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要诀
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要诀
01 起势
起式左脚横开步,与肩同宽剑护身,
转腰带臂找螺旋,沉肩坠肘捋挤劲。
过度
剑领腰转弓步指,坐身双捋靠腰功,
开合手法在胸脊,弓步接剑起式成。
02 并步点剑
并步点剑在提腕,合步身披五张弓,
眼高手低皆是病,前后对拔藏其中。
03 弓步削剑
弓步斜削腰带动,剑接手长易理明,
手分手合随机变,劲走螺旋一气成。
04 提膝劈剑
引身提膝随势转,手起剑落单腿撑,
不俯不仰身体正,左右上下经络通。
05 左弓步拦
沉腕沉身腰胯转,悬顶正身莫稍停,
左......
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要诀
01 起势
起式左脚横开步,与肩同宽剑护身,
转腰带臂找螺旋,沉肩坠肘捋挤劲。
过度
剑领腰转弓步指,坐身双捋靠腰功,
开合手法在胸脊,弓步接剑起式成。
02 并步点剑
并步点剑在提腕,合步身披五张弓,
眼高手低皆是病,前后对拔藏其中。
03 弓步削剑
弓步斜削腰带动,剑接手长易理明,
手分手合随机变,劲走螺旋一气成。
04 提膝劈剑
引身提膝随势转,手起剑落单腿撑,
不俯不仰身体正,左右上下经络通。
05 左弓步拦
沉腕沉身腰胯转,悬顶正身莫稍停,
左脚斜向成弓步,腰带剑到两手分。
06 左虚步撩
腰带剑走手脚合,转腰带剑往上行,
从合到开虚步撩,额前三拳不让人。
07 右弓步撩
以肩为轴随腰转,提步提剑两手分,
弓步势成撩剑到,自下而上是撩功。
08 提膝捧剑
腰带剑走左右格,退步压剑莫分心,
沉身上步随势变,提膝捧剑意守中。
09 蹬脚前刺
右脚前蹬剑前刺,沉肩坠肘頂头悬,
一举一动心先稳,立身中正关节松。
10 跳步平刺
跳步平刺先探身,屈身开合在其中,
没有惯性随时定,随遇平衡见真功。
11 转身下刺
转腰带剑一气成,肘下藏剑半转身,
顺势上步朝下刺,手脚齐到才是真。
12 弓步平斩
斜开右弓右平斩,腰带转剑斩左边,
一气呵成上下合,万变不离腰胯功。
13 弓步崩剑
沉身叉步开合手,斜开右弓定中寻,
从合到开弹抖出,式存左右同放心。
14 歇步压剑
退步坐身成歇步,剑随身落与地平,
中正安舒肩胯合,处处不忘头悬顶。
15 进步绞剑
起身提腕右脚虚,上步绞剑逆时针,
盖步上步侧身进,腰为主宰铭于心。
16 提膝上刺
转腰带剑左右合,提膝上刺要同时,
前后对拔开弓式,上下合一不稍迟。
17 虚步下截
转腰带剑随势变,左实右虚下截还,
头悬肩平身体正,沉肩坠肘莫等闲!
18 右左平带
提膝捧剑剑锋平,出步出剑左右同,
右合左开靠腰动,腰带剑走运不停。
19 弓步劈剑
欲前先后同此理,上步劈剑势如轮,
后截前劈皆腰带,莫将手脚论过功。
20 丁步托剑
扣脚转身剑回收,提膝摆截身体正,
托剑护头高过顶,落脚丁步剑横行。
21 分脚后点
扣脚回头剑随身,分手弓步剑穿心,
顺势合步随膝提,分脚后点平衡功。
待续…
陈式太极拳学练一家桶,缠丝劲及手步配合、18式(基础)、56式(竞赛)、9式(表演)
一、
陈式太极拳基本 视频
缠丝劲及手步配合
陈正雷 大师 讲授
二、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 视频
三、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由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先生根据陈式太极拳大架的拳势风格特点,在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上创编而成。它除了具有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具有较为突出的健身性、休闲性等风格特征,简洁,直观,易学、易练。
四、
陈正雷大师女儿、入室弟子 陈 娟 陈式太极拳56式 竞赛中…… 视频
国家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56式 金牌得主 陈 娟
陈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五十六式
配乐:我的快乐就是想你(笛子)
观看陈正雷系的陈式太极拳演练真的是种享受哇。
缠丝劲、腰胯领手脚、裆走后弧、抖弹劲、快慢相宜……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陈正雷大师女儿、入室弟子 陈 娟 演练
国家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56式
五、
清华大学太极拳协会
六、
陈氏太极精要九式 视频
配乐黄飞鸿经典主题曲《男儿当自强》
适合节目表演
【太极拳】武当松溪派太极拳拳谱
松溪太极又称“武当南派太极拳”,它是一路十分古老的内家拳术。其动作古朴无华,技击性极强,打中有拿,拿中有跌,一招一势极重攻防。演练起来松柔圆活,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缓急相兼,具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的显著特点。
松溪太极在演练时又分文练和武练两种方式。文练则是于内气的吞吐和丹田的内转相结合,其动作松缓圆活,刚柔相济,初学入门者和中老年多用此法。武练则是按技击要求练习,每招每势如临大敌,其动作柔化刚发,松脆迅猛,体力充沛。爱好技击的中青年人多用此法。
松溪太极拳动作名称
起势
1、两手托天
2、中守势
3、大鹏展翅
4、探手回坐...
松溪太极又称“武当南派太极拳”,它是一路十分古老的内家拳术。其动作古朴无华,技击性极强,打中有拿,拿中有跌,一招一势极重攻防。演练起来松柔圆活,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缓急相兼,具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的显著特点。
松溪太极在演练时又分文练和武练两种方式。文练则是于内气的吞吐和丹田的内转相结合,其动作松缓圆活,刚柔相济,初学入门者和中老年多用此法。武练则是按技击要求练习,每招每势如临大敌,其动作柔化刚发,松脆迅猛,体力充沛。爱好技击的中青年人多用此法。
松溪太极拳动作名称
起势
1、两手托天
2、中守势
3、大鹏展翅
4、探手回坐
5、太极手
6、解索手
7、翻打跌
8、倒骑龙
9、朝阳跌
10、边步插花
11、顺鸾肘
12、捞擒跌
13、回坐箭手
14、牵挂跌
15、擒拿靠打
16、倌肘逼门
17、摇运和南
18、坠肘
19、转身采牵
20、上步箭手
21、柳穿鱼
22、推肘扑阴
23、扑肘翻花
24、撇桩
25、探手回坐
26、雁翅跌
27、凭肘跌
28、中四平
29、穿肩跌
30、鹞子穿林
31、擒拿撇桩
32、九缠丝
33、擒拿拈肘
34、上步单举
35、回身拈肘
36、捧肘挤靠
37、揽雀尾
38、朝阳手
39、回身卧牛
40、剔手扑面
41、卧牛双倒
42、金龙合口
43、上步中四平
44、擒拿卧牛
45、剔手拭面
46、卧牛双倒
47、迎送手
48、上步探手
49、抢步朝阳
50、单牵跌
51、探手凭肘
52、捞擒跌
53、转掌劈按
54、滚手翻打
55、四步小乘风
56、回身小乘风
57、左穿桩
58、右穿桩
59、凭肘捞擒
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