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
「刚上初一的傻白甜写出来的天真烂漫、违背现实的无脑微型小征文」
《小梦的2020新年》
“爷爷,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回来跟我们一起过年?还有…奶奶呢?十几天都没有看到奶奶了。我好想念他们啊!”六岁的小孙女眨巴着耀着星辉的黑眸子,怀中抱着爸爸郑重地送给她的元宵宝宝——她称之为“团圆”——她也把小恐龙“安安”赠给了......
「刚上初一的傻白甜写出来的天真烂漫、违背现实的无脑微型小征文」
《小梦的2020新年》
“爷爷,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回来跟我们一起过年?还有…奶奶呢?十几天都没有看到奶奶了。我好想念他们啊!”六岁的小孙女眨巴着耀着星辉的黑眸子,怀中抱着爸爸郑重地送给她的元宵宝宝——她称之为“团圆”——她也把小恐龙“安安”赠给了去支援武汉前线的爸爸妈妈,帮他们打怪兽,希望他们带着喜讯平安归来。
“因为疫情啊,今年过年来了好坏的年兽,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爸妈妈是医护人员,去打怪兽没有这么快回来哦。”提到奶奶,爷爷眼中闪过一丝什么,“医护人员是有着洁白翅膀的蝴蝶,他们是圣洁的、美丽的、却不脆弱的,他们用翅膀包围呵护病痛中的人们,用坚实的外围翅翼抵挡危险、疾病、不测,即便是用生命去捍卫人们的健康、幸福。他们用双翼托载起家国的希望,当所有人对病毒唯恐避之不及时,他们前仆后继,这是他们神圣的天职,战胜病魔更是他们崇高的信仰!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所以,小梦的爸爸妈妈都是好样的,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祈祷平安,好不好?”小梦虽有些似懂非懂,但还是从心底里为爸爸妈妈感到自豪。爷爷宠溺的刮刮孙女的鼻尖,说:“走吧,我们去看奶奶,也许……”爷爷拉过孙女伸来的小手,一边轻轻替她从耳后系上口罩,一边叮嘱注意事项,然后,一老一小手牵手前往医院……
医院里浓浓的特有的消毒水味,让小梦缩了缩鼻子,里面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步履匆匆——这里充满危险的味道,有些来者不善。爷爷找到了照看奶奶的护士“护士,我老伴她……怎么样?”爷爷的脸上浮着些许担忧“哦,是您。非常幸运,您爱人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核酸检测呈阴性呢,估计近几天再配合做些检查,就会出院了。”爷爷从错愕到惊喜万分:“您是说……”透过病房的玻璃窗,小梦见奶奶奶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朝他们挥挥手。“是的,老太太靠自身的免疫功能成功击败了病魔,是少有的幸运儿啊,不容易,你们二老可算可以团聚了,提前祝福你们!小姑娘,可以见到奶奶了,开不开心?”小梦猛地点头:“谢谢你们,天使姐姐,还有医生哥哥,你们都要保护好自己呀!”护士会心一笑:“会的。谢谢,小姑娘,你的祝福我会带到的,相信有你的祝福,我们一定能赶走病毒!”爷爷已无法用其他语言来表示他此刻的激动与感恩了,只是不住地点着头……
几天后,得益于医生的精心治疗,原来那个笑起来和蔼可亲的奶奶回来了。奶奶轻晃着头,哼着《等风雨经过》。爷爷正关注着新闻:各地人民向湖北武汉献爱心;民众自发组织运输物资;各地对湖北籍人士给予良好的照顾;火神山医院的正式交付;新冠疫苗正在加紧研制;英雄们的感人事迹;还有钟南山院士正发表着演讲……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奶奶摸摸孙女的头,说:“感谢政府,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医务人员,感谢一切为疫情防控而奔走忙碌着的人们,感谢习主席的高度重视和各个机关单位的超强执行力!他们关怀、支持着我们,陪伴着我们,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哪有不赢的道理?今年,哪怕儿子、儿媳没办法和我们一起,但我们有热心的群众和伟大的祖国,也是一个别具温情的中国年!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有幸生在不平凡的中国,繁荣富强的中国,我为祖国骄傲,为它自豪!”奶奶正发表着自己的无限感慨,另一边,爷爷正握着孙女攥着铅笔的小手,教她写下五个词语:“感恩”“信任”“平安”“胜利”“中国”!小梦微锁的眉宇间透出一股稚嫩的认真。
