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茶针茶针
在乡下的时候就特别想实现一些手工活儿,比如制作一些看起来仿佛难度不太高的日常用品。我平常有喝茶的习惯,于是我就会很冒进地认为,部分茶器是我这样的手工小白也可以达成的,比如茶针茶则。我试图以遵从自然之名,取用自然之物,容纳自然之气,亲制自然之器。哈,这几句话对于福建人来说,念出来真的非常困难……
好,那么就试看看手工制作茶针和茶则吧。家里院子正好有几棵竹子,任意截取,就是一支源自天然的好茶针啊~
茶针好做,茶则就有难度了,遍寻家中角落,也没法看到合适的薄木片或者竹片。妈妈倒是指了指菜地上方的支架,我想了想,放弃是最好的选项。也是在这个时候,妈妈从柴火间里拿了一......
手工制作茶针茶针
在乡下的时候就特别想实现一些手工活儿,比如制作一些看起来仿佛难度不太高的日常用品。我平常有喝茶的习惯,于是我就会很冒进地认为,部分茶器是我这样的手工小白也可以达成的,比如茶针茶则。我试图以遵从自然之名,取用自然之物,容纳自然之气,亲制自然之器。哈,这几句话对于福建人来说,念出来真的非常困难……
好,那么就试看看手工制作茶针和茶则吧。家里院子正好有几棵竹子,任意截取,就是一支源自天然的好茶针啊~
茶针好做,茶则就有难度了,遍寻家中角落,也没法看到合适的薄木片或者竹片。妈妈倒是指了指菜地上方的支架,我想了想,放弃是最好的选项。也是在这个时候,妈妈从柴火间里拿了一节竹片给我,真是喜出望外。
这么一节足够做三个茶则,那么就将它分身先。噢,原来使用工具这件事,也是需要天份的。
最后还是由妈妈的帮助下,成功锯断。竹片还是比较厚的,如果想做精致的茶则,打薄是一个必要的动作。不过家里的确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我立刻安慰自己:就要做一个粗犷的茶则!只要学会了放弃,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现在用砂纸磨茶则,把上面会伤手的刺和锋利边缘都磨得平滑。直到磨完了茶则,我才想起,为什么不戴手套?
好,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将茶针茶则放锅里煮煮,一来未经过处理的竹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于受潮等因素发霉;二来顺便通过蒸煮的方式给它们染个色。染色的原料很简单,就是酱油,啊,水开了以后竟然莫名其妙地觉得肚子饿了……
大概就煮了三个小时吧,我的耐心已经抵达极限,于是捞出来放在院子里晾晒。茶针原本的青翠是早已消失,和茶则一样,变得浅黄——有一种未成年跨越到成年之间的那种模糊感,不知怎么的,就成了这样的那种状态。ok,无所谓,纯手工的东西嘛,就是要带着许许多多的不完美不对称不均匀来对抗机械制造的工整感——其实这么说是非常不合适的,极致的手工匠人,作品上不仅完全不输精密的机械制造,并且其中携带的呼吸感和生命力都是无可比拟的——当然,我的现实和目的是,开心就好。
很好,现在我已经制作出了几支茶针和三个茶则。让我来细细观察它们——哇,真的是非常粗糙的呢!但,我一点也不介意呢!
山林壬寅 │ 二十四节气
第一次记录二十四节气是2016年,2022年是第七年。如果我抚养一个小孩或者一只宠物,七年的时光,都会感到强烈的自豪和浓浓的深情。
那是踏入摄影的第一年,对于传统文化也站立在知识储备并不足够的阶段,而二十四节气也还没有成为非遗。
国人的骨血里,对于自然与土地的呼唤,有很多渠道可以汲取。不论是一部古装剧还是在山中在田野里觅寻四季,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和享用季节对生活的赏赐。
作为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起源时,肩负着农耕指导意义,同时是对于天气情况的一个人文规整。立春了要播种,芒种了开始抽穗,霜降了昼夜温差最大,冬至了准备酿酒。和生活息息相关,推......
