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僧人身边的巨大圆盘原本是寺庙琉璃塔顶的承露盘。天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大报恩寺被火药炸毁,只剩下顶部圆盘保留,长期闲置于废墟之中。
清末时,这个重达一万五千斤的承露盘被重新安置在金陵机器制造局外。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人们忽然发现这个大盘子不翼而飞了。
有人说是被日寇征收炼了钢铁,有人说是被深埋地下藏了起来。没人能说清楚它的最终去向,承露盘也成了一桩迷案。
这张英国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也成了大报恩寺承露盘留存至今最清晰的照片之一。
摄影/约翰·汤姆逊【英】
照片拍摄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僧人身边的巨大圆盘原本是寺庙琉璃塔顶的承露盘。天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大报恩寺被火药炸毁,只剩下顶部圆盘保留,长期闲置于废墟之中。
清末时,这个重达一万五千斤的承露盘被重新安置在金陵机器制造局外。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人们忽然发现这个大盘子不翼而飞了。
有人说是被日寇征收炼了钢铁,有人说是被深埋地下藏了起来。没人能说清楚它的最终去向,承露盘也成了一桩迷案。
这张英国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也成了大报恩寺承露盘留存至今最清晰的照片之一。
摄影/约翰·汤姆逊【英】
南京大报恩寺,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孙权敕令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
晋太康年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
明永乐六年,天禧寺毁于火,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此行去天禧寺的初衷,是由于明代溥洽法师曾为建文帝的主录僧,主天禧寺,与建文帝交情甚好,那么,我想允炆或许来过这个地方,或许那是一个寺庙里开满桃花的春天,诵经声与风...
南京大报恩寺,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孙权敕令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
晋太康年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
明永乐六年,天禧寺毁于火,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此行去天禧寺的初衷,是由于明代溥洽法师曾为建文帝的主录僧,主天禧寺,与建文帝交情甚好,那么,我想允炆或许来过这个地方,或许那是一个寺庙里开满桃花的春天,诵经声与风铃声相伴入耳。而如今所见的琉璃宝塔,虽壮丽奢华,却是用征夫工匠以及给他们供应钱粮的百姓的血汗筑成的。允炆若依旧在位,一定不忍耗费如此巨大的民力财力去完成供奉着虚无神位的“面子工程”吧。不知那时流落天涯的他,在听闻这一工程之时,会作何感想。那是他的子民,他却无力再保护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