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的六点讨论
前日所述儒学诸事,实乃一大范围、大问题,我虽凝魂已久,亦困陷于此良多。与兰台聊起此事,缘因读书之余,也想了解现世之人对于儒学的真实想法。
兰台回应之词且宽且杂,总结条陈,约有六个方面,今分而列之,并阐述一些我的偏见。
其一,儒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以礼乐教化培养君子人格的问题。儒出于周,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删述六经,其初均为治国安邦、教育教化之学。可以说,儒学从其发端始,就与国家政治治理挂钩,正因如此,乱世的孔子才会四处碰壁。或言,仁是儒学之核心,我以为,礼乐二字才更是儒学组成之根本。汉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司徒者,掌邦教、敷五典,为国之用,为......
前日所述儒学诸事,实乃一大范围、大问题,我虽凝魂已久,亦困陷于此良多。与兰台聊起此事,缘因读书之余,也想了解现世之人对于儒学的真实想法。
兰台回应之词且宽且杂,总结条陈,约有六个方面,今分而列之,并阐述一些我的偏见。
其一,儒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以礼乐教化培养君子人格的问题。儒出于周,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删述六经,其初均为治国安邦、教育教化之学。可以说,儒学从其发端始,就与国家政治治理挂钩,正因如此,乱世的孔子才会四处碰壁。或言,仁是儒学之核心,我以为,礼乐二字才更是儒学组成之根本。汉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司徒者,掌邦教、敷五典,为国之用,为君之化,其行为者,全赖“礼乐文德”。儒学经孔子发扬而为爱人之学,然其中教化治民之义,不可稍去,此乃《庄子·天下》所言“内圣外王”也。
其二,略论儒学变迁史。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儒学思想不可简单地以断代做划分,缘因其连贯性、历史性、包容性。在中华历史上,每每时代变革,都会带来儒学自身发展。文王周公,道一之治,及至春秋,礼乐崩坏,道术将裂,分而为众家之说。秦皇焚书坑儒士,项羽火灭咸阳宫,直至汉武,儒学方兴,董子公羊大胜,今文经学一时为天下极,断狱无不用之。儒学一变而为训诂、谶纬。魏晋之时,政权更迭,诸姓相争,佛老横行,儒学政治地位虽在,文化地位不存,有识之士遂援道入儒,各类格义之书现世,汇通佛老,儒学再变而为玄学。宋明以降,佛学大成,儒学渐有衰势,自韩李至张程朱陆,疑经之风盛,义理之学兴,一举推翻汉唐辞章,另立门户,直反圣心,儒学一变而为理学心学。明末清初,王门后学流于空疏,兼有“狂禅”之鄙,不尊师道,不法先经,惟以功名为上,时人多斥之。乾嘉之时,四库编定,社会渐安,儒生重返旧经注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为正道。近代以来,胡、冯引西哲理论,撰著学史,自孔子始,截五千年为两千五百年,此古史辨派,“选出而叙述之”也。现代新儒家,梁牟诸君,多以道统标榜,试图开辟儒学现代道路,发挥其全体大用,然而其派于港台为盛,内地讨论者多泛泛也。
其三,现代新儒家对仁礼问题的讨论。譬如牟宗三先生“新外王”之论,如其所言,“中国要在现世界站得住立得起,必须由内圣开外王处有一转折,绕一个弯,使能显出(理性)架构表现,以开出科学与民主,完成新外王的事业”(《人文讲习录》)。认可仁之体,否认礼之义,是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做法,某以为这并没有认清儒学的宗旨——致用之所在,而一味地要求儒学扩展出现代科学与民主。显见地,这也并不尊重儒学,似乎只是中体西用的另一套模子。儒家礼学,是贯通天地,达到天人合一的路径,并非简单礼教便可概述。
其四,李约瑟问题。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科学是西方形而上哲学、实证精神等发展的产物,与儒学范式不一,并非一套系统,只是缘因近现代全球科技革命与西学东渐的推动,才使之成为人类需要齐头并进的领域。在库恩理论下,两个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李约瑟问题在两个范式之间横跳,具有一定的历史可比性,却不具有现实性。
其五,儒学还是儒教?儒者,为教亦为学,先为教,后为学。此“教”,非宗教,非教条,只是礼乐教化。雅斯贝尔斯有“孤寂的哲学家”观念,柏拉图有“哲学王”理想,孔子被尊为素王,而文王、周公乃至尧舜,他们将德贯彻至天,下行于人,至少在传世文献之中,他们是真正的哲学王。儒教、礼教均是教化,并非吃人的猛兽,只是千年来,德治不再,人心向恶,礼教成了吃人的怪兽,被打倒的对象。如顾颉刚先生言,孔子与儒家经典应被八抬大轿送进博物馆,再无需对现世产生作用;就在十年前,国博门口的孔子像尚立不起来。余英时先生所说,制度化的儒学确已死亡,留下的只是文化儒学。然而,文化儒学,似乎已失了其“内圣外王”之本,仍只成为人们束之高阁的书籍,而不能成为天人合一的修行之道了。
其六,“现代化”一词虽是西方引入之观念,但绝不意味着现代化即等同于西方化。儒家的政治经济观念,曾经影响着整个东亚文明圈的“儒教”,在加以创造性诠释之后,必当成为现代化的另一条路,从而为世界文明、人类全体作出贡献。儒学不死,吾后学者可不勇往直前乎!