山林壬寅 │ 二十四节气
第一次记录二十四节气是2016年,2022年是第七年。如果我抚养一个小孩或者一只宠物,七年的时光,都会感到强烈的自豪和浓浓的深情。
那是踏入摄影的第一年,对于传统文化也站立在知识储备并不足够的阶段,而二十四节气也还没有成为非遗。
国人的骨血里,对于自然与土地的呼唤,有很多渠道可以汲取。不论是一部古装剧还是在山中在田野里觅寻四季,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和享用季节对生活的赏赐。
作为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起源时,肩负着农耕指导意义,同时是对于天气情况的一个人文规整。立春了要播种,芒种了开始抽穗,霜降了昼夜温差最大,冬至了准备酿酒。和生活息息相关,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命繁衍。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科学的指导方案,更充满了中国古人质朴的生活中浪漫的文学情怀。比如寒露二候中说到“雀入水为蛤”,是指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这个类似的有惊蛰的三候“鹰化为鸠”,说的就是鹰隼在惊蛰的时候都躲起来开始繁育下一代,这时候鸠刚好到了求偶季节,于是到处鸣叫,古人就觉得鹰都变成了鸠。这说明古人观察周围景物并不是很仔细,不符合科学观,但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古人善良又浪漫的愿望,不是吗?
古人的生命观不是生和死,是生和化,意思就是生命并不是消亡,而是转化。比如我家乡就有一个说法,离开我们的亲人会在头七这一天变成蝴蝶飞回来,这样朴素的生命运化观,想要传递一个讯息给我们:这个季节我们看不到它,只是它变成了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而已。
不必那么工整严谨地去解释季节的变化,却也把正经的事情一点不落地释说到位,不得不叹服古人的高智与哲思,也特别感恩农耕文明传承给我们的温柔,是如此这般的生动与丰厚。
2022年我制作的二十四节气海报,把每个节气中给到我的思考,揉成一句话——在眼睛可见的四季变换中,收获牧野之上的智慧;在流传千年的言谚中,承得自古以来的宗源。
附:制作二十四节气海报对于个人来说最有意义之处,是一种成长轨迹的复盘。我没有系统并专业地学习过平面设计,那么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把握各个元素的平衡,技巧上也有许多值得进步的空间。在二十四张海报里,见得波涛浪涌之起伏,也重温了这一年里,我的风帆如何曲流直进,如何自我对话。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世界,它迷幻非真,同时它也是人们心内的一枚愿望。与世无争的山水意像,其乐融融的田园风情,也成为了古往今来的一方哲思与夙念。
作为舶来品的巧克力,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完美的介入与融合,这不仅是想象力的挑战,也是对于古代生活的趣味遐思。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写到了贾宝玉的日常饮品是红酒,那么,巧克力又怎么会显得格格不入呢?
把巧克力幻想成一座高山,它悄然出现在古时候的各个场景里,融合了中式传统的各式风味,我想这块巧克力是值得敲开大家对于舶来品与古时明月之间的一些界限。
巧国源记将这个想法落地成为了现实,原创的国风绘画,把一座座巧克......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世界,它迷幻非真,同时它也是人们心内的一枚愿望。与世无争的山水意像,其乐融融的田园风情,也成为了古往今来的一方哲思与夙念。
作为舶来品的巧克力,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完美的介入与融合,这不仅是想象力的挑战,也是对于古代生活的趣味遐思。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写到了贾宝玉的日常饮品是红酒,那么,巧克力又怎么会显得格格不入呢?
把巧克力幻想成一座高山,它悄然出现在古时候的各个场景里,融合了中式传统的各式风味,我想这块巧克力是值得敲开大家对于舶来品与古时明月之间的一些界限。
巧国源记将这个想法落地成为了现实,原创的国风绘画,把一座座巧克力山搬进了桃花源,而入口的每一分滋味,都能填补其中的想象。
我作为繁复国风静物美食摄影的原创摄影师,对每一种口味都进行了视觉效果设定。在森林在水边,在草木之中,实现我们能够拥有的桃花源幻境。
产品品牌:巧国源记
场景设计:山林食纪
摄影后期:山林食纪
文案配音:山林食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