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洋折衷】且喜人间好时节
这次想尝试的美人画汉服图案便是与学业有关的主题。美人头戴珍珠点缀的发箍,上衣是对穿交直袖袄,系带换成了桂枝胸针,上衣的衣缘为异色,图案是云鹤衔一株稻穗,取「贺岁」之意,衣服底样是万字底螃蟹稻穗樗蒲纹。
螃蟹和水稻共同种养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螃蟹能清除田间的杂草与害虫,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而水稻田为螃蟹生长繁殖提供了优渥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另外,稻穗是丰收的象征,螃蟹在吉祥图案称为一甲,是科举中殿试第一的称谓。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图案我想是合理有趣的。
马面裙的图案呈水滴状,主体图案分别由螃蟹、桂枝、猴子组成,螃蟹祥云纹寓意一甲,月下桂枝寓意折桂,猴子与...
【汉洋折衷】且喜人间好时节
这次想尝试的美人画汉服图案便是与学业有关的主题。美人头戴珍珠点缀的发箍,上衣是对穿交直袖袄,系带换成了桂枝胸针,上衣的衣缘为异色,图案是云鹤衔一株稻穗,取「贺岁」之意,衣服底样是万字底螃蟹稻穗樗蒲纹。
螃蟹和水稻共同种养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螃蟹能清除田间的杂草与害虫,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而水稻田为螃蟹生长繁殖提供了优渥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另外,稻穗是丰收的象征,螃蟹在吉祥图案称为一甲,是科举中殿试第一的称谓。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图案我想是合理有趣的。
马面裙的图案呈水滴状,主体图案分别由螃蟹、桂枝、猴子组成,螃蟹祥云纹寓意一甲,月下桂枝寓意折桂,猴子与蜜蜂寓意封侯,组合在一起便是祝学业有成的意思。虽然科举制已废,然而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件事不会变,我想旧时的吉祥寓意在今天亦能焕发新的精神。
【胡宗宪&赵贞吉】(左赵贞吉,右胡宗宪)
朋友约图配同人文,衣冠参考嘉靖后期,容貌参考大明王朝1566的演员,当然手残的我肯定画得不像=L=(这个不重要),朋友主要是想看看电视剧服化道如果是较为严谨的复原会是什么效果。@于可远的谷山笔
常服是指官员在一般入宫朝见、视事时所穿的衣服。不同于唐、宋品官制以服色区分尊卑,明代在胸背处多了一块方形有鸟兽纹样的丝织物。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武官用走兽,象期猛鸷也。一品至三品文官补子仙鹤、锦鸡、孔雀,多为单数,而四品至九品文官补子多为一对飞鸟,如云雁、白鹇、鹭鸶、㶉鶒、鹌鹑等等……
明初对官员常服的衣袖宽度有明确规定,画像资料中多见为...
【胡宗宪&赵贞吉】(左赵贞吉,右胡宗宪)
朋友约图配同人文,衣冠参考嘉靖后期,容貌参考大明王朝1566的演员,当然手残的我肯定画得不像=L=(这个不重要),朋友主要是想看看电视剧服化道如果是较为严谨的复原会是什么效果。@于可远的谷山笔
常服是指官员在一般入宫朝见、视事时所穿的衣服。不同于唐、宋品官制以服色区分尊卑,明代在胸背处多了一块方形有鸟兽纹样的丝织物。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武官用走兽,象期猛鸷也。一品至三品文官补子仙鹤、锦鸡、孔雀,多为单数,而四品至九品文官补子多为一对飞鸟,如云雁、白鹇、鹭鸶、㶉鶒、鹌鹑等等……
明初对官员常服的衣袖宽度有明确规定,画像资料中多见为窄袖样式。而后,又因袖口短窄有乖古制,又重新规定了袖宽尺寸,直至形成宽袍大袖的明代常服样式。
另外,不同于唐、宋常服由中央统一制作分赐,明代常服由各级官员按自身品级自制,只要在规定的服色、纹样内皆可自由发挥,这种相对宽松的随意性让明代常服补子图案因每个时期、地域、喜好不同而呈现迥异的设计。高品可穿下品服,下品不得僭上。由于品官制只对常服等级有划分,因而明代官员经常在常服之外争相制作奇服僭越。比如低品武官常僭用一品二品的狮补,后期蟒纹、飞鱼纹也通通出现在衣服上。嘉靖就因二品尚书擅自穿蟒服而生气,明确申令除特恩赏赐外皮不得僭越本分,不得擅自穿用华异服色。
【纳凉图】
在危险的边缘试探=L=
夏天穿汉服经常被人问,穿这么多夏天不热吗?答:热啊,大家都是吃粮食的,热了就少穿点,不行就开空调。其实和今人无异,古人避暑也是遵循少穿点和找凉快的地方的思路。古人的「少穿点」是什么程度呢?可能比现在还更奔放一点。比如上衣只穿一件轻透的纱罗褂子或者衫子。当然古人自家院子里随便造作反正没有外人看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被拍照留证。至于现在嘛,就算你有私人院子,可头顶的无人机防不住啊。
