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们有了一年五百英镑和自己的房间;等我们养成了自由的习惯,勇于写下自己心中所想;等我们稍微逃离公用的起居室,学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现实的关系看人;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天、看树、看一切;等我们越过弥尔顿的亡灵,再也没有人能遮挡我们的视线;等我们面对现实,因为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只能自己前进,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和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到那时机会就来了,莎士比亚死去的诗人妹妹就会唤醒她沉睡的躯壳。她会像他哥哥那样,从默默无闻的先驱者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然后重生。
等我们有了一年五百英镑和自己的房间;等我们养成了自由的习惯,勇于写下自己心中所想;等我们稍微逃离公用的起居室,学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现实的关系看人;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天、看树、看一切;等我们越过弥尔顿的亡灵,再也没有人能遮挡我们的视线;等我们面对现实,因为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只能自己前进,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和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到那时机会就来了,莎士比亚死去的诗人妹妹就会唤醒她沉睡的躯壳。她会像他哥哥那样,从默默无闻的先驱者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然后重生。
伟大的书”“毫无价值的书”,同一本书会被人们同时冠上两个名字。赞美和批评一样毫无意义。虽然衡量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但却是一项最徒劳的事业,屈服于衡量者的规则,是一种最为卑躬屈膝的态度。重要的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至于它能存活好几年还是仅仅几个小时,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如果牺牲你一丝一毫的想象力,或抹去它一点一滴的色彩,对某个手拿银奖杯的校长或袖中藏着标尺的教授言听计从,那就是一种最可悲的背叛,过去人们都说,财富和贞洁的丧失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但和前者相比,只像被跳蚤咬了一口。
伟大的书”“毫无价值的书”,同一本书会被人们同时冠上两个名字。赞美和批评一样毫无意义。虽然衡量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但却是一项最徒劳的事业,屈服于衡量者的规则,是一种最为卑躬屈膝的态度。重要的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至于它能存活好几年还是仅仅几个小时,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如果牺牲你一丝一毫的想象力,或抹去它一点一滴的色彩,对某个手拿银奖杯的校长或袖中藏着标尺的教授言听计从,那就是一种最可悲的背叛,过去人们都说,财富和贞洁的丧失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但和前者相比,只像被跳蚤咬了一口。
于是,一种诡异的混合体诞生了。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地位极高;而在实际生活中,她根本微不足道。她的身影遍布诗歌的字里行间,却在历史中缺席。小说里,她主宰君王和征服者的命运;真实生活中,她一旦被父母强行套上一枚戒指,就会沦为某个男孩的奴隶。文学作品中,她的双唇吐露一些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思考;现实生活中,她几乎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只不过是她丈夫的一件财产。
于是,一种诡异的混合体诞生了。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地位极高;而在实际生活中,她根本微不足道。她的身影遍布诗歌的字里行间,却在历史中缺席。小说里,她主宰君王和征服者的命运;真实生活中,她一旦被父母强行套上一枚戒指,就会沦为某个男孩的奴隶。文学作品中,她的双唇吐露一些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思考;现实生活中,她几乎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只不过是她丈夫的一件财产。
电影:时时刻刻
观影渠道:bilibili
感想:爱一个人真的会很快乐,但也同时会又累又痛。最近看上野千鹤子的新书,她提到“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人学习自己和他人。恋爱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恋爱是斗争的平合,你要夺取对方的自我,并放弃自己的自我。”
我的总结:单身保命。
电影:时时刻刻
观影渠道:bilibili
感想:爱一个人真的会很快乐,但也同时会又累又痛。最近看上野千鹤子的新书,她提到“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人学习自己和他人。恋爱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恋爱是斗争的平合,你要夺取对方的自我,并放弃自己的自我。”
我的总结:单身保命。
A Room of One's Own
Thus, Woolf makes the most famous statement: “ 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 and “ that it is necessary...