夜幕悄悄降临,小梦坐在台灯下的书桌前看爷爷的手机——爸爸发来照片了呢,那掩在厚厚防护服和起了薄雾的护目镜下的略显疲惫的笑容,让小梦有些心疼。她凝视着镶嵌在精心装饰的相框里的与父母的全家福,用手一遍遍勾划着那灿烂的笑容。她找来一张纸,画了爸爸、妈妈和自己,一颗火红的爱心正中写着青涩而稚拙的字迹——“中国”。她又在图画下方写下了爷爷教的另外四个词语,绘下美好的祝福,寄托深切的思念。疲惫的孩子关掉了台灯,抱着团圆宝宝,在对爸爸妈妈凯旋的美好想象中沉沉睡去。虽然台灯已熄灭,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与疫情斗争到底的心之灯从未熄灭。五个颇有分量的词,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金光,那是胜利的曙光,将照亮华夏大地……
逆流而上四
时间过得很快,崔芳也变成重症患者了,陈歆韵虽然平常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是大家都知道她其实非常难受。三月十二日,第一次病危通知书下来了。本来要给她上ECMO,但是她不同意,觉得自己还能撑。
三月十五日,陷入昏迷;
十五日二十三点三十分,心脏骤停,抢救;
十六日零点,用了ECMO。三月三十日,心脏骤停。
“四号病房的崔主任血氧浓度下降!”
“崔主任心脏骤停!”
正在乱溜的陈歆韵脑子里“轰”的一声,立在了原地。
苏萱婷听到后,立即赶了过去:“胸外按压!除颤仪,呼吸机!”
“200J,clear。”
“胸外按压!”...
时间过得很快,崔芳也变成重症患者了,陈歆韵虽然平常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是大家都知道她其实非常难受。三月十二日,第一次病危通知书下来了。本来要给她上ECMO,但是她不同意,觉得自己还能撑。
三月十五日,陷入昏迷;
十五日二十三点三十分,心脏骤停,抢救;
十六日零点,用了ECMO。三月三十日,心脏骤停。
“四号病房的崔主任血氧浓度下降!”
“崔主任心脏骤停!”
正在乱溜的陈歆韵脑子里“轰”的一声,立在了原地。
苏萱婷听到后,立即赶了过去:“胸外按压!除颤仪,呼吸机!”
“200J,clear。”
“胸外按压!”
“除颤仪,200J,clear。”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陈歆韵站在病房门口,听着苏萱婷铿锵有力的命令,看着张潇睿他们有条不紊的执行,没由来的害怕……
最近这几天总是收到病危通知书,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很坦然的面对每一次抢救了,但是……这好像是痴人说梦……
刘希婕看到了陈歆韵呆呆的站在病房门口,有些着急:“去看看崔主任啊!”
“但我帮不上忙……”
“那你也去喊两声啊……”还没说完,张潇睿就走了出来,看着陈歆韵,欲言又止。只是拍了拍她,给了她一封信。陈歆韵突然明白了什么,每一步都像踩在云彩里,轻飘飘的走了进去,所有医护人员静静的站在床边,“滴”的声音非常刺耳,苏萱婷依然在做着心肺复苏。
陈歆韵推了推苏萱婷:“我来。”苏萱婷没有动,陈歆韵又推了推她,“姐,我来。”苏萱婷仿佛才听到一般,后退了一小步。
陈歆韵颤抖着手慢慢按压下去,生怕按疼了母亲……一下,两下,三下……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陈歆韵有些着急了,她喊到:“妈!妈!你醒醒!妈!妈……”苏萱婷轻轻拉了拉她,她没有反应,仍然拼命的按着。刘希婕看不下去了,转身离开了病房。
苏萱婷低着头,艰难的吐出:“宣布……死亡时间吧……”
“2020年,三月三十日,二十二点五十三分。患者崔芳,抢救……无效……”旁边的小护士没能说出最后两个字,她也在等待着奇迹发生,等待着崔主任睁开眼睛,骂她们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等待着崔主任念叨患者的病例……
但是很遗憾,除了监护仪一直发出的声音,什么奇迹都没有出现。病房里的患者安静的看着她,看着她们,医护人员慢慢退出去,只有陈歆韵一个人还在做着胸外按压。患者们一句话也不说,用沉默给予死者最大敬意与尊重。
陈歆韵又一次出现了无力感,她就这么感受着母亲的体温一点点消失,让她的生命在她手里消失……
二月底的时候,医院里少了一个不停穿梭在病房里的医生。她两鬓斑白,对医护人员非常严厉,但对患者却很温柔,一直在鼓励他们;三月十二日,医院里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医生不在唠叨患者的病例了;三月十五日,那名医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去;三月三十日的时候,所有患者看清了这个医生的容貌。而她,也失去了母亲。
那封信里面没有过多的内容,没有给女儿的话,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抗疫成功!字体娟小清秀,但是软软绵绵的……崔医生直至最后一刻,想到的还是抗疫!
