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可以关注、点赞、推荐、粮票支持一下
生命诞生于大约38亿年前,在生命历史的最初30亿年中,地球上的生命体绝大多数是小小的微体生物。目前,科学家通过某种核糖核酸的序列将地球上的生物分成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大类。在地球的漫长岁月里,前85%的时间只存在由古细菌和细菌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分布在各种环境里。已知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在演化过程中所占据的时间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占据的环境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微生物所能生存的环境范围要大得多。科学家在数千米深的海底的岩石中发现有微生物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生存,且数量极多,据估计,其生物量相当于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可以关注、点赞、推荐、粮票支持一下
生命诞生于大约38亿年前,在生命历史的最初30亿年中,地球上的生命体绝大多数是小小的微体生物。目前,科学家通过某种核糖核酸的序列将地球上的生物分成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大类。在地球的漫长岁月里,前85%的时间只存在由古细菌和细菌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分布在各种环境里。已知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在演化过程中所占据的时间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占据的环境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微生物所能生存的环境范围要大得多。科学家在数千米深的海底的岩石中发现有微生物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生存,且数量极多,据估计,其生物量相当于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许多人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真核生物,其细胞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入细菌共生演化而来的。除此之外,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细胞生物体也是一个小小世界,细菌等微生物都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年人体内共有细胞约100万亿个,细菌数量则是细胞的10倍,初步测算人体内大约有500种细菌,超过1000万亿个,而这些细菌大多集中在人的消化道中。从细菌多样性程度来说,肠道内的细菌种类数量可与热带雨林的物种数量相比较。单从数量上来说,哺乳动物结肠内的细菌群落密度堪称地球之最。对于大型食草动物而言,如果没有细菌的帮忙,它们根本无法消化食物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别看牛、羊、马吃起草来津津有味,它们根本不能依靠自身的消化酶完全消化纤维食物,只能通过共生的微生物起作用,使得食物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在消化道中发酵分解,最后得到利用。
根据生物学家的估计,地球上微生物个体总量约为1030,其中大部分是细菌。微生物是改造地球的主力军,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
对于肉眼见到微生物的“研究”报告
声明:这篇不是小说,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是一篇真实的“研究报告”及一些对我个人的启示。非正式,不够严谨科学,有许多纰漏。但是于我而言算是一次奇妙的发现。毕竟我也不是专业人员,遂以不正式的报告格式记录下来。
对于这件事情,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无知,很荒谬,但是我认为我肉眼见到了类似于细菌的生物(其实我一直能见到,只是今天洗脸再次看到时意识到了这点。我本人无知地认为它们是细菌。)......
声明:这篇不是小说,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是一篇真实的“研究报告”及一些对我个人的启示。非正式,不够严谨科学,有许多纰漏。但是于我而言算是一次奇妙的发现。毕竟我也不是专业人员,遂以不正式的报告格式记录下来。
对于这件事情,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无知,很荒谬,但是我认为我肉眼见到了类似于细菌的生物(其实我一直能见到,只是今天洗脸再次看到时意识到了这点。我本人无知地认为它们是细菌。)。
首先,我精神状态是正常的,没有什么臆想症之类的。我再重申一遍,我没有疯,而且有学过生物,是感兴趣的程度。
其次,我必须承认,我不知道它们是否属于细菌。总之,我看见它们是白色的,外面有黑色的轮廓,就和生物书上那些未被染色的细菌图片十分相似。它们有呈条状的,也有呈球状的。
一开始是看不清的,但面对光线聚焦一下眼前水滴带来的这片模糊就能看见它们了。它们会自主位移,游动(我没动且水滴背景也没有颤动,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观察它们),因此我推断它们是生物而不是什么尘埃之类的干扰物。
我“研究”的做法如下:
1.洗把脸,用手抹掉成滴的水珠(确保不会让水滴滴入眼睛内造成不必要的涩痛感)
2.面朝灯光,睁开眼睛
3.让眼睛聚焦于那片水滴的透明糊影(一定要有这团在视野中的球形模糊影子的出现)
好的,你会发现你可以看见一些在生物书上见过的类似的小生物了。
我个人对这种现象的猜测是从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凸透镜成像)得到了启发。
我认为,眼睛是一个摄像头,里面有一个凸透镜——我们的晶状体;其次就是第二个凸透镜——水珠的参与了接着是光线带来的成像。
【由于本人物理真的很拉并且初中的基本忘光了所以说得很混,但是我确信就是这部分的知识。】
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我能用肉眼透过水滴看见它们这些微生物,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它们。
这是偶然间的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发现,带给我的却不止是趣味,还启示着我要留心观察生活,用平常心对待它,它总会给你带来不期而遇与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