Thus, Woolf makes the most famous statement: “ 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 and “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five hundred a year and a room with a lock on the door if you are to write fiction or poetry.”
我和@François(文) 决定在lofter举办弗吉尼亚·伍尔夫诞辰141周年活动
主题定为:「远洋灯塔」
活动时间:2023年1月24日-26日
发布内容不限,考据、文章、绘画等均可
参与方式:打上tag“远洋灯塔”和“伍尔夫”/“伍尔芙”(两个译名均可)后发布相关作品
希望喜爱文学的列表朋友们可以帮忙转发宣传
我和@François(文) 决定在lofter举办弗吉尼亚·伍尔夫诞辰141周年活动
主题定为:「远洋灯塔」
活动时间:2023年1月24日-26日
发布内容不限,考据、文章、绘画等均可
参与方式:打上tag“远洋灯塔”和“伍尔夫”/“伍尔芙”(两个译名均可)后发布相关作品
希望喜爱文学的列表朋友们可以帮忙转发宣传
嘿嘿,弗吉尼亚·伍尔夫1931年的新年愿望!
January 2,1931:
Here are my resolutions for the next 3 months;the next lap of the year.
To have none. Not to be tied.
To be free & kindly ...
嘿嘿,弗吉尼亚·伍尔夫1931年的新年愿望!
January 2,1931:
Here are my resolutions for the next 3 months;the next lap of the year.
To have none. Not to be tied.
To be free & kindly with myself,not goading it to parties: to sit rather privately readingin the studio.
To make a good job of The Waves.
To stop irritation by the assurance that nothing is worth irritation[referring to Nelly].
Sometimes to read, sometimes not to read.
To go out yes—but stay at home in spite of being asked.
As for clothes,to buy good ones.
1931年1月2日
以下是我未来三个月的愿望;今年接下来的一段时光。
一无所有。不被束缚。
要自由,善待自己,不逼自己参加聚会:而是坐在工作室里,静静阅读。
写好《海浪》。
不生气,要知道没什么值得生气[指Nelly]。
有时读书,有时不读书。
出门,是啊——尽管有人邀请,但还是呆在家里。
至于衣服,要买好的。
耶!时隔几十天我终于又回来啦!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也要好好写字!❤️
【奥兰多】随文全录
P50.“但奇怪的是,他对自己连日的昏睡似乎全然不知,他穿戴整齐后,命人去把他的马牵来,仿佛他刚从寻常一晚的睡眠中醒来。然而,人们……”
附:萨沙的离去,激情褪去,留下的只有被谴责,逐出宫廷,冰冷的现实太痛苦,让他陷入一种应激的状态。通常这个时候下称作“解离”,因为太过疼痛而自我感官客体化。怎么说呢,好像是冷漠地看着别人砸烂自己的肉身。不过很遗憾的是,触景生情后只会面临更加极端崩溃的情绪。
P65.“似乎欲以此墓室来证明:一切浮华都建造于腐朽之上,活生...
P50.“但奇怪的是,他对自己连日的昏睡似乎全然不知,他穿戴整齐后,命人去把他的马牵来,仿佛他刚从寻常一晚的睡眠中醒来。然而,人们……”
附:萨沙的离去,激情褪去,留下的只有被谴责,逐出宫廷,冰冷的现实太痛苦,让他陷入一种应激的状态。通常这个时候下称作“解离”,因为太过疼痛而自我感官客体化。怎么说呢,好像是冷漠地看着别人砸烂自己的肉身。不过很遗憾的是,触景生情后只会面临更加极端崩溃的情绪。
P65.“似乎欲以此墓室来证明:一切浮华都建造于腐朽之上,活生生的肉体之下埋葬着残骸遗骨;载歌载舞的人们终将归于黄土;姹紫嫣红终将化为尘埃;戒指上的红宝石会丢失(奥兰多附身用烛火照亮地面,捡起一枚戒指,上面镶嵌的宝石已经滚落到墙角里),曾经闪亮的双眼也会褪尽光泽。”
P77.“但所有的杀戮征战、觥杯交错、尽情欢爱之后,所有的奢靡浮华、驰骋狩猎、酒醉饭饱之后,留下了什么呢?一具骷髅;一截手指。”
附:真是可爱纯情的贵气少年,遭遇蜜恋背叛以后,就开始思考一切褪去的本质,不过,还记得和浪荡女躲在船舱地下室厮混的,她的名字吗?