虽然母亲走了,但陈歆韵还是坚守在岗位上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她不是没事,只是母亲的话,母亲的遗愿,她要帮她完成!
之前我记得我写过点什么,实在是找不到了,其实也记不得了。
以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那段时间着实很可怕,人的生命或许都不能用脆弱来形容,犹如大火之后的弥漫在空气中的一抹灰,远望时或许还有,走近时灰飞烟灭。
无论当时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守护者确实都是最美的存在,没有他们,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度过这三年,或许三年后未必能结束这该死的一切。
他们有的出于责任,也有必须履行的义务,还有一切不情愿但是无法离开的职责,有些人为了奉献,有些人为了感恩,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当这些人在那个时间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都配得上我们对他们的一声谢谢。
当然,后期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不,他们后来变成了阿其那,塞思黑……
之前我记得我写过点什么,实在是找不到了,其实也记不得了。
以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那段时间着实很可怕,人的生命或许都不能用脆弱来形容,犹如大火之后的弥漫在空气中的一抹灰,远望时或许还有,走近时灰飞烟灭。
无论当时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守护者确实都是最美的存在,没有他们,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度过这三年,或许三年后未必能结束这该死的一切。
他们有的出于责任,也有必须履行的义务,还有一切不情愿但是无法离开的职责,有些人为了奉献,有些人为了感恩,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当这些人在那个时间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都配得上我们对他们的一声谢谢。
当然,后期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不,他们后来变成了阿其那,塞思黑……
拍摄者
要求:根据拟定的中心,发现细节、选择细节、刻画细节。
[图片]
一个简易的深蓝色测温篷,一张平平无奇的桌子,皱皱的,略显臃肿的防护服,对面是轻快的鹅黄色羽绒服,俏皮的羊角辫,医护工作者弯着腰,曲着微微抬起的手臂,紧紧捏着棉签,似乎还带着些因疲惫和专注而来的微微颤抖,透明的面罩,天蓝色的口罩下是藏不住的耐心与温柔。小女孩也由最初的不安和抗拒逐渐放松。……
像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城市的各处,在我们的身边上演。我们每天都“看到”了,却没有“看见”。
然而动人的其实不止这些照片,同样严丝合缝地带着医用口罩,同样起了雾的黑框眼镜,鬓间泛白却十分整齐的头发,再普通不过的,潮湿...
要求:根据拟定的中心,发现细节、选择细节、刻画细节。
一个简易的深蓝色测温篷,一张平平无奇的桌子,皱皱的,略显臃肿的防护服,对面是轻快的鹅黄色羽绒服,俏皮的羊角辫,医护工作者弯着腰,曲着微微抬起的手臂,紧紧捏着棉签,似乎还带着些因疲惫和专注而来的微微颤抖,透明的面罩,天蓝色的口罩下是藏不住的耐心与温柔。小女孩也由最初的不安和抗拒逐渐放松。……
像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城市的各处,在我们的身边上演。我们每天都“看到”了,却没有“看见”。
然而动人的其实不止这些照片,同样严丝合缝地带着医用口罩,同样起了雾的黑框眼镜,鬓间泛白却十分整齐的头发,再普通不过的,潮湿的志愿者服装,一把向来做核酸检测居民倾斜的伞,举着伞半跪在冷湿的地上,却依旧坚毅的眼神,依旧温暖的心是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年逾七旬的黄勇生先生,跪在人群中,我甚至无法将他和医护人员区分,他“看见”了,定格了,参与了这一个个瞬间,也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这一个个瞬间。
隔着这些温馨的照片,我似乎看见了那个细心耐心的蹲在医护工作者旁拍摄记录的身影,似乎看见了他电池耗尽,嘴角却不自觉浮现的微笑,似乎看见了他挂着小小水珠,却浑然不觉的发稍。
黄勇生先生令我感动的不仅在于他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记录,更是在于他感谢医护人员的姿态。对于这些瞬间的定格和发掘,是老先生的“洞见”。正是这份“洞见”,让更多人由“看到”到“看见”。挺身而出的医护工作者是英雄,那么真诚而安静的记录者黄勇生先生就是英雄背后的英雄。
暂且不提那些对于医护人员无理的谩骂,网络上存在一种感谢方式,他们在排队时为医护人员唱歌跳舞,面对其他人的指责,他们或忽视或怨怼。
比起喧嚣的表演者,动人的其实是安静的记录者。医护人员不是营销工具,感谢不是筹码。他们真正需要的不过“理解”二字。
那一抹耀眼的白
——无声的光芒,照亮了世界
消毒水的味道充斥着整个医院,人们忙碌着,滴答作响的呼吸机,给医院蒙上看不见摸不着的灰暗。
是什么导致的?
