以点击回顾。(本篇送给@爬墙好手 )
杨逸滔没想到他与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游戏早已开始。
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整改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宣传手术机器人5.0,唐明曾试图在自己的IG上辟谣手术机器人5.0的优势,但被骂到封号。杨逸滔试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声,但长时间不发帖子,之前积累的粉丝流失大半,他的IG关注度一直不高,帖...
上一篇:波澜
写在开头:ooc是俺的,用这篇文结束2022年,打开2023年的序幕。希望我的同好们都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本篇是波澜的下一篇,太久没有更新,可以点击回顾。(本篇送给@爬墙好手 )
杨逸滔没想到他与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游戏早已开始。
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整改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宣传手术机器人5.0,唐明曾试图在自己的IG上辟谣手术机器人5.0的优势,但被骂到封号。杨逸滔试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声,但长时间不发帖子,之前积累的粉丝流失大半,他的IG关注度一直不高,帖子更是无人问津。
杨逸滔打算等卫生署的小册子和科普视频面世,希望市民看到后对手术机器人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会盲目相信电视台的广告。
杨逸滔接到康桥的电话,她说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将会在社交平台投放大量手术机器人5.0的短视频,她认为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看来不会轻易放弃香港市场,让他做好接招的准备。
杨逸滔来到卫生署,向吕仲学递交明成北医院明年的预算。
"到目前为止,卫生署还没有收到联合医疗器械公司的申请。我认为他们不会坐以待毙。"
"不管他们怎么做,我相信我们都能应对。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是政府未来五年的重点规划。医疗器械的升级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器械升级不可能离开那些商家佬,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先进的器械和最好的维护。
我在明成北工作了十年,让我对他们有更深入的认知。既然器械改革不可能完全拒绝商家佬的介入,那就制定准入规则,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进而保护公立医疗体系。"
吕仲学赞许的看着杨逸滔。
"你和以前确实不同。有你,明成北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谢谢吕署长,我认为您和以前也不一样。"
"是吗?或许你的变化让你有了这种错觉。"
杨逸滔笑而不语。
"8点钟了,我和你一起走。"吕仲学穿上西装,和杨逸滔一起离开卫生署。
"卫生署今天很忙?"吕霭宁夹起一块烤鱼放到吕仲学碟子上。
"应该说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听说你做了一天手术,累不累?"
"累,但我享受这种感觉。它证明我今天帮助过很多人。"
"很好。"吕仲学赞许的看着女儿。
三日后,报纸头条是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手术机器人5.0重新上架。
杨逸滔皱紧眉头。
"这次手术机器人5.0重新上架,你怎么看?"温铭章来到明成北院长办公室。
"我该怎么看?"杨逸滔喝了一口咖啡。
"你会不会阻止手术机器人5.0参与这次的香港医疗器械升级?"温铭章突然发问。
"假设性的问题我不会回答,要是没有其他事情,我下班了,温主席,你自便。"杨逸滔拿起西装。
"联合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总托我向你和吕署长带话,他想邀请你们一起吃饭,不知你们什么时候有空?"
杨逸滔沉默不语。
"25床病人突然昏迷,吕医生让我请你过去。"一位护士冲进明成北院长办公室。
杨逸滔冲向病房。
"要是没有你,25床的病人就……"杨逸滔接过咖啡。
"其实就算我不在,我相信你也可以处理好。25床的病例很罕见,如果不是20年前碰见过一例,我想我也不知道该应对。你的处理没错,用药及时,降低病人重症的风险。"
"以后继续帮我打分吧。"吕霭宁望着夜空。
"在我这里,你永远100分。"
"你和李文信认识太久,说话风格都变得一样。"
吕霭宁转身,背对着杨逸滔。
"你真的很熟悉李文信。"
吕霭宁立刻转过身,杨逸滔立刻抱住她。
"不过,你更熟悉我。"
吕霭宁笑出声。
"咳咳咳咳咳,院长好。"苏怡露出笑容。
"我先回去拿文件,半小时后停车场等我。"杨逸滔离开水池。
"院长夫人看上去很开心,都说好的爱情滋润人,此话不假。"
"你是说你自己?"吕霭宁对着苏怡做个鬼脸。
"你确定不和我一起回家?"