P80.“他的青春骚动,他的笨手笨脚,他的腼腆害羞,他的长途漫步,还有他对乡间生活的热爱,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他自己就是神圣作家的一员,不是贵族。自那个洪水滔天的夜晚以来,他第一次感到了快乐。”
附:从爱情的背叛里得到了救赎。文学被寄予希望,能承载这个少年的追求,也可能是自己的“怪异”与上流社会群像中格格不入,试图在作家这个群体里寻求认同感。
P93.“男仆正转身欲离开,他又叫住他,‘去马厩牵一匹最快的马,’他吩咐到,‘骑上它拼命跑,赶到哈维奇,从那里登上开往挪威的船,到挪威国王的养狗场给我买最上等的皇家纯种猎犬,公犬母犬都要。然后立即打道回府,不得耽搁。因为,’他一边拿起书来读,一边用比呼吸还轻的声音嗫嚅道,‘我不想再无人交往了。’”
附:纯情又天真的奥兰多。怎么可以有这样一个人,欣喜文学又不敢靠近,尝试接触后痛遭这个人的背叛,被辱骂,他只是说“因为我再也不想与人交往了”。他可以反击回去,他可以不再支付年金,剥夺这个人在床上大声诵读名篇著作一个多钟的能力。但是他没有,他只是把一窝小狗抱回了房间。
为什么?他不谙文学,还是对此的不自信,有怯懦在。不过这个举动倒是让我想起一句话,“越是与人相处,我就越是喜欢狗。”
P152.“辉格党与保守党,自由党与工党,他们为何争论不休,还不是为了争权夺利?一个地区反对另一个地区,一个教区希望另一个教区倒台,不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而是为了压倒对方。每个人所追求的都无非是心灵的平静和他人的顺服,而不是真理的胜利和道德的升华一一但这都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枯燥乏味,应该留给历史学家去解决。”
“四百七十六间卧房在他们眼里竟然一钱不值。” 奥兰多感叹道。
“她竟然喜爱日落胜过喜爱羊群。”吉卜赛人说。
附:一个人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个人。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始终有隔膜在,这看不见摸不着,源自于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而当争辩时又不免把他人客体化,但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体。
P160.“她记得,当她还身为年轻男子时,坚持认为女性必须顺从,贞洁,体味幽香,衣饰精美。“如今,我自己不得不为这些要求付出代价了,”她想,“可是,以我短暂的女性经历来看,女人并非- -定生来就得顺从,贞洁,体味幽香,衣饰精美,这些优雅魅力都是她们经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不然,按照陈规旧俗的说法,她们的一生将毫 无快乐可言。”
P178.“虽然信徒相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信仰,财产就会化为虚无,死亡就成为其所渴求的,但莫非他比别人更乐于献出生命吗?他比别人更乐于分享自己的财产吗?他不是也仆婢成群、车马成队吗?”