以上所言。
斯文在兹,吾其切磋琢磨之,不亦乐乎。
仲淹
问候
兰台:
许久不见了,不知你最近有无用功为学,存养自身?
某昨日在天一阁阅书,看见近人余英时先生《现代儒学的困境》之观点,列入在下:“……但是儒学目前的困境也在于此。让我们用一个不太恭维但毫无恶意的比喻,儒学死去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
不知兰台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儒学是否已经“死了”?
生如浮沤,见闻多扰,惟期减忧心,律中自爱。
春日余寒,流感甚烈,兰台保重保重。
仲淹 嘱笔问候
兰台:
许久不见了,不知你最近有无用功为学,存养自身?
某昨日在天一阁阅书,看见近人余英时先生《现代儒学的困境》之观点,列入在下:“……但是儒学目前的困境也在于此。让我们用一个不太恭维但毫无恶意的比喻,儒学死去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
不知兰台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儒学是否已经“死了”?
生如浮沤,见闻多扰,惟期减忧心,律中自爱。
春日余寒,流感甚烈,兰台保重保重。
仲淹 嘱笔问候
昨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有幸参加由女子策划主办的艺术展会和读书会,嗯…在大学校园里,还见到许多女子互赠节日花束。坦诚地说,很多时候我并不能理解她们在说些什么,恰恰是这“不理解”之中,有无尽生机,新世界在其中生长。
那就祝兰台:独立自由,坚定无畏,无需任何来自外界的定义和注解,有鲜花,更有才华与力量。
昨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有幸参加由女子策划主办的艺术展会和读书会,嗯…在大学校园里,还见到许多女子互赠节日花束。坦诚地说,很多时候我并不能理解她们在说些什么,恰恰是这“不理解”之中,有无尽生机,新世界在其中生长。
那就祝兰台:独立自由,坚定无畏,无需任何来自外界的定义和注解,有鲜花,更有才华与力量。
晚好。
在下可是赶在春三日前回来了?
兰台现世的事务也多了不少…适当放松一下自己也没什么的吧。
若是实在憋闷,那便把自己当成一朵野云罢,去心之所往的苍穹中徜徉一番,做一场与世俗他人无关的梦,亦不失为一件乐事。
啊……?看来是在下低估兰台在现世有多忙了。那么……若是在下为兰台选些舒缓放松的音乐,兰台会喜欢吗?
晚好。
在下可是赶在春三日前回来了?
兰台现世的事务也多了不少…适当放松一下自己也没什么的吧。
若是实在憋闷,那便把自己当成一朵野云罢,去心之所往的苍穹中徜徉一番,做一场与世俗他人无关的梦,亦不失为一件乐事。
啊……?看来是在下低估兰台在现世有多忙了。那么……若是在下为兰台选些舒缓放松的音乐,兰台会喜欢吗?
(琴声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走近去瞧,无人拨动琴弦却奏出了曲子。)
啊,兰台来了,近日魂力充沛,心之所想,琴也为之所动。
兰台是来祝维生辰快乐的?多谢了。(颔首)
维与诗家……(目光放空)我是王摩诘,亦非王摩诘,正如水中探月,只能触碰到些许残影罢了。长安的状元郎终究与我不同。
虽然已是初春,兰台还是应该多添些衣物,莫要着凉。
(琴声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走近去瞧,无人拨动琴弦却奏出了曲子。)
啊,兰台来了,近日魂力充沛,心之所想,琴也为之所动。
兰台是来祝维生辰快乐的?多谢了。(颔首)
维与诗家……(目光放空)我是王摩诘,亦非王摩诘,正如水中探月,只能触碰到些许残影罢了。长安的状元郎终究与我不同。
虽然已是初春,兰台还是应该多添些衣物,莫要着凉。
前些日子,有兰台此般问我。
[图片]
我想,或许那要看兰台所言的“苦难”如何去定义了。写下过新乐府的诗人,未必真正经历过诗中所言的那些事,但是在写下那些诗篇的同时,他的心和苦难中的人乃是相通的。而对于苦难的书写,本就是为了以此为镜,警醒世人。那么心意所至,有没有真正经历过又有什么关系呢?而我也曾说过,我写诗,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想法,那么“不配成为作家”便似乎有些言之过重了。(笑)
何况如兰台所言“我们过得太幸福”,相比于曾经的时代,兰台或许应该庆幸,现世已经没有那么多——难以跨越的苦难了。我曾在西洋的书上读过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就算兰台所讲是一种“庸碌”,...