苏怡笑着摇头,吕霭宁跑回办公室。
12月31号,很多人都会燃放烟花。总有人因为烟花被送进明成北。
吕霭宁从手术室出来,回办公室休息。准备迎接一小时后的下一场手术。自从来到明成北,每次跨年都在手术室,除上次因公事和杨逸滔在上海,其他时间都在明成北。对她而言,明成北无异于第二个家。在回去的路上,吕霭宁见到一个男人和黄医生在手术室门口争执。
"为什么不给我妈用手术机器人5.0做手术,凭什么人家可以,我们就不行?"男人情绪激动,一遍遍的质问黄医生。
"你妈妈的情况,用机器人只会对她造成伤害。当时我们也给你科普过宫颈癌切除子宫,当然得用最传统的手术方式。"
"一定是你这个庸医,不会用手术机器人做手术。我要去医发局投诉你。"男人开始大吼。
"我是医生,要尊重科学。女性宫颈癌。术后4年,使用微创疗法的病人死亡率为9.1%,而使用传统手术方法的病人死亡率仅为5.3%。况且以你妈妈的情况,不管是选择手术机器人还是传统手术方式。最后都要切除子宫,机器人的机器手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癌细胞在子宫和宫颈扩散。只会增加她死亡的风险,你如果真的为她好,就该相信医生。"
"我不信,联合医疗器械公司的专家都说手术机器人5.0更适合宫颈癌,你就是不会操作,你个庸医!"黄医生在保安的护送下离开了手术室。
吕霭宁跑向院长办公室。
"叶医生,你怎么在这里?"吕霭宁见到在院长办公室等候的叶晴。
"我来找他商量对策,我们明心的医生被患者投诉。他们认为我们明心的医生没有医德,明明可以用手术机器人帮助他们,却采用了传统手术方法……对了,你们明成北现在情况如何?"
"一样,刚才有位患者要投诉黄医生,因为没用手术机器人5.0帮他妈妈切除子宫。"
"这个时机也过于巧合,除了明心和明成北,据我所知,其他医院也收到类似的投诉。"
"我知道的只有刚才我见过的那一例,但应该还有。"
医务科反馈从圣诞节开始,陆陆续续有患者投诉医生不用手术机器人5.0做手术,却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到目前为止,明成北医务科收到20宗相关投诉。
"最近市民像是被洗脑,盲目相信手术机器人5.0。而忽略手术机器人5.0的一些弊端。明明有更科学的手术方式更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为什么还要相信未知的事物,况且手术机器人5.0的信息还不全面,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不可以相信科学,反而信那些广告和所谓的"专家"……"
"普通民众相信他们,我还可以告诉自己。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手术机器人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但卫生系统的人也在昧着良心宣传手术机器人5.0,我不可以理解。"
"叶医生,你怎么在这里?"杨逸滔进入办公室。
"医发局要求我们重视关于手术机器人5.0的投诉。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便过来听听你的意见。现在不止明心和明成北,还有其他公立医院也收到相关投诉。"
"我们现在不可以和投诉人硬碰。我刚从卫生署回来,明天卫生署会在各大媒体播放他们制作的手术机器人宣传片,还会招募志愿者把科普手册发放给民众。现在只能拖延时间。寄希望于正确的宣传。可以帮助他们重塑认知,明白手术机器人不是万能。如果拖不了,我们的医护人员根据程序做事,就算医发局裁决,医护人员不会被挑出任何错误。对了,我记得叶医生也认识许多媒体人。不如请他们找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正确科普手术机器人5.0的弊端。民众见两方说法矛盾,总会有人去查证对错。只要有民众支持我们的科普,就可以慢慢扭转局势。"
"好的,我回明心后再联系我认识的媒体人。你们要小心。"叶晴离开明成北。
"民众只是被煽动的工具。真正错的,是那些为手术机器人5.0站台的专业人士。我已经安排康桥找人帮我发帖子科普手术机器人5.0弊端,希望可以扭转局势。"
电话铃声响起。
"杨院长,好久不见。我是庄德明。"杨逸滔沉默不语。
"现在你该相信我的"羊与牧羊犬"理论。民众是盲目的,只要把不好的消息屏蔽,剩下的都是好消息。况且有专业人士站台,由不得他们不信。我担任卫生署署长时就说过,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杨院长,期待你的反击。"电话被挂断。
零点的钟声已经敲响,市民在金紫荆广场上欢呼,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但对杨逸滔来说,这钟声为他的反击拉开序幕。
波澜
写在本文之前,ooc是我的,温馨是老吕一家人的。本文是拼图的下一篇,太久没更新,可以点击回顾。
"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倍受关注,而它也将迎来新的掌舵人,下面由我的同事张庭来为大家报道现场情况。"
"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南望北张》驻政务厅记者张庭,接下来为您带来今日特别报道。"
"卫生署署长庄德明医生于一周前向特首请辞。有知情人士称,庄德明医生多年患有糖尿病。病情的突然恶化,有可能是他这次辞职的主要原因。
昨晚,特区政府在官方网站发文,由吕仲学医...