P185.附:好难过手上有油翻书留下狗爪子印记QAQ。好戏剧,原来之前那个体格高大,怪异还有点吓人的女大公是男的,在奥兰多还是男子时来接近他。现在她是女子了,前来求婚,热烈表明心意,好笨拙。他在窗下偷偷看她被发现了!不过他们是怎么做到那么闲的同时又风轻云淡的富有~不愧是原始积累的罪恶资产啊。
P285.“那么,奥兰多真的会去做这些事吗?唉,令我们叹息不尽的是一奥兰多根 本没做这些事,一件都没做。 那么,是否就因此而认为奥兰多是那种不懂爱情的邪恶之怪呢?她对动物仁慈,对朋友忠心,她迷恋诗歌,对困境中的诗人慷慨解囊。但爱情,男性小说家所定义的爱情(毕竟,除了他们,还有谁更有权威来定义爱情呢?),与仁慈、忠诚、慷慨或诗歌毫不相干。爱情就是脱掉衬裙,然后一我们都明白爱情是什么。那奥兰多做了那些所谓爱情的事吗?事实令我们不得不说,没有,她没有做。”
附:哦~所以只有她思考的时候,时间才具备意义?或者说这个虚拟的传记记录的本来就是她的意识活动,不然我怎么理解和谢尔莫丁去森林,去草原,三秒钟后在椒花颂声中戴上了戒指。
P288.“奥兰多推开了她的椅子,伸展了一下胳膊,放下笔,走到窗前,大声宣布:“写完了!”
映人眼帘的一派胜景令她几乎晕眩。花园飞鸟,世事如常。在她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世界并没有因此而停顿下来。
“即便我死了,世界也依然如故!”她大声喊道。”
附:完成了。从遗世独立的精神状态向外寻找共鸣的蜕变。“只有人类才具有阅读这种天赋。”她不单是奥兰多,她是伍尔夫。
P326.“时光飞逝,离我远去。”…
附:形形色色。四百年前,遇到过太多人,但有什么区别?或许有,但她喜爱在新的人面前追寻旧的身影,我们每个人也像她一样,伍尔夫说的“成千上万个自我”,有可能每个人的碎隙感官都可以组成一个奥兰多。可不会有谁真正成为她,她有着无人能及的赤诚(我指的是追求路上),在这里穿梭了四百年。感官描写模糊了时间,细腻写出她的变化。
P332.“那位呼唤马尔的女人(马尔在此意味着热水汤浴和夜晚的炉火),或呼唤谢尔莫丁的女人(谢尔莫丁在此意味着秋日树林里的番红花),或呼唤邦斯洛普的女人(邦斯洛普在此意味着我们每天都经受一次死亡) ,或这三个自我合在一起的那个女人一这个自我的含义极为丰富,我们没有足够的篇幅细述一所有这些自我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她可以呼唤它们中的任何一个。”
附:嗯,这就是意识流的迷糊之处了,特定词只对主观表达人物有效,如果不特别说明,根本无从得知,这跟我最近看的古典文学差距太大了,就如《红楼梦》,如唐诗宋词,我们传统的一个意象承载了太多东西,有些甚至成为了精神的某象征,差距在此体现。
前文也提及英语的“苍白”(形容萨沙的窘迫),难怪那么多诗歌从比喻大自然开始,形容人也是如此夸张化,这跟语言本身的承载能力有关,如果我不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难以体悟,就像感受我们自己的文化一样。这就是文化隔阂,和历史因素造成的,我仍需要阅读更多很多的书。
P342.附:好像溥仪回宫哦~曾经过往,不堪,美好,温馨,静谧,过眼烟云,留下的还好不是荒凉,至少还有《大橡树》,至少还有奥兰多。
应景了“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P351.“她获得的称赞和奖金与这棵大橡树有何相干?她心中困惑。美誉和名望与诗歌有何相干? 本书出了七版与其本身的价值有何相干(她这本书至少已经出了七版) ?写诗难道不是一种私密的交流吗?难道不是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的回应吗?如果写诗本身就是一个声音回应另一个声音,那么,这一切就都错了。”
附:姚一苇所提及的“精致文化”,列举了艾略特,乔伊斯,卡夫卡等等,他们为自己所想,所说,为自己写作。这是伍尔夫对文化工业的不满。
最后附匆匆的观后感
tp.上海译文出版社,本来想买林燕翻译的,可是这个好精美✧٩(ˊωˋ*)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