记不清,好像叫……新冠病毒。
他们在病房前哭泣,扶墙跪坐在地上,诉说着上天的不公。...
——无声的光芒,照亮了世界
消毒水的味道充斥着整个医院,人们忙碌着,滴答作响的呼吸机,给医院蒙上看不见摸不着的灰暗。
是什么导致的?
记不清,好像叫……新冠病毒。
他们在病房前哭泣,扶墙跪坐在地上,诉说着上天的不公。
家人的逝世,无疑是打击着广大群众们的心。
人们在迷茫,惶恐,四周压抑着黑暗,冰冷的气息,是死亡。
但无声的,一道白光落下,刺眼,不偏不倚,照亮了医院,同时,温暖了人们已经冰冷的心。
“是谁?”
“天使。”
人影在光中隐隐作现,模糊不清,却似乎又清晰可见……
只见来人伸出手,将坐在地上的人们拉起,说道:“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将这新冠病毒击败!”
“你们可以叫我们,‘天使’。”
天使,如此美丽,将人们从死神的手里有拉了起来,给予了人们希望,生命。
但“天使”也是凡人之躯。
人们只能祈祷,祈祷死神停手,又将所有的信任交给‘天使’。
“我们相信你们!你们一定可以的!”
人们的信任使他们感动。
“是的,我们一定行。”
于是,那耀眼的白,开始奋战,开始与病毒厮杀。
里面都有谁?
依稀记得些——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他们站在了第一线,与敌厮杀。
人们在内线祈祷,保佑他们活下。
但遗憾,他们离开了。
痛苦,在人们的心上重锤一击。
晶莹剔透的东西在眼里溢出,人们掩面,无声痛斥着上天。
但好在,人们没有放弃。
因为他们看到那一抹耀眼的白光还在,风吹着,带动他们,把他们引进光中,让他们也成为光。
“我们也何尝不能成为‘天使’?”
人们起身,穿上防护服,与病毒战斗起来。
一个念头,将新冠病毒消灭。
这一战,人们打了很久,三年。
最终人们迎来了曙光,但也失去了这三年的时光。
人们感叹时光飞逝,却又不禁为这次战役的胜利感到高兴。
“天使,我们赢了,你们看到了吗?”
他们对着天空高呼,将一直缠在脸上的口罩摘掉,喜极而泣。
我们,何尝不是那束光的一份子呢?
那一抹耀眼的白光,早已照进了人们的心,将整个心腔填满,同时,他们也照亮全世界。
《一线》 主:极禹 副:苏朱
非专业人士❗️❗️❗️
私设如山预警❗️❗️❗️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目前本人并没有看过这一类的同人文)
有错字私我
“喂,大半夜的你干嘛啊”
“快别睡了,来医院一下,急诊接了一位患者,情况比较特殊!”...
非专业人士❗️❗️❗️
私设如山预警❗️❗️❗️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目前本人并没有看过这一类的同人文)
有错字私我
“喂,大半夜的你干嘛啊”
“快别睡了,来医院一下,急诊接了一位患者,情况比较特殊!”