另外放两张隔壁邻居的夏衣,平安朝女性也是真空仅披一件纱单渡夏,除了正式场合,谁也不傻会整天穿繁琐的十二单晃悠。
【纳凉图】
在危险的边缘试探=L=
夏天穿汉服经常被人问,穿这么多夏天不热吗?答:热啊,大家都是吃粮食的,热了就少穿点,不行就开空调。其实和今人无异,古人避暑也是遵循少穿点和找凉快的地方的思路。古人的「少穿点」是什么程度呢?可能比现在还更奔放一点。比如上衣只穿一件轻透的纱罗褂子或者衫子。当然古人自家院子里随便造作反正没有外人看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被拍照留证。至于现在嘛,就算你有私人院子,可头顶的无人机防不住啊。
另外放两张隔壁邻居的夏衣,平安朝女性也是真空仅披一件纱单渡夏,除了正式场合,谁也不傻会整天穿繁琐的十二单晃悠。
【髻上端午】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祝大家端午快乐~
继续来聊聊属于端午的特色文化吧。旧时,不仅身上穿的有端午特色的五毒艾虎艾叶花草等纹样,头上戴的钗簪也尽是体现端午特色。比如系在臂上辟邪的五色彩索,或名长命缕、辟兵缯,也可以扎在髻环上,或者结成各色花结挂在钗上,叫钗头符。「符」是道教词汇,因为赤、青、白、黄、黑五色丝帛在道教中具有辟邪除秽的功能。
宋人就喜欢给小孩头上扎钗头符,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一生顺遂。如刘克庄在端午一词中有这么一句:「儿女...
【髻上端午】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祝大家端午快乐~
继续来聊聊属于端午的特色文化吧。旧时,不仅身上穿的有端午特色的五毒艾虎艾叶花草等纹样,头上戴的钗簪也尽是体现端午特色。比如系在臂上辟邪的五色彩索,或名长命缕、辟兵缯,也可以扎在髻环上,或者结成各色花结挂在钗上,叫钗头符。「符」是道教词汇,因为赤、青、白、黄、黑五色丝帛在道教中具有辟邪除秽的功能。
宋人就喜欢给小孩头上扎钗头符,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一生顺遂。如刘克庄在端午一词中有这么一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这里提到的艾虎则是端午另一种发簪花样了。艾虎一开始是用艾草编织而成,悬挂于门楣之上,又可以做成发簪的大小钗戴于髻中。不过作钗饰之用的艾虎多为布缝,再在表面黏以艾叶,而艾叶又有清香,可谓是色与味兼具。
虽然现在钗头符、艾虎簪、艾花之类的髻上之饰罕有实物流传下来,然而只要端午的文化意义一直在传承下去,这些附着在文化上的传统技艺依旧有希望重获新生。
【汉洋折衷·父与女】
夏日制衣选用的布料是丝罗和麻纱的天下。丝罗织物昂贵,打理不易,而苎麻织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面料,挺括轻盈,吸湿散湿性好,易洗快干,相较于日常穿衣来说,显然苎麻面料更适合被当作平替。只是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麻料纤维较粗硬贴肤穿着会有些瘙痒不适感,然而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高支苎麻或者混纺苎麻的出现已经将这点缺陷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了。
苎麻织物在古代还有另一种美中不足,它不易染色,也不易染匀,是故古人的夏布色彩并不丰富,多为本色,上面再用彩色丝线绣上些纹样。而现代工艺已经解决了染色难问题,可供设计发挥的空间更广阔了。
这...
【汉洋折衷·父与女】
夏日制衣选用的布料是丝罗和麻纱的天下。丝罗织物昂贵,打理不易,而苎麻织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面料,挺括轻盈,吸湿散湿性好,易洗快干,相较于日常穿衣来说,显然苎麻面料更适合被当作平替。只是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麻料纤维较粗硬贴肤穿着会有些瘙痒不适感,然而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高支苎麻或者混纺苎麻的出现已经将这点缺陷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了。
苎麻织物在古代还有另一种美中不足,它不易染色,也不易染匀,是故古人的夏布色彩并不丰富,多为本色,上面再用彩色丝线绣上些纹样。而现代工艺已经解决了染色难问题,可供设计发挥的空间更广阔了。
这次画面中是一对牵手游玩的父女,身穿苎麻传服,父亲青葱色道袍上印的是螃蟹纹,女儿的衣服上是绣球花,马面裙上印的是海洋生物,整体想要一种夏日度假般的悠闲感,所以纹样选择上会想表现得活泼、清爽一些。