写在本文之前,ooc是我的,温馨是老吕一家人的。本文是拼图的下一篇,太久没更新,可以点击回顾。
"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倍受关注,而它也将迎来新的掌舵人,下面由我的同事张庭来为大家报道现场情况。"
"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南望北张》驻政务厅记者张庭,接下来为您带来今日特别报道。"
"卫生署署长庄德明医生于一周前向特首请辞。有知情人士称,庄德明医生多年患有糖尿病。病情的突然恶化,有可能是他这次辞职的主要原因。
昨晚,特区政府在官方网站发文,由吕仲学医生暂时担任卫生署署长。今日,政务厅举办发布会,向公众交代详细情况。"
"各位,香港特区政府第二十八任卫生署署长由吕仲学医生担任。相信吕仲学医生会带领卫生署,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03年的非典、16年的甲流、20年的新冠,都有吕仲学医生奋斗在一线的身影。作为专家决策小组的成员,他经验丰富。作为行政人员,明成北医院在他的带领下,过去十年,它一直都是香港最好的公立医院。请市民放心,特区政府坚持推行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未来为香港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台下掌声雷动。发布会的主持人温铭章医生出场。
"有请新任卫生署署长吕仲学医生,大家欢迎。"
"各位,我二十二岁大学毕业。通过卫生署六年培训,我成为明成北的一名心胸肺外科医生。我一直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就像古代的摆渡人。如果江面平稳,那么船上的人就会送上对岸,和家人团聚。反之,船上的人就会命悬一线。
我们不是河务局,无法准确的预测每天的江面平稳与否。但我们可以培训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安全到达对岸。
一条船能否顺利的通过江面,要看摆渡人的水平。而一台手术能否顺利执行,需要医护人员的技术。
这次接到特区政府的任命,我感到惶恐。从医四十年,太多生命在我眼前流逝。卫生署,是一间更大的手术室。而手术床上躺着的,正是这场手术的操作对象—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
现在,我们正在为它讨论手术方案,而我,将会是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我不敢说自己做手术的水平有多么高明,但我敢说,我会把每一次手术,都当成我人生中做的最后一台手术。不管这场手术的对象是谁,我都会全力以赴。
这场手术的最终目的—为香港市民提供更好的医疗现代化服务。在这条路上,卫生署会带领四十二家公立医院,以坚定维护市民的基本利益为宗旨。力求为香港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感谢吕仲学医生的精彩发言,大会进行最后一项,请特首致辞。"
" 香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及公共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由多个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小组,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为医疗系统监测及管理提供了新视角。
比如城大商学院院长兼管理科学讲座教授陈华教授率领的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团队实力雄厚,团队成员包括城大管理科学系、数据科学学院、工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的研究人员。为在香港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团队成员着重于改善公立医院的资源管理,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从而应付不断增加的需求;为社区长者提供更完善的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他们的住院需求。
大数据与医疗体系相结合,虽然也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的推广,还需要医疗器械的升级。希望卫生署不负所托,切实的考察器械引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福利。
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的推广,对全港市民将来、我们的下一代,和香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特区政府上下一心,致力为市民带來一个更完善的医疗制度。我衷心希望可以于现届政府任期內,为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为未来的医疗制度奠定稳固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场发布会的全部内容,康桥。"
"谢谢张庭,相信大家对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还有疑惑。比如卫生署会采取什么措施?而新引进的机器对病人有什么影响?病人看病的费用会不会增加?不用担心,一周后,本台将会邀请吕仲学医生做客直播间,各位观众可以将问题发送到我们的邮箱。邮箱地址将滚动显示在屏幕下方,你的疑问,我们帮你问。现在,播放下一条新闻。"
吕霭宁关上电视,松了一口气。
"你应该相信他,目前来看,这场发布会很圆满。"
"这次的咖啡加了糖,你可以试试我的手艺。"杨逸滔把咖啡放在桌面上。
"你对,我应该相信。但我刚才的紧张,不是出自对他行政水平的质疑,而是出于……"杨逸滔用眼神示意她说下去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刚才的心态,感觉自己无法零距离的去爱一个人,之前他在明成北做院长时,宁可用自己的性命来阻止医改方案的推广。我当时不理解,在医院里劝他不要和你作对。
我们谈恋爱后,你患了脑瘤。依然坚持推行《全面药物名册草案》,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劝你直接做手术。但我知道,如果放弃草案,你会不开心,我不希望见到你不开心的样子。所以,我选择等你回港。
在等你回港的日子里,我想到了他。我能理解他当年的坚持。我常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不会用另一种方法去支持当年的他?答案是会。
但刚才看着他在发布会上的讲话,我既骄傲又担忧,他是一名很有本事的心胸肺外科医生,今年他已经七十岁,上次的手术虽然成功,体能却无法恢复至他以前的状态。虽然我相信他,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杨逸滔沉默不语
"这种想法是不是没必要?"
"不会,你做的很好。所有的恐惧,都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我很高兴能听到你这番话,我相信如果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的反应也会和我一样。"
"真的?说出来后,会不会觉得我的想法很多余?"