前些日子,有兰台此般问我。
我想,或许那要看兰台所言的“苦难”如何去定义了。写下过新乐府的诗人,未必真正经历过诗中所言的那些事,但是在写下那些诗篇的同时,他的心和苦难中的人乃是相通的。而对于苦难的书写,本就是为了以此为镜,警醒世人。那么心意所至,有没有真正经历过又有什么关系呢?而我也曾说过,我写诗,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想法,那么“不配成为作家”便似乎有些言之过重了。(笑)
何况如兰台所言“我们过得太幸福”,相比于曾经的时代,兰台或许应该庆幸,现世已经没有那么多——难以跨越的苦难了。我曾在西洋的书上读过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就算兰台所讲是一种“庸碌”,但这也是每个时代的必然性,兰台不必觉得忧伤。
因此于我而言,将苦难与幸福进行对立,或许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我曾因为冬日卖炭的老人辛苦一日的成果,被朝廷随意掠夺、践踏,而苦宫市,心生怜悯,但我又何尝没有因为与友人的短暂重逢而欣喜?我没有经历过兰台所言的这些,但是于我而言,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与幸福,而构成了我笔下的诗文,作者为“白居易”的诗文。(笑)因而若是可以,用笔去记录下生活中的故事,也本就是一种我向往的生活。
兰台也不必觉得无能为力。就像退之曾言,我们要听见自己的心,我在京城黄昏的钟鼓楼下听到过,也在浔阳江头的荻花秋风中听到过,那么兰台,你呢?若是觉得无力,不妨去听听自己的心。我想,这样兰台便会有答案了。(笑)然后兰台不妨坚定自己所想,莫要……随波逐流。
听见了自己的心,用心去记录眼前看到的事,而这本就是我所推崇之事,而文学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界定,那又何谈“对文学的窄化”呢?
(收起扇子轻轻一敲)好啦,兰台,莫要过于忧心了。若是还有什么新的想法,不妨再和我说说看。
乘舟
(走向兰台小筑,准备提交下月预算报表)
兰台午好。近日返校读书,可还适应,有无用功?
嗯,我刚刚归斋,这半月去了山中学校,那处新修了路,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
兰台,适才拜访同叔,听他讲起你昨日在斋中发牢骚,抱怨如今应试作文,套路之下,内容空乏,诚无实见?
……唉,兰台所言兹事,实是千古难解之题。不仅作文、学校,乃至政务、组织等,皆不可免。
日劳而无成,恍惚而无就,终年淹息其间,徒从无用虚文,满溢功利习心,积弊实久,积重已深!兰台能见于此,更要小心斟酌。世间人性之复杂,生命意义之难寻,我等身居其中,如沉浮于大海,必要有信仰,才能乘舟至彼岸。
正人难得,正学难明...
(走向兰台小筑,准备提交下月预算报表)
兰台午好。近日返校读书,可还适应,有无用功?
嗯,我刚刚归斋,这半月去了山中学校,那处新修了路,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
兰台,适才拜访同叔,听他讲起你昨日在斋中发牢骚,抱怨如今应试作文,套路之下,内容空乏,诚无实见?
……唉,兰台所言兹事,实是千古难解之题。不仅作文、学校,乃至政务、组织等,皆不可免。
日劳而无成,恍惚而无就,终年淹息其间,徒从无用虚文,满溢功利习心,积弊实久,积重已深!兰台能见于此,更要小心斟酌。世间人性之复杂,生命意义之难寻,我等身居其中,如沉浮于大海,必要有信仰,才能乘舟至彼岸。
正人难得,正学难明,流俗难变,直道难容。坚从其心者,虽洪流而能御;改易其命者,虽身死而不悔。兰台心中,信仰又是什么呢?
明漪
兰台,许久不见,近日可好?学习、生活有无用心?
我今晨在江边静坐观水。
不知兰台觉得水中涟漪如何?或许即生即灭,即存即亡,无有生命可谈。而我观其随风吐纳,随日鳞行,一瞬的生命,也怀真心。然则此处涟漪之真心,幻变无常,妙不可尽。
若要真正的自觉,涟漪便须得离开水之依附,不受其限;可水外无波,涟漪一旦离水,自即不存,又何谈自觉之事?
“自觉”意味着困陷,自由之时也是幻灭之时。物影相映,世界无处不是如此,人又何尝能免?飞辔尘劳之中,不知哪一个才是人之真性。
不过,水与波此局,看似无解,实在大有可为。水波本一物,站在河边看水,是外人庸人自扰,妄自区别。我与世界亦本为一...
兰台,许久不见,近日可好?学习、生活有无用心?
我今晨在江边静坐观水。
不知兰台觉得水中涟漪如何?或许即生即灭,即存即亡,无有生命可谈。而我观其随风吐纳,随日鳞行,一瞬的生命,也怀真心。然则此处涟漪之真心,幻变无常,妙不可尽。
若要真正的自觉,涟漪便须得离开水之依附,不受其限;可水外无波,涟漪一旦离水,自即不存,又何谈自觉之事?
“自觉”意味着困陷,自由之时也是幻灭之时。物影相映,世界无处不是如此,人又何尝能免?飞辔尘劳之中,不知哪一个才是人之真性。
不过,水与波此局,看似无解,实在大有可为。水波本一物,站在河边看水,是外人庸人自扰,妄自区别。我与世界亦本为一,若心能纳万千波痕,则得自如。
兰台?饮下这一杯清茶,歇一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