“等我,来了”
现在是凌晨两点四十几,正是武汉道路上最空旷的时候,睡得正香的张泽禹被在医院值班的苏新皓一通电话给叫醒了,听说有特殊的病人,想都没想就穿着睡衣,随手拿了一件外套就往医院走去
医生的宿舍楼就在医院的路对面,张泽禹看没有车就小跑着过马路。迎着一月的寒风,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欣承医院,武汉的头牌
他上了电梯,去了呼吸内科,披上他的白大褂后找到了苏新皓
“帅帅,那个病人真么回事?”张泽禹问
“你来了,快跟我去病房边走边说”
苏新皓似乎很着急的样子,张泽禹也开始恐慌,毕竟苏新皓比自己早两年来到医院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今天为什么会这么着急?
“患者女性,57岁,叫许善丽,发热干咳三天,身体乏力一天,虽然年龄不小,单数没啥基础病史。”苏新皓吸了一口气接着说:“目前温度三十九度六,呼吸困难,吸氧后并没有什么改善”
“三天!发热三天才送过来啊,又不是小年轻,这家属也是够放心啊!”张泽禹很震惊
“先别管这个了,昨天的新闻看了没?”苏新皓的语气严肃了起来
“你说的不会是昨天卫健委发布的通报吧?武汉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病原正在调查......”张泽禹不自觉的紧了紧口罩
“最差的情况就是这个,不管怎么样,做好防护面罩手套什么的都带上!”
“好”
到了病房门口,苏新皓带上了口罩,他们一起走了进去,许大妈的爱人罗大爷一看医生进来了,就赶忙上前拉住了张泽禹和苏新皓的手
“大夫啊,救救她吧!”
“我们肯定会尽力的,但也不是不考虑最坏的情况,就是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先拍个CT才能看结果”张泽禹完递给罗大爷了一个口罩
“口罩给你,你先带着,别把自己的身体也搞垮了,要注意防护!”
“好好好,我带”
“帅帅准备拍CT!”
“OK!”
来了一个护士跟他们一起推床送许大妈去拍CT
“罗大爷,您在这等一会,我们送她拍个CT就回来”
“谢谢张大夫”
“没事,因该做的”
CT室
.......
---------------------
哈哈,第一次写文
彩蛋是极禹的图
寻找自己的美好
2023年1月8日。
昨天是我国抗疫政策优化开放一周月,这是岁末迎新的一周月,这是举国难忘的一周月。
看到一个微信帖子,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共情伤害”。
原帖部分内容如下: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当你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你的心理健康,会让你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撰写《南京大屠杀》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即是在此境况下自杀的。 ......
2023年1月8日。
昨天是我国抗疫政策优化开放一周月,这是岁末迎新的一周月,这是举国难忘的一周月。
看到一个微信帖子,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共情伤害”。
原帖部分内容如下: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当你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你的心理健康,会让你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撰写《南京大屠杀》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即是在此境况下自杀的。
关注疫情信息是应该的,但大量负面的和煽情的信息,会让你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心理的压力会导致身体的压力上升,直接导致身体的免疫力的极速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免疫力下降就容易被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大家每天 只要适当关注就可以了,开始从这种“共情伤害”的感觉中走出来……
此贴对我有触动,我就是在“共情伤害”之中,在忧国忧民的、极度焦虑的伤感之中。我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应该尽快从这种“共情伤害”中走出来……
长时间宅家,尽管吃得好,但心情不好,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连走路都觉得腿发软。几天前我去圆明园走了走 ,只坚持了三天,听说“地狱犬”要来,又中止了行动。想想圆明园冰场密密麻麻欢乐的人群;想想医务工作者直接接触患者日夜抢救生命奋不顾身,想想年轻人为养家糊口,阳后带着种种身体不适要坚持上班;想想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为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坚守在各自的岗位……我们老年人,尤其是还不算太老的老人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生活在继续,我没有理由在“共情伤害”中毫无意义的不能自拔。我要振作起来,必须振作起来。
除了加强防护不松懈之外,重要的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昨天我就付出了行动,下午 ,独自游走了二河开艺术区——
今天三九第一天。寒冬的艺术区一片萧疏:
但我能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一种孕育春天的艰难和不屈的毅力。
艺术区人极少,全程没见到几个,这正好任我肆无忌惮自拍:
如此,我感到我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
我算是想明白了:阳了在家休养,没啥问题尽管照样,得了重症去医院,救不活一了百了,人早人晚,听天由命,区区草民,随遇而安。
我很喜欢的话:
不要慌 ,太阳下山有月亮,月亮落下有朝阳。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明天的雨淋不湿今天的自己。
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星空。
纵然生活一地鸡毛,也要寻找自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