"不会,他还是很疼你的。对了,我们该去餐厅和他一起吃饭。"
"今天的发布会很成功,吕院长。"
"啊,不对!应该是吕署长。"
"你怎么看今天的发布会?"吕仲学提出疑问
"我觉得特首给你出了一道难题,这题做起来很不容易。"
"那你要怎么做?"吕霭宁提出疑问
"怎么做?不如先吃饭了。今天累了一天,我们这是家庭聚会,不谈公事。"
"吕署长,好久不见。会不会打扰你们吃饭了?"
"不会,介绍一下,这是联合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总,以前曾经在明成北设备科工作过。"杨逸滔和吕霭宁点头示意。
"恭喜高升,我还没来得及约你出来吃饭。不如这样,这顿饭算我的,就当给你庆祝。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请你吃饭。"
"明天我要去卫生署报道。卫生署还有一些文件等我处理,以后未必有时间出来吃饭。今天是家宴,没有让你付钱的道理。"
"您还是这么客气,我在明成北设备科时,您对我很是照顾,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次您为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而回来,医疗器械升级是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推广的重头戏。我们公司愿意出最好的设备,以最优惠的价格,为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添砖加瓦。如果您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这是我的名片,您拿好。
我先走,你们慢慢吃,我相信我们还再见。"
"他倒是比以前会说话。哎,看着他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当年见到的是另一个人。"吕霭宁把水杯放到吕仲学面前
"人总是会变的,他要是不会说话,也没法拥有现在的成绩。"
父女二人为过去的记忆而惋惜,在他们的身后,有人放下了相机。
第二天。新任卫生署署长和联合医疗器械老总在一起吃饭的新闻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工作人员问吕仲学是否要出新闻稿来辟谣,吕仲学摆手。
手机响起,吕仲学接到吕霭宁的电话。
"你不用担心我,我没事。那条新闻又不是事实,不用担忧。"
"我明白,只是你今天第一天去卫生署,能否适应香港人的工作节奏?"
"我目前还没问题。对了,你这个点是不是要做手术啦?"
"是啊,我先入手术室了,回家再说。"
一周后,吕仲学做客TNN的直播节目,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
问题一:为什么香港选择升级医疗器械?
吕仲学:"医生到了45岁,视力和体力会有下滑,这会增加手术失误的概率,所以升级医疗器械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问题二:您有没有看过TNN的特辑《你不知道的医疗器械》,您怎么看待手术机器人的利弊?
吕仲学:"我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利自然就有弊。就像人生活在社会上,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去承担义务。最重要的是,对手术机器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未来卫生署会引发专门的小册子,来科普手术机器人,帮助市民更好的去了解。也会联合TNN等电视台,拍摄相关科普节目,消除大家对这方面的恐惧。"
问题三:为什么升级医疗器械会是香港现代化服务模式的重头戏?
吕仲学:"香港医疗现代化服务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市民享受更快捷的医疗服务。升级医疗器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一天内医院做手术的效率。并且缩短病人手术恢复时间。医院里一天做的手术数量增加,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尽早的得到救治。"
张庭:"感谢吕仲学医生的解答,下面进入自由访问时间。"
记者1:"听说你和明成北医院的院长杨逸滔不和,之前因为医改方案而争斗,会不会因为你们过往的争端,影响现在的改革。"
吕仲学:"我和杨逸滔医生之前因为医改方案问题确实有过冲突,我们都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之间的冲突是理念冲突,但目的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如果你问他,他的回答也会和我一样。"
记者2:"听说您曾经和联合医疗器械的老总一起吃饭,是真的吗?"
吕仲学:"我们没有一起吃饭,这是不实消息。"
记者2:"但是我有拍到你们在一起的照片啊,请问你怎么解释这件事?"
吕仲学:"联合医疗器械的老总,曾经是明成北设备科的科长,熟人见面打声招呼很正常。况且你既然能拍到这张照片,也应该见到他只是在那里站了一会。不能算是吃饭。"
记者3:"那你们会和联合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吗?"
吕仲学:"合作还是不合作,这是个好问题。不过政府引进器械的过程一定是透明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如果他们家的器械符合要求,卫生署一定会引进。如果不符合要求,再熟悉也没情面讲。在这里我想顺带说一句,卫生署下周一会下发文件,欢迎各位器械企业来卫生署介绍你们的产品,所有企业,在卫生署眼里都是一样。"
张庭:"由于时长的关系,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吕仲学医生的到访,来分享他对医疗器械升级的看法。各位观众,我们下次再会。"
吕仲学走出演播厅,见到在门口等待的吕霭宁。
"今天你真的很型。"
"我什么时候不型?"
"走啦,有人还在门口等我们呢。"
一阵风吹过,道路两侧的树沙沙做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